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人体坐力不断前进的儿童滑板车

一种利用人体坐力不断前进的儿童滑板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人体坐力不断前进的儿童滑板车,包括前踏板和后踏板,前踏板和后踏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前滚轮和后滚轮,前滚轮和后滚轮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外转轮、锁止轮、盲孔、伸缩室、推杆、横向挡板、螺旋弹簧,推杆与锁止轮相接触的一端设有三角形结构,锁止轮的表面设有三角形凸起,前踏板上端和后踏板上端分别铰接有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前连接杆与后连接杆通过转轴相连,转轴外部还套设有扭簧。本发明结构简单明了,使用快捷方便,通过儿童的身体的不断上下运动,可以实现滑板的不断前行,整个过程十分具有可玩性,使儿童的兴趣大大增加,玩耍的同时兼具体能锻炼,实用性大大提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0052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陈晓莲;

    申请/专利号CN201610522407.X

  • 发明设计人 陈晓莲;

    申请日2016-07-05

  • 分类号B62M1/18;

  • 代理机构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姜庆梅

  •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35: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14

    授权

    授权

  • 2018-11-23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62M1/18 登记生效日:2018110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70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1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2M1/18 申请日:201607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板车,具体是一种利用人体坐力不断前进的儿童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滑板车速度可以达到20公里/时,这种新型产品来源于科技先进的日本,但却是一位德国工人发明的,它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机械。滑板车分为儿童滑板车和成人滑板车,成人滑板车大多有电力驱动,再为成人提供乐趣的同时还兼具这一种代步的功能,而儿童滑板车多是作用一种玩具来表现的,学习玩滑板车必须具备一定的平衡感和健康的体魄,运动本身是增强孩子的体魄,让孩子在愉快的心情中增强自身的平衡感和肢体配合能力,而现在的儿童滑板车多使儿童一只脚站在踏板上,双手辅助把手,另一只脚不断蹬地,借助脚蹬地的蹬力,实现滑板车的不断前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都会有自己的习惯,习惯性蹬左脚或者右脚,长时间这样运动会使儿童的左脚和右脚的发育不一样,也会使儿童的左腿和右腿的发育过程产生不一样的情况,所以现有的儿童滑板不适宜长时间玩耍,而且这种锻炼的锻炼效果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人体坐力不断前进的儿童滑板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人体坐力不断前进的儿童滑板车,包括前踏板和后踏板,所述前踏板的前端上侧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上端安装有把手杆,把手杆的顶端安装有把手,所述前踏板和后踏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前滚轮和后滚轮,前滚轮和后滚轮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外转轮,外转轮安装在锁止轮外侧,所述外转轮的内侧壁上沿其中心开设有盲孔,盲孔的中部开设有伸缩室,盲孔内设有推杆,推杆在位于伸缩室的底部位置设有横向挡板,横向挡板和伸缩室顶部之间设有螺旋弹簧,所述推杆位于外转轮外部的一端与锁止轮相接触,且与锁止轮相接触的一端设有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的斜面位于左侧,直角面位于右侧,所述锁止轮的表面设有三角形凸起,且三角形凸起的斜面位于右侧,直角面位于左侧;所述锁止轮的中心固定设有连接轴,连接轴均固定安装在前踏板和后踏板的下端;所述前踏板上端铰接有前连接杆,后踏板的上端铰接有后连接杆,前连接杆的上端与后连接杆的上端通过转轴相连,转轴外部还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个端头分别插设在前连杆的上端内部和后连接杆的上端内部,所述转轴和扭簧的外部安装有外壳,外壳的上端安装有座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踏板的后端与后踏板的前端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弹簧与前踏板和后踏板均为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滚轮的外部套设有防滑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座椅上设有柔性软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明了,使用快捷方便,通过自身重力的下压,可以使前滚轮不断向前,后轮滚静止,而利用扭簧和复位弹簧实现身体的回位,可以使前滚轮静止,后滚轮向前,整个过程的不断往复,可以实现滑板的不断前行,而且整个过程十分具有可玩性,使儿童的兴趣大大增加,同时也能够对儿童的身体进行一定的锻炼效果,在玩耍的同时兼具体能锻炼,实用性大大提高,还能够根据不同体格的儿童选择复位弹簧的规格,实用性在一次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人体坐力不断前进的儿童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人体坐力不断前进的儿童滑板车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利用人体坐力不断前进的儿童滑板车中锁止轮的侧视图;

图4为利用人体坐力不断前进的儿童滑板车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踏板、2-后踏板、3-连接座、4-把手杆、5-把手、61-前滚轮、62-后滚轮、7-外转轮、71-盲孔、72-伸缩室、8-锁止轮、81-三角形凸起、9-推杆、91-横向挡板、92-三角形结构、10-螺旋弹簧、11-连接轴、12-前连接杆、13-后连接杆、14-转轴、15-扭簧、16-外壳、17-座椅,1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利用人体坐力不断前进的儿童滑板车,包括前踏板1和后踏板2,所述前踏板1的前端上侧安装有连接座3,连接座3上端安装有把手杆4,把手杆4的顶端安装有把手5,所述前踏板1和后踏板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前滚轮61和后滚轮62,前滚轮61和后滚轮62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外转轮7,外转轮7安装在锁止轮8外侧,所述外转轮7的内侧壁上沿其中心开设有若干盲孔71,盲孔71的中部开设有伸缩室72,盲孔71内设有推杆9,推杆9在位于伸缩室72的底部位置设有横向挡板91,横向挡板92和伸缩室72顶部之间设有螺旋弹簧10,所述推杆9位于外转轮7外部的一端与锁止轮8相接触,且与锁止轮8相接触的一端设有三角形结构92,所述三角形结构92的斜面位于左侧,直角面位于右侧,所述锁止轮8的表面设有三角形凸起81,且三角形凸起81的斜面位于右侧,直角面位于左侧;螺旋弹簧5可以有效防止推杆9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向上移动,而且还能使推杆9在随着外转轮7旋转的过程中快速的复位。

所述锁止轮8的中心固定设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固定安装在前踏板1和后踏板2的下端。

所述前踏板1上端铰接有前连接杆12,后踏板2的上端铰接有后连接杆13,前连接杆12的上端与后连接杆13的上端通过转轴14相连,转轴14外部还套设有扭簧15,扭簧15的两个端头分别插设在前连杆12的上端内部和后连接杆13的上端内部,所述转轴14和扭簧15的外部安装有外壳16,外壳16的上端安装有座椅17。

使用时,儿童坐在座椅17上利用自身的重力往下压,此时前连接杆12和后连接杆13会受力改变之间的夹角,使夹角增大,夹角增大的结果会作用在前踏板1和后踏板2上,使前踏板1和后踏板2彼此之间距离增加,前踏板1安装在前滚轮61上,前踏板1会向前行进,因此前踏板1会把前连接杆12所施加的力通过连接轴11推动前滚轮61向前运动,此时外滚轮7会有进行逆时针旋转的趋势,因为连接轴11的两端与锁止轮8是固定连接的因此锁止轮8全程相对静止,当外滚轮7逆时针旋转时,推杆9与锁止轮8接触的一端的三角形结构92的斜面会不断与锁止轮8外表面的三角形凸起81的斜面接触,三角形凸起81的斜面会通过给三角形结构92的斜面作用施力使推杆9往盲孔71内缩,保证外滚轮7的正常旋转运动;而此时后踏板2会相对前踏板1向后运动,后踏板2下端的后滚轮62会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后滚轮62的外转轮7进行顺时针旋转,这时后滚轮62内的推杆9与锁止轮8接触的一端的三角形结构92的直面会与锁止轮8外表面的三角形凸起81的直面接触,锁止轮8会阻止外滚轮7的转动,整体而言也就是说,向下压力时,只有前滚轮61转动,而后滚轮62是静止不动的,当儿童施力完毕后,将身体向上回位,此时前连接杆12和后连接杆13会因为扭簧15的作用是其夹角变小,而此时前踏板1和后踏板2之间的距离会变小,前踏板1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后踏板2有向前运动的趋势,这时候的运动与之前的运动相反,前滚轮61与后滚轮62的作用也与之前相反,因此这时前滚轮61会锁止不动,后滚轮62相对前滚轮61向前运动,这样一个过程完成,滑板车实现了前进,这个过程的不断循环,便可以实现滑板车的不断前进,而且过程也很具有可玩性,使儿童更加感兴趣。

为了方便前连接杆12和后连接杆13的复位,所述前踏板1的后端与后踏板2的前端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与前踏板1和后踏板2均为拆卸连接,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儿童的体重选择不同的复位弹簧18,实用效果更佳。

所述外滚轮7的外部套设有防滑垫(图未示),防滑垫可以提高滚轮的防滑能力,避免一端的滚轮被所致时,在地面上滑动,降低使用效果。

所述座椅17上设有柔性软垫,可以有效的保护使用者的屁股。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