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借助气体冲刷的用于导管用闸阀的三重密封座

借助气体冲刷的用于导管用闸阀的三重密封座

摘要

一种设置在具有至少一个闭锁板的导管用闸阀中的三重密封座,所述闭锁板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导管移动,其中,所述三重密封座构成基本上环形的密封面。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环形的密封面具有位于径向内侧的密封和刮擦边缘、位于径向更外侧的第一环槽以及位于径向更外侧的第二环槽,所述密封和刮擦边缘在运行时可与所述闭锁板接触,所述第一环槽与第一气体通道连接并且可被加载密封气体压力,所述第二环槽与第二气体通道连接并且可被加载密封气体压力。此外提出一种单板式闸阀和一种双板式闸阀,它们包括按照本发明的三重密封座,并且提出一种用于密封导管用闸阀的闭锁板的方法,所述导管用闸阀具有按照本发明的三重密封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0156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Z&J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177353.8

  • 申请日2016-03-25

  • 分类号F16K3/30;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董华林

  • 地址 德国迪伦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37: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7-16

    授权

    授权

  • 2018-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K3/30 申请日:201603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气体冲刷的用于导管用闸阀的三重密封座,该三重密封座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以及涉及一种用于化学设备和石油化学设备的导管用闸阀;以及涉及一种用于密封导管用闸阀的闭锁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导管用闸阀的密封座由现有技术已知。在此,专利文件EP 0932 780 B1作为示例。在此公开的导管用闸阀是一种具有一个闭锁板的单板式管道闸阀,该闭锁板可在导管用闸阀的壳体中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该导管用闸阀用于化学设备、尤其用于石油化学设备并且例如用于闭锁炼焦鼓。在此,在导管用闸阀的关闭位置中,贴靠在闭锁板的周边上的密封环由弹簧元件预紧并且压紧到闭锁板上,以便密封导管用闸阀。

该设计结构具有很多缺点。一方面,这样构成的密封系统包括多个构件,这相应地使得安装和拆卸变得困难。此外,在闭锁板移动时密封环的密封面易受磨损,因为这些密封面通过弹簧元件压紧到闭锁板上并且遭受磨损。该弹簧元件自身也磨损并且可能导致密封功能的失效。在此,关于在炼焦过程时产生的气体的泄漏也是尤其重要,这些气体可能进入到导管用闸阀壳体的内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实现一种用于导管用闸阀的密封系统,该密封系统的优点在于高的密封性以及具有低的易磨损性。

该任务由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密封座、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管用闸阀以及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密封导管用闸阀的闭锁板的方法实现。

该任务尤其通过三重密封座实现,所述三重密封座用于具有至少一个闭锁板的导管用闸阀,所述闭锁板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导管移动,其中,所述三重密封座构成基本上环形的密封面,所述环形的密封面具有位于径向内侧的密封和刮擦边缘、位于径向更外侧的第一环槽,以及位于径向更外侧的第二环槽,所述密封和刮擦边缘在运行时可与所述闭锁板接触,所述第一环槽与第一气体通道连接并且可被加载密封气体压力,所述第二环槽与第二气体通道连接并且可被加载密封气体压力。

在此本发明的基本点在于,按照本发明的密封座具有三重密封作用。所述密封和刮擦边缘与闭锁板接触并且相对于固体密封。通过使用两个环绕的加载密封气体的槽产生两个密封气体阻挡部,通过这些密封气体阻挡部,所述导管用闸阀的内部得到有效地保护,以防止工艺气体从待闭锁的设备中出来。在此,所述槽将环形的密封面分成至少两个同心的密封面,这些密封面用于对各槽之间的区域进行密封。

用如此设计的三重密封不再需要将三重密封座压向闭锁板。因此省去在密封座中设置弹簧元件的必要,该弹簧元件将密封座压向闭锁板。这降低构造的耗费以及因此降低相关的成本并且使安装和拆卸变得容易。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分别与密封气体源连接,其中,为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设置不同的密封气体源。这使得两个环槽能被加载不同的密封气体并且使得能用简单的方式准确地调节在各环槽中的相应的密封气体压力。

作为替换也能将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与一个共同的密封气体源连接。这降低密封气体源的成本以及安装耗费。

优选所述密封和刮擦边缘与第一环槽之间的径向间隔等于第一环槽与第二环槽之间的径向间隔。这保证密封和刮擦边缘和各环槽之间的足够地设计尺寸的密封面,以便提高密封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所述第一环槽的槽型在槽深和/或槽宽方面区别于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型。因此,可根据需求调节待加载的密封气体的体积量。

作为替换,所述第一环槽的槽型与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型相同。这简化三重密封座的制造并且因此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发明的范畴中提出一种用于化学设备和石油化学设备的导管用闸阀,所述导管用闸阀具有三重密封座。在此,所述导管用闸阀构成为具有唯一的闭锁板的单板式闸阀,该闭锁板在运行时可压紧到三重密封座上。在使用按照本发明的三重密封座的情况下,该单板式闸阀的密封性得到改进。此外,密封座的更换由于简单的构造方式得到简化并且降低由于磨损而出现的泄漏的危险。

作为替换,在本发明的范畴中,所述用于化学设备和石油化学设备的导管用闸阀构成为具有两个平行的滑板的双板式闸阀,其中,一个滑板在运行时可压紧到一个配属的三重密封座上。

在双板式闸阀中,各闭锁板在关闭位置中经常被楔机构相对彼此地分开并且压向它们各自的密封座。就这点而言,已经存在将闭锁板压紧到密封座上的机构,因此,将按照本发明的三重密封座用在双板式闸阀中是非常适合的。

最后,在本发明的范畴中提出一种导管用闸阀导管用闸阀在使用至少一个三重密封座的情况下用于密封导管用闸阀的闭锁板的方法,所述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将闭锁板压紧到配属的三重密封座上,以便用密封和刮擦边缘进行密封;

-向三重密封座的环槽加载密封气体压力。

按照本发明的密封方法带来多个优点。用于密封的压力仅从闭锁板侧被施加。因此,可从两方面减少三重密封座的磨损。一方面,省去在三重密封座中通常需要用于压紧到闭锁板上的弹簧元件作为易磨损的构件。另一方面,当压紧压力松开以便将闭锁板移动到关闭位置中时,不可运动地安装在导管用闸阀中的三重密封座的密封面松开。由此避免在密封座被压紧期间在闭锁板运动时产生的构件的过度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实施例也在其它的特征和优点方面描述本发明,借助于唯一的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唯一的附图中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三重密封座10的剖面。三重密封座10基本上是环形的并且具有(在图1下方的)密封面11,闭锁板(未示出)在运行时被压紧到该密封面上。在密封面11的位于径向内侧的端部上,三重密封座10包括具有小半径的密封和刮擦边缘12,当闭锁板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时,该密封和刮擦边缘将污染物从该闭锁板刮去,并且在压紧闭锁板时与该闭锁板接触并且构成密封。

在径向更外侧,三重密封座10具有第一环槽13a,该第一环槽与三重密封件10的周边同心并且围绕整个三重密封座10延伸。环槽13a与第一气体通道14a连接,该第一气体通道用于连接到三重密封座10的径向外表面。

最后,在径向更外侧,三重密封座10具有第二环槽13b,该第二环槽如第一环槽13a那样与三重密封件10的周边同心并且围绕整个三重密封座10延伸。该环槽与第二气体通道14b连接,该第二气体通道也如第一气体通道14a那样用于连接到三重密封座10的径向外表面。

通过环槽13a、13b,密封面11被分为多个同心设置的密封面。如在附图中示出的那样,第一环槽13a将密封面11分为两个与三重密封件10的周边同心的密封面11,这些密封面一方面沿径向从密封和刮擦边缘12延伸到第一环槽13a,另一方面从第一环槽13a延伸到第二环槽13b。在第二环槽13b的径向外侧,一个另外的密封面11同心地延伸到三重密封件10的周边。因此通过将闭锁板压紧到三重密封座10上,借助密封面11与闭锁板的接触也在密封和刮擦边缘12以及各环槽13a、13b之间的区域中实现密封。

在安装的状态下,设置有相应地定位在导管用闸阀上的气体接头(未示出),这些气体接头与气体通道14a、14b连接,以便能对环槽13a、13b加载密封气体压力。因为环槽13a、13b具有各自的气体通道14a、14b,所以它们能被加载不同的压力和/或密封气体或者它们能连接到一个共同的密封气体源上。

密封和刮擦边缘12与第一环槽13a之间的径向间隔以及第一环槽13a与第二环槽13b之间的径向间隔不受特别的限制。在图1中,密封和刮擦边缘12与第一环槽13a之间的间隔大约大于第一环槽13a于第二环槽13b之间的间隔。

在图1中示出的三重密封座10能相同地用于密封单板式闸阀和双板式闸阀中的闭锁板。为此将闭锁板压紧到密封面11上,由此,密封和刮擦边缘12与闭锁板一起构成第一密封。

附图标记列表

10 三重密封座

11 密封面

12 密封和刮擦边缘

13a第一环槽

13b第二环槽

14a第一气体通道

14b第二气体通道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