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非物理吸附Au/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异质结的液相合成方法

非物理吸附Au/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异质结的液相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物理吸附Au/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异质结的液相合成方法,利用光幅照,对分散在甲醛溶液中的T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无序化非晶重构处理,并在非晶化处理过的TiO2纳米颗粒表面利用静电吸附[Au(OH)4]‑基团;在液相水热条件下实现原位的Au还原,得到非晶过渡Au/TiO2复合颗粒;高压水热二次晶化合成Au/TiO2复合纳米颗粒。本发明不仅能实现Au纳米颗粒与TiO2纳米颗粒的界面有效耦合,制备出复合Au/TiO2纳米颗粒,而且能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方便地控制Au颗粒的大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9642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317837.8

  • 申请日2016-05-16

  • 分类号B01J23/52(20060101);B82Y30/00(20110101);B82Y40/00(20110101);

  • 代理机构32100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葛雷

  • 地址 226019 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28: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01J23/52 专利号:ZL2016103178378 登记生效日:20221107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浙江麦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东营睿港招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桐乡经济开发区发展大道133号3幢503室 变更后权利人:257237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港城路99号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12-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01J23/52 登记生效日:201911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51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8-0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01J23/52 登记生效日:2019071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51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6-22

    授权

    授权

  • 2016-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J23/52 申请日:201605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9-28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贵金属Au/TiO2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尤其是涉及Au和TiO2界面形成非物理吸附晶格结构重构过渡区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

背景技术

TiO2>2颗粒表面进行贵金属修饰,比如金(Au)是常见的手段。从理论上分析,有效的贵金属修饰可改变TiO2能带的带尾,将TiO2的光响应从紫外区域扩展到可见光范围;并在Au和TiO2的界面形成异质结构,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空间分离,增强光催化活性;且在某些频率区域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耦合(SPP),使该频率区域的三维光场耦合成准二维的SPP光场,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自然光的利用率。然而,由于Au和TiO2的晶格并不匹配,溶胶----凝胶(sol-jel)法和共沉淀法等方法合成的Au/TiO2复合颗粒,Au在TiO2的界面大多以物理吸附状态存在,这种复合粒子界面的连接其实是脆弱的,Au和TiO2容易分离而成为二相混合物。更为严重的是,由于Au和TiO2界面之间是松散的物理吸附,光幅照下纳米TiO2颗粒的光生电子受到单质Au纳米颗粒表面的表面势垒的作用,光生电子难以迁移至Au纳米颗粒,不能实现光生电子和空穴的空间分离而增强光催化活性;在这种情况下,尽管SPP光场耦合仍然可以存在,但强的光场密度并不能和光生电子-空穴的空间分离相联系,其对最终的催化活性的影响难以估计。因此,如何改变TiO2的表面晶格结构以实现Au纳米颗粒的有效修饰是拓展纳米TiO2应用的重要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Au纳米颗粒与TiO2纳米颗粒的界面有效耦合,制备出复合Au/TiO2纳米颗粒的非物理吸附Au/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异质结的液相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非物理吸附Au/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异质结的液相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利用光幅照,对分散在甲醛溶液中的T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无序化非晶重构处理,并在非晶化处理过的TiO2纳米颗粒表面利用静电吸附[Au(OH)4]-基团;

(2)在液相水热条件下实现原位的Au还原,得到非晶过渡Au/TiO2复合颗粒;

(3)高压水热二次晶化合成Au/TiO2复合纳米颗粒。

在步骤(3)后还进行子晶生长调控Au颗粒尺寸。

目前,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等方法合成的Au/TiO2复合颗粒的工艺,没有对Au和TiO2的晶格失配进行有效的处理,Au和TiO2其实是脆弱的物理吸附,并且Au的尺寸大小难以调控,Au颗粒在Au/TiO2复合体系中随机分布,存在Au颗粒的偏聚等现象,造成复合颗粒的光生电子-空穴难以有效分离而影响光催化活性和光利用效率。本发明利用非晶化预处理及二次重结晶方法,可制备出强耦合的Au/TiO2复合颗粒,Au颗粒与TiO2颗粒紧密关连,且Au颗粒分布均匀无偏聚,粒径可根据需要通过子晶生长进行调控,以达到不同频率SPP耦合(表面等离子共振)及增强催化等要求。

依据本发明制备的复合Au/TiO2纳米粒子,Au颗粒与TiO2颗粒紧密相连,存在晶格之间的过渡关系,在超声处理下不会解体,是一种非物理吸附的连接关系;Au颗粒粒径连续可控,可根据需要调节粒子的大小,实现不同频率的SPP耦合;复合Au/TiO2纳米颗粒无非晶过渡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光生电子从TiO2纳米粒子向Au颗粒的有效传输,增大光电流响应、提升光催化和抗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富(001)面的TiO2纳米颗粒的XRD衍射图,其中的插图是颗粒的TEM图。

图2是重构处理过的TiO2纳米颗粒的高分辨TEM图。其中b是方框区域的细节放大图。

图3是Au/TiO2复合纳米颗粒的高分辨TEM图。

图4是Au/TiO2复合纳米颗粒和TiO2纳米颗粒的光电响应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非物理吸附Au/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异质结的液相合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有复合粒子的制备包括如下连续的过程:

1、0.2克富(001)面的TiO2纳米颗粒分散于50ml浓度为37%甲醛溶液中,超声分散30分钟形成稳定的胶体。

2、将超声分散好的TiO2甲醛胶体放置于350W紫外灯的正下方,液面距紫外灯0.5米,紫外辐照2小时,离心分离,并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清洗。

3、将清洗好的TiO2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用硝酸调节PH值至1~1.5,剧烈搅拌并缓慢滴加氯金酸配置混合溶液,(氯金酸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并用NaOH调节PH值至10~11)当混合溶液的PH值至3~3.5时停止加入氯金酸,高速离心分离得到吸附[Au(OH)4]-的TiO2纳米颗粒。

5、将上述处理得到的TiO2纳米再次分散在浓度为37%的HCHO溶液中,70℃水热处理1小时,高速离心分离并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得到非晶过渡Au/TiO2复合颗粒。

6、将5中的复合粒子装入水热反应釜,180℃水热处理16小时,取出沉淀物并在80℃干燥,得到TiO2二次结晶的Au/>2复合颗粒。

二、子晶生长调控Au颗粒尺寸

Au颗粒尺寸的控制可在上述Au/TiO2复合颗粒的基础上采用二次生长模式进行,典型步骤如下:

1、将0.2克Au/TiO2复合颗粒分散于50ml去离子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用NaOH调节PH值至10~11的氯金酸水溶液10ml混合均匀。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37%的HCHO溶液10ml,避光于75℃水热处理1小时,实现在上述Au/TiO2复合颗粒Au位二次生长的Au,高速离心分离并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得到沉淀物。

3、将2中的颗粒装入水热反应釜,150℃水热处理16小时,取出沉淀物并在80℃干燥,得到晶化完整的Au/TiO2复合颗粒,TiO2颗粒上的Au颗粒的典型尺寸会从5nm±2nm增大至10nm±2nm。

4、调节1中的氯金酸水溶液的添加量,可得到不同增大程度的Au/>2复合颗粒。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