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

一种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已加建完成的上部结构与下部竖向结构未完全连接,包括以下步骤:S1:所有板及非框架梁拆除完毕;S2:将结构柱及与其相连的框架梁划分为n组梁柱,对每组梁柱按1~4编号顺时针排序或逆时针排序,相邻组的编号排序方式相反;S3:各分组同步施工,组内按1~4编号顺序拆除框架梁,并穿插进行结构柱加固,完成施工。本发明针对因客观条件影响,在上部结构加建施工前未完成既有结构梁板拆除及新老结构竖向连接的改扩建工程,提供了一种先施工上部结构后拆除既有框架梁的施工方法,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同时避免了因常规改扩建施工工序改变导致的结构失稳。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09

    授权

    授权

  • 2016-09-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G23/02 申请日:201604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8-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具体涉及一种上部结构已加建完成,但与下部竖向结构未完全连接达到设计使用状态的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因使用功能改变或需要扩容等因素影响,旧建筑的改扩建工程也日益增多,其中不乏现有常规施工技术难以顺利完成的工程。

在传统的改扩建工程中,对于上部结构加建施工,一般先行拆除既有结构梁板并完成竖向新老结构连接加固后,再进行上部新结构施工。然而当现场施工条件受到周边环境的制约,需先行完成上部加建施工的情况下,既有框架梁后拆将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稳定,需要采取如搭设满堂排架或增加斜撑等临时措施保证其稳定性,不利于拆除施工操作面展开,增加了工程费用,也影响了工程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因客观条件影响,在上部结构加建施工前未完成既有结构梁板拆除及新老结构竖向连接的改扩建工程,提供了一种可以先施工上部结构后拆除既有框架梁的施工方法,既能保证结构稳定安全,又能加快工程进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已加建完成的上部 结构与下部竖向结构未完全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S1:所有板及非框架梁拆除完毕;

S2:将结构柱及与其相连的框架梁划分为n组梁柱,对每组梁柱按1~4编号顺时针排序或逆时针排序,相邻组的编号排序方式相反;

S3:各分组同步施工,组内按1~4编号顺序拆除框架梁,并穿插进行结构柱加固,完成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结构柱及与其相连的框架梁按4x4柱网划分为一组,每组形成一个矩形方阵,相邻两组间共用一根柱网。

进一步的,所述对每组梁柱按1~4编号顺时针排序或逆时针排序是指,位于方阵的四个角的梁柱编号为1号,位于方阵每条边线上的梁柱从1号开始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编号至3号,位于方阵中部的四个梁柱编号为4号。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组的编号排序方式相反是指,所述编号顺序在某组内按顺时针排序,则相邻的四个组内按逆时针排序,反之亦然。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柱及所述框架梁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柱加固包括:既有结构柱的柱体加固及既有结构柱与上部新结构柱的连接节点加固。

进一步的,在拆除加固过程中,当1号梁柱的结构柱加固完成后方可进行3号梁柱的框架梁拆除施工,2号梁柱的结构柱加固完成后方可进行4号梁柱的框架梁拆除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包括:

S31,拆除1号梁柱的框架梁;

S32,拆除2号梁柱的框架梁;

S33,加固1号梁柱的结构柱,拆除3号梁柱的框架梁;

S34,加固2号梁柱的结构柱,拆除4号梁柱的框架梁;

S35,加固3号梁柱的结构柱;

S36,加固4号梁柱的结构柱。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拆除既有框架梁时,仅需在本次拆除框架梁下进行支撑。

本发明提供的上部结构已加建完成,但与下部竖向结构未完全连接达到设计使用状态的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将结构柱及与其相连的框架梁划分为n组梁柱,对每组梁柱按1~4编号顺时针排序或逆时针排序,相邻组的编号排序方式相反,各分组同步施工,组内按1~4编号顺序拆除框架梁,并穿插进行结构柱加固,不仅分散了结构不稳定的薄弱节点,避免了可能存在的结构失稳,同时加快了工程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的组间施工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的组内施工编号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第S31步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第S32步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第S33步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第S34步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第S35步 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2~图9中所示:1、既有结构柱;11、梁拆除中结构柱;12、正加固结构柱;13、已加固结构柱;14、未加固结构柱;2、既有框架梁;21、待拆除框架梁;22、本次拆除框架梁;3、上部新结构柱;4、连接节点;5、顺时针排序;6、逆时针排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其为上部结构已加建完成,但与下部竖向结构未完全连接达到设计使用状态的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有板及非框架梁拆除完毕。

S2:将既有结构柱1及与其相连的框架梁2划分为n组梁柱,对每组梁柱按1~4编号顺时针排序5或逆时针排序6,相邻组的编号排序方式相反。所述既有结构柱1及所述既有框架梁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按4x4柱网划分为一组,每组形成一个矩形方阵,相邻两组间共用一根柱网,即共用1号柱所在柱网。其中,所述对每组梁柱按1~4编号顺时针排序5或逆时针排序6是指,位于方阵的四个角的梁柱编号为1号,位于方阵每条边线上的梁柱从1号开始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编号至3号,位于方阵中部的四个梁柱编号为4号。所述相邻组的编号排序方式相反是指,所述编号顺序在某组内按顺时针排序5,则相邻的四个组内按逆时针排序6,反之亦然。也就是说,编号顺序在各组之间按 顺时针和逆时针间隔排布。

S3:各分组同步施工,组内按1~4编号顺序拆除框架梁,并穿插进行结构柱加固,完成施工。其中,所述结构柱加固包括:既有结构柱1的柱体加固及既有结构柱1与上部新结构柱3的连接节点4加固;为了保证结构稳定,在拆除加固过程中,当第1组结构柱加固完成后方可进行第3组框架梁拆除施工,第2组结构柱加固完成后方可进行第4组框架梁拆除施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拆除1号梁柱的框架梁,如图5所示,用叉号表示的1号梁柱的框架梁为本次拆除框架梁22,其余未拆除的框架梁为待拆除框架梁21,所有的结构柱为未加固结构柱14;

S32,拆除2号梁柱的框架梁,如图6所示,用叉号表示的2号梁柱的框架梁为本次拆除框架梁22,其余未拆除的框架梁为待拆除框架梁21;

S33,加固1号梁柱的结构柱,拆除3号梁柱的框架梁,如图7所示,1号梁柱的结构柱成为已加固结构柱13,用叉号表示的3号梁柱的框架梁为本次拆除框架梁22,其余未拆除的框架梁为待拆除框架梁21;

S34,加固2号梁柱的结构柱,拆除4号梁柱的框架梁,如图8所示,2号梁柱的结构柱成为已加固结构柱13,用叉号表示的4号梁柱的框架梁为本次拆除框架梁22,其余未拆除的框架梁为待拆除框架梁21;

S35,加固3号梁柱的结构柱,如图9所示,3号梁柱的结构柱成为已加固结构柱13;

S36,加固4号梁柱的结构柱。

本发明将框架梁分组按顺逆交替的顺序同步施工,组内穿插进行拆除与加固施工,不仅分散了结构不稳定的薄弱节点,充分利用既有结构固有的约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结构失稳,使得拆除既有框架梁2时,可仅需在本次拆除框架梁22下进行支撑,即可安全拆除既有框架梁2。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上部结构加建完成情况下的框架梁拆除施工方 法,将框架梁划分为n组,按顺逆交替的顺序同步施工,组内穿插进行拆除与加固施工,不仅分散了结构不稳定的薄弱节点,避免了可能存在的结构失稳,同时加快了工程进度。该发明充分利用既有结构固有的约束,并配合穿插加固施工,得以更快的安全拆除既有框架梁。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