首页> 中国专利> 无前气挡的用于空气动力阻力减小的车身底部轮箍设计

无前气挡的用于空气动力阻力减小的车身底部轮箍设计

摘要

轮箍可引导结构周围的空气,所述结构在向前方向上移动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轮箍可包括第一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可在结构周围向内并向后弯曲且可成形为朝向第二侧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轮箍可包括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可定位在向前方向上比结构的一部分更远处并可成形为朝向第一侧或第二侧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6720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610946209.6

  • 发明设计人 T·韩;K-H·陈;C-H·颜;B·卡里奇;

    申请日2016-10-26

  • 分类号B62D35/02;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安文森

  •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12: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23

    授权

    授权

  • 2017-06-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2D35/02 申请日:2016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的领域包括轮箍,并更具体地包括用于阻力减小的车身底部空气动力轮箍。

背景技术

在物体上方移动的流体可产生阻力,其对于移动物体而言可在与物体的运动相反的方向上作用。物体的形状可影响形成的阻力的量。阻力可通过阻力系数(Cd)量化。在机动车辆应用中,车辆的Cd可与车辆上方移动的空气相关联,并且为了减小空气的阻力,可能需要较低的量。

发明内容

一些变体可包括轮箍,其可引导结构周围的空气,所述结构在向前方向上移动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轮箍可包括第一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可在结构周围向内和向后弯曲并可成形为朝向第二侧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轮箍可包括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可在向前方向上定位在比结构的一部分更远处并可成形为朝向第一侧或第二侧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

一些额外变体可包括车辆,其可在向前方向上移动。车身可支撑在定位在车辆的相反侧的一对车轮上。每一个车轮可具有外侧和内侧。可包括一对轮箍,每一个轮箍可安装在一个车辆的前方。每一个轮箍可包括第一区段,其可在其相应车轮周围向内和向后弯曲并可成形为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经过其相应车轮的内侧和车身下方。

一些其它变体可包括一种实现车辆的目标阻力系数的方法,所述车辆可具有车身和一对前轮。在不包括前气挡的情况下,目标阻力系数可等于包括前气挡可实现的目标阻力系数。可提供一对轮箍,其中一个轮箍可定位在每一个车轮的前方。可为每一个轮箍提供第一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可在其相应车轮周围向内和向后弯曲。可通过每一个第一区段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经过其相应车轮的内侧及车身下方。

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其它说明性变体将根据本文提供的详细描述变得显而易见。应理解,详细说明和特定实例,同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公开的变体旨在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变体的所选实例将从详细说明和附图进一步充分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车辆的前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变体的车辆的前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变体的车辆的部分等距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变体的一对轮箍。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变体的单一轮箍。

具体实施方式

对变体的以下描述在本质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决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其应用或用途。

参考图1,标示为车辆10的结构是从其前方观察来示出的。车辆10可具有参考区域,所述参考区域可为由从前面观察的车辆车身14的轮廓12限定的车辆10的突出正面。车辆10的阻力系数可受若干因素影响,所述因素可包括由车身14下方未被车辆10的封檐板15隐藏的组件16(在图2中可见)产生的阻力。阻力可由于这些组件16周围的空气移动而产生。如图1所示,前气挡17可用于隐蔽组件16的前部并使迎面而来的空气朝向车辆10的侧向外偏转并减少车身底部的流。在使用侧偏转气挡17的情况下,车辆10可具有等于0.34的Cd

在图2所示的一些变体中,可再次从其前方观察结构或车辆10。车辆10可具有参考区域,所述参考区域可为由从前面观察的车辆车身14的不同轮廓18限定的车辆10的突出正面。轮廓18可由于缺少气挡17而不同于图1的轮廓12。具有轮廓18的车辆10的阻力系数可由于车身14下方的组件16周围的空气流动和捕获而受这些组件影响。可使用一对轮箍20和22,并且其可输送车身14下方的流。在使用一对输送轮箍20和22的情况下,车辆10可具有等于0.33的Cd,所述轮箍具有类似于气挡17的高度的高度。即使组件16具有在车辆移动时向迎面而来的空气开放(即,不在车辆10的中心或车头25处的气挡后面)的可见部分,情况也可以是这样。

在一些变体中,轮箍20和22可以是彼此的镜像变换,或当结构的侧存在变化(在所述侧上,轮箍用于安装或空气流动需求)时,其可以是独特的。轮箍20和22可朝向结构的侧24、26隔开,并可覆盖车辆结构的所选部分的前部的部分,所述所选部分在一些变体中可为车轮28和30。轮箍20和22可具有在直线向前转向时定位在从车轮28和30的侧38、40向内的一定距离36处的相应外侧端32和34。距离36可为车轮28和30的宽度42的三分之一。轮箍20和22可具有相应区段44和46,所述区段可在车轮28、30的部分宽度前方延伸到外侧端32和34。区段44和46可成形为朝向车轮28、30的侧38、40向外或超出所述侧引导所述车轮处流动的一部分迎面而来的空气。轮箍20和22可包括可从区段44和46向内和向后延伸的区段48和49。区段48和49可成形为在车轮28、30之间向内并在车辆10下方向后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

在图3所示的一些变体中,车辆50可包括空气动力轮箍52和54。轮箍52和54可安装到车辆50的车身底部56的(例如)封檐板58和结构元件60处。轮箍52和54可包括弯曲区段62和64,所述区段朝向车辆50的中心向内并在车身底部56下方向后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轮箍52和54可包括后缘区段65和67,所述区段可从弯曲区段62、64向后延伸以向后输送空气流。轮箍52可向后延伸到后缘区段65的一端68,其相对于车轮开口70的最后边缘69向后。轮箍54可向后延伸到后缘区段67的一端72,其相对于车辆50从车轮开口75的最后边缘74向后。使轮箍52、54向后延伸超过边缘69、74可向后引导空气而不使空气在车轮开口70、75的后部或朝向后部移动。

如图4中所所示,在一些变体中,一对轮箍76和77可具有对应的外侧端78和79.邻近于外侧端78、79,区段80和81可成形为在向外方向71和73分别引导一部分迎面而来的空气,并且可为弯曲的。区段80和81可起始于轮箍76、77的最前隆起82和83,并且可在向外方向71、73延伸,并从那里朝向可将它们使用在其上的相关联结构的它们对应的侧。从外侧端78、79向前视角看,区段80和81可以是凹形的,外侧端78、79从所述最前隆起82、83稍微向后,以提高向外的空气流动。轮箍76和77可包括从对应隆起82、83可向内(与对应的向外方向71、73相对)以及向后89延伸的区段84和85。可将区段84、85成形,以在向内和向后方向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并且可先从隆起82、83向内大于向后延伸,并且可过渡到随后更向后延伸,以促进沿着它们的表面平滑的空气流动。轮箍76、77可包括可通常在从区段84、85的向后方向89延伸的区段85和86,以输送气流向后朝向它们的最后端87和88。在区段80、81的轮箍76、77的垂直高度可以比它们在区段85、86的垂直高度更宽。区段84、85的垂直高度朝向区段85、86在向后方向89可逐渐减小。区段85、86的垂直高度朝向它们的最后端87、88向后89可逐渐减少。为了安装目的,区段80和81可分别包括突起90和91.为了安装目的,区段84和85可分别包括突起92和93.

如图5所示的一些变体中,轮箍100可具有从前面观察的由其轮廓限定的正面轮廓102。轮箍100可以被用于从司机的角度看车辆的左侧。应当理解,可提供另一个轮箍(未示出)用于车辆的右侧,并且可具有镜像形状。轮箍100可具有外侧端104和相邻的弯曲区段106,可将弯曲区段106成形为在向外方向107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的一部分。轮箍100可包括弯曲区段108,弯曲区段108可从弯曲区段106向内和向后延伸。可将弯曲区段108成形,以在向内方向109和向后方向111(进入图5视图)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轮箍100可包括后缘区段110,后缘区段110可从弯曲区段108向后111延伸,以输送气流向后。轮箍100在弯曲区段106的垂直高度112可以比在后缘区段110的垂直高度114更宽。弯曲区段108的垂直高度可以朝向后缘区段110逐渐减小。后缘区段110的垂直高度可以朝向它的端部115向后逐渐减小。当离地间隙需求允许时,可将垂直高度112和114增加,以提供另外的空气动力改善。

轮箍20、22;52、54;76、77和100可提供所需阻力减小,而不使用气挡。通过避免在车辆头部使用气挡,能增加自由度和离地间隙式样。下面的变体描述仅仅是认为本发明范围内的部件、元件、动作、产品和方法的示例,而并不旨在通过特别公开的或者未明确阐述的以任何方式限定这种范围。可将本文中所描述的部件、元件、动作、产品和方法组合以及不按照本文中明确描述的重新布置仍视为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变体1可涉及轮箍,其可引导结构周围的空气,所述结构在向前方向上移动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轮箍可包括第一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可在所述结构周围向内和向后弯曲,并可成形为朝向第二侧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轮箍可包括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可定位在所述向前方向上比所述结构的一部分更远处,并可成形为朝向所述第一侧或第二侧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

变体2可包括根据变体1的轮箍,其中第一区段可在隆起处接合第二区段,可将所述隆起定位在轮箍的最前部处。

变体3可包括根据变体1或者2的轮箍,并且可包括第三区段,所述第三区段可从第一区段向后延伸。

变体4可包括根据变体1到3的任一个的轮箍,其中可将所述结构的第一侧从第二区段向外定位。

变体5可包括根据变体1到4的任一个的轮箍,其中所述结构可以是车轮。

变体6可以包括根据变体5的轮箍,其中第一侧可以是车轮的外侧,且第二侧可以是车轮的内侧。第二区段可朝向外侧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

变体7可包括根据变体1到6的任一个的轮箍,其中第一区段可具有远离第二区段方向逐渐减小的高度。

变体8可包括根据变体1到7的任一个的轮箍,其中第二区段从向前方向观察可以是凹形的。

变体9可包括车辆,其可在向前方向上移动。车身可被支撑在定位于车辆的相对侧的一对车轮上。每一个车轮可具有外侧和内侧。可包括一对轮箍,可将每一个轮箍安装在一个车轮的前方。每一个轮箍可包括第一区段,其可在它对应车轮的周围向内和向后弯曲,并可被成形为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经过其对应车轮的内侧和车身下方。

变体10可包括根据变体9的车辆,其中每一个轮箍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可被定位在比它对应车轮的一部分更向前的方向。每一个轮箍可被成形,以朝向它对应车轮的外侧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

变体11可包括根据变体9或者10的车辆,其中每一个轮箍的第一区段可在隆起处接合第二区段,可将所述隆起定位在对应轮箍的最前部处。

变体12可包括根据变体9到11的任一个的车辆,并且可包括可从每一个轮箍的第一区段向后延伸的第三区段。

变体13可包括根据变体9到12的任一个的车辆,其中可将每一个车轮定位在车身的车轮开口处。每一个车轮开口可具有最后边缘。每一个第三区段可经过它对应的车轮开口的最后边缘向后延伸。

变体14可包括根据变体9到13的任一个的车辆,其中每一个轮箍的第一区段可具有远离它对应的第二区段方向逐渐减小的高度。

变体15可包括根据变体9到13任一个的车辆,其中第二区段从向前方向观察是凹形的。

变体16可包括一种实现车辆的目标阻力系数的方法,所述车辆可具有车身和一对前轮。在不包括前气挡的情况下,目标阻力系数可等于包括前气挡的目标阻力系数。可提供一对轮箍,其中可将一个轮箍定位在每一个车轮的前方。可为每一个轮箍提供第一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可在其对应车轮周围向内和向后弯曲。可通过每一个第一区段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经过它对应车轮的内侧及车身下方。

变体17可包括根据变体16的方法,其中每一个轮箍可提供有第二区段。可将每一个第二区段定位在向前方向上比其对应车轮的一部分更远处。可通过每一个第二区段朝向其对应车轮的外侧引导迎面而来的空气。

变体18可包括根据变体17的方法,并且可包括为每一个轮箍提供第三区段,所述第三区段可从其对应轮箍的第一区段向后延伸。

变体19可包括根据变体18的所述方法,并且可包括为车身提供一对车轮开口,所述车轮开口的每一个可具有最后边缘。可将一个车轮定位在每一个车轮开口处。每一个第三区段可经过它对应的车轮开口的最后边缘向后延伸。

变体20可包括根据变体16到19的任一个的方法,并且可包括在轮箍之间车身开口下方留有一个区域。

对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选变体的以上描述本质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因此,其变体或变型不被视为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