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存储在机动车尤其是舱背式汽车或旅行车的行李或行李箱空间内的可拆卸行李盒

用于存储在机动车尤其是舱背式汽车或旅行车的行李或行李箱空间内的可拆卸行李盒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存储在机动车(7)的行李空间(2)内的行李盒(1)。所述行李盒(1)包括在顶部处开口且被相应一对引导元件(9a,9b)可滑动地保持在紧固于行李间(2)的相应侧壁(4)的一对平行导轨(8)之间。容器(1a)经由铰链部(1c)耦接于盖子(1b)。盖子(1b)具有与所述容器(1a)的所述开口顶部互补的尺寸和形状,所述盖子(1b)的尺寸和形状对应于沿靠背(6a)朝向行李空间(2)的地板(3)延伸的第二导轨部段(8b)之间的在一排车座(6)的一个或更多个所述靠背(6a)后面的区域。行李盒(1)在导轨(8)中能平移至邻近于车座(6)的靠背(6a)的位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5229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沃尔沃汽车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48322.1

  • 发明设计人 M·贝里达尔;

    申请日2015-10-09

  • 分类号B60R7/02;

  • 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邵伟

  • 地址 瑞典哥德堡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37: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07

    授权

    授权

  • 2017-1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R7/02 申请日:201510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此处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在有限空间内存储的可拆卸行李盒,所述有限空间在顶部开口,且由地板、一对侧壁、舱盖和一排车座的一个或更多个靠背所限定,特别涉及机动车尤其是舱背式汽车或旅行车的行李或行李箱空间以及包括这种可拆卸行李盒的车辆。

背景技术

机动车例如舱背式汽车和旅行车、小面包车等等通常具有在车辆后座后面的装填或存储空间,例如行李或行李箱空间。已经进行若干尝试来改进这种行李或行李箱空间的存储功能。

文献US6546598提供了一个涉及车辆行李舱结构的示例,有利于将小物品放入设置在行李舱内的托盘或从其取出,并且通过将盒固定于行李舱的地板表面使得行李舱能够被托盘分隔。

用于与US6546598的托盘接合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分别与盒的第一导槽和第一锚孔接合,从而将托盘接纳在盒内。通过滑动第一突出部以便沿第一导槽接合从而将托盘拖出至车辆后部,行李舱的顶壁不再覆盖托盘的开口顶部侧,藉此小物品很容易被放置在托盘内和从其取出。此外,通过摆动第一突出部以便沿第二导槽向下接合从而基本上竖直地固定托盘,行李舱可被托盘分隔,因此防止由于移动等等对行李舱内的物品造成损伤。

除了作为托盘和隔板的功能产生的效果之外,US6546598中提到的效果使得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行李舱,因为很容易完全从行李舱移走托盘。

然而,上述领域仍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此处的实施例旨在提供用于存储在有限空间特别是机动车尤其是舱背式汽车或旅行车的行李或行李箱空间内的改进行李盒。

这可通过一种用于存储在有限空间特别是机动车尤其是舱背式汽车或旅行车的行李或行李箱空间内的行李盒来提供,所述有限空间在顶部处开口且由地板、一对侧壁、舱盖和一排车座的一个或更多个靠背限定,其中一对平行导轨每个分别紧固于有限空间的每个侧壁,导轨的第一部段从所述舱盖在顶部处延伸过所述有限空间,并且导轨的第二部段进一步沿所述靠背朝所述有限空间的地板延续并且每个导轨具有邻近于所述导轨在舱盖处的相应端部的相应开口;其中所述行李盒包括在顶部处开口且通过令其端部处的相应一对引导元件可滑动地接纳于所述导轨中而适于保持在所述导轨之间延伸的容器,尺寸和形状与所述容器的开口顶部互补的盖子;其中,所述容器和盖子经由在所述导轨之间横向延伸的铰链部彼此耦接,并且其中所述盖子的尺寸对应于所述靠背后面第二导轨部段之间的区域,并且其中,所述行李盒当被所述导轨保持同时其盖子关闭时可在所述导轨中平移,使得所述行李盒变成被设置为其盖子在邻近于车座的靠背的第二导轨部段之间延伸。

上述行李盒的设置提供了机动车的行李或行李箱空间的有效利用。在车座靠背附近存储行李盒的可能性释放了车辆车厢或后挡板开口附近可能附加存储的空间。

根据第二方面,数对引导元件的每个引导元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允许其穿过导轨的邻近于舱盖处导轨相应端部的任一相应开口,使得通过将行李盒平移至导轨且穿过舱盖处导轨的相应端部附近的导轨的相应开口抽出数对引导元件可从导轨移走行李盒。

引导元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使得可从导轨由此从车辆移走行李盒就使得容易在车辆外部装填和清空行李盒。

根据第三方面,容器是不透水的。

不透水的容器使得能够操作潮湿和变脏的装备而不用必须污染相关机动车的行李或行李箱空间。

根据第四方面,容器具有配置在容器第一侧处的一个或更多个把手,当容器被保持在导轨之间时所述第一侧意图面向舱盖。

容器的意图面向舱盖的第一侧处的把手能使沿导轨平移行李盒以及从导轨移走行李盒的操作更简单。

根据第五方面,容器具有配置在容器第二侧处的一个或更多个把手,当容器被保持在导轨之间时所述第二侧意图面向靠背。

如果行李盒安装于导轨同时其第一侧面向靠背且其第二侧面向舱盖,则容器意图面向靠背的第二侧处的把手使得能够简化沿导轨平移行李盒以及从导轨移走行李盒的操作。

根据第六方面,容器具有一对或更多对把手,当容器被保持在导轨之间时所述一对或更多对把手的各个把手配置在容器意图面向舱盖和靠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处。

不论行李盒安装于导轨的方式如何,其中数对把手中的各个把手配置在容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处的设置使得简化了行李盒沿导轨平移和从导轨卸除行李盒的操作。

根据第七方面,容器具有一对或更多对把手,当容器被保持在导轨之间时所述一对或更多对把手的各个把手配置在容器意图面向相应侧壁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处。

数对把手中的相应把手配置在容器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处就使得很容易操作和完成从车辆导轨的移走。

根据第八方面,当容器被保持在导轨之间时容器意图面向靠背的第二侧朝向容器底部倾斜,使得盖子与容器的倾斜第二侧之间的角度对应于导轨的第二部段与有限空间的地板之间的角度。

容器的第二侧被设置为朝向容器底部倾斜使得盖子与该倾斜第二侧之间的角度对应于导轨的第二部段与有限空间的地板之间的角度,这就提供了可用行李箱容积的最佳使用同时使得行李盒能够被地板充分地支撑的同时通过轨道确保其停留在车座的靠背附近。

根据第九方面,当容器被保持在导轨之间时容器意图面向舱盖的第一侧朝向容器底部倾斜,使得盖子与容器的倾斜第一侧之间的角度对应于导轨的第二部段与有限空间的地板之间的角度。

如果行李盒安装于导轨同时其第一侧面向靠背并且其第二侧面向舱盖则容器朝向容器底部倾斜的第一侧使得盖子与该倾斜第一侧之间的角度对应于导轨的第二部段与有限空间的地板之间的角度,这就提供了可用行李箱容积的最佳使用同时使得行李盒能够被地板充分地支撑的同时通过轨道确保其停留在车座的靠背附近。

根据第十方面,容器底部设置有加固结构。

如上的加固结构使得行李盒能够经受实质的负载而不下陷。

根据第十一方面,加固结构包括当容器被保持在导轨之间时在容器意图面向舱盖和靠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延伸的多个加强肋。

如上的多个加强肋提供了简单和有效的加固结构。

根据最后一个方面,提供了包括如上行李盒的机动车。

包括如上行李盒的车辆能够承载负载,因为行李盒可被装载或移走并且很容易在拆卸后被更换。行李盒进一步提供了行李箱空间构型的车辆灵活性。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仅参照附图经由示例详述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此处实施例包括用于接纳行李盒的导轨的机动车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此处实施例的行李盒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此处实施例的行李盒处于舱口附近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此处实施例处于根据图3位置带有打开盖的行李盒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此处实施例的其中行李盒处于一排车座靠背后面的位置处的行李盒。

图6是根据此处实施例处于从车辆移除行李盒的位置处的行李盒的放大局部示意侧视图。

图7是具有根据图1用于接纳行李盒的导轨的车辆的放大局部视图。

此处实施例的其它目的和特征将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详述更为清楚。然而可以理解,附图仅为说明而非对其范围的限定,所述范围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还应当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描绘的,并且除非另有陈述,它们仅仅意图概念上的示出此处描述的结构和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总的来说,此处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在如图1所示的有限空间2内存储的行李盒1,所述有限空间2在顶部开口且由地板3、一对侧壁4、舱盖5或门/后挡板和一排车座6的一个或更多个靠背6a所限定,所述有限空间2特别为机动车7尤其是舱背式汽车或旅行车的行李或行李箱空间。

因此,如图1所示,有限空间2包括一对平行导轨8。这些导轨8各自紧固于有限空间2的每个侧壁4。各个导轨8的第一部段8a在有限空间2的顶部处从舱盖5延伸过有限空间2,或者若舱盖5被打开(如图1的虚线所示)则从舱盖开口延伸过有限空间2。各个导轨8的第二部段8b进一步沿车座6的靠背6a朝有限空间2的地板3延续而不中断各个导轨8的引导路径。每个导轨8具有邻近于导轨8在舱盖5处的相应端部8d的相应开口8c。

行李盒1如图2所示包括容器1a,容器1a在顶部处开口并且通过在其面对导轨8的端部处具有可滑动地接纳在导轨8中的相应的一对引导元件9a、9b而适于在导轨8之间保持延伸。

行李盒1由两个部分构成,即,容器1a和与容器1a的开口顶部的尺寸和形状互补的盖子1b。盖子1b经由铰链部1c耦接于容器1a,当行李盒1被导轨8保持在有限空间2顶部上时,铰链部1c在导轨8之间横向延伸,如图3和4所示。盖子1b优选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把手1d以利于打开盖子。盖子1b也用于防止行李盒1的过载。

行李盒1具有在其远离铰链部1c的相应转角处的一对第一引导元件9a和在其邻近于铰链部1c的相应转角处的一对第二引导元件9b。盖子1b不具有引导元件并且因此当行李盒1被导轨8保持在有限空间2的顶部处时可自由地打开,如图3和4所示。

如图3所示带有处于关闭位置的盖子1b的容器1a的组合顶部面积等于或者小于导轨8之间有限空间2的开口顶部的面积。盖子1b的尺寸对应于或略小于车座6的靠背6a后面的在第二导轨部段8b之间的区域。

此外,如图4所示,提供使得容器1a和盖子1b彼此耦接的铰链部1c使得在行李盒1被导轨8保持在有限空间2顶部处时能够通过向上折叠盖子1b来打开行李盒1。这将便于经由舱盖5、门或后挡板进出行李盒1的容器1a以便将物品存储至行李盒1或从其取出物品。

当如图3所示行李盒1被导轨8保持且其盖子1b关闭时,行李盒1可在导轨8中平移。令盖子1a面向外的表面面积对应于或略小于第二导轨部段8b之间车座6的靠背6a后面的面积使得能够如图5所示存储行李盒1,使得行李盒1变成被放置为其盖子1b在第二导轨8b之间邻近于车座6的靠背6a延伸。因此可从有限空间2的顶部基本上自由地出入。当被放置为如图5所示时,盖子1b也用于保护车座6的靠背6a后部的目的。

数对引导元件9a、9b的每个引导元件9a、9b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使得它能够穿过导轨8的邻近于导轨8在舱盖5处相应端部8d的任一相应开口8c。

因此如图6所示,通过在导轨8中平移行李盒1且穿过导轨8在邻近于舱盖5处的相应端部8d的导轨8相应开口8c抽出数对引导元件9a、9b,可从导轨8卸下行李盒1。相反,通过穿过导轨8在邻近于舱盖5处相应端部8d的导轨8相应开口8c插入数对引导元件9a、9b且将行李盒1平移进入导轨8,行李盒1也可安装于导轨8。

为了能够操作潮湿和变脏的装备而不会不必要地污染有限空间2,即相关机动车的行李或行李箱空间,行李盒1的容器1a在一些实施例中是不透水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容器具有当容器1a如图3所示被保持在导轨8之间时配置在容器1a意图面向舱盖5的第一侧1a1处的一个或更多个把手1e。设置在容器1a意图面向舱盖5的第一侧1a1处的这种把手1e使得简化了行李盒1沿导轨8平移和从导轨8卸除行李盒1的操作。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容器具有当容器1a如图3所示被保持在导轨8之间时配置在容器1a意图面向靠背6a的第二侧1a2处的一个或更多个把手1e。设置在容器1a意图面向靠背6a的第二侧1a2处的这种把手1e使得简化了行李盒1沿导轨8平移和从导轨8卸除行李盒1的操作。如果行李盒1安装于导轨8同时其第一侧壁1a1面向靠背6a且其第二侧1a2面向舱盖5,这是特别有用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容器1a具有一对或更多对把手1e,当如图3所示容器1a被保持在导轨8之间时数对把手1e中的相应把手1e配置在容器1a意图面向舱盖5和靠背6a的第一侧1a1和第二侧1a2处。不论行李盒1安装于导轨8的方式如何,其中每对把手1e中的相应把手1e配置在容器1a的第一侧1a1和第二侧1a2处的这种把手1e使得简化了行李盒1沿导轨8平移和从导轨8卸除行李盒1的操作。

行李盒1安装于导轨8同时其第一侧1a1面向靠背6a且其第二侧1a2面向舱盖5使得能够更好地从邻近于有限空间2即邻近于机动车7的行李或行李箱空间的车座6接近行李盒以便存储行李盒1内的物品或取出物品。

在实施例中,容器1a优选具有一对或更多对把手1f,当容器1a如图3所示被保持在导轨8之间时,数对把手1f的相应把手1f配置在容器1a意图面向相应侧壁4的第三侧1a3和第四侧1a4。数对把手1f中的相应把手1f中设置在容器1a的第三侧1a3和第四侧1a4处的这种把手1f使得从车辆7的导轨8卸除且随后从车辆7卸除行李盒1的操作和搬运更为容易。

图7示出具有用于接纳根据图1的行李盒的车辆的放大局部视图,并且示出导轨8的第二部段8b与有限空间2的地板3之间的角度β。

当容器1a如图3所示被保持在导轨8之间时容器1a的意图面向靠背6a的第二侧1a2朝向容器1a的底部1a5倾斜,使得盖子1b与容器1a的该倾斜第二侧1a2之间的角度α对应于导轨8的第二部段8b与有限空间2的地板3之间的角度β,参见图6和7。由于容器1a的第二侧1a2朝向容器1a的底部1a5倾斜使得盖子1b与该倾斜第二侧1a2之间的角度α参见图6和7对应于导轨8的第二部段8b与有限空间2的地板3之间的角度β,因此提供了可用行李箱容积的最佳使用同时使得行李盒1能够充分地被地板3所支撑且被导轨8固定以接近相邻车座6的靠背6a,如图5所示。

容器1a的底部1a5例如参见图2所示将基本上平行于当如图3所示盖子1b关闭时盖子1b的平面。因此容器1a的底部1a5与倾斜的第二侧1a2之间的角度也是角度α,其对应于导轨8的第二部段8b与有限空间2的地板3之间的角度β(参见图6和7)。

如果当如图3所示容器1a被保持在导轨8之间时容器1a意图面向舱盖5的第一侧1a1也朝向容器1a的底部1a5倾斜,使得盖子1b与容器1a的该倾斜的第一侧1a1之间的角度α对应于导轨8的第二部段8b与有限空间2的地板3之间的角度β(参见图6和7),这是特别有利的。如果行李盒1安装于导轨8同时其第一侧1a1面向靠背6a且其第二侧1a2面向舱盖5,由于容器1a的与第二侧1a2对称的第一侧1a1朝向容器1a的底部1a5倾斜使得盖子1b与容器1a的该倾斜的第一侧1a1之间的角度α对应于导轨8的第二部段8b与有限空间2的地板3之间的角度β(参见图6和7),这就提供了可用行李箱容积的最佳使用同时使得行李盒1能够充分地被地板3所支撑且通过导轨8确保其接近相邻车座6的靠背6a。

如果行李盒1安装于导轨8同时其第一侧1a1面向靠背6a且其第二侧1a2面向舱盖5从而如上所述使得能够更好地从邻近于有限空间2即邻近于机动车7的行李或行李箱空间的车座6接近行李盒,这是特别有用的。

为了使行李盒1能够经受其内的实质负载而不下陷,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盒1的容器1a的底部1a5设置有加固结构1g。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包括当如图3所示容器1a被保持在导轨8之间时在容器1a意图面向舱盖5和靠背6a的第一侧1a1与第二侧1a2之间延伸的多个加强肋1g的加固结构1g提供简单和有效的加固结构1g。

如图2所示,设想容器1a和盖子1b基本上为矩形,因此每个均具有四角。但是,还可以设想容器1a和盖子1b可采取其它形状,但是引导元件9a、9b的放置可优选对应于如上所述矩形容器1a和盖子1b的优选放置。当被导轨8保持时如上所述配置的数对引导元件9a、9b有利于行李盒1沿导轨8路径的平移。

根据此处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容器1a、铰链部1c和盖子1b一体地形成。

其中容器1a、铰链部1c和盖子1b一体地形成的行李盒1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结构完整性且进一步可经济地制造且不要求任何组装的行李盒1。

上述行李盒1作为用于倾向于一直留在车辆7行李间内的物品例如毯子、垫子、反射西(reflexwest)、手套、玩具等等的独立行李体积。

行李盒1也可作为很容易从机动车7移动至活动现场或回到机动车7使用者所在地的用于不同活动器材的公文柜。包括适于在此处所述行李盒1内存储和输送的这种装备的活动示例包括:爬山、航行、潜水、打猎、溜冰和钓鱼等等。

根据本发明,还设想了具有在顶部处开口且被地板3、一对侧壁4、舱盖5和一排车座6的一个或更多个靠背6a限定的有限空间2特别是行李或行李箱空间的机动车7,其中一对平行导轨8每个均紧固于有限空间2的每个侧壁4,导轨8的第一部段8a在顶部处从舱盖5延伸过有限空间2,并且导轨8的第二部段8b进一步沿靠背6朝有限空间2的地板3延续并且每个导轨8具有背离邻近于舱盖5处导轨8相应端部8d的有限空间2的相应第一开口8c。

包括上述行李盒1的车辆7能够承载大或沉重的负载,因为行李盒1能够被负载地板3充分地装载支撑并且能卸除并在卸除后容易地移走和替换。行李盒1还为车辆7提供了操作行李的灵活性,因为靠近一排车座6的靠背6a的行李盒1的存储释放了舱盖5、门或后挡板开口附近可能附加存储的行李箱容积。

上述实施例可在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

因而,虽然已经示出、描述和指出了此处实施例的主要新颖性特征,要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做出各种省略和置换以及对所示装置的形式、细节及其操作的变化。例如,明确地指出那些元件和/或方法步骤的所有组合是等效的,实际上以实际上相同的方式完成了相同的功能以实现了相同的结果。此外,应当认识到,作为一般的设计选择,与任何此处公开的形式或实施例有关的所示和/或所述的结构和/或元件和/或方法步骤可合并在任何其它公开或描述或提议的形式或实施例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