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辊压式制粒机的辊压筒

一种辊压式制粒机的辊压筒

摘要

本发明涉及辊压制粒领域,尤其是一种辊压式制粒机的辊压筒。包括筒体,筒体的外表面设有制粒槽,在制粒槽的底部上设有弹性部,弹性部的下侧具有缓冲腔,缓冲腔连通增压腔并与筒体外密封隔离,增压腔增压可使弹性部挤压制粒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辊压式制粒机的辊压筒,本结构简单,能够通过升降压的控制实现制粒槽内的防堵塞,而且通过该防堵塞结构的设计,能够降低制粒的原材料干湿度或粘稠度的限制,其对制粒用的原料粉末的要求更低,降低了原料粉末的处理成本。该结构通过挤压制粒槽实现防堵塞,并且在制粒槽不具有通孔,有效的防止制粒槽内通孔的堵塞,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弹性部进行推压,从而方便实现堵塞的制粒槽的清理,从而保证防堵塞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1791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测迪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830690.2

  • 发明设计人 程政;

    申请日2016-09-19

  • 分类号B01J2/20(20060101);

  • 代理机构51214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韩雪

  •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菊乐路180号1-1幢1层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59: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6-1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01J2/20 登记生效日:2019052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91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4-23

    授权

    授权

  • 2017-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J2/20 申请日:201609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2-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辊压制粒领域,尤其是一种辊压式制粒机的辊压筒。

背景技术

制粒机可分为饲料制粒机和生物质能源制粒机。在制药、化工、食品工业广泛应用。主要由喂料、搅拌、制粒、传动及润滑系统等组成。其工作过程是要求含水量不大于15%的配合粉料,从料斗进入喂料绞龙,通过调节无级调速电机转速,获得合适的物料流量,然后进入搅拌器,通过搅拌杆搅动与蒸汽混合进行调质,如果需要添加糖蜜或油脂,也从搅拌筒加入与蒸汽一起调质,油脂添加量一般不超过3%,否则难于成形,经调质后配合粉料温度可达64~85℃,湿度达14~l 6%。然后再通过斜槽经过可选择的吸铁装置除去混在粉料中铁杂质,最后进入压制室进行制粒。现在的制粒机由于其结构设计的缺陷在制粒机的表面上制成的颗粒不易脱落,造成制粒槽堵塞。不利于制粒机的持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辊压式制粒机的辊压筒,本结构简单,能够通过升降压的控制实现制粒槽内的防堵塞,而且通过该防堵塞结构的设计,能够降低制粒的原材料干湿度或粘稠度的限制,其对制粒用的原料粉末的要求更低,降低了原料粉末的处理成本。该结构通过挤压制粒槽实现防堵塞,并且在制粒槽不具有通孔,有效的防止制粒槽内通孔的堵塞,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弹性部进行推压,从而方便实现堵塞的制粒槽的清理,从而保证防堵塞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辊压式制粒机的辊压筒,包括筒体,筒体的外表面设有制粒槽,在制粒槽的底部上设有弹性部,弹性部的下侧具有缓冲腔,缓冲腔连通增压腔并与筒体外密封隔离,增压腔增压可使弹性部挤压制粒槽。该结构通过挤压制粒槽实现防堵塞,并且在制粒槽不具有通孔,有效的防止制粒槽内通孔的堵塞,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弹性部进行推压,从而方便实现堵塞的制粒槽的清理,从而保证防堵塞效果。

进一步,缓冲腔的侧壁具有凸起,该凸起用于防止缓冲腔的相对侧壁粘连。该凸起的结构更为简单,使用更为方便,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

进一步,在相邻凸起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通孔,缓冲腔通过该通孔连通增压腔。通过通孔的设计实现气流的通畅,从而有效保证气压的传递,并且能够有效简化结构实现结构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进一步,筒体内中空并设置有压力机构,压力机构用于挤压增压腔。压力机构的设计,用于挤压增压腔,通过简单的机械设计,实现本方案的执行,能够保证结构的简单执行,能够简化结构,降低设备使用、维修和生产的成本。

进一步,压力机构包括活塞、偏心轮、及连接杆,活塞与增压腔的侧壁密封配合,偏心轮偏心于筒体且与筒体同转速转动,活塞通过连接杆与偏心轮连接;偏心轮转动时推动或拉动活塞使增压腔内增压或减压。该结构的压力机构结构简单,设计方便,使用寿命长,气压控制简单,增压或减压达到的上下限值较高,能够方便的实现增压腔内的压力控制。

进一步,增压腔的外壁采用弹性的密封罩,压力机构包括偏心于筒体的挤压轮,挤压轮挤压该密封罩使增压腔内增压,密封罩脱离挤压轮后,密封罩在弹性作用下复原使增压腔内减压。该结构的密封罩的设计能够简化结构,方便于设备的维修与替换,有效降低结构的成本,方便于结构的拆装,保证结构的可用性和推广性。

进一步,其防制粒槽堵塞的方法为:

步骤1:制粒槽随筒体转动,制粒槽挤压制粒完成后,增压腔逐渐增压,弹性部变形挤压制粒槽,同时,弹性部将制粒槽中未脱落的物料颗粒推出;

步骤2:物料颗粒推出后,随筒体转动,活塞逐渐远离制粒槽使增压腔内降压,直至增压腔中的压力降为负压;

步骤3:增压腔经减压后,再组件升压,当升压至大气压时,制粒槽进行二次挤压制粒。

该方法通过增压腔升压使弹性部挤压制粒槽,或者增压腔降压为负压使弹性部复原,保证弹性部在制粒前能够制粒槽的完整性,并且能够有效的推出物料颗粒,防止物料颗粒的堵塞制粒孔。

进一步,其防堵塞的方法为:

步骤1:在增压腔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时,制粒槽挤压制粒,完成后,活塞靠近制粒槽使缓冲腔和增压腔升压,同时弹性部挤压制粒槽并推出制粒槽中未脱落的物料颗粒;

步骤2:缓冲腔和增压腔升压至30-45pa后,活塞逐渐远离制粒槽并使缓冲腔和增压腔降压,当缓冲腔和增压腔降压至-60~-80pa后,活塞再次靠近制粒槽,直至增压腔升压至标准大气压,然后制粒槽进行二次挤压制粒。

该采用活塞的方法,能够增大活塞的移动行程,从而增大增压腔的升压或降压的上限或下限,从而有效的保证弹性部的弹出,保证防堵塞的可行性。

进一步,其防堵塞的方法为:

在密封罩的弹力作用下,增压腔处于始终处于-10~-20pa的负压状态下,当制粒槽挤压制粒完成后,该制粒槽随筒体转动至指定位置,设置在该指定位置的挤压轮挤压制粒槽使增压腔升压至10-15pa,在增压腔升压过程中,弹性部变形并推出制粒槽中残留的物料颗粒;当制粒槽脱离该指定位置后,增压腔在密封罩的弹力作用下恢复为负压状态。

该方法,结构使用简单、便于维修和操作,有利于结构的替换,同时也能实现制粒槽防堵塞的效果。

进一步,在制粒槽的侧壁上由内至外依次为基层、耐高温层、及不粘涂层;耐高温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35份碳化钨、6份二氧化硅、4份石英、7份三氧化二铝、9份碳化钡、8份臭葱石、1份钼铅矿、3份金刚石微粉;不粘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30份特氟龙、3.3份环己酮、5份纳米碳化硅、7份锂辉石、1份氧化钡、5份氧化镁、1份石英、0.4份钛粉、2份水性苯氧基树脂、1份透锂长石、1.5份聚硅氧烷、0.6份纳米三氧化二铝、0.1份高岭土。该成分的耐高温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特性,其变形量小,能够有效防止制粒槽变形,提高制粒槽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此外,该不粘涂层能够具有耐磨、不易粘连的特性,其耐压等级到达20MPA,此外,还具有耐高温的特性不粘涂层还具有防氧化程度高的特点,使用寿命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结构简单,能够通过升降压的控制实现制粒槽内的防堵塞,而且通过该防堵塞结构的设计,能够降低制粒的原材料干湿度或粘稠度的限制,其对制粒用的原料粉末的要求更低,降低了原料粉末的处理成本。

2.该结构通过挤压制粒槽实现防堵塞,并且在制粒槽不具有通孔,有效的防止制粒槽内通孔的堵塞,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弹性部进行推压,从而方便实现堵塞的制粒槽的清理,从而保证防堵塞效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活塞式辊压筒的主视图;

图2是局部A的放大图;

图3是挤压式辊压筒的主视图;

图4是局部B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筒体,11-制粒槽,12-弹性部,13-缓冲腔,14-增压腔,2-压力机构,21-偏心轮,22-活塞,2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辊压式制粒机的辊压筒包括筒体1,筒体1的外表面设有制粒槽11,在制粒槽11的底部上设有弹性部12,弹性部12的下侧具有缓冲腔13,缓冲腔13连通增压腔14并与筒体1外密封隔离,增压腔14增压可使弹性部12挤压制粒槽11。该结构通过挤压制粒槽11实现防堵塞,并且在制粒槽11不具有通孔,有效的防止制粒槽11内通孔的堵塞,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弹性部12进行推压,从而方便实现堵塞的制粒槽11的清理,从而保证防堵塞效果。

缓冲腔13的侧壁具有凸起,该凸起用于防止缓冲腔13的相对侧壁粘连。该凸起的结构更为简单,使用更为方便,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

在相邻凸起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通孔,缓冲腔13通过该通孔连通增压腔14。通过通孔的设计实现气流的通畅,从而有效保证气压的传递,并且能够有效简化结构实现结构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筒体1内中空并设置有压力机构2,压力机构2用于挤压增压腔14。压力机构2的设计,用于挤压增压腔14,通过简单的机械设计,实现本方案的执行,能够保证结构的简单执行,能够简化结构,降低设备使用、维修和生产的成本。

压力机构2包括活塞22、偏心轮21、及连接杆23,活塞22与增压腔14的侧壁密封配合,偏心轮21偏心于筒体1且与筒体1同转速转动,活塞22通过连接杆23与偏心轮21连接;偏心轮21转动时推动或拉动活塞22使增压腔14内增压或减压。该结构的压力机构2结构简单,设计方便,使用寿命长,气压控制简单,增压或减压达到的上下限值较高,能够方便的实现增压腔14内的压力控制。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本发明的辊压式制粒机的辊压筒包括筒体1,筒体1的外表面设有制粒槽11,在制粒槽11的底部上设有弹性部12,弹性部12的下侧具有缓冲腔13,缓冲腔13连通增压腔14并与筒体1外密封隔离,增压腔14增压可使弹性部12挤压制粒槽11。

缓冲腔13的侧壁具有凸起,该凸起用于防止缓冲腔13的相对侧壁粘连。在相邻凸起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通孔,缓冲腔13通过该通孔连通增压腔14。

筒体1内中空并设置有压力机构2,压力机构2用于挤压增压腔14。增压腔14的外壁采用弹性的密封罩,压力机构2包括偏心于筒体1的挤压轮,挤压轮挤压该密封罩使增压腔14内增压,密封罩脱离挤压轮后,密封罩在弹性作用下复原使增压腔14内减压。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或2的辊压筒,其防制粒槽11堵塞的方法为:

步骤1:制粒槽11随筒体1转动,制粒槽11挤压制粒完成后,增压腔14逐渐增压,弹性部12变形挤压制粒槽11,同时,弹性部12将制粒槽11中未脱落的物料颗粒推出;

步骤2:物料颗粒推出后,随筒体1转动,活塞22逐渐远离制粒槽11使增压腔14内降压,直至增压腔14中的压力降为负压;

步骤3:增压腔14经减压后,再组件升压,当升压至大气压时,制粒槽11进行二次挤压制粒。

该方法通过增压腔14升压使弹性部12挤压制粒槽11,或者增压腔14降压为负压使弹性部12复原,保证弹性部12在制粒前能够制粒槽11的完整性,并且能够有效的推出物料颗粒,防止物料颗粒的堵塞制粒孔。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的辊压筒,其防堵塞的方法为:

步骤1:在增压腔14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时,制粒槽11挤压制粒,完成后,活塞22靠近制粒槽11使缓冲腔13和增压腔14升压,同时弹性部12挤压制粒槽11并推出制粒槽11中未脱落的物料颗粒;

步骤2:缓冲腔13和增压腔14升压至30-45pa后,活塞22逐渐远离制粒槽11并使缓冲腔13和增压腔14降压,当缓冲腔13和增压腔14降压至-60~-80pa后,活塞22再次靠近制粒槽11,直至增压腔14升压至标准大气压,然后制粒槽11进行二次挤压制粒。

该采用活塞22的方法,能够增大活塞22的移动行程,从而增大增压腔14的升压或降压的上限或下限,从而有效的保证弹性部12的弹出,保证防堵塞的可行性。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2的辊压筒,其防堵塞的方法为:

在密封罩的弹力作用下,增压腔14处于始终处于-10~-20pa的负压状态下,当制粒槽11挤压制粒完成后,该制粒槽11随筒体1转动至指定位置,设置在该指定位置的挤压轮挤压制粒槽11使增压腔14升压至10-15pa,在增压腔14升压过程中,弹性部12变形并推出制粒槽11中残留的物料颗粒;当制粒槽11脱离该指定位置后,增压腔14在密封罩的弹力作用下恢复为负压状态。

该方法,结构使用简单、便于维修和操作,有利于结构的替换,同时也能实现制粒槽11防堵塞的效果。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6的公开的结构,在制粒槽11的侧壁上由内至外依次为基层、耐高温层、及不粘涂层。

耐高温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35份碳化钨、6份二氧化硅、4份石英、7份三氧化二铝、9份碳化钡、8份臭葱石、1份钼铅矿、3份金刚石微粉。

不粘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30份特氟龙、3.3份环己酮、5份纳米碳化硅、7份锂辉石、1份氧化钡、5份氧化镁、1份石英、0.4份钛粉、2份水性苯氧基树脂、1份透锂长石、1.5份聚硅氧烷、0.6份纳米三氧化二铝、0.1份高岭土。

该成分的耐高温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特性,其变形量小,能够有效防止制粒槽11变形,提高制粒槽11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此外,该不粘涂层能够具有耐磨、不易粘连的特性,其耐压等级到达20MPA,此外,还具有耐高温的特性不粘涂层还具有防氧化程度高的特点,使用寿命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