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麦芽根粉制备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生产方法

利用麦芽根粉制备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利用麦芽根粉制备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生产方法,这种利用麦芽根粉制备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生产方法为:将脱脂豆粕粉碎,脱脂豆粕粉与水按质量比1:6?1:12混合后,pH为5.2,搅拌,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接着向其中添加脱脂豆粕粉与水总质量的1.0%?2.5%的麦芽根粉,再添加Ca2+、Mg2+进行水浴处理;向上述水浴处理后的脱脂豆粕水溶液中添加壳聚糖进行核酸的吸附,壳聚糖添加量为超声波处理后的溶液总质量的0.5%?2.5%,吸附时间70?140 min;离心制得低嘌呤脱脂豆浆;将低嘌呤脱脂豆浆喷雾干燥,得到低嘌呤脱脂大豆粉,低嘌呤脱脂大豆粉中嘌呤含量为100?140 mg/100g。本发明用于解决目前脱脂豆粕被加工成大豆蛋白粉嘌呤含量偏高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250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132677.X

  • 申请日2016-03-10

  • 分类号A23L11/00(20160101);A23L11/30(20160101);A23L33/00(20160101);

  • 代理机构23118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曹爱华

  • 地址 163319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阳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54: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23L11/00 专利号:ZL201610132677X 申请日:20160310 授权公告日:201912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12-31

    授权

    授权

  • 2016-08-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L11/00 申请日:201603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大豆粉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利用麦芽根粉制备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生产方法。

二、背景技术

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出量减少,致使尿酸以尿酸盐的结晶形式沉积在关节中,从而引起痛风炎症的发生。据统计,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2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7500万人,而且每年正以9.7%的增长率迅速增加,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痛风症发作与日常摄入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嘌呤有关,如:肉类,海产品类,主要原因是动物类食品会使血清尿酸含量高,加重病症,这就大大地降低了痛风症患者高蛋白的摄入,从而引起痛风症病人营养物质摄入不均衡。所以,研制适合于痛风症患者食用的营养物质丰富、嘌呤含量低的保健食品是十分必要的。

嘌呤和嘧啶是核酸的组成成份,食品工业中,通常是利用核酸酶将食品中的核酸降解为嘌呤碱和嘧啶碱,然后利用吸附剂吸附嘌呤碱和嘧啶碱,制备低嘌呤食品。然而,商品化的核酸酶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麦芽根是啤酒大麦发芽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等核酸酶。但是,麦芽根中含有碱性物质,具有不良苦味。在食品加工中,如果能够降低或消除麦芽根的苦味,麦芽根粉就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中。而有关利用麦芽根粉中的核酸酶降解脱脂豆粕粉中的核酸,去除嘌呤物质,制备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研究未见报道。

脱脂豆粕是大豆提取油脂之后的产物,保留了除脂肪以外的其他营养成分,其中,脱脂豆粕中的蛋白质富含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氨基酸模式接近动物蛋白,是取代动物蛋白最好的植物蛋白之一。经测定,脱脂豆粕中嘌呤的含量为250-280 mg/100g,加工成的蛋白粉不适合于痛风病人食用。如能为痛风病人提供一种低嘌呤的大豆蛋白粉来补充蛋白质摄入的不足必将有重要的意义。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利用麦芽根粉制备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生产方法,这种利用麦芽根粉制备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生产方法用于解决目前脱脂豆粕被加工成大豆蛋白粉嘌呤含量偏高的问题,同时进一步降低低嘌呤脱脂大豆粉中嘌呤的含量。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这种利用麦芽根粉制备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生产方法为:

一、将蛋白质含量45%-52%、总糖含量30%-39%、脂肪含量2.5%-5%、嘌呤含量为250-280mg/100g的脱脂豆粕粉碎并过100目筛子,脱脂豆粕粉与水按质量比1:6-1:12混合后,pH为5.2,搅拌60 min,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波处理条件为超声功率为400W-550W,超声温度45℃-55℃,超声时间30-50min;超声波处理后,溶液pH为5.2-8.6,接着向其中添加脱脂豆粕粉与水总质量的1.0%-2.5%的过60目筛子的麦芽根粉,再添加Ca2+、Mg2+进行水浴处理,其中Ca2+浓度为44>-1、Mg2+浓度为56>-1,水浴温度为45℃-75℃,水浴时间为2.5h-3.5h;

二、向上述水浴处理后的脱脂豆粕水溶液中添加壳聚糖进行核酸的吸附,壳聚糖添加量为超声波处理后的溶液总质量的0.5%-2.5%,吸附时间70-140 min;

三、在4000r/min下离心20min,将吸附核酸的壳聚糖滤去,制得低嘌呤脱脂豆浆;

四、最后将低嘌呤脱脂豆浆在进风温度70℃-90℃、出风温度170℃-19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到低嘌呤脱脂大豆粉,低嘌呤脱脂大豆粉中嘌呤含量为100-140 mg/100g。

上述方案中利用麦芽根粉制备的低嘌呤脱脂大豆粉中蛋白质含量为50%-58%,总糖含量为25%-30%,脂肪含量为0%-2%。

更进一步的是上述方案中利用麦芽根粉制备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生产方法为:

将蛋白质含量45%-52%、总糖含量30%-39%、脂肪含量2.5%-5%、嘌呤含量为250-280 mg/100g 的脱脂豆粕粉碎并过100目筛子。脱脂豆粕粉与水按质量比1:8混合,pH为5.2,在温度为50℃,搅拌速度500r/min下,搅拌60 min;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功率为500W,超声温度45℃,超声时间30min;超声波处理后,调超声波处理后的溶液pH为5.2,添加2.0%的过60目筛子的麦芽根粉,再添加Ca2+、Mg2+,其中Ca2+浓度为44>-1、Mg2+浓度为56>-1,水浴温度为50℃,水浴时间为3.0h后,将水浴温度迅速提高到70℃,继续水浴2.5h;添加壳聚糖进行核酸的吸附,壳聚糖添加量为脱脂豆粕水溶液总质量的1.0>

综上,本发明以脱脂豆粕为原料,首先采用超声波处理,将核酸与蛋白质解离,然后再按一定比例添加麦芽根粉,在一定的pH,温度,时间,Ca2+和Mg2+浓度下,利用麦芽根粉中的核酸酶水解豆粕粉中的核酸,再经过吸附剂吸附等方法将嘌呤碱和嘧啶碱吸附在吸附剂上,用离心的方法去处吸附有嘌呤碱和嘧啶碱的吸附剂,降低脱脂豆粕中嘌呤含量,从而得到一个最佳的利用麦芽根粉制备适合于痛风病人食用的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生产方法。按GBT18738-2006(速溶豆粉和豆奶粉)的检测内容及检测方法对本发明制备的低嘌呤脱脂大豆粉进行检测分析,此大豆粉符合GBT18738-2006要求。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麦芽根粉制备的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嘌呤含量为100-140mg/100g,蛋白质、总糖与脂肪含量分别为50%-58%、25%-30%、0%-2%,符合高营养、低脂肪要求的低嘌呤脱脂大豆粉,此大豆粉中嘌呤含量小于150mg/100g,属于低嘌食物,适合于痛风病人食用。比《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生产方法》专利中的嘌呤脱除率提高了近10%。

2、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麦芽根粉制备适合于痛风病人食用的低嘌呤脱脂大豆粉的制做过程,没有引入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也未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所以此大豆粉是安全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为脱脂豆粕及麦芽根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并提高了脱脂豆粕的利用率。

3、不仅可以为痛风患者解决动物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还可为进一步开发痛风病人食用的低嘌呤食品奠定基础,技术要求较低,加工设备成本小,适合标准化生产,为进一步开发脱脂豆粕的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提高脱脂豆粕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条件。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蛋白质含量45%-52%、总糖含量30%-39%、脂肪含量2.5%-5%、嘌呤含量为250-280 mg/100g 的脱脂豆粕粉碎并过100目筛子。脱脂豆粕粉与水按质量比1:8混合,pH为5.2,在温度为50℃,搅拌速度500r/min下,搅拌60 min;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功率为500W,超声温度45℃,超声时间30min;超声波处理后,调超声波处理后的溶液pH为5.2,添加2.0%的过60目筛子的麦芽根粉,再添加Ca2+(浓度为44>-1)、Mg2+(浓度为56>-1),水浴温度为50℃,水浴时间为3.0h后,将水浴温度迅速提高到70℃,继续水浴2.5h;添加壳聚糖进行核酸的吸附,壳聚糖添加量为脱脂豆粕水溶液总质量的1.0>

实施例2:

将蛋白质含量45%-52%、总糖含量30%-39%、脂肪含量2.5%-5%、嘌呤含量为250-280 mg/100g 的脱脂豆粕粉碎并过100目筛子,脱脂豆粕粉与水按质量比1:12混合后进行超声波处理,pH为5.2,搅拌60 min;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功率为500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45min;超声波处理后,溶液pH为5.2,添加1.5%的过60目筛子的麦芽根粉,再添加Ca2+(浓度为44>-1)、Mg2+(浓度为56>-1),水浴温度为52℃,水浴时间为3h后,将水浴温度迅速提高到70℃,继续水浴2.5h;然后添加壳聚糖进行核酸的吸附,壳聚糖添加量为脱脂豆粕水溶液总质量的1.0>

实施例3:

将蛋白质含量45%-52%、总糖含量30%-39%、脂肪含量2.5%-5%、嘌呤含量为250-280 mg/100g 的脱脂豆粕粉碎并过100目筛子,脱脂豆粕粉与水按质量比1:10混合后进行超声波处理,pH为5.2,搅拌60 min;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功率为450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45min;超声波处理后,溶液pH为5.2,添加1.5%的过60目筛子的麦芽根粉,再添加Ca2+(浓度为44>-1)、Mg2+(浓度为56>-1),水浴温度为50℃,水浴时间为2.5h后,将水浴温度迅速提高到70℃,继续水浴2.5h;然后添加壳聚糖进行核酸的吸附,壳聚糖添加量为脱脂豆粕水溶液总质量的1.0>

实施例4:

将蛋白质含量45%-52%、总糖含量30%-39%、脂肪含量2.5%-5%、嘌呤含量为250-280 mg/100g 的脱脂豆粕粉碎并过100目筛子,脱脂豆粕粉与水按质量比1:8混合后进行超声波处理,pH为5.2,搅拌60 min;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功率为450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40min;超声波处理后,溶液pH为5.2,添加2.0%的过60目筛子的麦芽根粉,再添加Ca2+(浓度为44>-1)、Mg2+(浓度为56>-1),水浴温度为50℃,水浴时间为2.5h后,迅速将水浴温度调为72℃,水浴时间为2.5h;然后添加壳聚糖进行核酸的吸附,壳聚糖添加量为脱脂豆粕水溶液总质量的1.0>

实施例5:

将蛋白质含量45%-52%、总糖含量30%-39%、脂肪含量2.5%-5%、嘌呤含量为250-280 mg/100g 的脱脂豆粕粉碎并过100目筛子,脱脂豆粕粉与水按质量比1:10混合后进行超声波处理,pH为5.2,搅拌60 min;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功率为500W,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40min;超声波处理后,溶液pH为5.2,添加1.5%的过60目筛子的麦芽根粉,再添加Ca2+(浓度为44>-1)、Mg2+(浓度为56>-1),水浴温度为55℃,水浴时间为3.0h后,迅速将水浴温度调为72℃,水浴时间为2.5h;然后添加壳聚糖进行核酸的吸附,壳聚糖添加量为脱脂豆粕水溶液总质量的1.0>

实施例6:

将蛋白质含量45%-52%、总糖含量30%-39%、脂肪含量2.5%-5%、嘌呤含量为250-280 mg/100g 的脱脂豆粕粉碎并过100目筛子,脱脂豆粕粉与水按质量比1:12混合后进行超声波处理,pH为5.2,搅拌60 min;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功率为450W,超声温度45℃,超声时间40min;超声波处理后,溶液pH为5.2,添加2.0%的过60目筛子的麦芽根粉,再添加Ca2+(浓度为44>-1)、Mg2+(浓度为56>-1),水浴温度为53℃,水浴时间为3.0h后,迅速将水浴温度调为72℃,水浴时间为2.5h;然后添加壳聚糖进行核酸的吸附,壳聚糖添加量为脱脂豆粕水溶液总质量的1.0>

实施例7:

将蛋白质含量45%-52%、总糖含量30%-39%、脂肪含量2.5%-5%、嘌呤含量为250-280 mg/100g 的脱脂豆粕粉碎并过100目筛子,脱脂豆粕粉与水按质量比1:6混合后进行超声波处理,pH为5.2,搅拌60 min;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功率为500W,超声温度45℃,超声时间45min;超声波处理后,溶液pH为5.2,添加2.5%的过60目筛子的麦芽根粉,再添加Ca2+(浓度为44>-1)、Mg2+(浓度为56>-1),水浴温度为53℃,水浴时间为3.0h后,迅速将水浴温度调为72℃,水浴时间为2.5h;然后添加壳聚糖进行核酸的吸附,壳聚糖添加量为脱脂豆粕水溶液总质量的2.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