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紫外灯防治大棚番茄早疫病的方法

一种利用紫外灯防治大棚番茄早疫病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紫外灯防治大棚番茄早疫病的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通过控制波长辐射剂量,对番茄早疫病菌孢子的萌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方法。根据对病菌去氧核醣核酸(DNA)及核醣核酸(RNA)具有强大破坏力,丧失生存力及繁殖力进而消灭病菌;也可使核酸突变、阻碍其复制、转录封锁及蛋白质的合成;或产生自由基可引起光电离,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从而灭菌;杀菌效率达99%,杀效果好,作用快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945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徐立江;

    申请/专利号CN201410842162.X

  • 发明设计人 徐立江;

    申请日2014-12-3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30726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郭城驿村南社16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06: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1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13/00 专利号:ZL201410842162X 登记生效日:20230728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庆阳敦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财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745000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北大街225号 变更后权利人:638000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建安北路233号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7-02

    授权

    授权

  • 2019-06-1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13/00 登记生效日:2019052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23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3/00 申请日:2014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紫外灯防治大棚番茄早疫病 的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全世界由于虫害造成的农作物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为杀灭农田害虫, 农业科学家们想尽了办法,但以往的杀虫方法效果都不大理想。化学农药,会 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而且对农作物本身和周围环境也会造成污染;生物治虫, 虽然不会引起其他公害,但被治的害虫的种类受到限制,有些害虫仍“逍遥法 外”。

紫外辐射作用于"病菌一植物"病害系统影响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一是UV辐射对植物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等光生 物学效应,不同种属的菌种对UV辐射存在不同的响应机制;二是寄主植物从形 态、生理生化等方面对UV作出响应,导致植物的抗病性发生变化.研究证实,中、 短波UV辐射可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少病害的发病率;长波UV辐射对病菌孢子 的萌发有诱导作用,可提高病害发病率.根据UV辐射水平、病菌侵染程度及植物 抗性品种等因素的影响,UV辐射对不同植物病害系统也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

番茄早疫病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都有发生,其最主要特 征是不论发生在果实、叶片或主茎上的病斑,都有明显的轮纹,所以又被称作 轮纹病;果实病斑常在果蒂附近,茎部病斑常在分杈处,叶部病斑发生在叶肉 上;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在真菌分类中,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孢 属。除发生在番茄上外,还可侵染马铃薯、茄子、番茄等作物,其主要侵染体 是分生孢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通过控制波长辐射剂量,对番茄早疫病菌 孢子的萌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方法。

根据上述目的提出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1)在大棚温室内设置紫外发生装置,通过控制波长和照射时间、照射的强 度来杀菌;

所述紫外发生装置为:100w的UV-B灯管(240nm-340nm);利用0.08mm 的乙酸纤维素膜包被出去253mm波长成分以下的UV-C;

所述紫外发生装置的辐射辐射强度为100μW/cm2以上,紫外灯的输出能量 为100kj/m2

所述的紫外灯安装方法为:离地面1.5米左右,相互垂直安装紫外灯,每 20~30立方米空间安装一只,紫外线照射在与水平面成60~80度角;

(2)具体防治方法

①根据番茄早疫病菌所接受的照射剂量120000uW.s/cm2—630000W.s/cm2, 和紫外发生装置输出强度1000μW/cm2,照射剂量(W.s/cm2)=照射时间(s) ×强度(μW/cm2),确定的照射时间为:30分钟-105分钟,紫外灯在使用过 程中紫外强度将会减少30%-70%,再根据照射剂量(W.s/cm2)=照射时间(s) ×强度(μW/cm2)确定所需的照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增加照射时间;

②在大棚番茄早疫病发生危害时,利用紫外灯进行照射,因紫外灯在辐射强 度达到稳定时,需要15分钟-30分钟,所以紫外照射致死剂量在45-135分钟, 每天连续照射时间小于80分钟,大于80分钟,影响植物体内信号的传导,阻 碍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紫外对番茄早疫病防治过程中,每天照射45-80 分钟,对番茄早疫病具有抑制作用,连续照射5-8天,可杀灭病菌;增加时间, 对病菌的抑制率越大;在无疫病发生时每天照射15-40分钟,可减少大棚内,病 虫的发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对病菌去氧核醣核酸(DNA)及核醣核酸(RNA) 具有强大破坏力,丧失生存力及繁殖力进而消灭病菌;也可使核酸突变、阻碍 其复制、转录封锁及蛋白质的合成;或产生自由基可引起光电离,从而导致细 胞的死亡,从而灭菌;(2)杀菌效率达99%,杀效果好,作用快速;(3)本 发明可杀死低于番茄疫霉病菌致死剂量的其他任何病菌;(4)不产生抗药性, 在植物安全剂量内可长期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依据上述发明内容,提出详细的操作步骤

1、紫外光照射对番茄疫霉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采集番茄疫霉病菌的病株,在实验室对病菌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得到纯化的 病原菌;挑取纯化的病原菌菌丝接种到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在25℃条件下培 养48小时后敞开培养皿,并置于不同的紫外照射条件下;

①再从紫外处理过的培养皿中,在培养皿的中央位置,挑取菌落,接种到PDA 培养基上,在25℃黑暗条件小,培养48小时,测定菌落的生长情况;

编号 1 2 3 4 5 6 7 照射时间(min) 15 30 45 60 75 90 105 平均产孢量(个/ml) 108106106105104104102

②再从紫外处理过的培养皿中,在培养皿的中央位置,挑取菌落,接种到生 长健康的番茄叶片上,测定病斑直径,每个处理做三个重复;

照射时间(min) 15 30 45 60 75 90 105 平均病斑直径(mm) 6 4 4 2 2 0 0

2、大棚番茄防治方法

(1)在大棚温室内设置紫外发生装置,通过控制波长和照射时间、照射的 强度来杀菌;

所述紫外发生装置为:100w的UV-B灯管(240nm-340nm);利用0.08mm 的乙酸纤维素膜包被出去253mm波长成分以下的UV-C;

所述紫外发生装置的辐射辐射强度为100μW/cm2以上,紫外灯的输出能量 为100kj/m2

所述的紫外灯安装方法为:离地面1.5米左右,相互垂直安装紫外灯,每 20~30立方米空间安装一只,紫外线照射在与水平面成60~80度角;

(2)具体防治方法

①根据番茄早疫病菌所接受的照射剂量120000uW.s/cm2—630000W.s/cm2, 和紫外发生装置输出强度1000μW/cm2,照射剂量(W.s/cm2)=照射时间(s) ×强度(μW/cm2),确定的照射时间为:50分钟;紫外灯在使用过程中紫外 强度将会减少30%-70%,再根据照射剂量(W.s/cm2)=照射时间(s)×强度(μ W/cm2)确定所需的照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增加照射时间;

②在大棚番茄早疫病发生危害时,利用紫外灯进行照射,在30分钟紫外辐 射强度达到稳定时,开始照射45分钟,对番茄早疫病具有抑制作用,连续照射 5天;

实例2、本发明防治方法与常用的农药防治作对比,测定防治效果;

(1)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托布 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7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10天喷药1 次,连续喷3次。

(2)在大棚内设置100w的UV-B灯管(240nm-340nm);利用0.08mm的 乙酸纤维素膜包被出去253mm波长成分以下的UV-C的紫外灯;离地面1.5米 左右,相互垂直安装紫外灯,每20~30立方米空间安装一只,紫外线照射在与 水平面成60~80度角;在大棚番茄早疫病发生危害时,利用紫外灯进行照射, 在30分钟紫外辐射强度达到稳定时,开始照射45分钟,对番茄早疫病具有抑 制作用,连续照射7天,以后每天照射15分钟,10天、20天、30天后测定病 害发生情况。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