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攀玩架

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攀玩架

摘要

提供一种能缩短攀玩架的收纳、展开作业所需时间的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攀玩架。攀玩架用接头(30)具有:具有连接有多个管件(22)的接头轴(32a)的接头主体(32),以及转动构件(33)。转动构件(33)的一端侧连接有管件(22),在另一端侧与接头主体(32)上,均形成有平板状部(32c)被夹在分叉状部(33b)而成的弯曲部(31)。在弯曲部(31)的外周设置有内周面上设有卡合突起(34a)的罩盖构件(34)。罩盖构件(34)中,卡合突起(34a)与引导槽(33c)相卡合并在其轴向上前后移动自如地被引导,且能够在前进端位置上限制弯曲部(31)的弯折,在后退端位置上解除弯曲部(31)的弯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4746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阿我妻;

    申请/专利号CN201610709173.X

  • 发明设计人 户所信二;

    申请日2016-08-23

  • 分类号A63B9/00;F16B7/08;

  •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舒艳君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39: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3B 9/00 专利号:ZL201610709173X 申请日:20160823 授权公告日:202002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2-28

    授权

    授权

  • 2018-07-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3B9/00 申请日:201608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3-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可供幼儿在室内游乐的攀玩架,其涉及在收纳时可折叠的攀玩架以及用于该攀玩架的攀玩架用接头。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有可供幼儿在室内游乐的攀玩架。这种室内用攀玩架通过组合多个立方体框,能够在室内享受到与设置在公园等室外的攀玩架一样的乐趣,被认为是能让幼儿专注的游乐设施。

这种室内用攀玩架有大型化的趋势。因此,作为连接有管件的接头,使用了设有管件被弯折的弯曲部,从而在不使用时能够紧凑地收起。并且,在使用攀玩架时,该弯曲部上装有锁定装置用来防止管件突然弯折。例如,日本专利实用新型注册第3102074号公报中的折叠式攀玩架的接头组件,在固定管件接头和转动管件接头的枢轴连结部上设有出入操作自如的防转动用套盖。并且,在连接有管件的转动管件接头上设有锁销,防转动用套盖上设有锁销承孔。

使用该攀玩架时,在枢轴连结部上嵌套防转动用套盖。这样一来,防转动用套盖和转动管件接头相抵接,阻止了枢轴连结部中的管件的弯折。与此同时,转动管件接头的锁销嵌入到防转动用套盖的锁销承孔中,从而能够防止防转动用套盖的围绕轴心的转动。另外,在折叠该攀玩架时,压入锁销使得锁销从锁销承孔脱离。这样一来,防转动用套盖能够沿着管件与转动管件接头分开。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攀玩架用接头中,将防转动用套盖针对作为枢轴连结部的管件的弯曲部实施出入操作,从而进行管件的弯折,即攀玩架的折叠的限制以及解除。在此,进行了管件的弯折解除后的防转动用套盖,不会被任何构件卡止。这样一来,在攀玩架的收纳作业等情况下防转动用的套盖会突然移动,有时会导致再次组装时用于弯曲部的弯折限制的防转动用套盖的移动距离变长。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攀玩架的收纳、展开作业所需时间的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攀玩架。

本发明的攀玩架用接头具有:具有连接有多个管件的接头轴的接头主体,以及,形成为短条棒状的、在一端侧连接有所述管件的转动构件;所述转动构件的另一端侧与所述接头主体上,均形成有平板状部被夹在分叉状部从而使所述管件能够弯折的弯曲部,在所述弯曲部的外周设置有内周面上设有卡合突起的筒状的罩盖构件,所述罩盖构件中,设置在所述弯曲部上的引导槽和所述卡合突起相卡合并在轴向上前后移动自如地被引导,并且,在前进端位置上周壁与所述平板状部或者所述分叉状部相抵接从而限制所述弯曲部的弯折,在后退端位置上所述周壁不与所述平板状部或者所述分叉状部相抵接而解除所述弯曲部的弯折。

另外,所述引导槽具备:在所述罩盖构件的前进端位置上向轴心周向的一方向侧,转动自如地引导所述罩盖构件的一方向引导槽;在所述罩盖构件的后退端位置上向轴心周向的另一方向侧,转动自如地引导所述罩盖构件的另一方向引导槽。

另外,所述一方向引导槽及所述另一方向引导槽具有形成为所述罩盖构件的所述卡合突起能够跨越的跨越突起部。

另外,所述的平板状部形成在所述接头主体上,所述分叉状部形成在所述转动构件上。

另外,在所述平板状部的突出端部上设置有在平面视图上形成为凸圆弧状,且从所述突出端部突出的转动限制突起,在与所述平板状部的所述突出端部相对向的所述分叉状部的分叉口的面上,设置有模仿所述平板状部的所述突出端部而在平面视图上形成为凹圆弧状,且与所述转动限制突起相抵接的抵接部。

本发明的攀玩架具有:具备上述攀玩架用接头的攀玩架部;以及,与所述攀玩架部相邻而连接的秋千部;所述秋千部具备:通过连接管件分别与设置面上的2处的所述攀玩架用接头相连接的2根秋千支撑台管件;通过连接支撑构件和各所述秋千支撑台管件相连接并朝上方倾斜延伸的2根秋千纵向支撑管件;通过在上方的端部与2根所述秋千纵向支撑管件相连接的交叉部以及所述攀玩架部,两端被拆装自如地支撑并横架起来的秋千横向支撑管件;以及,摇动自如地设置在所述秋千横向支撑管件上的秋千;所述连接支撑构件具备:支撑所述秋千纵向支撑管件的支撑部,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并形成在所述秋千支撑台管件的外周的滑动筒部;所述滑动筒部在与所述攀玩架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外周上形成有螺纹部,所述秋千支撑台管件在与所述攀玩架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上设有与所述螺纹部拧合的螺纹构件。

另外,在所述秋千支撑台管件上的所述攀玩架部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外螺纹部,所述连接管件和所述秋千支撑台管件通过形成为能够弯折的秋千支撑台弯曲部连接,在所述秋千支撑台弯曲部的外周设置有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该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其外径与所述秋千支撑台管件相同,并且,在内径部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部拧合的内螺纹部。

本发明所涉及的攀玩架用接头,在接头主体的接头轴以及通过弯曲部和接头主体所连接的转动构件上分别连接有管件。该弯曲部通过转动构件和接头主体,平板状部被夹在分叉状部而形成。并且,在该弯曲部的外周设有筒状的罩盖构件。该罩盖构件通过设在弯曲部的引导槽和罩盖构件的卡合突起相卡合,将朝向筒状主体的方向作为前,被前后移动自如地引导。并且,该罩盖构件处于前进端位置时限制弯曲部的弯折,位于后退端位置时则解除弯曲部的弯折。

这样一来,仅凭罩盖构件的前后操作即可实现弯曲部的弯折的限制以及解除的操作,并且,罩盖构件将停止在后退端上,所以在折叠攀玩架时罩盖构件不会出现移动的问题。这样一来,在再次展开时,只要将罩盖构件移动与解除时相同的距离即可。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攀玩架的展开作业所需时间。

另外,引导槽具备:向一方向侧转动自如地引导罩盖构件的一方向引导槽;以及,向另一方向侧转动自如地引导罩盖构件的另一方向引导槽。这样一来,对于通过罩盖构件进行弯曲部的限制、解除操作,在进行了转动操作之后前后移动罩盖构件,因此错误地将罩盖构件前后移动的情况会降低。

另外,一方向引导槽以及另一方向引导槽,具备形成为所述罩盖构件的所述卡合突起能够跨越的跨越突起部。因此,使用者能够通过由卡合突起跨过跨越突起部而引起的卡固感,来感知到罩盖构件的限制、解除操作的开始以及完成。

另外,通过将弯曲部构成为,在接头主体上形成平板状部,在转动构件上形成分叉状部,能够将引导槽形成在转动构件的分叉状部上。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形成攀玩架用接头。

另外,转动构件和接头主体的弯折角度的范围是通过设在转动构件上的抵接部与设置在接头主体上的转动限制突起相抵接而被限制的,因此,例如想把管件弯折的角度范围定为90度时,能够切实地控制该弯折运动。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攀玩架具有:具备攀玩架用接头的攀玩架部;以及,与该攀玩架部相邻而连接的秋千部。并且,秋千部具备:通过连接管件分别与2处的攀玩架用接头相连接的2根秋千支撑台管件;从各秋千支撑台管件通过连接支撑构件相连接并朝上方倾斜延伸的2根秋千纵向支撑管件;通过该秋千纵向支撑管件所连接的交叉部以及攀玩架部,两端被拆装自如地支撑并横架起来的秋千横向支撑管件;以及,摇动自如地设置在该秋千横向支撑管件上的秋千。并且,连接支撑构件具备:支撑秋千纵向支撑管件的支撑部;以及,形成在秋千支撑台管件的外周的滑动筒部。滑动筒部在与攀玩架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外周形成有螺纹部。秋千支撑台管件在与攀玩架部相反一侧的端部设有与螺纹部拧合的螺纹构件。

这样一来,就能够解除螺纹构件的拧合并使滑动筒部沿着秋千支撑台管件朝向攀玩架部移动。因此,也能够将秋千部形成为紧凑的收纳状态。

另外,在秋千支撑台管件上的攀玩架部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外螺纹部。并且,连接管件和秋千支撑台管件通过弯曲部相连接。在该弯曲部的外周设置有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该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具有外径与秋千支撑台管件相同,且与外螺纹部拧合的内螺纹部。这样一来,既能够折叠秋千支撑台管件,并且,还能够使滑动筒部位于连接管件的外周上,从而使秋千部进一步形成为紧凑的收纳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攀玩架部一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的透视图。

图2是从秋千部一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所连接的管件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所连接的管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头主体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动构件,(a)为从上方观察时的透视图,(b)为从下方观察时的透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罩盖构件,(a)为正面图,(b)为透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所连接的管件的、图3的VIII-VIII主要部分横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弯曲部的引导槽和卡合突起的卡合的平面模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所连接的管件,且表示罩盖构件移动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所连接的管件,且表示管件被弯折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从攀玩架部一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的攀玩架部被折叠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3是表示从秋千部一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的攀玩架部被折叠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的图13中的XIV-XIV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秋千支撑台管件以及与其周边构件的连接状态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16是表示从秋千部一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被折叠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攀玩架的变形例的攀玩架被折叠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攀玩架10是主要设置于室内的游乐设施,形成为在收纳时能够折叠的结构。图1以及图2是表示展开攀玩架10而使用时的状态的图。攀玩架10具备攀玩架部20和秋千部80。秋千部80与攀玩架部20相邻而连接。并且,攀玩架部20上设有滑梯72、台阶74、踏板76。

攀玩架部20具有多个立方体框25,多个立方体框25由分别设置在x轴、y轴、z轴的各方向上的多个管件22以及被分枝为三方~六方的多个攀玩架用接头30所形成。攀玩架部20形成为3段,在最下段3个立方体框25沿y轴向连续地形成了基础框群100。基础框群100的y轴向正侧端部的立方体框25上,向x轴向突出而设有作为附加基础框400的立方体框25。

作为攀玩架部20的中段的中框群200,在基础框群100中的中央以及y轴向正侧端部的立方体框25的上侧即z轴向正侧上,由y轴向上连续的2个立方体框25所形成。位于最上段的顶框300由中框群200的2个立方体框25中的,y轴向负侧的立方体框25的上侧即z轴向正侧的一个立方体框25构成。

攀玩架部20的各立方体框25由相当于立方体框25的边的12根管件22和位于立方体框25的顶端的攀玩架用接头30构成。攀玩架用接头30根据所连接的管件22的数量,被分枝为三方~六方而形成。并且,攀玩架用接头30中的与管件22的连接部分和对管件22进行弯折的弯曲部的结构是相同结构。因此,以下关于攀玩架用接头30的说明,以分枝为六方的攀玩架用接头30A,即位于基础框群100和附加基础框400相连接之处的六方分枝的接头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攀玩架部20具备:12个三方分枝的攀玩架用接头30、9个四方分枝的攀玩架用接头30、8个五方分枝的攀玩架用接头30、1个六方分枝的攀玩架用接头30,且在各个接头轴上分别连接有管件22、扶手24以及连接管件82。

如图3所示,攀玩架用接头30A上连接有x轴向的2根管件22A和y轴向以及z轴向的各2根管件22B。管件22A和管件22B形成为相同的直径。管件22A形成为短于管件22B。攀玩架用接头30A上形成有能够使x轴向的管件22A分别在90度的角度范围内弯折的弯曲部31即31A、31B。

在连接有x轴向正侧的管件22A一侧的弯曲部31A的外周,设有略圆筒形状的罩盖构件34。罩盖构件34在该罩盖构件34的轴向上前后移动自如。此处,所谓“前”是指朝向攀玩架用接头30A的方向,即图3中的x轴向的负侧方向,所谓的“后”是指离开攀玩架用接头30A的方向,即图3中的x轴向的正侧方向。

如图4所示,攀玩架用接头30A包含:接头主体32、在x轴向上与接头主体32连接的转动构件33、由接头主体32和转动构件33形成的弯曲部31A、31B、设置在弯曲部31A上的罩盖构件34。如图5所示,接头主体32在y轴向以及z轴向的正侧以及负侧上,分别被设置成与管件22B相连接的接头轴32a自基部32b突出。

接头轴32a形成为大致微圆筒形状。在各接头轴32a的外周壁上,沿着接头轴32a的轴心形成有平行的2个长的切口部32a1。在2个切口部32a1之间的接头轴32a的外周壁上设有卡止突起32a2。并且,2个切口部32a1以及卡止突起32a2,还分别设置在1个接头轴32a上的相对向的相反一侧的外周面上。

接头主体32为其整体通过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形而形成。因此,在切口部32a1的作用下,支撑卡止突起32a2的外周壁具有弹性。另一方面,在管件22B的两端部近傍的外周壁上,以周向等间隔在4处设有分别与卡止突起32a2卡合的卡止孔220,参照图3以及图4。此外,在各管件22A上也同样以周向等间隔在4处设有卡止孔220。

因此,若将管件22B插入到接头轴32a上,则卡止突起32a2会朝向接头轴32a的径向轴心一侧沉入。并且,卡止孔220和卡止突起32a2的位置若被对准,则卡止突起32a2会被弹起,卡止突起32a2被卡止在卡止孔220内而完成管件22B的插入。此外,卡止突起32a2被形成为,插入管件22B的一侧倾斜,从而使其朝向接头轴32a的外周面变低。这样一来,管件22B的插入则变得容易了。

另外,相对向的接头轴32a之间,由形成在圆筒形状部分的内面所形成的孔相互贯穿而连通。因此,在基部32b的内部,分别形成在y轴向上的2个接头轴32a以及z轴向上的2个接头轴32a的圆筒形状部分的内面的孔相互交叉。

而且,在接头轴32a中的基部32b一侧,形成有直径大于接头轴32a的圆筒形状部分的圆环部32a3。圆环部32a3的外周面形成为,在管件22B被插入而连接到接头轴32a时,将成为与管件22B的外周面相连续的面。

接头主体32是朝向x轴向的正侧以及负侧,各平板状部32c自基部32b突出而形成的。此处,两个平板状部32c的形状是相同的。平板状部32c形成为,将平面部朝向z轴向的大致平板状。在平板状部32c的平面部,分别形成有用于减薄的4个凹陷部32c1。

平板状部32c的平面上靠近中央位置处设有贯穿孔32c2。贯穿孔32c2上与转动构件33的贯穿孔33b1一同插通有销构件,参照图6。因此,转动构件33通过平板状部32c被转动自如地支撑。

平板状部32c的突出端部32c3在平面视图上形成为凸圆弧状,并且,在凸圆弧状的一个终端部形成有转动限制突起32c4。转动限制突起32c4的侧面是与平板状部32c的侧面相连续的面。并且,转动限制突起32c4的突出端部32c3一侧的面与转动限制突起32c4的侧面平行。此外,如上所述,平板状部32c是相同的形状,所以图5的前侧的转动限制突起32c4形成于突出端部32c3中的x轴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图5的后侧的转动限制突起32c4形成于突出端部32c3中的x轴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

接下来,基于图6(a)以及(b),对转动构件33进行说明。图6(a)是从上方俯视转动构件33的透视图,图6(b)是从下方仰视的透视图。转动构件33将树脂材料注射成形,形成为短条棒状。转动构件33的一端侧形成有插入管件22A而连接的圆筒形状的接头轴33a。在接头轴33a上,在圆筒形状的外壁上设有2个平行的切口部33a1以及卡止突起33a2。并且,2个切口部33a1以及卡止突起33a2在圆筒形状的外周壁上相对向而形成在2处。在该接头轴33a上插入管件22A时的作用,与所述接头主体32上的接头轴32a,和接头轴32a的切口部32a1以及卡止突起32a2相同。

转动构件33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分叉状部33b。分叉状部33b的外周面形成为纵截面圆弧状。该分叉状部33b的外周面,在连接了管件22A时,会形成为与管件22A的外周面大致相同面。分叉状部33b的前端部,在平面视图上形成为凸圆弧状。因此,当转动构件33做弯折运动时,可回避与接头主体32的平板状部32c的基端部之间过盈配合,平板状部32c参照图5。

并且,在分叉状部33b的外周面中的大致中央部分上,设有外周面施加了锪孔加工的贯穿孔33b1。接头主体32的平板状部32c和分叉状部33b的连结是在分叉状部33b之间夹住平板状部32c而形成的,平板状部32c参照图5。并且,如上所述,在贯穿孔33b1和平板状部32c的贯穿孔32c2上插通销构件,从而转动构件33被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平板状部32c上。

另外,分叉状部33b的分叉之间的面33b2与接头主体32的平板状部32c相连结时,在展开状态下与平板状部32c的突出端部32c3相对向。并且,该分叉状部33b的分叉之间的面33b2,仿照平板状部32c的突出端部32c3,而在平面视图上形成为凹圆弧状。而且,如图8所示,在面33b2上设有抵接部33b3,参照图6(b),该抵接部33b3被形成为从面33b2的一侧的端部落下的台阶状。

在分叉状部33b的2处的外面上分别设有凹槽状的引导槽33c。引导槽33c被配置在与贯穿孔33b1互不干扰的位置。引导槽33c的沟槽包括前后引导槽33c1、一方向引导槽33c2及另一方向引导槽33c3。前后引导槽33c1形成为与转动构件33的轴心平行。一方向引导槽33c2从前后引导槽33c1的前端沿着轴心周向的一侧延伸。另一方向引导槽33c3从前后引导槽33c的后端沿着轴心周向的另一侧延伸。并且,另一方向引导槽33c3形成有朝向接头轴33a一侧开放的开口部33c4。而且,一方向引导槽33c2和另一方向引导槽33c3上分别形成有跨越突起部33c5。

接下来,基于图7(a)和(b)对罩盖构件34进行说明。罩盖构件34形成为圆筒形状。在罩盖构件34的内周面的相对向的二处形成有卡合突起34a。各卡合突起34a分别与引导槽33c卡合。在对应各卡合突起34a的罩盖构件34的外周面,形成有指示用于锁定罩盖构件34转动的操作方向的箭头部34b。在罩盖构件34的外周面上,与轴心平行而形成有多个长的突起状的防滑用突起34c。

将接头主体32、转动构件33、罩盖构件34以及管件22A、22B的组装状态表示在图8的截面图上。图8表示当管件22A、22B被展开时的状态。当管件22A、22B处于被展开状态时,转动构件33的抵接部33b3和接头主体32上的平板状部32c的转动限制突起32c4相抵接。并且,在弯曲部31上,以贯穿孔32c2和贯穿孔33b1为中心转动的转动构件33,在图8中能够以顺时针方向在约90度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另外,如在图9中的模型化表示,罩盖构件34的卡合突起34a与弯曲部31中的转动构件33的引导槽33c相卡合。也就是说,罩盖构件34通过卡合突起34a与前后引导槽33c1相卡合,而被前后移动自如地引导。另外,罩盖构件34通过卡合突起34a与一方向引导槽33c2相卡合,而向轴心周向的一方向侧转动自如地引导。并且,罩盖构件34通过卡合突起34a与另一方向引导槽33c3相卡合,而向轴心方向的另一方向侧转动自如地引导。

通过罩盖构件34,弯曲部31的弯折的限制以及解除操作如下进行。在如图1~图3所示的展开状态下,罩盖构件34的卡合突起34a,如图9所示,位于一方向引导槽33c2的一侧的端部P1,罩盖构件34位于前进端位置。此时,如图8所示,平板状部32c处于与罩盖构件34的内周面相抵接的状态,因此弯曲部31的弯折被限制。

返回到图9,为使弯曲部31弯折,将罩盖构件34向图3的Q1方向,即一方向引导槽33c2的另一侧方向转动,将卡合突起34a从图9的P1的位置,移动到一方向引导槽33c2的另一侧的端部P2,换言之,即前后引导槽33c1的前端部。此时,卡合突起34a将跨过跨越突起部33c5。因此,只要卡合突起34a不跨过一方向引导槽33c2的跨越突起部33c5,罩盖构件34就不会转动,从而,能够防止罩盖构件34突然转动。并且,使用者能够通过卡合突起34a跨过一方向引导槽33c2的跨越突起部33c5时的卡固感,察觉到罩盖构件34的转动的锁定已被解除。

接下来,将罩盖构件34移动到图3的Q2方向即后方向,将卡合突起34a从图9的P2位置,移动到前后引导槽33c1的后端部P3,换言之,即另一方向引导槽33c3的一侧的端部。将此时的罩盖构件34的状态表示在图10。在图10的状态下,罩盖构件34位于后退端位置,罩盖构件34的内周面和平板状部32c处于不抵接状态,因此,弯曲部31处于能够弯折的状态。若将弯曲部31弯折,则变为如图11所示的状态。

若将罩盖构件34向另一方向侧进一步转动,则卡合突起34a将跨过另一方向引导槽33c3的跨越突起部33c5。这样一来,卡合突起34a能够通过开口部33c4从引导槽33c即另一方向引导槽33c3脱离。如上所述,能够将罩盖构件34从接头主体32拆下。也就是说,罩盖构件34在卡合突起34a处于P3的位置时不会轻易地转动。并且,当卡合突起34a从P3的位置向另一方向侧进一步转动时,使用者能够通过卡合突起34a跨过另一方向引导槽33c3的跨越突起部33c5时的卡固感,感知到罩盖构件34处于能够从接头主体32拆下的状态。

此外,在转动构件33的接头轴33a上连接有管件22A的状态下,即使罩盖构件34的卡合突起34a位于开口部33c4处,管件22A的端部面和卡合突起34a也处于抵接状态,因此,罩盖构件34无法容易地从弯曲部31中拆下。

攀玩架部20中的各攀玩架用接头30的弯曲部31,能够在90度的角度范围内弯折。此处,各攀玩架用接头30的弯曲部31,全部配置在x轴方向。并且,各弯曲部31在90度的角度范围内只能向一个方向弯折。因此,在折叠攀玩架部20时,能够通过事先拆下滑梯72、台阶74以及踏板76,并操作罩盖构件34来解除弯曲部31的弯折的限制,从而,如图12和图13所示可进行折叠。

此外,将攀玩架部20从折叠后的收纳状态改为展开状态,只要将上述的步骤反过来进行即可。此时,通过罩盖构件34的卡合突起34a跨过一方向引导槽33c2的跨越突起部33c5,使用者能够察觉到弯曲部31处于弯折的限制状态。

另外,罩盖构件34只要在攀玩架部20的弯曲部31当中的与折叠方向平行的平面,即本实施方式中的y-z平面上的立方体框25处,至少设置有一个的话,就能够限制平行于折叠方向的平面上的立方体框25的弯曲部31的弯折。然而,在幼儿在攀玩架部20上游乐时,受力较大的的攀玩架部20部分的多处弯曲部31上设置罩盖构件34的话,能够提高相对于幼儿在游乐时向攀玩架部20的折叠方向施加的力的刚性,因此非常适合。

这样一来,罩盖构件34通过前后引导槽33c1和卡合突起34a被前后引导,因此,能够通过较短的行程进行攀玩架部20的展开、收纳操作。并且,通过一方向引导槽33c2,能够在攀玩架部20展开的使用状态下,转动罩盖构件34,使其不能前后活动。

接下来,对秋千部80进行说明。如图12和图13所示,秋千部80被配置在攀玩架部20的x轴向负侧。在秋千部80上,通过形成为短条形的连接管件82,设置面上的2处各攀玩架用接头30B、30C和秋千支撑台管件84相连接。在各秋千支撑台管件84上,x轴向负侧的端部上设有连接支撑构件85。并且,从各秋千支撑台管件84,分别通过连接支撑构件85设有秋千纵向支撑管件86。秋千纵向支撑管件86朝向上方倾斜并延伸。秋千纵向支撑管件86以各秋千纵向支撑管件86的延长线在上方的交叉部上的交叉部连接构件87处交叉的状态被连接。

另一方面,在攀玩架部20的最上段的顶框300的x轴向负侧的格子面内,固定有固定件310。并且,通过所述交叉部连接构件87和固定件310,秋千横向支撑管件88的两端被支撑并横架起来。秋千横向支撑管件88在其两端部与插通于交叉部连接构件87以及固定件310的未图示的销构件卡合,围绕轴心的旋转受到限制。并且,秋千横向支撑管件88上,秋千90摇动自如地设置在秋千横向支撑管件88上。

图14和图15表示秋千支撑台管件84和秋千支撑台管件84外围的构件。此外,图14和图15表示与图13的前侧的攀玩架用接头30B相连接的秋千支撑台管件84以及该秋千支撑台管件84外围的构件,且连接于图14的后侧的攀玩架用接头30C的秋千支撑台管件84以及该秋千支撑台管件84外围的构件也形成为相同的结构。

如图14、图15所示,连接管件82上,在攀玩架用接头30B一侧,换言之,在x轴向正侧,形成有管件状的大径部82a。在大径部82a的x轴向负侧,形成有外径小于大径部82a的小径部82b。大径部82a和小径部82b为一体成型。如图14的K部分解透视图所示,在小径部82b的前端形成有分叉状部82b1。该分叉状部82b1形成为与攀玩架用接头30的转动构件33中的分叉状部33b相同的结构。具体地说,形成有贯穿孔82c和抵接部82d。

并且,如图14的K部分解图所示,在秋千支撑台管件84中的连接管件82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连接构件84a。连接构件84a具备平板状部84a1和接头轴84a2。该连接构件84a的接头轴84a2被插入秋千支撑台管件84的端部,从而,平板状部84a1从秋千支撑台管件84的端部突出。该平板状部84a1形成为与攀玩架用接头30中的接头主体32的平板状部32c相同的结构。具体地说,在平板状部84a1的平面视图中的凸圆弧状的端部上,形成有转动限制突起84a3和贯穿孔84a4。此外,图13的前侧中的连接构件84a和分叉状部82b1与图13的后侧中的连接构件84a和分叉状部82b1,相对于x轴对称而设置。

平板状部84a1和分叉状部82b1,与攀玩架用接头30中的平板状部32c以及分叉状部33b相同,在贯穿孔82c、84a4上插通未图示的销构件而转动自如地连结,形成能够弯折的秋千支撑台弯曲部83。并且,通过转动限制突起84a3以及抵接部82d,限制朝向外侧的转动。

也就是说,2根秋千支撑台管件84,如图1、图2、图12、图13所示,当处于与连接管件82相连续的直线状的状态时,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的转动被限制,朝向相互面向的方向的转动则为可能。

而且,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秋千支撑台管件84的平板状部84a1的基端部,形成有作为外螺纹的螺纹部84b。并且,在秋千支撑台弯曲部83的外周设置有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81。该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81在内周形成有与螺纹部84b拧合的作为内螺纹的螺纹部81a,参照图14的K部分解透视图。并且,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81的外径形成为与连接管件82和秋千支撑台管件84的外径大致相同的结构。

如图14所示,当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81的螺纹部81a与螺纹部84b拧合时,平板状部84a1将变为与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81的内周面相抵接的状态,因此,秋千支撑台弯曲部83的弯折会被限制。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在解除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81的螺纹部81a和螺纹部84b的拧合,将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81的x轴向的正侧的端部,抵接于由小径部82b和大径部82a所形成的段部的状态下,平板状部84a1则不与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81的内周面抵接,而变为转动限制被解除的状态。

另外,在各秋千支撑台管件84的x轴向负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支撑构件85。各连接支撑构件85上形成有支撑各秋千纵向支撑管件86的大致圆筒状的支撑部85a。秋千纵向支撑管件86其端部近傍被插入到支撑部85a内而被支撑。

并且,在支撑部85a的下端形成有滑动筒部85b。支撑部85a的外周通过多个加强筋85a1连接于滑动筒部85b的外周。这样一来,秋千纵向支撑管件86通过支撑部85a被刚性较高地支撑起来。滑动筒部85b在秋千支撑台管件84的外周形成为筒状。在滑动筒部85b的x轴向负侧的端部,形成有作为外螺纹的螺纹部85b1。

该螺纹部85b1上拧合有呈大致圆筒状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的螺纹构件62。另一方面,在秋千支撑台管件84的x轴负侧的端部固定有按压构件63。按压构件63包括插入到秋千支撑台管件84的圆筒状的插入部63a和呈凸缘状的压板部63b。并且,在螺纹构件62的内周面突出形成的圆环状的圆环板装置62a,夹在滑动筒部85b的端部和按压构件63的压板部63b的外周缘近傍之间而配置。这样一来,螺纹构件62围绕螺纹构件62的轴心而旋转自如,且限制向轴心方向的移动。

用于秋千部80的收纳的操作如下进行。首先,事先拆下秋千90以及秋千横向支撑管件88。并且,分别转动2处的螺纹构件62来解除与各滑动筒部85b的螺纹部85b1的拧合。这样一来,滑动筒部85b会沿着秋千支撑台管件84而在x轴向移动自如。接下来,如图15所示,解除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81和螺纹部84b的拧合。并且,将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81移动到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81与由连接管件82的大径部82a和小径部82b所形成的阶梯部相抵接的位置。之后,将连接支撑构件85移动到连接管件82的位置,将2根秋千支撑台管件84朝向相对向的方向弯折,这样能够成为如图16所示的收纳状态。

如上所述,折叠向x轴向延伸的秋千支撑台管件84,能够使秋千部80简单地成为收纳状态。因此,具备攀玩架部20以及秋千部80的攀玩架10,能够简单地成为收纳状态。

接下来,作为上述攀玩架10的变形例,将利用了攀玩架用接头30的攀玩架10A表示在图17以及图18。攀玩架10A未设置有秋千部80,而在攀玩架部20A上设置有滑梯72、台阶74、踏板76。攀玩架部20A形成为2段,包含最下段的基础框群100A和中央上段的顶框300A。在基础框群100A的中央的立方体框25的设置面中的攀玩架用接头30上,连接有包括直线部和凸圆弧状部的框状体23。这样一来,攀玩架10A能够进一步稳定地设置在设置面上。

攀玩架10A的攀玩架部20A通过具备10个3方分枝的攀玩架用接头30、2个4方分枝的攀玩架用接头30、8个5方分枝的攀玩架用接头30的攀玩架用接头30和多个管件22,在基础框群100A上形成有3个立方体框25,在上段的顶框内形成有1个立方体框25。

要使如上形成的攀玩架10A成为收纳状态,需要拆下滑梯72、台阶74、踏板76以及框状体23,对设置在多个攀玩架用接头30的弯曲部31的一部分上的罩盖构件34,进行解除弯曲部31的弯折的限制的操作。并且,若弯折弯曲部31的话,则能够成为如图18的状态。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定于本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例如,将转动构件33的分叉状部33b和接头主体32的平板状部32c的关系反过来,在转动构件33上设置平板状部在接头主体32上设置分叉状部也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直接在转动构件33的接头轴33a上连接了管件22,但通过垫圈等进行间接的连接也可。另外,弯曲部31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在90度的角度范围内转动自如,但该角度范围能够任意设定。

而且,关于弯曲部31被弯折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与x-y平面平行而弯折,但与x-z平面平行而弯折,并将攀玩架部20整体按上下方向折叠也可。

另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作为举例而提供的内容,并不是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的。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形态实施,只要未超出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要旨内,并且包含在专利权利范围所述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工业上利用的可行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攀玩架用接头30以及攀玩架10,能够缩短攀玩架10的收纳、展开作业所需时间。

符号说明

10攀玩架 10A攀玩架

20攀玩架部 20A攀玩架部

22管件 22A管件

22B 管件 23 框状体

25立方体框 30 攀玩架用接头

30A 攀玩架用接头 30B攀玩架用接头

30C 攀玩架用接头 31 弯曲部

31A 弯曲部 31B弯曲部

32接头主体 32a接头轴

32a1切口部 32a2 卡止突起

32a3圆环部 32b基部

32c 平板状部 32c1 凹陷部

32c2贯穿孔 32c3 突出端部

32c4转动限制突起 33 转动构件

33a 接头轴 33a1 切口部

33a2卡止突起 33b分叉状部

33b1贯穿孔 33b2 面

33b3抵接部

33c 引导槽 33c1 引导槽

33c2一方向引导槽 33c3 另一方向引导槽

33c4开口部 33c5 跨越突起部

34罩盖构件 34a卡合突起

34b 箭头部 34c防滑用突起

62螺纹构件 62a圆环板部

63按压构件 63a插入部

63b 压板部 72 滑梯

74台阶 76 踏板

80秋千部

81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

81a 螺纹部 82 连接管件

82a 大径部 82b小径部

82b1分叉状部 82c贯穿孔

82d 抵接部

83秋千支撑台弯曲部

84秋千支撑台管件 84a连接构件

84a1平板状部 84a2 接头轴

84a3转动限制突起 84a4 贯穿孔

84b 螺纹部 85 连接支撑构件

85a 支撑部 85a1 加强筋

85b 滑动筒部 85b1 螺纹部

86秋千纵向支撑管件 87 交叉部连接构件

88秋千横向支撑管件 90 秋千

100 基础框群 100A 基础框群

200 中框群 220卡合孔

300 顶框 300A 顶框

310 固定件 400附加基础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