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分开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的实时计量方法

分开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的实时计量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开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的实时计量方法,采用自动制胶机,自动制胶机的制胶罐、储胶罐均自带有称重模块,分别记录各罐在各个工作循环的重量变化,实现计量瓦楞机各台单瓦机和双面机用胶量。通过上述,本发明的分开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的实时计量方法,能在不增加硬件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瓦楞机各台单瓦机、双面机用胶量的准确计量,计量精度与称重模块精度对应,准确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便于分析制胶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9036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玖龙包装(太仓)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306786.9

  • 发明设计人 王亚峰;

    申请日2016-05-1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萍

  •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港口开发区浮桥镇杨林河北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22: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05C11/10 专利号:ZL2016103067869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玖龙包装(太仓)有限公司 变更后:玖龙智能包装(太仓)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港口开发区浮桥镇杨林河北 变更后: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港口开发区浮桥镇杨林河北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8-01-12

    授权

    授权

  • 2016-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5C11/10 申请日:201605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8-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开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的实时计量方法,不增加硬件投资的前提下,通过改进称重模块工作方式,分步骤计量并保存各台单瓦机、双面机用胶量,便于分析和强化制胶成本管控,减少浪费,适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适用于包装。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部分制胶系统所配置的称重模块仅仅只计量制胶罐、储胶罐内胶水中各种物料投放量,以及送出去多少,余下来多少,无法准确统计各台单瓦机、双面机具体使用量,不利于成本管控,也很难发现可能存在的浪费。若要进行计量,往往需要给每个单瓦机、双面机存胶桶增加称重模块及仪表,并耗用大量线材,需要超过十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入才能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开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的实时计量方法,能在不增加硬件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瓦楞机各台单瓦机、双面机用胶量的准确计量,计量精度与称重模块精度对应,准确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便于分析制胶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分开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的实时计量方法,采用自动制胶机,自动制胶机的制胶罐、储胶罐均自带有称重模块,分别记录各罐在各个工作循环的重量变化,实现计量瓦楞机各台单瓦机和双面机用胶量,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清空存胶桶D、E、F内积存胶水并确保管道干净无残余,此时各制胶罐A、储胶罐B、C的称重模块各自记录当前装载胶水净重Wa01/Wb01/Wc01,存胶桶D、E、F重量Wd01/We01/Wf01均为0;

步骤2:制胶完成时,制胶罐A内的胶水重量增加,重量增加至Wa02,其余各罐、桶重量保持不变;

步骤3:利用制胶罐A、储胶罐B上的称重模块,记录制胶罐A往储胶罐B送成品胶水前后,制胶罐A、储胶罐B的重量变化,储胶罐B接收的胶水重量为Wa01-Wa02,验算重量应等于Wb03-Wb02;

步骤4:储胶罐B往单瓦机A车存胶桶D输送胶水,同时需关闭通往单瓦机B车存胶桶的阀门,避免计重混乱,利用储胶罐B上的称重模块,记录储胶罐B向单瓦机A车存胶桶D输送胶水前后,储胶罐B的重量变化,单瓦机A车存胶桶D接收的胶水重量为Wb03-Wb04,验算重量应等于Wd04-Wd03;

步骤5:储胶罐B往单瓦机B车存胶桶E输送胶水,同时需关闭通往单瓦机A车存胶桶的阀门,避免计重混乱,利用储胶罐B上的称重模块,记录储胶罐B向单瓦机B车存胶桶E输送胶水前后,储胶罐B的重量变化,单瓦机B车存胶桶E接收的胶水重量为Wb04-Wb05,验算重量应等于We05-We04;

步骤6:在储胶罐B传送胶水的同时,制胶罐A制备的双面机成品胶水重量为Wa06-Wa05;

步骤7:利用制胶罐A、储胶罐C上的称重模块,记录制胶罐A往储胶罐C送成品胶水前后,制胶罐A、储胶罐C的重量变化,储胶罐B接收的胶水重量为Wa06-Wa07,验算重量应等于Wc07-Wc06;

步骤8:利用储胶罐C上的称重模块,记录储胶罐C向双面机存胶桶F输送胶水前后,储胶罐C的重量变化,双面机存胶桶F接收的胶水重量为Wc07-Wc08,验算重量应等于Wf08-Wf07;

步骤9:各罐桶(ABCDEF)记录各自原始重量,便于后续程序自动根据存胶桶液位补充胶水;

步骤10:若单瓦机存胶桶D液位下降,触发已有的输送泵并自动开启单瓦机储胶罐B阀门,向单瓦机存胶桶D输送胶水后,记录单瓦机存胶桶D的重量以及单瓦机储胶桶B的重量,输送到D的胶水重量为Wb09-Wb10,验算重量应等于Wd10-Wd09,这个数值即为单瓦机A车在此时间内的胶水用量;

步骤11:若单瓦机存胶桶E液位下降,触发已有的输送泵并自动开启单瓦机储胶罐B阀门,向单瓦机存胶桶E输送胶水后,记录单瓦机存胶桶E的重量以及单瓦机储胶桶B的重量,输送到E的胶水重量为Wb10-Wb11,验算重量应等于We11-Wd10,这个数值即为单瓦机A车在此时间内的胶水用量;

步骤12:当双面机存胶桶F液位下降,触发已有的输送泵并自动开启单瓦机储胶罐C阀门,向单瓦机存胶桶F输送胶水后,记录单瓦机存胶桶F的重量以及单瓦机储胶桶C的重量,输送到F的胶水重量为Wc11-Wc12,验算重量应等于Wf12-Wf11,这个数值即为双面机在此时间内的胶水用量;

步骤13:记录并保存称重模块自然读数,与上同理,当制胶机检测到各罐/桶液位下降,会自动启动按上述对应步骤启动制备胶水并补充到对应罐/桶,确保生产需求并自动记录耗用胶水重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瓦楞机采用五层板瓦楞机。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套所述的瓦楞机至少有2个单瓦机、1个双面机共3个用胶点,每个用胶点各有一个存胶桶,用于接收和存放涂胶辊用胶,并回收来自涂胶辊的溢胶重新使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单瓦机存胶桶D、E上设置有联锁装置,即单瓦机储胶罐B每次只能向单瓦机存胶桶D、E两者间任意一个桶输送胶水,输送到标定液位后才能向另一个桶输送。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制胶罐往储胶罐B、C的管道上设置有联锁装置,制胶罐A一次只能往储胶罐B、C中的一个输送胶水,并且当储胶罐B、C往存胶桶输送胶水时,制胶罐必须暂停向储胶罐输送胶水,直至储胶罐B、C往存胶桶输送胶水结束才能恢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分开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的实时计量方法,能在不增加硬件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瓦楞机各台单瓦机、双面机用胶量的准确计量,计量精度与称重模块精度对应,准确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便于分析制胶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分开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的实时计量方法,采用自动制胶机,自动制胶机的制胶罐、储胶罐均自带有称重模块,分别记录各罐在各个工作循环的重量变化,实现计量瓦楞机各台单瓦机和双面机用胶量,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清空存胶桶D、E、F内积存胶水并确保管道干净无残余,此时各制胶罐A、储胶罐B、C的称重模块各自记录当前装载胶水净重Wa01/Wb01/Wc01,存胶桶D、E、F重量Wd01/We01/Wf01均为0;

步骤2:制胶完成时,制胶罐A内的胶水重量增加,重量增加至Wa02,其余各罐、桶重量保持不变;

步骤3:利用制胶罐A、储胶罐B上的称重模块,记录制胶罐A往储胶罐B送成品胶水前后,制胶罐A、储胶罐B的重量变化,储胶罐B接收的胶水重量为Wa01-Wa02,验算重量应等于Wb03-Wb02;

步骤4:储胶罐B往单瓦机A车存胶桶D输送胶水,同时需关闭通往单瓦机B车存胶桶的阀门,避免计重混乱,利用储胶罐B上的称重模块,记录储胶罐B向单瓦机A车存胶桶D输送胶水前后,储胶罐B的重量变化,单瓦机A车存胶桶D接收的胶水重量为Wb03-Wb04,验算重量应等于Wd04-Wd03;

步骤5:储胶罐B往单瓦机B车存胶桶E输送胶水,同时需关闭通往单瓦机A车存胶桶的阀门,避免计重混乱,利用储胶罐B上的称重模块,记录储胶罐B向单瓦机B车存胶桶E输送胶水前后,储胶罐B的重量变化,单瓦机B车存胶桶E接收的胶水重量为Wb04-Wb05,验算重量应等于We05-We04;

步骤6:在储胶罐B传送胶水的同时,制胶罐A制备的双面机成品胶水重量为Wa06-Wa05;

步骤7:利用制胶罐A、储胶罐C上的称重模块,记录制胶罐A往储胶罐C送成品胶水前后,制胶罐A、储胶罐C的重量变化,储胶罐B接收的胶水重量为Wa06-Wa07,验算重量应等于Wc07-Wc06;

步骤8:利用储胶罐C上的称重模块,记录储胶罐C向双面机存胶桶F输送胶水前后,储胶罐C的重量变化,双面机存胶桶F接收的胶水重量为Wc07-Wc08,验算重量应等于Wf08-Wf07;

步骤9:各罐桶(ABCDEF)记录各自原始重量,便于后续程序自动根据存胶桶液位补充胶水;

步骤10:若单瓦机存胶桶D液位下降,触发已有的输送泵并自动开启单瓦机储胶罐B阀门,向单瓦机存胶桶D输送胶水后,记录单瓦机存胶桶D的重量以及单瓦机储胶桶B的重量,输送到D的胶水重量为Wb09-Wb10,验算重量应等于Wd10-Wd09,这个数值即为单瓦机A车在此时间内的胶水用量;

步骤11:若单瓦机存胶桶E液位下降,触发已有的输送泵并自动开启单瓦机储胶罐B阀门,向单瓦机存胶桶E输送胶水后,记录单瓦机存胶桶E的重量以及单瓦机储胶桶B的重量,输送到E的胶水重量为Wb10-Wb11,验算重量应等于We11-Wd10,这个数值即为单瓦机A车在此时间内的胶水用量;

步骤12:当双面机存胶桶F液位下降,触发已有的输送泵并自动开启单瓦机储胶罐C阀门,向单瓦机存胶桶F输送胶水后,记录单瓦机存胶桶F的重量以及单瓦机储胶桶C的重量,输送到F的胶水重量为Wc11-Wc12,验算重量应等于Wf12-Wf11,这个数值即为双面机在此时间内的胶水用量;

步骤13:记录并保存称重模块自然读数,与上同理,当制胶机检测到各罐/桶液位下降,会自动启动按上述对应步骤启动制备胶水并补充到对应罐/桶,确保生产需求并自动记录耗用胶水重量。

本发明的重量记录时点及各时段输送胶水计算方法,如下表所示:

标记说明:

1、A——制胶罐,重量代码为“Wan”,n为步骤顺序;

2、B——单瓦机储胶罐,重量代码为“Wbn”,n为步骤顺序;

3、C——双面机储胶罐,重量代码为“Wcn”,n为步骤顺序;

4、D——单瓦机A车存胶桶,重量代码为“Wdn”,n为步骤顺序;

5、E——单瓦机B车存胶桶,重量代码为“Wen”,n为步骤顺序;

6、F——双面机存胶桶,重量代码为“Wfn”,n为步骤顺序。

一、基本原理:

1、自动制胶机的制胶罐、储胶罐均自带有称重模块,均能反映1公斤以上的物料重量波动;

2、每套五层板瓦楞机至少有2个单瓦机、1个双面机共3个用胶点,每个用胶点各有一个存胶桶,用于接收和存放涂胶辊用胶,并回收来自涂胶辊的溢胶重新使用,这些存胶桶通常不会安装称重模块,因此按正常程序无法计量具体用胶量;

3、各单瓦机、双面机的涂胶辊是用胶点上的用胶设备,但是其在生产时一直处于振动状态,胶槽内不停有气动隔膜泵从单瓦机或双面机储胶机输送过来的胶水,并通过回胶管不断将刮胶辊刮下来多余胶水通过回胶管送回单瓦机或双面机存胶桶,因此无法安装称重模块,并具由于持续运动,即便称重其重量读数也无法保证精度。

二、实施方法

1、自动制胶机每个输送胶水的动作结束后均自动计量制胶罐制备的每罐胶水重量,并记录送到自动制胶机配套的单瓦机、双面机储胶罐的胶水重量,各步骤之间的重量差,即可用于计算瓦楞纸板线各机台用胶量;

2、储胶罐的称重模块除记录制胶罐送来的胶水重量外,还要增加一项功能,即自动记录各时段储胶罐往各单瓦机、双面机存胶桶输送胶水时,储胶罐胶水减少的重量,由于胶水送到单瓦机、双面机存胶桶后,一直是在单瓦机、双面机存胶桶、存胶槽、涂胶辊、回流管之间循环,不会外流,并随着纸板涂胶使用逐渐减少,随后再由制胶机配套的单瓦机、双面机储胶罐分别补充,因此,储胶罐称重模块记录的胶水减少重量,即为各单瓦机、双面机用胶量。

三、注意事项

1、单瓦机存胶桶D、E必须设置联锁装置,即单瓦机储胶罐B每次只能向单瓦机存胶桶D、E两者间任意一个桶输送胶水,输送到标定液位后才能向另一个桶输送;

2、制胶罐往储胶罐B、C的管道必须设置联锁装置,制胶罐A一次只能往储胶罐B、C中的一个输送胶水,并且当储胶罐B、C往存胶桶输送胶水时,制胶罐必须暂停向储胶罐输送胶水,直至储胶罐B、C往存胶桶输送胶水结束才能恢复。

本发明完全利用现有设备,只改动制胶程序计算方法,即可实现分开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实时计量,也可籍此生成报表,便于对比瓦楞机各时段生产记录分析各机台用胶量是否正常,为进一步管控生产成本降低单耗创造了条件。

通过改进称重模块工作方式,在不增加硬件投资的前提下,通过依次记录各时点已有各称重模块的读数,按照本专利方法计算制胶桶、储胶罐重量波动,确定各机台用胶量,细化成本管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分开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的实时计量方法,能在不增加硬件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瓦楞机各台单瓦机、双面机用胶量的准确计量,计量精度与称重模块精度对应,准确计量瓦楞机各机台用胶量,便于分析制胶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