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声音压力的振动装置及具备上述装置的人体刺激装置

利用声音压力的振动装置及具备上述装置的人体刺激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利用声音压力产生振动的振动装置及具备上述装置的人体刺激装置。振动装置具备产生振动的纱管纸阻尼器和为安全设置音圈而进行导引的线圈架。纱管纸阻尼器和线圈架的上部面在中央部结合有连接部件及振动探针。上述振动装置直接获得从纱管纸阻尼器产生的振动传递至振动探针。另外,本发明的人体刺激装置包括具备产生振动的纱管纸阻尼器和为安全设置音圈而进行导引的线圈架的振动装置。人体刺激装置利用存储或提供各种形式的接口获得声源输入。另外,人体刺激装置具备向人体提供按摩及刺激的各种用途的振动探针。上述振动探针以可与振动装置结合/分离的方式具备。根据本发明,在纱管纸阻尼器上结合传递得到振动的振动探针,从而可将从声源产生的振动有效传递至各种振动探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8991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伊沃索尼克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09281.5

  • 发明设计人 崔财荣;

    申请日2014-08-08

  • 分类号A61H23/02;

  • 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葛飞

  • 地址 韩国江原道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23: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26

    授权

    授权

  • 2016-09-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H23/02 申请日:201408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8-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装置,尤其涉及为提高按摩及刺激的振动效率而具备可有效传递利用声音压力产生的振动的纱管纸阻尼器的振动装置及具备上述装置的人体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随着时间自然老化,从而产生自然的痛症,而且,因退化引起的损伤活动受到限制。另外,由于因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发达导致的活动的限制和交通事故、工业灾害、体育损伤、活动上的单纯灾害乃至压力和运动不足、肥胖引起的各种综合症,发生脑损伤、心肌梗塞、动脉硬化、关节炎等各种病症。

为治疗因上述人类的自然老化现象或社会文化问题引起的滕征和损伤、肥胖等,除药品、健康功能食品之外,开发出各种刺激装置加以利用。上述刺激装置包括按摩装置。

一把而言,按摩装置是通过敲打、揉摸皮肤或头皮产生刺激,以促进顺利的血液循环、脂肪分解及废物排泄的装置。上述按摩装置利用电信号产生振动或电刺激施加于皮肤或头皮。例如,按摩装置有在皮肤表面接触电极以使低频电流通过人体进行按摩的低频按摩装置、将超声波调查用探针接触于皮肤表面向人体传递超声波振动的超声波按摩装置及利用超低频、远红外线等的按摩装置。

但是,现有所使用的人体的振动刺激技术虽然采用利用单纯的旋转振动马达及螺线管的直线性刺激、利用空气的压力的加压方法、输入低频电流引起肌肉收缩的刺激器、利用磁场收缩肌肉的方法等各种技术,但只停留在给人体施加压力或刺激的水平,各自的技术存在限制。

例如,利用马达的振动器的情况下,虽然可以调节振动数,但因存在无法调节振幅或强度的缺点,错误的使用导致对人体的损伤,而且,还存在振动数无法有节奏地被传递的结构和特性。

近来,为了弥补上述缺点,虽然提供利用扬声器原理的磁极方法,但无法实现能提供满意的体感的强度,只是起到扬声器的低音音箱的作用。

另外,虽然公开并使用利用低频电流的技术和利用超声波的技术、利用高频的技术等,但在低频的情况下,给用户带来的不适比较多,在超声波的情况下,用户的感受不好,难以很快获得效果,而且,存在需要用于暴露患者的患部以传递低频或超声波的介质的使用上致命的缺陷。

在高频的情况下,与其说是刺激装置,主要以深层热疗作为目的,因此,不仅给用户带来不安感,而且,因高频的特性存在对用户的危险因素。在高频的情况下,不仅需要用于暴露患者的患部和传递的介质,而且,还是用用于阳极的传递的导电板,因此,不仅危险且使用上很是不方便。

低频治疗仪通过电极向皮肤持续重复施加低频脉冲形式的低频电流,因此,因被触电似得感觉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感受,从而降低治疗效果,而且,低频治疗仪为将电极接触于皮肤不得不暴露患部,从而女性患者大都回避使用该装置。

另外,超声波治疗及美容仪将超声波调查用探针的皮肤接触面接触于皮肤则传递超声波的振动,但若将探针接触于皮肤的方法不对,则因无法传递超声波振动而不能获得充分的效果,而且,不管将探针接触于皮肤或未接触于皮肤,始终照射拥护设置的输出值的超声波,因此,在未接触时探针的振动传递部分因振动发热,该部分的温度上升,从而给用户带来不快,长时间使用时还存在被摊上的危险。

另外,公开各种利用通过磁线圈方式沿上下方向振动的振子实现各种皮肤管理模式,而且,可利用上述振子进行电流按摩及粒子泳动按摩的技术。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因采用将振动马达的旋转力转换为直线运动或凸轮运动对皮肤产生刺激的方式,因此,在传递振动马达的动力的过程中噪音大,存在给美容仪器的用户带来不快的问题,而且,因为是利用离心作用产生振动的原理,向水平方向,即与皮肤面平行的方向分散的力大,但垂直作用于皮肤面的力小,从容无法有效完成皮肤按摩。

另外,虽然开发出利用扬声器原理产生声波的装置及产生声源的仪器,但因磁电路的结构特性、板簧及线圈的位置等问题频率产生范围小且非常微弱。另外,需具备用于将声波振动维持在垂直状态的利用轴承的导引部件和用于维持弹性的卷簧,因此,无法实现小型化。

上述现有技术因使用模式及功能非常有限,因此,在有效管理人体方面存在限制。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传递利用声音压力产生的振动的振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具备利用声音压力产生振动的纱管纸阻尼器的振动装置的人体刺激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用于有效传递振动的结合结构的正东装置及具备上述装置的人体刺激装置。

解决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向外部传递振动的振动传递部件结合于利用声音压力产生振动的纱管纸阻尼器的中央部。上述振动装置利用结合于纱管纸阻尼器的中央部的振动传递部件有效地传递振动。

根据上述特征的本发明的利用声音压力产生振动的振动装置,包括:下部主体,上部开放并在内部形成收容空间;下部支架,上部及下部开放并设置于上述下部主体的收容空间;磁性体,固定设置于上述下部主体的下部面并产生磁力;线圈架,在上述磁性体的上部设置于上述下部支架的内部;音圈,设置于上述线圈架的外周面并与上述磁性体进行相互作用;纱管纸阻尼器,设置于上述线圈架的上部面并结合于上述下部支架的边缘上部面,通过上述磁性体和上述音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沿垂直方向产生振动;及连接部件,下端结合于上述纱管纸阻尼器的中央部和上述线圈架的上部面中央部,上端结合有用于刺激人体的振动探针并将上述纱管纸阻尼器产生的振动传递至上述振动探针。

在根据上述特征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振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上述磁性体的上部面并将引导上述磁性体的磁力集中在上述音圈的上部板。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振动装置,还包括:上部主体,上部面中央被上述连接部件插入贯通并盖住上述下部主体的开放的上部;及上部支架,下部面开放,设置于上述上部主体的内部空间并与上述下部支架结合,而上部面 被上述连接部件插入贯通。

在又一实施例中,上述纱管纸阻尼器,包括:纱管纸板,呈板状并沿垂直方向产生振动;及多个阻尼器,沿上述纱管纸板的边缘以放射形的弯曲带形状较长延长并在末端形成用于螺丝结合的结合孔;其中,上述阻尼器固定结合于上述上部及上述下部支架之间的边缘。

在还一实施例中,上述连接部件的上部与上述振动探针的轴螺丝结合,而下部螺丝结合于上述纱管纸阻尼器及上述线圈架的上部面的中央部。

在再一实施例中,上述振动探针沿上述轴的特定位置的外周面具备固定槽;上述连接部件在上部形成供上述轴插入/分离的结合槽,并固定设置有当上述轴插入或分离于上述结合槽时安设于上述固定槽或从固定槽脱离的弹性固定销;下部螺丝结合于上述纱管纸阻尼器及上述线圈架的上部面的中央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提供一种具备利用声音压力产生振动的振动装置的人体刺激装置。

根据上述特征的人体刺激装置,包括:声源处理部,从内部或外部的声源产生声波;声音压力产生部,具备从上述声源处理部获得声波并产生根据声音压力的振动的振动装置;振动刺激部,具备各种种类的振动探针并使上述振动探针中的某一个设置于上述声音压力产生部,以从上述振动装置向所设置的上述振动探针传递获得振动以刺激人体;上述振动装置,包括:下部主体,上部开放并在内部形成收容空间;下部支架,上部及下部开放并设置于上述下部主体的收容空间;磁性体,固定设置于上述下部主体的下部面并产生磁力;线圈架,在上述磁性体的上部设置于上述下部支架的内部;音圈,设置于上述线圈架的外周面并与上述磁性体进行相互作用;上部板,设置于上述磁性体的上部面并引导上述磁性体的磁力集中在上述音圈;纱管纸阻尼器,设置于上述线圈架的上部面并结合于上述下部支架的边缘上部面,通过上述磁性体和上述音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沿垂直方向产生振动;连接部件,下端结合于上述纱管纸阻尼器的中央部和上述线圈架的上部面中央部,上端结合有用于刺激人体的振动探针并将上述纱管纸阻尼器产生的振动传递至上述振动探针;上部支架,下部面开放,设置于上述上部主体的内部空间并与上述下部支架结合,而上部面被上述连接部件插入贯通;及上部主体,上部面中央被上述连接部件插入贯通并盖住上述下部主体的开放的上部。

在上述特征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连接部件在上部可拆装地具备上述振动探针。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连接部件的下部螺丝结合于上述纱管纸阻尼器的中央部及上述线圈架的上部面的中央部。

在又一实施例中,上述声源处理部具备用于从存储有声源的便携式存储卡、外部电子装置及可下载声源的无线通信中的至少一种获得声源的至少一个接口装置。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振动装置具备板簧形状的纱管纸阻尼器并在纱管纸阻尼器上结合用于传递振动的连接部件及振动探针,从而可将从声源产生的振动有效传递至各种振动探针。

另外,本发明的振动装置在纱管纸阻尼器中央部结合振动探针以直接获得振动,从而因在纱管纸阻尼器的中央部产生的振动的振幅最大,可提高为按摩或刺激的振动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人体刺激装置利用具备利用声源产生振动的纱管纸阻尼器的振动装置,可向人体有效提供按摩及刺激。

另外,本发明的人体刺激装置为按不同的人体部位顺利传递利用声音压力产生的振动而具备各种种类的振动探针及振动刺激部,从而按不同的人体部位提供有效的刺激。

不仅如此,本发明的人体刺激装置利用具备声源的各种外部装置产生振动并通过这些向人体提供按摩及刺激,因此,可在只能环境中利用适合于用户的健康状态、体质等个人条件的声源提供刺激,从而极大地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振动装置的结构分解斜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振动装置的结合状态截面图;

图3a及图3b为图1所示的连接部件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具备本发明的振动装置的人体刺激装置的结构斜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人体刺激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变形为各种其他形式,而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振动装置的结构分解斜视图,而图2为图1所示的振动装置的结合状态截面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振动装置100包括上部及下部主体110、180、上部及下部支架120、160、磁性体130、音圈132、上部板134、线圈架140、纱管纸阻尼器150及连接部件170。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振动装置100还可包括防水部件或缓冲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对将振动装置100产生的振动传递至外部按摩及刺激人体的皮肤或头皮等的振动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其包括用于传递振动的连接部件170及结合于连接部件170对人体进行按摩及刺激的振动探针190。

即,振动探针190可拆装地具备于振动装置100。为迎合人体刺激装置(图4的200)的各种用途,振动探针190可具备各种形状及大小。本实施例的振动探针190,包括:供按摩或刺激用头(未图示)安设及分离的板192;结合于板192的下部面中央的轴194;及具备于轴194的下端部并与连接部件170相互结合的结合部196。在此,结合部196以与连接部件170螺丝结合的螺钉形式提供。

具体而言,下部主体110呈上部开放的圆筒形状并具备供磁性体130设置于内部的空间。下部主体110在内部空间的地面固定设置有磁性体130。另外,下部主体110在内部空间的磁性体130外侧插入设置有下部支架120。为此,具备形成于下部主体110的底面并供磁性体130固定设置的固定槽112;与固定于固定槽112的磁性体130的外周面相隔一定距离的环状的相隔槽114;及与磁性体130相隔一定间距安设于下部支架120的环状的安设槽116。相隔槽114形成产生于磁性体130和音圈132的磁场的磁路。

上部主体180呈下部开放的圆筒形状并盖住下部主体110的开放的上部。上部主体180与下部主体110结合以在内部形成收容部件120~160的空间。上部主体180的上部面182在中央形成供连接部件170及振动探针190的轴194贯通插入的插入孔184;及具备于插入孔184的外侧以在振动装置产生振动时,对所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多个散热孔186。另外,在上部主体 180的上部面182还可具备用于供振动探针190插入的插入孔184的防水处理的例如硅等防水部件(未图示)。上述上部主体180及下部主体110为提高散热效果由铝材料制作而成。

下部支架120呈上部及下部开放的圆筒形状。下部支架120设置于下部主体110的安设槽116,而其上部面与纱管纸阻尼器170结合。为此,下部支架120在上部面具备多个结合突起122。在下部支架120的内侧设置有安设有音圈132的线圈架140。下部支架120的一部分向下部主体110的上部突出。在下部支架120的结合突起122上,在与纱管纸阻尼器150的阻尼器158结合时,为确保耐久性及维持振动力还可利用硅垫圈等进行固定。这是为调节根据频率特性的纱管纸阻尼器150的高度而使用硅垫圈,可通过此维持有效的振幅。

上述支架160呈板状并收容于上部主体180的内部,且边缘与下部支架120的上部结合。在上部支架160的边缘下部面具备多个结合突起162,以使纱管纸阻尼器150和下部支架120结合。

上部支架160的上部面与下部支架120相对并大体上呈圆状。上部支架160的上部面在中央形成供连接部件170贯通插入的插入孔164;及具备于插入孔164的外侧以在振动装置产生振动时,对所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多个散热孔166。上述上部主体180和上部支架160的插入孔184、164将连接部件170及振动探针190固定于振动装置100的中央部。另外,在上部支架160的上部面和上部主体180之间还可具备用于防止不必要的振动传递的板簧等缓冲部件(未图示)。

磁性体130固定设置于下部主体110的固定槽112,并与音圈132进行相互作用产生磁场。磁性体130可选用钕磁铁等强磁性体的永久磁铁。在上述磁性体130的上部面设置有上部板134。

音圈132在磁性体130的上部设置于线圈架140的外周面。音圈132受线圈架140的导引而被稳定设置。音圈132获得电源并与磁性体130进行相互作用而产生磁场。上述磁性体130和音圈132设置于下部支架120的内部。

上部板134具备大致与磁性体130的上部面类似的形状,具备于磁性体130的上部并设置于与线圈架140的下部面相邻的位置。上部板134为防止磁性体130产生的磁场的损失,引导磁性体130的磁力集中在音圈132上。 上述上部板134为形成磁场而可在外经部涂布有磁性流体(未图示)。

线圈架140由不具备磁性的材料,例如铝材料构成。线圈架140设置于下部支架120的内侧。线圈架140导引线圈132稳定设置于外侧,从而防止音圈132脱离。线圈架140在上部面的中央与连接部件170结合。为此,线圈架140的侧面的上部及下部呈开放的圆筒形状,上部面142的大于该侧面的半径,而侧面的下部向外侧延长而形成与上部面142相对的下部面148。在线圈架140的侧面设置有音圈132。此时,音圈132受线圈架140的上部面142及下部面148的导引。

另外,在线圈架140的上部在中央形成与连接部件170的下端结合的结合孔144;具备于插入孔144的外侧以在振动装置产生振动时,对所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多个散热孔146。上述散热孔146除具有散热效果之外,在产生振动时起到减少噪音的作用。另外,线圈架140对音圈132所产生的热进行散热。

上述线圈架140使磁性体130固定于下部主体110的固定槽112并位于线圈架140的下部面148的内径部,从而形成有效的磁场,且当缠绕于线圈架140的音圈132被磁化时,通过产生相互的引力和斥力产生稳定的振动力。另外,线圈架140通过连接部件170与振动探针190结合,因此,在振动探针190刺激人体时,即使发生物理性离心现象,利用通过磁性体130和上部板134的结合产生的强磁路,在线圈架140上起到矫正离心现象的作用。

纱管纸阻尼器150设置于线圈架140的上部面142并利用通过磁性体130和音圈132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磁场,沿垂直方向产生振动。即,纱管纸阻尼器150将声源所产生的振动转换为空气的抖动,从而通过类似于扬声器的作用利用声源的声音产生振动。纱管纸阻尼器150在边缘与上部及下部支架120、160结合。为此,纱管纸阻尼器150具备纱管纸板152和多个阻尼器158。

纱管纸板152在中央形成与连接部件170的下端结合的结合孔154,并在结合孔154的外侧形成多个散热孔156。各阻尼器158为提高纱管纸阻尼器150的振动力,使纱管纸152以放射状以弯曲带形状较长延长形成并在末端形成用于螺丝结合的结合孔159。各阻尼器158通过结合孔159在各上部支架160的结合突起162和下部支架120的结合突起122之间螺丝结合固定。

另外,纱管纸阻尼器150为确保耐久性,在阻尼器158的结合孔159 的上下部通过硅垫圈等弹性部件进行支撑,从而在产生振动时,防止振动衰减,产生柔和的声音。

因此,纱管纸阻尼器150根据从外部供应的声源的声音压力变化产生振动。纱管纸阻尼器50在中央部结合有连接部件170,从而通过连接部件170向外部,例如振动探针190等传递振动。这是因为因纱管纸阻尼器150的中央部的振动的振幅最大,通过结合连接部件170的螺钉176和纱管纸阻尼器150的结合孔154提高振动传递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振动装置100为提高与连接部件170的结合力,使连接部件170结合于纱管纸阻尼器150和线圈架140的上部面142的中央。

另外,连接部件170直接获得纱管纸阻尼器150产生的振动向外部传递振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70与振动探针190的轴194结合。即,连接部件170呈轴状,上部与振动探针190的轴194结合,而下部结合于纱管纸阻尼器150及线圈架140的上部面142。

为此,连接部件170包括:轴状的主体172;在主体172的上部供轴194结合的结合槽174;在主体172的下部结合于纱管纸阻尼器150的结合孔154和线圈架140的结合孔144的结合螺钉176。在本实施例中,在结合孔174的内部具备供轴194的结合部196螺丝结合的结构。

因此,本发明的振动装置100使振动探针190的轴194插入贯通上部主体180的中央与连接部件170结合,且使连接部件170插入贯通于上部支架160螺丝结合于纱管纸阻尼器150及线圈架140的中央部。因此,振动装置100使纱管纸阻尼器150利用声音压力沿垂直方向产生振动,并通过结合于纱管纸阻尼器170的连接部件170向振动探针190传递振动。

另外,如图3所示为连接部件170的另一实施例。即,图3a及徒b为图1所示的连接部件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结合状态示意图。

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振动探针190a沿轴194a的外周面在特定位置形成固定槽198。固定槽198例如形成于振动探针190a的轴194a插入连接部件170a的结合槽174的部分的外周面。固定槽125在上部形成挂接台阶,而在下部形成导引部。

另外,在连接部件170a上固定安设有插入固定槽198或从固定槽198脱离的弹性固定销178。弹性固定销178固定结合于连接部件170a的外侧,一部分露出至连接部件170a的结合槽174内部,而露出的部分安设于轴194a 的固定槽198或分离。

上述连接部件170a在振动探针190a的轴194a向下部加压插入结合槽174时,通过固定槽198的导引部导引弹性固定销178安设于固定槽198,与此同时,通过挂接台阶固定安设弹性固定销178。另外,连接部件170a在轴194a向上部加压而从结合槽174分离时,通过固定槽198的导引部容易使弹性固定销178从固定槽178脱离。

在本实施力的情况下,较之图1及图2的螺丝结合结构,振动探针190a更容易与连接部件170结合及分离,防止多次将振动探针190a结合分离于振动装置100产生的振动探针190的结合部196的损伤。

因此,本发明的振动探针190、190a利用螺丝结合互或通过固定槽198和弹性固定销178结合的连接部件170、170a,从而在制造时容易组装。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振动装置100在利用声源的声音压力变化产生振动的纱管纸阻尼器150的中央部结合连接部件170、170a及振动探针190、190a的轴194、194a,从而直接从纱管纸阻尼器150的中央部获得振动。另外,本发明的振动装置100通过将连接部件170及振动探针190、190a的轴194、194a与纱管纸阻尼器150一同结合于线圈架140的上部面142中央提高与连接部件的结合力,并通过其提高振动传递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振动装置100为稳定产生振动,使板簧状的纱管纸阻尼器150由起到产生声波的功能的纱管纸板152和起到传递振动力和弹簧功能的阻尼器158构成,从而提高振动产生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振动装置100以具备上部及下部主体110、180和上部及下部支架120、160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为简化结构并提高振动产生效率及散热效率,可实现为省略上部主体180及上部支架160的结构。这是因为连接部件170结合于纱管纸阻尼器150及线圈架140的上部面142,因此,与振动探针190的结合牢固。

实施方式

另外,图4为具备本发明的振动装置的人体刺激装置的结构斜视图,而图5为图4所示的人体刺激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发明的人体刺激装置200利用图1或图3所示的振动装置100获得利用声源的声音压力变化产生的振动向人体提供按摩或 刺激。

具体而言,人体刺激装置200,包括:声源处理部210;具备振动装置100的声音压力产生部250;将声音压力产生部250产生的振动传递至外部的振动探针190;及根据按摩及刺激的用途具备各种种类的振动刺激部260~266。

声源处理部210在内部具备用于播放声源的装置(未图示),例如编解码器、放大器及扬声器等并对声源进行处理以使振动装置100利用声源产生振动。另外,声源处理部210向声音压力产生部250输出对应于声源的声波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声源处理部210包括控制部202、输入部212、230~236、输出部218、调节部214、216、显示部2-6及电源供应部204。

输入部212、230~236,包括:供应及切断电源的电源开关212;用于将声源输入至声源处理部210的各种接口装置,例如存储卡输入部230、USB输入部232、AUX输入部234及无线通信输入部236等。

存储卡输入部230供存储有声源的各种便携式存储介质,例如SD卡、CF卡、记忆棒、MMC卡及智能媒介等插入以向声源处理部210输入声源。USB输入部232与MP3、智能手机、个人信息终端(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装置(PMP)、USB存储器等外部USB装置连接以输入声源。AUX输入部234通过有线通信输入声源。另外,无线通信输入部236利用例如WIFI通信网、蓝牙无线通信网等向外部或无线因特网输入声源。因此,声源处理部210利用各种接口装置获得用户所希望的或符合其爱好的声源,并对声源进行处理而输出声波信号。

输出部218将通过处理声源而生成的声波信号输出至声音压力产生部25。输出部218通过连接器和连接线242与声音压力产生部250连接。

调节部214、216包括按钮或旋钮形式的强度调节部214和频率调节部216。强度调节部214调节所输入的内部或外部声源产生的声音压力的强度。频率调节部216调节内置的声源的键值,即频率。

显示部206可以为声源处理部210的例如发光二级管、液晶显示面板等,并显示电源的通/断状态、声源播放状态、调节状态等声源处理部210的运行状态。

电源供应部204通过电源输入部220获得交流电源供应声源处理部210 的电源V。

另外,控制部202控制及处理声源处理部210的各种动作。控制部202通过控制在电源开关212被按下时,从电源供应部204获得电源。控制部202通过处理以从输入部230~236获得声源的输入,并通过输出部218输出声波信号。控制部202在通过强度调节部214、频率调节部216调节声音压力强度或频率之后,据此通过处理播放声源。另外,控制部202通过控制以通过显示部206显示声源处理部210的运行状态。

声音压力产生部250呈手柄240状并在其内部具备振动装置100。声音压力产生部250从声源处理部210的输出部218获得声波信号并利用振动装置100通过声波信号的声音压力变动产生振动。上述声音压力产生部250握住手柄240将所安设的振动探针190、260~266直接接触于人体的特定部位传递利用声音压力产生的振动。此时,声音压力产生部250上选择结合有各种振动探针190、260~266中的一种。

振动探针190结合于声音压力产生部250的振动装置100向振动刺激部260~266传递振动。

另外,振动刺激部260~266为使人体刺激装置200以各种用途向人体提供按摩或刺激而以各种形式提供。与振动探针190一样,振动刺激部260~266与声音压力产生部250的振动装置100结合或分离。振动刺激部260~266根据人体的按摩部位、刺激部位或使用目的以各种形式具备,并选用其中之一安设于声音压力产生部250。振动刺激部260~266例如可包括用于电刺激的声波传递探针260、头皮按摩用振动探针262、皮肤按摩用振动探针264及手脚按摩用振动探针266等。

另外,振动刺激部260~266以可拆装于振动探针190上的头的形式具备。为根据各种用途进行使用,头可具备多个。头例如可包括皮肤按摩用头、头皮按摩用头及手脚按摩用头灯。头可由例如硅材料、木质材料、塑料材料及金属材料等各种材料制作而成。上述头各安设于振动探针190向人体传递振动装置100产生的振动,以按摩皮肤、头皮或手脚。

因此,振动探针190、振动刺激部260~266各结合于图1或图3的连接部件170、170a并通过连接部件170、170a从纱管纸阻尼器150获得振动,从而向人体提供按摩及刺激。

因此,本发明的人体刺激装置200通过从利用声源产生振动的纱管纸阻 尼器150获得振动的各种探针190、260~266接触于人体的皮肤或头皮产生刺激。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利用声音压力的振动装置及具备上述装置的人体刺激装置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变形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涉及利用声音压力产生振动的振动装置及具备上述装置的人体刺激装置,通过提供对人体有益的按摩及刺激增进健康。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