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寒地粳稻旱播水管栽培方法

一种寒地粳稻旱播水管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地粳稻旱播水管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播前整地,包括秋旋灭茬、平田和春旋碎土;(2)种子准备,包括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3)播种;(4)肥料运筹,包括施肥量和施肥方式的控制;(5)水层管理,包括初灌;分蘖期水层管理;拔节孕穗期水层管理;抽穗、杨花、灌浆期水层管理;(6)除草,包括农艺除草和化学除草两种方式;(7)病虫害防治,包括铲草除蛹和化学防治;(8)收获,包括收获期的确定、机械收割方式和储藏方式。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旱播水管栽培方法是一种轻简节水的栽培方式,并能够实现轻简、节水与高产、优质的统一;适应寒地气候特点,适用于黑土、白浆土和盐碱土;能够促进寒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22/22 授权公告日:20181113 终止日期:20190329 申请日:201603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11-13

    授权

    授权

  • 2016-07-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6/00 申请日:201603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寒地粳稻旱播水管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黑龙江省等寒地稻区,受劳动力短缺和水资源匮乏等因素的影响下,育秧移栽方式的劳动力密集、水分利用率低等特点已经成为影响寒地水稻生产可持续性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旱播水管是一种轻简节水的栽培方式,以轻简、节水、高产、优质为目标。因此,发明一种寒地粳稻旱播水管栽培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寒地粳稻旱播水管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寒地粳稻旱播水管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播前整地:

秋旋灭茬:在前茬收货后,土壤含水量降到70%以下时,用旋耕机进行秋旋地,旋深15cm-20cm;

平田:秋旋后,对于地面高度差较大的地块,应用激光平地机械拉平田嘴、切直地边、划平垄沟,使灌面内高度差在3cm以内;平田后仍需再次进行旋地,旋松激光平地机械压实的土壤;

春旋碎土:春播前,土壤含水量在70%以下时,用旋耕机进行春旋地,旋深15cm-20cm;使土壤达到松、碎的状态,土块直径小于2cm为宜;

(2)种子准备:

品种选择:为了确保安全成熟,应选择比当地主推品种少1.5-2片叶的品种为宜;为了保全苗,旱播水管的品种要具备低温发芽能力强、发芽势强和拱土能力强的特性;为了实现高产,湿润直播的品种还要具备适宜密植、灌浆快、抗倒伏性好、抗病性强等特点;

种子处理:将种子用水稻种子专用的包衣剂(稻籽乐、彩衣和亮盾等)进行包衣,包衣剂混合均匀,稻种包衣一致,阴凉处晾干;将包衣后的种子浸泡在清水中,使稻种吸足水分,一般室温下浸种3-4天;浸种后的种子在30-32℃的恒温条件下,催芽至破胸(露白);破胸后的种子应进行翻堆、淋水降温,并阴干。

(3)播种:

当地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后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量应根据品种分蘖力、地力水平、整地质量、种子质量和发芽势等确定。一般地,播种量在112.5-150kg·hm-2,播种行距一般在20cm-25cm,深度在1cm-2cm为宜。可选用旱条播机或旱穴播机进行播种。播前应根据品种特点调整好播量、行距、接趟;播种时应做到播行直、播量准确、播深一致、落粒均匀;播种时在同一田块内选择地力条件好的地方重播1-2个机播宽的育秧区,以备埂边和田嘴补秧。

(4)肥料运筹:

施肥量:全生育期每公顷施用无机肥:纯氮(N)150kg-180kg、五氧化二磷(P2O5)70kg-80kg,氧化钾(K2O)60kg-70kg;有机肥:有机精肥450kg-600kg或腐熟的农家肥7500kg-15000kg;

施肥方式:

A.基肥:有机肥在秋整地或春整地前,将有机肥均匀布堆田表,结合春旋碎土,施入直播田;无机肥中60%-70%氮肥和全部的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施入的基肥分为两部分:一是施在距种子2cm的位置,占基肥施用量的10%-15%,施入深度为2-3cm,用于培育壮苗;二是施在两垄中间,占基肥施用量的85%-90%,施入深度为8cm-10cm,用于稻苗6叶期以后的生长;

B.追肥:断乳肥在水稻3叶期时及时追施,施用量为每公顷追施全生育期纯氮量的10%-15%,即纯氮15-27kg;此时追肥,须防止大水闷苗,渗漏不良的稻田更需注意;蘖肥在水稻3.5-4.0叶期追施,施用量为全生育期纯氮量的15%-30%,即纯氮30kg-54kg;追肥时应根据稻苗长势适当增减,遵循苗旺少追、苗弱多追的原则,不再追施穗肥和粒肥,以防止贪青晚熟;追肥时田面应建立4cm-6cm的水层,避免带露水追肥以防烧苗;

(5)水层管理:

初灌:黑龙江省位于寒地稻区,冻土层厚,利用冻土层的返浆水,旱播水管的稻种可以发芽、出苗至3叶期;3叶期时进行初灌,水层3cm-5cm;初灌时应做到洼处开口、缓水进田、小水满贯,使土壤浸透,减少田嘴面积;

分蘖期水层管理:水稻3.5-4.0叶期开始分蘖,寒地直播稻产量以主穗为主,也要适当发挥分蘖的作用,但要促进分蘖快发;分蘖期应保持3cm-6cm的浅水层,以提高地温,促进分蘖芽生长;此时期在7月上旬结束;

拔节孕穗期水层管理:7月上旬以后,水稻进入无效分蘖期,水稻开始拔节孕穗,应抑制无效分蘖的生长,对长势过旺的田块进行烤田,促进主穗和有效分蘖的生长发育;在水稻孕穗后期至抽穗前,应使田间水层在10cm-12cm,防止低温冷害和颖花退化;

抽穗、杨花、灌浆期水层管理:8月上旬直播稻进入抽穗扬花期,应实施间歇灌溉,避免长期建立水层或长期田面无水,以防倒伏和影响水稻灌浆;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水稻进入灌浆期,实施汪泥汪水管理;当田间大部分稻粒达到乳熟中期时要及时断水,以免发生倒伏和影响机械收割;

(6)除草:

农艺除草:苗后通过灌水,将较小的杂草,闷于水下,通过抑杂草的光合和呼吸,将杂草闷死,实现以水压草;或通过提高播种质量,使直播田早出苗、出壮苗、出全苗,实现以苗压草,抑制杂草生长;

化学除草:采用“两封一杀”的除草策略。一封于播种后出苗前进行,每亩用90%的杀草丹150ml或地乐胺200ml兑水30kg,进行田面封闭;药剂混合均匀,不重喷、不漏喷;二封于出苗后、初灌前除草进行,此时苗龄一般为2.5-3.0,针对稻田的三种类型杂草进行防除,方法见表1;一杀于初灌后进行,此时苗龄一般为4.0,稻田杂草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禾本科杂草和莎禾科杂草,除草方法见表2;在化学灭草的基础上,对田间漏杀杂草应及时拔除;人工除草时应连根拔除,防止后期复生;

表1初灌前除草方法

表2初灌后除草方法

(7)病虫害防治:

铲草除蛹:水稻收货后,将沟渠内的杂草全部铲烧干净,减少越冬虫、菌来源;

化学防治:黑龙江省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全生育期应普防两遍,第一遍在6月下旬(分蘖期),第二遍在7月下旬(孕穗期);对于多雨高湿的气象条件及田间密度较大的田块应重点防治,防病药物应交替使用;喷药应做到用量准确、喷雾均匀、不重不漏;应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杀虫剂、杀菌剂;

(8)收获:

收获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98%以上稻穗的穗粒达到蜡熟中后期,95%谷粒变为金黄色、稻谷含水量在19%-22%时为最佳收获期。

机械收割:生产田选用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或性能较好的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收货;留种田需用半喂入式收割机收货,且对收获过不同品种的机械进行彻底清仓,防止机械混杂;运粮过程中不撒粮、不漏粮。

储藏:水稻收货后应及时晾晒,对不同品种的稻谷进行单收、单晒、防止混杂;当稻谷水分含量达到14%-15%时,用风选机风选,风选后的稻谷杂质率应小于2%,装袋入库、待售;贮藏期间要保持仓库或晾晒棚干燥,注意防治混杂、虫蛀、霉变及鼠雀的危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旱播水管栽培方法是是一种轻简节水的栽培方式,轻简、节水、高产、优质;促进寒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一种寒地粳稻旱播水管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播前整地:

秋旋灭茬:在前茬收货后,土壤含水量降到70%以下时,用旋耕机进行秋旋地,旋深15cm-20cm;

平田:秋旋后,对于地面高度差较大的地块,应用激光平地机械拉平田嘴、切直地边、划平垄沟,使灌面内高度差在3cm以内;平田后仍需再次进行旋地,旋松激光平地机械压实的土壤;

春旋碎土:春播前,土壤含水量在70%以下时,用旋耕机进行春旋地,旋深15cm-20cm;使土壤达到松、碎的状态,土块直径小于2cm为宜;

(2)种子准备:

品种选择:为了确保安全成熟,应选择比当地主推品种少1.5-2片叶的品种为宜;为了保全苗,旱播水管的品种要具备低温发芽能力强、发芽势强和拱土能力强的特性;为了实现高产,湿润直播的品种还要具备适宜密植、灌浆快、抗倒伏性好、抗病性强等特点;

种子处理:将种子用水稻种子专用的包衣剂(稻籽乐、彩衣和亮盾等)进行包衣,包衣剂混合均匀,稻种包衣一致,阴凉处晾干;将包衣后的种子浸泡在清水中,使稻种吸足水分,一般室温下浸种3-4天;浸种后的种子在30-32℃的恒温条件下,催芽至破胸(露白);破胸后的种子应进行翻堆、淋水降温,并阴干。

(3)播种:

当地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后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量应根据品种分蘖力、地力水平、整地质量、种子质量和发芽势等确定。一般地,播种量在112.5-150kg·hm-2,播种行距一般在20cm-25cm,深度在1cm-2cm为宜。可选用旱条播机或旱穴播机进行播种。播前应根据品种特点调整好播量、行距、接趟;播种时应做到播行直、播量准确、播深一致、落粒均匀;播种时在同一田块内选择地力条件好的地方重播1-2个机播宽的育秧区,以备埂边和田嘴补秧。

(4)肥料运筹:

施肥量:全生育期每公顷施用无机肥:纯氮(N)150kg-180kg、五氧化二磷(P2O5)70kg-80kg,氧化钾(K2O)60kg-70kg;有机肥:有机精肥450kg-600kg或腐熟的农家肥7500kg-15000kg;

施肥方式:

A.基肥:有机肥在秋整地或春整地前,将有机肥均匀布堆田表,结合春旋碎土,施入直播田;无机肥中60%-70%氮肥和全部的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施入的基肥分为两部分:一是施在距种子2cm的位置,占基肥施用量的10%-15%,施入深度为2-3cm,用于培育壮苗;二是施在两垄中间,占基肥施用量的85%-90%,施入深度为8cm-10cm,用于稻苗6叶期以后的生长;

B.追肥:断乳肥在水稻3叶期时及时追施,施用量为每公顷追施全生育期纯氮量的10%-15%,即纯氮15-27kg;此时追肥,须防止大水闷苗,渗漏不良的稻田更需注意;蘖肥在水稻3.5-4.0叶期追施,施用量为全生育期纯氮量的15%-30%,即纯氮30kg-54kg;追肥时应根据稻苗长势适当增减,遵循苗旺少追、苗弱多追的原则,不再追施穗肥和粒肥,以防止贪青晚熟;追肥时田面应建立4cm-6cm的水层,避免带露水追肥以防烧苗;

(5)水层管理:

初灌:黑龙江省位于寒地稻区,冻土层厚,利用冻土层的返浆水,旱播水管的稻种可以发芽、出苗至3叶期;3叶期时进行初灌,水层3cm-5cm;初灌时应做到洼处开口、缓水进田、小水满贯,使土壤浸透,减少田嘴面积;

分蘖期水层管理:水稻3.5-4.0叶期开始分蘖,寒地直播稻产量以主穗为主,也要适当发挥分蘖的作用,但要促进分蘖快发;分蘖期应保持3cm-6cm的浅水层,以提高地温,促进分蘖芽生长;此时期在7月上旬结束;

拔节孕穗期水层管理:7月上旬以后,水稻进入无效分蘖期,水稻开始拔节孕穗,应抑制无效分蘖的生长,对长势过旺的田块进行烤田,促进主穗和有效分蘖的生长发育;在水稻孕穗后期至抽穗前,应使田间水层在10cm-12cm,防止低温冷害和颖花退化;

抽穗、杨花、灌浆期水层管理:8月上旬直播稻进入抽穗扬花期,应实施间歇灌溉,避免长期建立水层或长期田面无水,以防倒伏和影响水稻灌浆;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水稻进入灌浆期,实施汪泥汪水管理;当田间大部分稻粒达到乳熟中期时要及时断水,以免发生倒伏和影响机械收割;

(6)除草:

农艺除草:苗后通过灌水,将较小的杂草,闷于水下,通过抑杂草的光合和呼吸,将杂草闷死,实现以水压草;或通过提高播种质量,使直播田早出苗、出壮苗、出全苗,实现以苗压草,抑制杂草生长;

化学除草:采用“两封一杀”的除草策略。一封于播种后出苗前进行,每亩用90%的杀草丹150ml或地乐胺200ml兑水30kg,进行田面封闭;药剂混合均匀,不重喷、不漏喷;二封于出苗后、初灌前除草进行,此时苗龄一般为2.5-3.0,针对稻田的三种类型杂草进行防除,方法见表1;一杀于初灌后进行,此时苗龄一般为4.0,稻田杂草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禾本科杂草和莎禾科杂草,除草方法见表2;在化学灭草的基础上,对田间漏杀杂草应及时拔除;人工除草时应连根拔除,防止后期复生;

表1初灌前除草方法

表2初灌后除草方法

(7)病虫害防治:

铲草除蛹:水稻收货后,将沟渠内的杂草全部铲烧干净,减少越冬虫、菌来源;

化学防治:黑龙江省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全生育期应普防两遍,第一遍在6月下旬(分蘖期),第二遍在7月下旬(孕穗期);对于多雨高湿的气象条件及田间密度较大的田块应重点防治,防病药物应交替使用;喷药应做到用量准确、喷雾均匀、不重不漏;应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杀虫剂、杀菌剂;

(8)收获:

收获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98%以上稻穗的穗粒达到蜡熟中后期,95%谷粒变为金黄色、稻谷含水量在19%-22%时为最佳收获期。

机械收割:生产田选用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或性能较好的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收货;留种田需用半喂入式收割机收货,且对收获过不同品种的机械进行彻底清仓,防止机械混杂;运粮过程中不撒粮、不漏粮。

储藏:水稻收货后应及时晾晒,对不同品种的稻谷进行单收、单晒、防止混杂;当稻谷水分含量达到14%-15%时,用风选机风选,风选后的稻谷杂质率应小于2%,装袋入库、待售;贮藏期间要保持仓库或晾晒棚干燥,注意防治混杂、虫蛀、霉变及鼠雀的危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实施例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