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车辆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用于固定安全带卷收器的车辆结构和用于车辆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的金属板坯

用于车辆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用于固定安全带卷收器的车辆结构和用于车辆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的金属板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10),包括后部件(12)、从后部件(12)起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两个侧腿(16)和用于将框架(10)固定安装在车辆上的固定结构,其中,在每个侧腿(16)中设有用于安全带卷轴的保持开口(18),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具有用于保持器件(50)的固定开口(36)的保持接片(22)和至少一个可变形的变形元件(46)。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0682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80012648.3

  • 发明设计人 J·博恩;T·基尔魏因;B·普菲斯特;

    申请日2015-01-19

  • 分类号B60R22/34;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闫娜

  • 地址 德国阿尔夫多夫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43: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09

    授权

    授权

  • 2016-12-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R22/34 申请日:20150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1-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包括后部件和从后部件起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两个侧腿,其中,在每个侧腿中设有用于安全带卷轴的保持开口。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安全带卷收器固定在车辆中的车辆结构以及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的金属板坯。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如下的安全带卷收器,其具有后壁,该后壁面状贴靠在车辆车身上并且固定在其上。支承安全带卷轴的各个侧腿垂直地远离该后壁、即垂直于车辆车身延伸。这种框架由金属板一体制造,并且各个侧腿垂直于后部件弯曲。但在该设计方式中要求大于2mm的较大金属板厚度,以确保足够的框架稳定性。

为了减小这种框架的金属板厚度,由现有技术已知这样的框架,在其中后壁相对于车辆车身偏移90°设置,从而后壁远离车辆车身地延伸。在后壁上设有保持接片,该保持接片这样弯曲,使得保持接片面状贴靠在车辆车身上。此外,设有用于加固卷收器和保持接片的保持配件。借助该设计方案,金属板厚度可减少至1.7mm,但需要在各个侧腿之间设置附加的接片,以确保框架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该框架具有较小的金属板厚度,但满足所需的稳定性要求。此外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安全带卷收器固定在车辆中的车辆结构,该车辆结构具有较小的重量,以及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框架的金属板坯,借助该金属板坯可节省材料地制造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

为了解决该任务,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其包括后部件、从后部件起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两个侧腿和用于将框架固定安装在车辆上的固定结构,其中,在每个侧腿中设有用于安全带卷轴的保持开口,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具有用于保持器件的固定开口的保持接片和至少一个可变形的变形元件。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框架面状贴靠在车辆车身上。在拉止情况下出现的力必须完全由框架吸收,为此框架必须构造为极为刚硬的。根据本发明的框架基于下述思考:通过固定结构的变形吸收在拉止过程开始时的负荷峰值。在框架变形之后负荷才完全从框架传递到车辆车身上。由于变形元件设置在固定结构上,所以在约束过程开始时首先仅固定结构、而非整个框架变形,从而保持了框架的功能。

优选在这种框架中,保持接片设置在后部件的自由边缘上并且尤其是垂直于该自由边缘弯曲,从而后部件不能面状贴靠在车辆车身上。框架在车辆车身上的面状贴靠将不利于固定结构的变形。在变形元件变形时,在后部件和保持接片之间的角度也可变化、即后部件相对于保持接片弯曲。

为了将框架附加地固定在车辆车身上,可在保持接片上设置尤其是垂直突出的固定钩,该固定钩嵌入车辆车身上的相应开口中。

优选地,后部件、侧腿和保持接片由金属板一体制造,并且侧腿和保持接片垂直于后部件弯曲。因此,框架具有尽可能少的构件,从而可简单且快速地制造框架。框架例如可由冲制而成的金属板坯制造。

变形元件可与保持接片间隔开地设置并且具有贴靠面,该贴靠面与保持接片位于一个平面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可能的是,仅保持接片和变形元件贴靠在车辆车身上。变形元件这样设置,使得在拉动织带时朝向车辆车身的压力施加到变形元件上。变形元件变形,在此侧腿和后部件围绕保持接片翻转。即在该实施方式中框架围绕保持接片转动,并且通过变形元件的变形吸收最初的负荷峰值。也可这样构造变形元件,使得该变形元件在施加负荷时才移动到车辆车身上并且贴靠在其上。

为了通过变形元件实现尽可能好的负荷吸收,保持接片优选位于框架的第一端部上并且变形元件位于框架的第二端部上。尤其是,变形元件沿织带的拉出方向位于保持接片前方,从而在拉力施加到织带上时变形元件压到车辆车身上。

为了防止框架的侧腿贴靠在车辆车身上并且因此影响变形元件的变形,框架、尤其是侧腿可在保持接片和变形元件之间被切口。由此确保框架仅以支撑元件和保持接片、即固定结构贴靠在车辆车身上。尤其是也可通过切口的几何形状影响变形元件的变形程度。变形元件例如可这样变形,直至侧腿或框架的其他部分贴靠在车辆车身上、支撑框架、并且防止或阻碍变形元件进一步变形。

在框架上可附加地设置导向板,导向板具有用于织带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板例如与后部件相对置地设置在侧腿上,从而通过导向板附加地增强框架。导向槽尤其是关于用于安全带卷轴的保持开口与由保持接片构成的平面相对置,例如关于安全带卷轴大致与保持接片径向相对置。导向板加强框架并且提供安置导向槽的可能性。导向槽与车辆车身间隔开,从而织带在安全带卷轴锁止的情况下被拉出,以致压力作用于变形元件。导向元件可以是单独的构件,其在侧腿弯曲后被固定到侧腿上。这例如简化金属板坯的制造,因为金属板坯的结构复杂度可降低。

变形元件例如可设置在导向板上,从而由贴靠在导向槽上的织带施加到安全带卷轴上或框架上的压力可经由导向元件直接作用于变形元件。尤其是变形元件由导向板的弯曲边缘构成。

在后部件和保持接片之间也可设置变形元件。该变形元件在框架围绕保持接片转动时变形并且因此也可减小负荷峰值。尤其是也可想到,框架仅在后部件和保持接片之间具有第二变形元件,从而除了保持接片以外框架在车辆车身上不需要其它贴靠点。

为了提高后部件和/或侧腿的稳定性,可在其上设置冲压部,从而后部件和/或侧腿具有更高的弯曲刚度。

为了解决该任务,还提供一种用于将安全带卷收器固定在车辆中的车辆结构,其包括车身部件和根据本发明的框架,其中,所述保持接片和变形元件配置给车身部件。保持接片尤其是与车辆车身固定连接。变形元件可在不受负荷的状态中与车辆车身间隔开地设置并且在拉力作用于框架上时才移动到车辆车身上并且贴靠于其上。

优选地,变形元件沿织带拉出方向与保持接片间隔开设置并且设置在其前方,从而在拉力作用于织带上时在安全带卷轴锁止的情况下压力可作用于变形元件。

此外,为了解决所述任务提出一种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的金属板坯,其中,所述金属板坯具有一个后部件区段、一个保持接片区段以及两个侧腿区段。所述侧腿区段设置在后部件区段的相对置的边缘上,并且所述保持接片区段设置在一个在所述相对置的边缘之间延伸的边缘上。在各侧腿区段之间形成缺口,该缺口的尺寸大于保持接片区段的尺寸。框架优选由平面金属板部件冲制而成。根据本发明的金属板坯能实现在冲制多个这种金属板坯时减少废料。因为缺口大于保持接片区段,因此相邻金属板坯的保持接片区段可伸入该缺口中,从而多个金属板坯彼此间可极为节省空间地设置在金属板部件上。

在这种金属板坯中在保持接片区段上例如设置固定钩,该固定钩由后部件区段的被冲制而成的冲裁部形成。固定钩相对于后部件区段和保持接片区段这样弯曲,使得固定钩在框架的背面垂直突出并且可固定在车辆车身中。

附图说明

其它优点和特征在下述结合附图的说明中给出。附图如下:

图1为本发明框架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框架的另一透视图;

图3为图1的框架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框架的仰视图;

图5为图1的框架的前视图;

图6为具有图1的框架的本发明车辆结构的侧视图;

图7为具有两个用于图1的框架的本发明金属板坯的金属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5中示出用于车辆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10。该框架10具有后部件12,在该后部件的相对置的边缘14上分别设置一个侧腿16。各侧腿16分别具有一个用于安全带卷轴的保持开口18,在各保持开口中设置有用于锁止安全带卷轴的齿部20。为了拉出安全带,安全带卷轴沿转动方向D转动。

此外,在后部件12上设有保持接片22,该保持接片设置在一个位于边缘14之间的边缘24上。框架10还具有导向板26,在该导向板上设有导向槽28,安全带的织带穿过该导向槽。

后部件12、侧腿16以及保持接片22由在图7中示出的金属板坯30一体制造。侧腿16垂直于后部件12弯曲并且大致相互平行地远离后部件12延伸。保持接片22垂直于后部件12的平面并且相对于侧腿16沿相反的方向弯曲并且也大致垂直地远离后部件12延伸。

导向板26与后部件12相对置地设置在侧腿16上。尤其是在图2中可见,在导向板26上设置缺口32,设置在侧腿16边缘上的突出部34延伸穿过这些缺口。突出部34在导向板26的背面上弯曲或压紧,从而导向板26与侧腿16固定连接。

尤其是如在图1中可见,保持接片22具有用于保持器件50(参见图6)的固定开口36以及垂直突出的固定钩38,该固定钩如下所述可卡入车身部件52中。固定钩38由后部件12的被冲制而成的冲裁部40形成。

不仅在后部件12上而且在侧腿16上设置冲压部42、44,通过该冲压部提高后部件12或侧腿16的稳定性。

此外,在导向板26的与导向槽28相对的端部上设有变形元件46,该变形元件由导向板26的一个弯曲边缘构成。变形元件具有贴靠面48,该贴靠面尤其是如在图6中可见与保持接片22设置在一个平面中。

变形元件46与保持接片22共同构成用于框架10的固定结构。

如图6可见,框架10借助延伸穿过保持接片22的保持器件50固定在车身部件52上。固定钩38伸入车身部件52上的开口54中并且固定在其中。变形元件46以贴靠面48贴靠在车身部件52上、但并未固定在其上。

由于导向板26的导向槽28关于保持开口18与由保持接片22构成的平面相对置地设置,因此织带与车身部件52间隔开地被导出框架10。

当在安全带卷轴锁止时拉力施加到织带上时,该拉力参考图6垂直向下。由于安全带卷轴借助保持接片22固定在车身部件52上,并且基于导向槽28与车身部件52的距离,大致垂直于车身部件52定向的压力F作用于变形元件46或者说贴靠面48上。通过该压力F在安全带卷轴锁止时首先变形元件46变形,在此框架10围绕保持接片22翻转。该变形可减小在安全带卷轴锁止时最初的负荷峰值,从而较小的负荷作用于框架10并且通过保持器件50传递到车身部件52上。

与现有技术中的框架不同,由织带作用于框架10上的一部分力通过框架10或者说框架10的固定结构的变形而减小。由于框架10的其余构件由此只需吸收较小的负荷,因而它们可构造得更薄。尤其是,金属板厚度可减小直至1.5mm。此外由于希望框架10变形,因而框架不必构造得如此刚硬以致不能变形。

尤其是如图6可见,变形元件46与保持接片22间隔开地设置,保持接片22尤其是设置在框架10的第一端部上并且变形元件46设置在框架10的第二端部上。通过保持接片22和变形元件46之间较大的距离,力F可以尽可能大的杠杆臂作用于变形元件46,因而该变形元件可构造得较刚硬并且可消除较大的负荷。

此外,在保持接片22和变形元件46之间在各个侧腿16上分别设有一个缺口56。通过缺口56防止侧腿16贴靠在车身部件52上并且因此阻碍变形元件46的变形。尤其是可这样构造缺口56,使得侧腿16在变形元件46预定地变形之后贴靠在车身部件52上并且防止或阻碍变形元件46进一步变形。

通过变形元件46的变形和框架10的翻转,后部件12也相对于保持接片22弯曲。在保持接片22和后部件12之间例如可设置第二变形元件,该第二变形元件也通过此弯曲变形。第二变形元件也可通过变形减小负荷峰值。

根据框架10或者说车辆结构的设计,框架10的在图6中的下端部也可不贴靠在车辆车身52上。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仅在保持接片22和后部件12之间设置第二变形元件。

尤其是,固定结构的变形元件46可任意设置在框架10上。只需确保在拉力作用于框架10上时变形元件46的变形通过框架10的翻转、转动、摆动或滑动实现。

如上所述,框架10由平面的金属板坯30以及导向板26制造。图7示出这种金属板坯30的示例,在该图中示出具有多个金属板坯30的金属板部件57。

金属板坯30包括一个后部件区段58、两个侧腿区段60以及一个保持接片区段62。各侧腿区段60设置在后部件区段58的相对置的边缘上,保持接片区段62位于一个设置在相对置的边缘之间的边缘上。侧腿区段60大部分在与保持接片区段62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因而在各侧腿区段之间形成缺口64。

该缺口64的尺寸大于保持接片区段62的尺寸。由此可如图7可见,相邻金属板坯30的保持接片区段62设置在缺口64中。相邻金属板坯30的侧腿区段60以及因此相邻的金属板坯30可彼此非常紧密地设置,由此金属板坯30可节省材料地设置在金属板部件57上。材料脚料可被减少,因此可改善材料利用。

尤其是在图7中可见,在保持接片区段62上设置固定钩区段66,该固定钩区段由后部件区段58的被冲制而成的冲裁部68形成。由此固定钩38可与保持接片22一体构造,从而固定钩与保持接片22更为稳定地连接。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