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苹果采后真菌病害的控制方法

一种苹果采后真菌病害的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苹果采后真菌病害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熏蒸处理:采用熏蒸剂在冷藏条件下对苹果进行熏蒸处理,得到经熏蒸处理后的苹果;(2)、辐照处理:对步骤(1)中得到的经熏蒸处理后的苹果进行辐照处理。本发明所提供的联合处理方法可以完全控制苹果采后灰霉病和果腐病的发生,且对苹果的品质无不利影响,也不会带来药剂残留的问题,该方法在苹果采后病害的控制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6893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611216396.9

  • 申请日2016-12-26

  • 分类号A23B7/144(20060101);A23B7/015(20060101);A23B7/0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德斌;姚亮

  •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24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10: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13

    授权

    授权

  • 2017-06-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B7/144 申请日:2016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苹果采后真菌病害的控制方法,属于水果采后病害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苹果是我国的第一大水果,总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双居世界第一。由于苹果挂果时间较短,在生产和销售上一般采取集中采收后冷藏储存,逐批上市的模式。但鲜食水果极易携带病原真菌,导致储藏期间采后病害高发,带来严重损失。

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引发的灰霉病和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gena)引发的苹果褐腐病是苹果冷藏期间的主要病害。它们不仅会带来严重储藏损失,褐腐病菌也是美国、加拿大等我国苹果主要出口国检疫部门关注的有害生物,一旦为国外检疫部门截获,还会导致整批水果退运,给出口商和果农带来严重损失。

水果采后真菌病害的防控传统上多依赖于施用化学杀菌剂。例如柑橘在采后加工过程中通常会进行药剂浸泡和打蜡处理,在蜡质中也掺有一定浓度的抑霉唑等杀菌剂。但这种处理方式会导致水果表面存在较高的化学药剂残留,甚至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对于苹果这种带皮食用的水果,采用化学杀菌剂的方式很难被各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接受。

射线辐照也是一种水果采后处理方法。我国颁布了苹果辐照处理的国家标准,规定采取250-800GY的射线辐照来抑制苹果呼吸作用,延迟苹果后熟过程,并减少苹果采后轮纹病和虎皮病的发生。但是,实验结果表明,250-800GY的射线辐照对灰霉菌和褐腐病菌的控制效果不佳,而继续提高处理剂量会导致苹果采后品质发生损伤,丧失商品价值。

为此亟需一种安全便捷的苹果采后真菌病害的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苹果采后真菌病害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又在于提供一种苹果采后真菌病害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熏蒸处理:采用熏蒸剂在冷藏条件下对苹果进行熏蒸处理,得到经熏蒸处理后的苹果;

(2)、辐照处理:对步骤(1)中得到的经熏蒸处理后的苹果进行辐照处理。

根据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方法中,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熏蒸剂为氰。

根据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方法中,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冷藏的温度为5℃±2℃。

根据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方法中,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熏蒸处理为以10-20g/m3的剂量熏蒸2-4小时。

本发明所提供的熏蒸剂型需要在密闭空间中使用,熏蒸剂型中各种组分用量是以该密闭空间的总体积为基准计算得到的。

根据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方法中,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辐照处理为采用400-800GY的辐照剂量进行辐照处理;即辐照剂量达到400-800GY时辐照结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苹果采后病害的处理方法,即采用熏蒸处理联合辐照处理的方式对苹果采后病害进行处理,其中熏蒸部分是采用熏蒸剂氰在5℃±2℃的冷藏条件下以10-20g/m3的剂量熏蒸2-4小时,辐照部分是使用400GY-800GY的剂量进行辐照处理。本发明所提供的联合处理方法可以完全控制苹果采后灰霉病和果腐病的发生,且对苹果品质无不利影响,也不会带来药剂残留问题,在苹果采后病害的控制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单独辐照处理对人工接种在苹果上的灰霉菌和褐腐病菌进行处理,并观察杀灭效果和其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将灰霉菌和褐腐病菌接种在PDA培养基上,放入培养箱中,25℃避光培养两周左右,用无菌蒸馏水洗脱培养基上的孢子,并在显微镜下计数,调整孢子悬浮液浓度至5×104个/mL。再将准备好的孢子悬浮液接种至5℃冷藏苹果表面,每10μL一个接种点。

将接种后的苹果进行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以不进行辐照处理的接种苹果为对照,处理后在5℃储藏30天,观察发病情况,计算发病率(本发明实施例中,发病率=发病接种点数/总接种点数×100%),发病率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单独辐照处理能部分抑制采后病害发病。考虑到水果的维生素C水平对辐照处理最为敏感,进一步对处理后苹果中的Vc水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中的结果表明,1200GY会导致苹果Vc显著下降,说明苹果对辐照处理的耐受阈值为800GY。

表1单独辐照处理对人工接种苹果灰霉病和褐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辐照剂量对照200GY400GY800GY1200GY1600GY灰霉病98±5%78±3%65±3%43±3%22±4%18±5%褐腐病95±4%69±4%50±5%37±3%20±5%12±4%

表2单独辐照处理对苹果中Vc水平的影响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单独使用氰熏蒸处理对人工接种在苹果上的灰霉菌和褐腐病菌进行处理,并观察杀灭效果、及其对苹果的药害和在苹果上的残留情况:

使用实验1中同样的方法对5℃冷藏苹果进行接种,然后使用不同剂量的氰在5℃熏蒸处理2h,散气1h后,以不进行熏蒸处理的接种苹果为对照,5℃冷藏30天,统计发病情况,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单独氰熏蒸处理对人工接种苹果灰霉病和褐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熏蒸剂量对照5g/m310g/m320g/m330g/m340g/m3灰霉病98±5%71±5%40±3%11±2%8±1%4±1%褐腐病95±4%86±4%38±4%13±3%9±2%5±1%

表3中结果表明,随熏蒸剂量增加,苹果灰霉病和褐腐病发病率逐渐下降,但即使熏蒸剂量提高到40g/m3,也不能完全抑制两种病害发病。

对未接种的冷藏苹果进行同样的熏蒸处理以作为对照,5℃冷藏14天,通过肉眼观察,根据苹果表面是否出现褐色药害斑点甚至局部变为褐色,果实是否出现局部变软甚至溃烂来判定是否出现药害,并测定氰的代谢产物氰化氢(HCN)的残留情况,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单独氰熏蒸处理对苹果的药害和在苹果中的残留的影响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4中结果表明,在残留方面,各浓度氰熏蒸后,苹果中HCN的残留均远低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5mg/kg的标准,因此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在药害方面,苹果只能耐受20g/m3氰的熏蒸。

实施例3

联合使用氰熏蒸结合辐照处理对人工接种在苹果上的灰霉菌和褐腐病菌进行处理,并观察杀灭效果:

使用实施例1中同样的方法对5℃冷藏苹果进行接种,然后使用不同浓度的氰在5℃熏蒸处理2h,散气1h后,进行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5℃冷藏30天后,统计发病情况,实验结果如表5、表6所示。

表5联合处理对人工接种苹果灰霉病发病率的影响

不同处理200GY400GY800GY5g/m345±4%15±3%4±2%10g/m312±4%0±0%0±0%20g/m35±2%0±0%0±0%

表6联合处理对人工接种苹果褐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表5-表6中结果表明,需使用10g/m3以上熏蒸和400GY以上辐照的组合才能保证完全抑制两种采后病害发病。

实施例4

联合处理技术的模拟验证性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室研究的结果,本实施例中以15g/m3氰对接种苹果先熏蒸2h后,再进行600GY辐照的联合处理,并以不进行熏蒸和辐照处理的接种苹果为对照。在5±2℃下,1500个果实规模的验证实验结果如表7及表8所示。

表7联合处理对苹果采后病害发病的验证实验

表8联合处理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组别Vc(mg/100g)硬度(kg/cm2)可溶性糖(%)总酸(%)对照组22.0±1.9a9.0±0.4a11.9±1.5a0.31±0.09a处理组22.0±1.9a8.9±0.5a11.2±1.3a0.33±0.07a

表7及表8中结果表明,上述联合处理措施可以完全抑制苹果采后病害发病,对水果外观和内在品质无损害,残留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