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数字式印刷机和一次性废液收集器

数字式印刷机和一次性废液收集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式印刷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喷墨印刷的印刷头(1)、用于输送承印材料的滚筒(2)和用于从所述印刷头(1)收集油墨的废液收集器(6)。所述滚筒(2)具有用于所述废液收集器(6)的保持装置(7)。所述废液收集器(6)包括承载件(8)和位于其上的吸收器(9)。所述吸收器(9)与所述滚筒(2)的外周缘几乎齐平且所述承载件(8)和所述吸收器(9)共同形成可替换的一次性单元。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5851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915349.7

  • 申请日2016-10-20

  • 分类号B41J2/185;

  • 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曾立

  • 地址 德国海德堡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55: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0-01

    授权

    授权

  • 2018-05-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41J2/185 申请日:201610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4-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式印刷机,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喷墨印刷的印刷头和用于从印刷头收集油墨的废液收集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一次性废液收集器。

背景技术

US 2008/0117253 Al描述了一种数字式印刷机,所述印刷机包括具有壳体的废液收集器。在壳体中布置有吸收器和辊。当废液收集器的吸收能力用尽时,将废液收集器用新的替换。由于其具有辊的高耗费的构造,可认为的是,从数字式印刷机中取出的受污染的废液收集器被清洁并后来再次使用。该废液收集器不是一次性废液收集器,而是可重复使用的废液收集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更低保养耗费的数字式印刷机以及提出一种适合用于该数字式印刷机的废液收集器。

该任务通过这样的数字式印刷机解决,所述数字式印刷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喷墨印刷的印刷头、用于输送承印材料的滚筒、和用于从印刷头收集油墨的废液收集器,其中,所述滚筒具有用于所述废液收集器的保持装置,所述废液收集器包括承载件和位于其上的吸收器,所述吸收器与所述滚筒的外周缘几乎齐平,并且所述承载件和所述吸收器共同形成了可替换的一次性单元。

在根据本发明的数字式印刷机的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承载件是U型轮廓板条形式的、具有底部和侧壁的壳体,并且所述侧壁具有与所述底部连接的端部、和自由端部。在另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保持装置具有钩部,所述钩部构造成片层形式(lamellenformig),并且当所述废液收集器被放入所述保持装置时,所述侧壁的自由端部靠置在所述钩部上。在另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保持装置具有偏心轴或其它可调节的夹持元件,用于固定夹持所述废液收集器。譬如可使用多功能滑动杆作为所述可调节的夹持元件。在另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保持装置具有用于滑动所述废液收集器的滑动杆,其中,当所述废液收集器被放入所述保持装置时,所述滑动杆在与所述废液收集器平行的方向上走向。在另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保持装置具有用于在固定夹持所述废液收集器时将所述滑动杆按压到所述承载件上的弹簧。在另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滑动杆具有用于在垂直于所述废液收集器的方向上调节所述滑动杆的控制凸轮。在另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承印材料是页张,并且所述滚筒是页张输送滚筒。在另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页张输送滚筒具有用于将页张夹持和固定的抓取系统以及该抓取系统布置在其中的滚筒通道,并且所述保持装置和所述废液收集器与所述抓取系统布置在同一滚筒通道中。

该任务也通过一种一次性废液收集器得以解决,所述一次性废液收集器适合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数字式印刷机或相应于任一项上述改进方案的数字式印刷机中,并且所述一次性废液收集器包括承载件和位于其上的吸收器,其中,所述承载件和所述吸收器共同形成了可替换的一次性单元。

在根据本发明的废液收集器的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承载件被构造成具有油墨收集开口的壳体,并且所述吸收器延伸至少直到所述油墨收集开口。

在另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壳体是具有内室的U型轮廓板条,所述内室由底部和侧壁限界,并且所述吸收器几乎完全填充所述内室的横截面。在另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侧壁具有与所述底部连接的端部、和自由端部,并且所述吸收器与所述自由端部齐平或者在所述自由端部上突出。在另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U型轮廓板条的底部被构造成用于固定夹持所述废液收集器的夹持弹簧。在另一种改进方案中,所述承载件是四方棒,并且所述吸收器通过粘接或其它方式紧固在所述承载件上。

附图说明

有利的改进方案也从接下来两个实施例和所属附图的描述中得出,附图示出:

图1具有喷墨印刷头和页张输送滚筒的数字式印刷机;

图2图1中页张输送滚筒的收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

图3图2中收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4图2中收集装置的纵剖面视图;

图5a-5c图1中页张输送滚筒的收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所述收集装置处于准备运行状态;和

图6a-6c处于准备取出废液收集器状态的收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用于喷墨印刷的印刷头1的数字式印刷机。印刷头1朝滚筒2定向。滚筒2具有滚筒通道5,抓取器3和收集装置4布置在所述滚筒通道5中。抓取器3在相应的滚筒通道5中形成抓取系统并固定保持待印刷页张。收集装置4用于收集所述印刷头1在其喷嘴自由喷洒时排出的墨滴。

图2示出了相应的收集装置4具有废液收集器6和保持装置7。废液收集器6在相应印刷头1的整个印刷宽度上延伸并包括有承载件8以及用于抽吸所收集的墨滴的吸收器9。承载件8也可称为所述废液收集器6的壳体8或者由于其形状的原因而称为板条8。板条8构造成U型轮廓并在上方(朝向滚筒周缘)敞开。壳体(或板条)8具有底部26、包括自由端部28的侧壁27、以及位于其间的油墨收集开口10。吸收器9由毛毡或泡沫材料或由其它毛细或多孔的吸收性材料制成并作为填充物被放入所述板条8中。吸收器9在垂直于图2的绘图平面的方向上在印刷头1的整个印刷宽度上延伸。板条8是塑料板条并具有弹性底部,在夹持时偏心轴11靠置在所述弹性底部上。夹持力通过板条8的固有弹性产生。如果板条8的弹性不够,则偏心轴11能够以弹簧加载的方式(gefedert)支承,从而偏心轴11在其夹持位置中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压抵所述板条8。

保持装置7是具有内室的轮廓板条,所述内室具有上开口。此外,所述内室在至少一个板条端部上敞开,从而废液收集器6能够沿着保持装置7的纵向方向从该保持装置7被拉出。所述内室包括宽的上区段、较窄的下区段、和凹槽。废液收集器6被放入所述上区段。偏心轴11被放入所述下区段。偏心轴11具有这样的轮廓:该轮廓除了扁平部12外都呈圆形。偏心轴11也能称为固定夹持所述废液收集器6用的夹持元件。所述凹槽用作滑动杆13用的线性导向装置。滑动杆13在一端部上具有鼻部14(图4)并且在另一端部上具有作为手把的展开部15(图3)。保持装置7的油墨收集开口10由相互对置的边缘条带(Randstreifen)限界,所述边缘条带在保持装置7的轮廓中形成钩部16。钩部16很薄并可称为片层部(Lamellen)或舌部(Zungen)。板条8的侧边或侧壁27以其自由端部28靠置在所述钩部16上,并且吸收器9靠置在所述钩部16上,由此保障了废液收集器6不会从保持装置7的上开口中掉出。此外,通过这种方式,吸收器9也被保障不会从板条8中掉出,而该吸收器9不必非要与板条8粘接。这种保障在滚筒2高转速进而相应高离心力的情况下同样有效。

当吸收器9尚未吸满油墨时,吸收器9的面向印刷头1的面(即其上侧)与板条8的两个侧边的端部齐平。仅示意性地示出的校准装置25能够实现了保持装置7参照滚筒2的径向调节,用以调节所述吸收器9的上侧与所述印刷头1的喷嘴板之间的间隔X。间隔X为0.5mm至3.0mm并且优选为1mm至2mm。

图3示出,在偏心轴11中放入有第一横向销17、第二横向销18和第三横向销19。第一横向销17用作手把用于旋转所述偏心轴11并止挡在第一止挡20上,所述第一止挡20由此限界所述偏心轴11在旋转方向上的旋转角。第二横向销18止挡在第二止挡21上,所述第二止挡21由此限界所述偏心轴11在另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角。第三横向销19形成锁销(Riegel),当偏心轴11转入其夹持位置时,所述锁销封锁了废液收集器6从保持装置7拉出。

图4示出,滑动杆13具有长孔22,固定安置在保持装置7中的止挡销23被嵌入到所述长孔22中。止挡销23限界所述滑动杆13在方向24以及相反方向上的运动。当废液收集器6被推入所述保持装置7时,鼻部14后作用于废液收集器6。

废液收集器6的无工具可执行的更换如下进行:板条8借助吸收器9所进行的填充如此确定尺寸,使得吸收器9在达到其最大油墨收集能力时膨胀(quillt)。本来存在的监控页张运行的传感器(附图未示出)——即所谓的“坏页张传感器”——能够以多功能用途探测到已膨胀的吸收器并识别出:吸收器9的上侧超出了相应于间隔X所允许的高度。电子控制装置不仅与传感器而且与校准装置25连接,从而该电子控制装置得知了保持装置7的设定。控制装置从传感器所测得的间隔X的值以及从设定校准装置25用的值能够求取到或者计算出吸收器9的填充程度并在超出临界值时通过视觉或听觉信号提示操作者对废液收集器进行必要的更换。

当吸收器9达到油墨饱和时,则整个废液收集器6作为一次性废液收集器或者说一次性物品被清除掉并通过新的废液收集器6替换。不仅将吸收器9而且将稳定并部分包裹该吸收器9的板条8也从数字式印刷机中取出。将吸收器9连同板条8一起取出对于保养而言是非常便利的,因为这能够快速且没有污染机器危险地实现,这在仅取出吸收器9的情况下则并非如此。由此,施加装置4适用于数字式印刷机的工业化运行,在工业化运行中,废液收集器6必须频繁地更换,譬如每换班则更换一次。为了从保持装置7取出废液收集器6,首先通过将偏心轴11转入如下旋转位置用以松开夹持,在所述旋转位置中,偏心轴11的扁平部12朝着废液收集器6指向。在该旋转位置中,废液收集器6处于放松状态,并且第三横向销19允许了废液收集器6从保持装置7纵向运动出来。为此,操作者将滑动杆13在展开部15上沿着方向24拉动,从而鼻部14压到板条8上并且废液收集器6通过滑动杆13如此程度从保持装置7中推出,使得操作者能够方便可靠地在板条8侧向上抓取到废液收集器6,用以接下来直接用手将它从保持装置7中完全拉出。

在将新的废液收集器6推入保持装置7时,该废液收集器6止挡到鼻部14上,由此使滑动杆13携动并将其推回到保持装置7中。在此过程中,每个长孔22从其一端至另一端在相应的止挡销23上滑动。当长孔22以其另一端靠置在止挡销23上时,鼻部14作为废液收集器6用的终端止挡起作用。如果废液收集器6未被完全推入到保持装置7中,则在将偏心轴11转入其夹持位置时,第三横向销19止挡在板条8上,从而该板条8封锁了偏心轴11继续转入夹持位置,并且不能实现轴向锁紧该未被完全推入的废液收集器6,并且不能实现在钩部16与偏心轴11之间正确地夹持所述板条8。

作为应对这种锁紧错误长时间未被察觉情况的紧急措施,可在保持装置7中布置有片簧,所述片簧将废液收集器6压抵着钩部16,从而该废液收集器6无法自主地从保持装置7滑出。所述片簧能在保持装置7中布置在保持装置7与操作元件相反的端部上。

图5a至6c中示出了收集装置4的第二实施例并针对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功能相同的构件使用了与图1至4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图5a示出了根据图5b中剖切线Va-Va的视图。图5c中示出了收集装置4的侧视图,该侧视图与图5a中的横截面视图以及图5b中的纵剖面视图相对应。图6a示出了根据图6b中剖切线VIa-VIa的视图。图6c中示出了收集装置4的侧视图,该侧视图与图6a中的横截面视图以及图6b中的纵剖面视图相对应。在图5a至5c中示出了具有被固定夹持并锁紧在保持装置7中的废液收集器6的收集装置4。在此,吸收器9与滚筒2用虚线示出的外周缘几乎齐平。在图6a至6c中示出了收集装置4的如下设定,在该设定中,废液收集器6的夹持被松开,并且所述废液收集器6被解除锁紧。

在根据图5a至6c的第二实施例中,承载件8被构造成具有扁平四方轮廓的板条,并且吸收器9被构造成由织物材料制成的带。承载件8和吸收器9通过双面胶带相互固定连接并一起形成了可替换的一次性单元。承载件8和吸收器9大约厚度相同。吸收器9较承载件8而言更窄,从而该承载件8具有在两侧上超出吸收器9伸出的边缘条带,如图5a中可以看到的那样。

保持装置7的钩部16在第二实施例中比在第一实施例中要厚。当废液收集器6被固定夹持时,钩部16与承载件8接触,然而不与吸收器9接触,所述吸收器9穿过钩部16之间从保持装置7凸出。在第二实施例中省去了第一实施例(图2至4)中存在的偏心轴11,因为在第二实施例中,滑动杆13以有利的方式附加地也承接作为用于固定夹持所述废液收集器6的夹持元件的功能。与其中承载件8本身作为夹持弹簧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存在用于产生夹持力的弹簧29,附图示出了这些弹簧29中的一个弹簧29。这些弹簧29是可由压力加载的螺旋弹簧并分别布置在盲孔中,其中,各弹簧29以其一弹簧端部支撑在盲孔的底部上并且以其另一弹簧端部支撑在压力块30(譬如弹簧栓)上。所述盲孔被引入到保持装置7中。此外,在保持装置7中引入有中央纵向缝隙,滑动杆13安置在所述纵向缝隙中并在其中被导向。所述纵向缝隙通入一纵向凹槽的底部中,承载件8位于所述纵向凹槽中并在其中被引导。所述纵向缝隙和所述纵向凹槽一起在保持装置7内部中形成T型空心轮廓。

第二实施例中的滑动杆13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滑动杆那样具有多个长孔22。图5b和6b中仅示出了具有长孔22的滑动杆13的区段。各长孔22具有窄区段和宽区段,所述窄区段和宽区段通过斜部互相过渡。所述斜部形成了第一控制凸轮31。止挡销23附加地作为与第一控制凸轮31共同工作的凸轮从动件。当将滑动杆13沿着方向24拉动时,止挡销23通过第一控制凸轮31将滑动杆13下压到保持装置7中进而将滑动杆13压离于废液收集器6。在滑动杆13的下边缘中引入有留空部,所述留空部分别终止于斜部。所述留空部的斜部形成了第二控制凸轮32。当将滑动杆13沿着方向24的反方向拉动时,压力块30通过第二控制凸轮32将滑动杆13上压进而将滑动杆32压抵着废液收集器6,所述废液收集器6通过这种方式被固定夹持。压力块30作为与第二控制凸轮32共同工作的凸轮从动件起作用。当滑动杆13通过弹簧加载的压力块30压抵着承载件8时,在止挡销23与各长孔22位于压力块30侧(在图5b中即下侧)上的内壁之间或者各长孔的宽区段之间存在空气(间隙),如图5b可以看到的那样。

在保持装置7的一端部上,在该保持装置7上可围绕轴线35旋转地安装有棘爪33。在轴线35上布置有螺旋扭力弹簧36,所述螺旋扭力弹簧36以其一侧边支撑在保持装置7上并以其另一侧边支撑在棘爪33上。螺旋扭力弹簧36处于预张紧状态并且用于:将棘爪33参照图5c和6c逆时针地旋转。固定安置在保持装置7中的销作为止挡34起作用,所述止挡34限界了棘爪33的旋转角。当棘爪33靠置在止挡34上时,棘爪33封锁了滑动杆13和废液收集器6。于是,棘爪33防止了废液收集器6和滑动杆13可能会沿着方向24(参见图5b和6b)从保持装置7中拉出或掉出。在印刷运行中,废液收集器6在其一端部上通过鼻部14(参见图4)并且在其另一端部上通过棘爪33保障不会发生轴向移动。棘爪33在其与轴线35相反的端部上具有展开部,所述展开部用作手把37。操作者借助手把37将棘爪33顺时针地摆动,使得棘爪33允许了滑动杆13和废液收集器6沿着方向24运动。在第二实施例中,废液收集器6通过滑动杆13及其鼻部14的拉出正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进行。当操作者将滑动杆13沿着棘爪33拉动时,操作者又能放开所述棘爪33。于是,棘爪33通过螺旋扭力弹簧36又逆时针地调节并靠置在滑动杆13上,正如图6c中所示。在此,滑动杆13的参考图6c的右扁平侧作为棘爪33用的止挡。

附图标记列表

1印刷头

2滚筒

3抓取器

4收集装置

5滚筒通道

6废液收集器

7保持装置

8承载件(板条、壳体)

9吸收器

10 油墨收集开口

11 偏心轴

12 扁平部

13 滑动杆

14 鼻部

15 展开部

16 钩部

17 第一横向销(手把)

18 第二横向销

19 第三横向销(锁销)

20 第一止挡

21 第二止挡

22 长孔

23 止挡销

24 方向

25 校准装置

26 底部

27 侧壁

28 自由端部

29 弹簧

30 压力块

31 第一控制凸轮

32 第二控制凸轮

33 棘爪

34 止挡

35 轴线

36 螺旋扭力弹簧

37 手把

X间隔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