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液体排出装置、液体排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液体排出装置的控制程序

液体排出装置、液体排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液体排出装置的控制程序

摘要

本发明涉及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液体排出装置方法。液体排出装置从喷嘴对介质排出液体来在介质上形成图像,具备:头单元,其具备包括排出第1色的液体的第1喷嘴的第1喷嘴组、包括排出第2色的液体的第2喷嘴的第2喷嘴组、和包括排出第3色的液体的第3喷嘴的第3喷嘴组;以及控制部,其控制头单元的驱动,在为了在介质上形成图像而应从第1喷嘴排出的第1色的液体的排出量为第1排出量、且来自第1喷嘴的液体的排出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代替使第1喷嘴排出液体,而使来自第2喷嘴的液体的排出量增加比第1排出量少的第2排出量、且使来自第3喷嘴的液体的排出量增加比第1排出量少的第3排出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699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57908.2

  • 发明设计人 佐藤彰人;山本祐子;米山雄一;

    申请日2015-06-25

  • 分类号B41J2/21;

  •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舒艳君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57: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17

    授权

    授权

  • 2016-0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41J2/21 申请日:2015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排出装置、液体排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液体排 出装置的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在从喷嘴排出墨来在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行式打印机等液体排出装 置中,由于墨的增粘等,有时无法正常从喷嘴排出墨。若发生无法正常 从喷嘴排出墨的状态,换句话说,自喷嘴的墨的排出状态为异常的状态 亦即排出异常,则产生未形成应该由从该喷嘴排出的墨形成的预定的墨 点的现象亦即点缺失,在介质上形成的图像的画质降低。为了防止这种 由点缺失所引起的图像的画质的降低,提出一种在排出一个颜色的墨的 一个喷嘴中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下,代替使该一个喷嘴排出墨,而通过 使自排出与该一个颜色不同其它颜色的墨的其它喷嘴的墨的排出量增 加,利用其它喷嘴补充一个喷嘴这种涉及其它颜色补充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在排出黑色墨的喷嘴中产生排出 异常,而无法在介质上形成黑色的点的情况下,通过分别从排出青色墨 的喷嘴、排出品红色墨的喷嘴、以及排出黄色墨的喷嘴这三个喷嘴排出 墨,来使青色、品红色、以及黄色3个颜色混合,来记录黑色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4816号公报

然而,在补充产生排出异常的喷嘴的情况下,若在介质上形成的图 像的颜色发生变化,则在介质上形成的图像的画质降低。因此,为了将 由于补充而导致的画质的劣化抑制得较小,需要将由于补充而导致的图 像的颜色的变化的程度抑制得较小。

在其它颜色补充中,将排出一个颜色的墨的一个喷嘴,利用排出与 该一个颜色不同的颜色的墨的喷嘴来补充。因此,为了将由于补充而导 致的图像的颜色的变化的程度抑制得较小,需要通过用排出相互不同的 颜色的墨的多个喷嘴补充排出一个颜色的墨的一个喷嘴,来使多个颜色 混合,从而再现一个颜色(或者,与一个颜色接近的颜色)。

这种用多个喷嘴补充一个喷嘴的情况下,代替由一个喷嘴形成的一 个点,而记录由多个喷嘴形成的多个点。该情况下,有可能比介质可接 受的量多的墨被排出到介质上。在比介质可接受的量多的墨被排出的情 况下,在介质上产生波浪状的皱折、绉面(cockling),未被介质接受的 墨在介质的表面或者内部扩散而产生墨的渗润。若产生这种介质的绉 面、墨的渗润,则在介质上形成的图像的画质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解决课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 介质上形成图像时,利用其它颜色补充对产生排出异常的喷嘴进行补充 的情况下,在介质上形成与未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图像相比 较毫不逊色的程度的画质的图像的技术。

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发明的液体排出装置是从喷嘴对介质排出 液体来在上述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液体排出装置,具备:头单元,其具备 包括排出第1色的液体的第1喷嘴的第1喷嘴组、包括排出第2色的液 体的第2喷嘴的第2喷嘴组、和包括排出第3色的液体的第3喷嘴的第 3喷嘴组;以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头单元的驱动,在为了在上述介质 上形成图像而应从上述第1喷嘴排出的上述第1色的液体的排出量为第 1排出量、且来自上述第1喷嘴的液体的排出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上 述控制部代替使上述第1喷嘴排出上述第1色的液体,而使来自上述第 2喷嘴的上述第2色的液体的排出量增加比上述第1排出量少的第2排 出量、且使来自上述第3喷嘴的上述第3色的液体的排出量增加比上述 第1排出量少的第3排出量。

根据该发明,由于使第2排出量比第1排出量少、使第3排出量比 第1排出量少,所以与在第2排出量为第1排出量以上的情况下,或者, 第3排出量为第1排出量以上的情况下相比较,能够减少排出至介质上 液体的总量。因此,能够使比介质可接受的量多的液体被排出至介质的 可能性降低,并能够将在比介质可接受的量多的液体被排出至介质的情 况下所产生的各种不良状况,例如介质上产生波浪状的绉面,或者,未 被介质接受的液体在介质的表面或者内部扩散而伸出液体的各种不良 状况的产生的可能性抑制得较低。

由此,即使在代替使第1喷嘴排出第1色的液体而使来自第2喷嘴 的第2色的液体的排出量增加、且使来自第3喷嘴的第3色的液体的排 出量增加、所谓执行其它颜色补充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由于该补充而导 致的画质的劣化的程度抑制得较小。

此外,来自喷嘴的液体的排出状态为异常的情况是包括无法从喷嘴 排出液体的情况下,来自喷嘴的液体的排出方向与本来应排出的方向不 同的情况的概念,换言之,意味着无法正常从喷嘴排出液体的情况。

另外,使来自喷嘴的液体的排出量增加是指包括使比为了在介质上 形成图像,该喷嘴排出的预定的排出量多的液体排出的情况、虽然在介 质上形成图像时预定该喷嘴不排出液体但为了执行对1喷嘴的补充而排 出液体的情况的概念。

另外,上述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也可以为,具备输送机构,该输 送机构在第1方向上输送上述介质,上述第1喷嘴组被设置在上述头单 元中沿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1区域中,上述第2喷 嘴组被设置在上述头单元中沿上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2区域中,上述第 3喷嘴组被设置在上述头单元中沿上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3区域中。

如行式打印机等那样,在输送介质的方向(第1方向)与设置有构 成喷嘴组的多个喷嘴的区域延伸的方向(第2方向)交叉的液体排出装 置中,通过从各喷嘴排出的液体形成的墨点在输送介质的方向(第1方 向)上直线排列。因此,产生来自喷嘴的液体的排出状态成为异常的排 出异常,不形成与该喷嘴对应的位置的墨点的情况下,在介质上产生例 如沿第1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白条纹,在介质上所形成的图像的画质较 大地降低。

该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在第1喷嘴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下,由于利 用第2喷嘴以及第3喷嘴补充该第1喷嘴,所以与不执行补充的情况相 比较,能够将使在介质上形成的图像的画质大幅度降低的白条纹等产生 的可能性抑制得较小。

另外,上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特征也可以为,上述第1色的液体 以规定的比例以上吸收可见光的第1波长区域的光,上述第2色的液体 以上述规定的比例以上吸收可见光的第2波长区域的光,上述第3色的 液体以上述规定的比例以上吸收可见光的第3波长区域的光,上述第1 波长区域的一部分与上述第2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复,从上述第1 波长区域除去上述第2波长区域后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第3 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复。

在该方式所涉及的液体排出装置中,使用存在第1波长区域以及第 2波长区域重复的第1重复波长区域、存在第1波长区域以及第3波长 区域重复的第2重复波长区域、存在包含在第1重复波长区域以及第2 重复波长区域的一方而不包含在另一方的差值波长区域这样的第1~第 3色的液体来在介质上形成图像。因此,与在不存在第1重复波长区域 的情况下、不存在第2重复波长区域的情况下,或者,不存在差值波长 区域的情况下相比较,能够使用第2色的液体以及第3色的液体来再现 与第1色接近的颜色。由此,能够将由于补充而导致的图像的颜色的变 化的程度抑制得较小,将由于补充而导致的画质的劣化抑制得较小。

另外,上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特征也可以为,上述第1色的液体 以规定的比例以上吸收可见光的第1波长区域的光,上述第2色的液体 以上述规定的比例以上吸收可见光的第2波长区域的光,上述第3色的 液体以上述规定的比例以上吸收可见光的第3波长区域的光,在上述第 1波长区域以及上述第2波长区域重复的波长区域比上述第1波长区 域以及上述第3波长区域重复的波长区域宽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上 述第2排出量比上述第3排出量多。

在该方式所涉及的液体排出装置中,第1波长区域以及第2波长区 域重复的第1重复波长区域比第1波长区域以及第3波长区域重复的第 2重复波长区域宽的情况下,使吸收第2波长区域的光的第2色的液体 的第2排出量比吸收第3波长区域的光的第3色的液体的第3排出量多。 因此,在方式所涉及的液体排出装置中,在第1重复波长区域比第2重 复波长区域宽的情况下,与使第2排出量为第3排出量以下的情况相比 较,能够使用第2色的液体以及第3色的液体来再现与第1色接近的颜 色。由此,能够将由于补充而导致的图像的颜色的变化的程度抑制得较 小,并将由于补充而导致的画质的劣化抑制得较小。

另外,上述的液体排出装置中,特征也可以为,在上述第2色的液 体所包含的色料成分占上述第2色的液体的重量比小于上述第3色的液 体所包含的色料成分占上述第3色的液体的重量比的情况下,上述控制 部使上述第2排出量比上述第3排出量多。

在该方式所涉及的液体排出装置中,根据第2色以及第3色的液体 所包含的色料成分的重量比来规定第2色以及第3色的液体的排出量, 所以与不考虑色料成分的重量比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用第2色的液体 以及第3色的液体来再现与第1色接近的颜色。由此,能够将由于补充 而导致的图像的颜色的变化的程度抑制得较小,将由于补充而导致的画 质的劣化抑制得较小。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排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是具 备包括排出第1色的液体的第1喷嘴的第1喷嘴组、包括排出第2色的 液体的第2喷嘴的第2喷嘴组、和包括排出第3色的液体的第3喷嘴的 第3喷嘴组的液体排出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了在介质上形成图像而应从 上述第1喷嘴排出的上述第1色的液体的排出量为第1排出量、且来自 上述第1喷嘴的液体的排出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代替使上述第1喷嘴 排出上述第1色的液体,而使来自上述第2喷嘴的上述第2色的液体的 排出量增加比上述第1排出量少的第2排出量、且使来自上述第3喷嘴 的上述第3色的液体的排出量增加比上述第1排出量少的第3排出量。

根据该发明,与在第2排出量为第1排出量以上的情况下,或者, 第3排出量为第1排出量以上的情况下相比较,能够减少排出至介质的 液体的总量,所以能够使比介质可接受的量多的液体被排出至介质的可 能性降低,并将由于比介质可接受的量多的液体被排出至介质的画质的 劣化的可能性抑制得较低。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排出装置的控制程序的特征在于,是具 备包括排出第1色的液体的第1喷嘴的第1喷嘴组、包括排出第2色的 液体的第2喷嘴的第2喷嘴组、包括排出第3色的液体的第3喷嘴的第 3喷嘴组、和计算机的液体排出装置的控制程序,使上述计算机作为控 制部发挥作用,为了在介质上形成图像而应从上述第1喷嘴排出的上述 第1色的液体的排出量为第1排出量、且来自上述第1喷嘴的液体的排 出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该控制部代替使上述第1喷嘴排出上述第1色 的液体,而使来自上述第2喷嘴的上述第2色的液体的排出量增加比上 述第1排出量少的第2排出量、且使来自上述第3喷嘴的上述第3色的 液体的排出量增加比上述第1排出量少的第3排出量。

根据该发明,与在第2排出量为第1排出量以上的情况下,或者, 第3排出量为第1排出量以上的情况下相比较,能够减少排出至介质的 液体的总量,所以能够使比介质可接受的量多的液体被排出至介质的可 能性降低,并将由于比介质可接受的量多的液体被排出至介质的画质的 劣化的可能性抑制得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系统100的构成的 概要的框图。

图2是喷墨打印机1的示意局部剖视图。

图3是记录头30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表示记录头30中的喷嘴N的配置例子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对驱动信号Vin供给时的排出部D的剖面形状的变化进 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表现排出部D中的残余振动的单振动模型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排出部D中的排出状态为正常的情况下的残余振动的实 验值与计算值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气泡混入到排出部D内部的情况下的排出部D的状态的 说明图。

图9是表示气泡混入到排出部D内部的状态下的残余振动的实验值 和计算值的图。

图10是表示喷嘴N附近的墨凝固的情况下的排出部D的状态的说 明图。

图11是表示因喷嘴N附近的墨的凝固而无法排除墨的状态下的残 余振动的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图。

图12是表示纸屑附着在喷嘴N的出口附近的情况下的排出部D的 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因纸屑附着于喷嘴N的出口附近而无法排除墨的状态 下的残余振动的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图。

图14是表示驱动信号生成部51的构成的框图。

图15是表示解码器DC的解码内容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驱动信号生成部51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17是表示驱动信号Vin的波形的时间图。

图18是表示切换部53的构成的框图。

图19是表示排出异常检测电路CT的构成的框图。

图20是表示排出异常检测电路CT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21是用于对排出状态判定部56生成的判定结果信号Rs进行说 明的说明图。

图22是用于说明补充处理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补充处理中的控制部6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24是表示打印信号变换表TBL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说明 图。

图25是表示打印信号变换表TBL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说明 图。

图26是表示打印信号变换表TBL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说明 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墨对光的吸收特性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头30A中的喷嘴 N的配置例子的俯视图。

图29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充处理的说明图。

图30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充处理的说明图。

图31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充处理的说明图。

图32是用于说明墨对光的吸收特性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各 图中,各部的尺寸以及比例尺适当地与实际的不同。另外,以下所述的 实施方式由于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具体例子,所以附加技术上优选的各种 限定,但本发明的范围只要没有在以下的说明中特别是限定本发明的意 思的记载,则并不限于这些方式。

A.第1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打印系统具备的喷墨打印机(“液体排出装 置”的一个例子)、排出墨(“液体”的一个例子)来在记录用纸P(“介 质”的一个例子)上形成图像的喷墨打印机进行说明。

1.打印系统的概要

图1是表示打印系统100的构成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系统100具备喷墨打印机1, 其执行通过向记录用纸P排出墨来形成图像的打印处理;以及主机9, 其生成表示喷墨打印机1应形成(打印)的图像的打印数据PD。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喷墨打印机1为行式打印机的情况。

主机9例如是个人计算机、数码相机等,生成表示喷墨打印机1应 形成的图像的打印数据PD,并将生成的打印数据PD供给给喷墨打印 机1。

1.1.喷墨打印机的构成

参照图1以及图2,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的构成进 行说明。

图1是表示喷墨打印机1的构成的功能框图。图2是例示喷墨打印 机1的内部构成的概略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具备设置有排出墨的排出部D的头单元 5、用于使记录用纸P相对于头单元5的相对位置变化的输送机构7、 对喷墨打印机1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6、对喷墨打印机1的 控制程序、其它各种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部62、以及用于执行用于在检 测出排出部D中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下使该排出部D中的墨的排出状 态恢复为正常的维护处理的维护单元80。

此处,排出异常是来自排出部D具备的喷嘴N(参照后述的图3以 及图4)墨的排出状态变得异常,换言之,排出部D无法准确地从喷嘴 N排出墨的状态的总称。

更具体而言,排出异常包括排出部D无法排出墨的状态、排出部D 无法排出虽然是在能够从排出部D排出墨的情况下但由于墨的排出量 较少所以形成打印数据PD所表示的图像所需的量的墨的状态、从排出 部D排出了形成打印数据PD所表示的图像所需的量以上的墨的状态、 从排出部D排出的墨着落于与形成打印数据PD所表示的图像而预定的 着落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的状态等。

另外,维护处理是通过擦拭器(省略图示)擦去附着在排出部D的 喷嘴N附近的纸屑等异物的擦拭处理、使排出部D预备性地排出墨的 冲洗处理、通过管泵(省略图示)吸引排出部D内的增粘的墨、气泡等 的抽取处理等用于使排出部D的墨的排出状态返回到正常的处理的总 称。

如图2所示,喷墨打印机1具备搭载头单元5的滑架32。在滑架 32上除了头单元5之外还搭载四个墨盒31。

四个墨盒31与黑色(BK)、青色(CY)、品红色(MG)、以及黄 色(YL)四个颜色(CMYK)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各墨盒31中填充与 该墨盒31对应的颜色的墨。

此外,各墨盒31也可以代替被搭载于滑架32,而设置在喷墨打印 机1的其它场所中。

如图1所示,输送机构7具备成为用于输送记录用纸P的驱动源的 输送马达71、用于驱动输送马达71的马达驱动器72。

另外,输送机构7如图2所示,具备设置于滑架32的下侧(图4 中-Z方向)的压板74、通过输送马达71的工作而旋转的输送辊73、 在图2中设置成能够绕Y轴旋转的引导辊75、以及用于将记录用纸P 卷绕成卷状的状态收纳的收纳部76。

输送机构7从收纳部76抽出记录用纸P后,沿着由引导辊75、压 板74、以及输送辊73规定的输送路径,在图中+X方向上(从上游侧 向下游侧)输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喷墨打印机1执行打印处理的情 况下,输送机构7以输送速度Mv在+X方向(“第1方向”的一个例 子)上输送记录用纸P。

存储部62具备对从主机9供给的打印数据PD进行储存的非易失性 半导体存储器的一种的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带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暂时储存执行打 印处理等各种处理时所需的数据或者暂时展开用于执行打印处理等各 种处理的控制程序的RAM(RandomAccessMemory)、以及储存用于 控制喷墨打印机1的各部的控制程序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的一种的 PROM。

控制部6构成为例如包括CPU或者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该CPU等通过按照存储在存储部62 中的控制程序进行动作,来控制喷墨打印机1的各部的动作。

具体而言,控制部6基于从主机9供给的打印数据PD等来控制头 单元5以及输送机构7,从而控制在记录用纸P上形成与打印数据PD 对应的图像的打印处理的执行。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6首先将从主机9供给的打印数据PD储存于 存储部62。接下来,控制部6基于储存在打印数据PD等存储部62中 的各种数据,来生成用于控制头单元5的动作使排出部D驱动的打印信 号SI以及驱动波形信号Com等信号。另外,控制部6基于打印信号SI、 储存在存储部62中的各种数据,来生成用于控制马达驱动器72的动作 的信号,并输出这些生成的各种信号。此外,详细后述,但本实施方式 所涉及的驱动波形信号Com包括驱动波形信号Com-A、Com-B、以及 Com-C。

这样,控制部6经由马达驱动器72的控制,驱动输送马达71,使 记录用纸P在+X方向上输送,另外,经由头单元5的控制,对来自排 出部D的墨的有无、墨的排出量、以及墨的排出时刻等进行控制。由此, 控制部6调整通过排出到记录用纸P上的墨所形成的点尺寸以及点配 置,并控制在记录用纸P上形成与打印数据PD对应的图像的打印处理 的执行。

此外,控制部6除了控制打印处理、上述的维护处理之外,还控制 补充处理、以及排出状态判定处理等各种处理的执行。

详细后述,补充处理是一个排出部D中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下,将 该一个排出部D利用与一个排出部D不同的其它排出部D来补充的处 理。更具体而言,补充处理是一个排出部D中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下, 代替使该一个排出部D排出墨,而使来自与一个排出部D不同的其它 排出部D的墨的排出量增加,利用其它排出部D补充一个排出部D(使 其它排出部D代替一个排出部D的作用)的处理。控制部6通过控制 喷墨打印机1的各部的动作以执行补充处理,即使在产生排出异常的情 况下,也不会停止打印处理来进行维护处理,能够继续打印处理。

另外,详细后述,排出状态判定处理是判定来自各排出部D的墨的 排出状态是否正常的处理。

以下,将利用具备其它喷嘴N的其它排出部D补充具备一个喷嘴N 的一个排出部D称为“利用其它喷嘴N补充一个喷嘴N”。另外,有时 将在具备一个喷嘴N的一个排出部D中产生排出异常仅表现为“在一 个喷嘴N中产生排出异常”。

此外,在利用其它排出部D补充一个排出部D的情况下,“使从其 它排出部D排出墨的排出量增加”当然也包括通过如果不执行补充处理 则不排出墨的预定的其它排出部D执行补充处理来排出墨的情况。

如图1所示,头单元5具备具有4M个排出部D的记录头30、以及 驱动记录头30具备的各排出部D,还用于检测各排出部D的排出异常 的头驱动器50(M为2以上的自然数)。此外,以下,为了区分4M个 排出部D的每一个,有时按顺序称为1段、2段、…、4M段。

4M个排出部D的每一个从四个墨盒31中的任意一个接受墨的供 给。

各排出部D能够将从墨盒31供给的墨填充到内部,并从该排出部 D具备的喷嘴N排出填充的墨。而且,各排出部D在输送机构7将记 录用纸P输送至压板74上的时机对记录用纸P排出墨,从而在记录用 纸P上形成图像。由此,能够从4M个排出部D整体排出CMYK这四 个颜色的墨,实现全彩色打印。

头驱动器50具备驱动信号生成部51、排出异常检测部52以及切换 部53。

驱动信号生成部51基于从控制部6供给的打印信号SI以及驱动波 形信号Com等信号,来生成用于分别驱动记录头30所具备的4M个排 出部D的驱动信号Vin。各排出部D若被供给驱动信号Vin,则基于被 供给的驱动信号Vin而被驱动,并能够对记录用纸P排出填充到内部的 墨。

排出异常检测部52将由于排出部D被驱动信号Vin驱动后所产生 的排出部D的内部的墨的振动等而引起的排出部D内部的压力的变化 作为残余振动信号Vout检测出。另外,排出异常检测部52基于检测出 的残余振动信号Vout,来判定该排出部D是否有排出异常等该排出部 D中的墨的排出状态,并输出表示该判定结果的判定结果信号Rs。

切换部53基于从控制部6供给的切换控制信号Sw,使各排出部D 与驱动信号生成部51或者排出异常检测部52中的任意一方电连接。

此外,头驱动器50的详细后述。

1.2.记录头的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3以及图4,对记录头30、和设置于记录头30的 排出部D进行说明。

图3是记录头30的示意性的一部分剖视图的一个例子。此外,在 该图中,由于考虑图示的情况而示出记录头30中的该记录头30具有的 4M个排出部D的中的一个排出部D、经由墨供给口360与该一个排出 部D连通的贮存器350、用于从墨盒31对贮存器350供给墨的进墨口 370。

如图5所示,排出部D具备压电元件300、内部被填充墨的空腔320、 与空腔320连通的喷嘴N、以及振动板310。排出部D通过压电元件300 被驱动信号Vin驱动,从而使喷嘴N排出空腔320内的墨。排出部D 的空腔320是通过成形为具有凹部这样的规定形状的空腔板340、形成 有喷嘴N的喷嘴板330、和振动板310划分的空间。空腔320经由墨供 给口360与贮存器350连通。贮存器350经由进墨口370与一个墨盒31 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压电元件300,例如采用图3所示的单压电 (单晶)型。压电元件300具有下部电极301、上部电极302、和设置 在下部电极301以及上部电极302之间的压电体303。而且,通过将下 部电极301设定为规定的基准电位VSS,对上部电极302供给驱动信号 Vin,若对下部电极301以及上部电极302之间施加电压,则压电元件 300根据该施加的电压向图中上下方向弯曲,其结果为,压电元件300 振动。

在空腔板340的上面开口部设置振动板310,下部电极301与振动 板310接合。因此,若压电元件300通过驱动信号Vin而振动,则振动 板310也振动。而且,因振动板310的振动,空腔320的容积(空腔320 内的压力)发生变化,填充到空腔320内的墨从喷嘴N被排出。在因墨 的排出而导致空腔320内的墨减少的情况下,从贮存器350供给墨。另 外,从墨盒31经由进墨口370向贮存器350供给墨。

图4是用于对从+Z方向或者-Z方向观察喷墨打印机1的情况下 (以下,将从+Z方向或者-Z方向观察喷墨打印机1称为“俯视”) 的、设置于记录头30的4M个喷嘴N的配置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说 明图。

如图4所示,在记录头30上设置有4列喷嘴列Ln(Ln-BK~ Ln-YL),该4列喷嘴列Ln(Ln-BK~Ln-YL)包括由配置在喷嘴形成 区域R-BK的M个喷嘴N构成的喷嘴列Ln-BK、由配置在喷嘴形成区 域R-CY的M个喷嘴N构成的喷嘴列Ln-CY、由配置在喷嘴形成区域 R-MG的M个喷嘴N构成的喷嘴列Ln-MG、由配置在喷嘴形成区域 R-YL的M个喷嘴N构成的喷嘴列Ln-YL。属于喷嘴列Ln-BK的M 个喷嘴N分别是设置在排出黑色(BK)墨的排出部D的喷嘴N。属于 喷嘴列Ln-CY的M个喷嘴N分别是设置在排出青色(CY)墨的排出 部D的喷嘴N。属于喷嘴列Ln-MG的M个喷嘴N分别是设置在排出 品红色(MG)墨的排出部D的喷嘴N。属于喷嘴列Ln-YL的M个喷 嘴N分别是设置在排出黄色(YL)墨的排出部D的喷嘴N。

以下,有时仅将喷嘴形成区域R-BK~R-YL称为区域R-BK~ R-YL。此外,各喷嘴列Ln是“喷嘴组”的一个例子。

四个区域R-BK~R-YL分别是通过俯视的情况下沿Y轴方向(“第 2方向”的一个例子)延伸的长边、和沿X轴方向延伸的短边划分的具 有长方形的形状的虚拟区域。

更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四个区域R-BK~R-YL被设置为在Y 轴方向上延伸至范围YNL。如上述,喷墨打印机1为行式打印机。因 此,在打印记录用纸P(准确而言,记录用纸P中Y轴方向的宽度为喷 墨打印机1可打印的最大宽度的记录用纸P)的情况下,Y轴方向上喷 嘴N延伸的范围YNL为该记录用纸P具有的Y轴方向的范围YP以上。

另外,这四个区域R-BK~R-YL的X轴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从 -X侧(上游侧)朝向+X侧(下游侧),按照区域R-BK、R-CY、R-MG、 R-YL这种顺序排列。

如图4所示,构成各喷嘴列Ln的M个喷嘴N被配置为在图中从左 侧(-Y侧)开始第偶数个喷嘴N和第奇数个喷嘴N的X轴方向的位 置相互不同,所谓配置成锯齿状。在各喷嘴列Ln中,喷嘴N间的Y轴 方向的间隔(间距)可根据打印分辨率(dpi:dotperinch)适当地设 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4列的喷嘴列Ln中,喷嘴N间的Y轴方向的 间距大致相同。而且,设置在记录头30上的4M个喷嘴N被设置为在 各喷嘴列Ln中从-Y侧开始第mi个的四个喷嘴N的Y轴方向的位置 大致相同(mi为满足1≤mi≤M的自然数)。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大致相同”除了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之外, 还包括考虑了由于制造误差、噪声等而引起的误差等各种误差的情况下 看做相同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处理中,并不是形成遍及记录用纸P的 整个区域这样的长条状的一个图像,如图4所示,假定将记录用纸P分 割为多个打印区域(例如,在记录用纸P打印A4尺寸的图像的情况下 的该A4尺寸的矩形的区域、标签用纸中的标签)、和用于分别划分这些 多个打印区域的留白区域,再形成与多个打印区域一一地对应的多个图 像的情况。

2.排出部的动作残余振动

接下来,参照图5~图13,对来自排出部D的墨的排出动作、和排 出部D所产生的残余振动进行说明。

图5是用于对来自排出部D的墨的排出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在图5(a)所示的状态中,若对排出部D具备的压电元件300从 头驱动器50供给驱动信号Vin,则在该压电元件300中,产生与施加到 电极间的电场对应的形变,该排出部D的振动板310在图中向上方向弯 曲。由此,与图5(a)所示的初始状态相比较,如图5(b)所示,该 排出部D的空腔320的容积扩大。在图5(b)所示的状态下,若使驱 动信号Vin表示的电位变化,则振动板310通过该弹性恢复力而恢复, 越过初始状态中的振动板310的位置向图中下方向移动,如图5(c)所 示,空腔320的容积急剧收缩。此时因空腔320内所产生的压缩压力, 填满空腔320的墨的一部分从与该空腔320的喷嘴N作为墨滴被排出。

各空腔320的振动板310在该一系列的墨排出动作结束后,至开始 下一次的墨排出动作为止的期间,进行衰减振动,即,进行残余振动。 假定为振动板310的残余振动具有由喷嘴N、墨供给口360的形状或者 墨的粘度等所引起的声阻r、流路内的墨重量所引起的惯性m、和振 动板310的柔量Cm决定的固有振动频率。

对基于上述假定的振动板310的残余振动的计算模型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假定了振动板310的残余振动的单振动的计算模型的电 路图。

这样,振动板310的残余振动的计算模型利用音压p、上述的惯性 m、柔量Cm以及声阻r表现。而且,若针对体积速度u计算图6的电 路赋予音压p时的步骤响应,则获得下式。

u={p/(ω·m)}e-σt·sin(ωt)

ω={1/(m·Cm)-α2}1/2

σ=r/(2m)

对从该式子得到的计算结果(计算值)和另外进行的排出部D的残 余振动的实验中的实验结果(实验值)进行比较。此外,残余振动的实 验是使墨的排出状态为正的排出部D排出墨后,对该排出部D的振动 板310所产生的残余振动进行检测的实验。

图7是表示残余振动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关系的图。从图7所示的 图可知,在排出部D中的墨的排出状态为正常的情况下,实验值和计算 值的2个波形大体一致。

另外,存在虽然排出部D进行墨排出动作,但该排出部D中的墨的 排出状态为异常,而无法正常从该排出部D的喷嘴N排出墨滴的情况 下,即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作为产生该排出异常的原因,例举(1) 气泡混入空腔320内,(2)由于空腔320内的墨的干燥等而导致的空腔 320内的墨的增粘或者凝固,(3)纸屑附着于喷嘴N的出口附近等。

如上述,排出异常典型地成为无法从喷嘴N排出墨的状态,即出现 墨不排出现象,该情况下,产生打印到记录用纸P上的图像中的像素的 点缺失。另外,如上述,在排出异常的情况下,假设从喷嘴N排出墨, 但墨的量过少,或排出的墨滴的飞行方向(弹道)偏离而未适正地着落, 所以还是成为像素的点缺失出现。根据这种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有 时将排出异常仅称为“点缺失”,另外,将排出异常的排出部D具备的 喷嘴称为“缺失喷嘴“。

以下,基于图7所示的比较结果,除了排出部D所产生的排出异常 的原因之外,还以残余振动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大体一致的方式调整声阻 r以及惯性m中的至少一方的值。

首先,对作为排出异常的原因之一的(1)气泡混入空腔320内进 行研究。图8是用于对气泡混入到空腔320内的情况进行说明的概念图。 如图8所示,考虑到在气泡混入到空腔320内的情况下,填满空腔320 内的墨的总重量减少,惯性m降低。另外,如图8所例示,考虑到在 气泡附着于喷嘴N附近的况下,成为看做喷嘴N的直径增大到其直径 的大小的状态,考虑到声阻r降低。

因此,通过与图7所示的墨的排出状态为正常的情况下相比较,将 声阻r以及惯性m设定得较小,与气泡混入时的残余振动的实验值匹配, 从而得到图9那样的结果(图)。如图7以及图9所示,气泡混入到空 腔320内而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下,与排出状态为正常的情况下相比较, 残余振动的频率变高。此外,因声阻r降低等,残余振动的振幅的衰减 率也变小,残余振动也能够确认使其振幅缓慢地下降。

接下来,对作为排出异常的原因之一的(2)空腔320内的墨的增 粘或者凝固进行研究。图10是用于对空腔320的喷嘴N附近的墨因干 燥而凝固的情况进行说明的概念图。如图10所示,在喷嘴N附近的墨 干燥而凝固的情况下,空腔320内的墨成为被封闭在空腔320内这种状 况。考虑到这种情况下,声阻r增加。

因此,通过与图7所示的墨的排出状态为正常的情况相比较,将声 阻r设定得较大,与喷嘴N附近的墨凝固或者增粘的情况下的残余振动 的实验值匹配,从而得到图11那样的结果(图)。此外,图11所示的 实验值是测量了将排出部D以数日间未安装未图示的帽的状态下放置, 喷嘴N附近的墨凝固的状态下的振动板310的残余振动而得到的值。如 图7以及图11所示,在空腔320内的喷嘴N附近的墨凝固的情况下, 获得通过与排出状态为正常的情况下相比较,残余振动的频率变得极 低,并且,残余振动成为过衰减的特征的波形。这是因为,为了排出墨 而振动板310向+Z方向(上方)靠近,墨从贮存器流入到空腔320内 后,振动板310向-Z方向(下方)移动时,没有空腔320内的墨的逃 跑线路,所以振动板310不能急剧振动(由于成为过衰减)。

接下来,对作为排出异常的原因之一的(3)纸屑附着在喷嘴N的 出口附近进行研究。图12是用于对纸屑附着在喷嘴N的出口附近的情 况进行说明的概念图。如图12所示,在纸屑附着在喷嘴N的出口附近 的情况下,墨从空腔320内经由纸屑渗润,并且,无法从喷嘴N排出墨。 考虑到在纸屑附着在喷嘴N的出口附近,墨从喷嘴N渗润的情况下, 从振动板310观察,从空腔320内渗润的量的墨与排出状态为正常的情 况下相比增加,惯性m增加。另外,考虑由于附着在喷嘴N的出口附 近的纸屑的纤维而声阻r增大。

因此,通过与图7所示那样的墨的排出状态为正常的情况下相比较, 将惯性m以及声阻r设定得较大,与纸屑附着于喷嘴N的出口附近时 的残余振动的实验值匹配,从而得到图13的结果(图)。从图7以及图 13的图可知,在纸屑附着在喷嘴N的出口附近的情况下,与排出状态 为正常的情况下相比较,残余振动的频率变低。

此外,从图11以及图13所示的图表可知(3)在纸屑附着在喷嘴 N的出口附近的情况下,(2)与空腔320内的墨的增粘的情况下相比较, 残余振动的频率较高。

此处,在(2)墨增粘的情况下、和(3)纸屑附着在喷嘴N的出口 附近的情况下,与墨的排出状态为正常的情况下相比残余振动的频率都 变低。这两个排出异常的原因通过使残余振动的波形,具体而言,残余 振动的频率或者周期具有预先决定的阈值,并进行比较,能够区分。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能够基于驱动各排出部D时所产生的残余振动 的波形,特别是基于残余振动的频率或者周期,来判定各排出部D的排 出状态。更具体而言,能够基于残余振动的频率或者周期,对各排出部 D中的排出状态是否正常、以及对各排出部D中的排出状态为异常的情 况下该排出异常的原因符合上述的(1)~(3)中的哪个进行判定。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该排出 状态判定处理对残余振动进行解析来判定排出状态。

3.头驱动器的构成以及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14~图21,对头驱动器50(驱动信号生成部51、 排出异常检测部52、以及切换部53)的构成以及动作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头驱动器50中的驱动信号生成部51的构成的框图。

如图16所示,驱动信号生成部51以与4M个排出部D一一对应的 方式具有4M个由移位寄存器SR、锁存电路LT、解码器DC、传输门 TGa、TGb、以及TGc构成的组。以下,有时将构成这4M个组的各要 素,在图中从上至下案顺序称为1段、2段、…、4M段。

此外,详细后述,排出异常检测部52以与4M个排出部D一一对 应的方式具备4M个排出异常检测电路CT(CT[1]、CT[2]、…、CT[4M])。

从控制部6对驱动信号生成部51供给时钟信号CL、打印信号SI、 锁存信号LAT、改变信号CH、以及驱动波形信号Com(Com-A、Com-B、 Com-C)。

此处,打印信号SI是当形成图像的1点时,对使各排出部D(各 喷嘴N)排出的墨量进行规定的数字信号。更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所 涉及的打印信号SI是针对各排出部D排出的墨量,利用高位比特b1、 中位比特b2、以及低位比特b3的3比特规定的信号,从控制部6与时 钟信号CL同步地例如以串行方式供给给驱动信号生成部51。通过打印 信号SI,控制从各排出部D排出的墨量,在记录用纸P的各点上,能 够表示非记录、小点、中点、以及大点四个灰度,而且能够生成用于使 残余振动产生来检查墨的排出状态的检查用的驱动信号Vin。

移位寄存器SR分别按每一与各排出部D对应的3比特暂时保持打 印信号SI。详细而言,使与4M个排出部D一一对应的1段、2段、…、 4M段的4M个移位寄存器SR相互级联连接,并且,按照时钟信号CL 将串行供给的打印信号SI依次转送至后段。而且,在对4M个移位寄 存器SR的全部转送了打印信号SI的时刻,时钟信号CL的供给停止, 4M个移位寄存器SR分别维持保持了与打印信号SI中的自身对应的3 比特量的数据的状态。

4M个锁存电路LT分别在锁存信号LAT上升的时机,将被保持在 4M个移位寄存器SR的各自中的、与各段对应的3比特量的打印信号 SI一齐锁存。图14中,SI[1]、SI[2]、…、SI[4M]分别示出分别 被与1段、2段、…、4M段的移位寄存器SR对应的锁存电路LT锁存 的3比特量的打印信号SI。

然而,喷墨打印机1执行打印处理以及排出状态判定处理中的至少 一个处理的期间即,动作期间由多个单位动作期间Tu构成。各单位动 作期间Tu由控制期间Ts1和控制期间Ts1的后续的控制期间Ts2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期间Ts1以及Ts2具有相互相等的时间长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动作期间构成多个单位动作期间Tu,打 印处理执行单位动作期间Tu,以及,排出状态判定处理执行单位动作 期间Tu的,两种的单位动作期间Tu分类。

如上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将长条状的记录用纸P 分割成多个打印区域、和用于划分多个打印区域的各个的留白区域,再 对各打印区域形成一个图像。

具体而言,控制部6将构成动作期间的多个单位动作期间Tu中的、 记录用纸P的打印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记录头30的下侧(-Z侧) 的期间分类为执行打印处理的单位动作期间Tu,并控制喷墨打印机1 的各部的动作,在该单位动作期间Tu中执行打印处理。

另一方面,控制部6将构成动作期间的多个单位动作期间Tu中的、 仅记录用纸P的留白区域位于记录头30的下侧(-Z侧)的期间分类 为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的单位动作期间Tu,并控制喷墨打印机1的 各部的动作,在该单位动作期间Tu中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

控制部6在每个单位动作期间Tu对驱动信号生成部51供给打印信 号SI,并且,锁存电路LT在每个单位动作期间Tu供给锁存打印信号 SI[1]、SI[2]、…、SI[4M]这样的锁存信号LAT。即,控制部6 控制驱动信号生成部51,以使在每个单位动作期间Tu对4M个排出部 D供给驱动信号Vin。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6控制驱动信号生成部51,以使在执行打印处 理的单位动作期间Tu,对4M个排出部D的各个供给打印用的驱动信 号Vin。由此,4M个的排出部D对记录用纸P排出与打印数据PD对 应的量的墨,在记录用纸P上形成与打印数据PD对应的图像。

另外,控制部6控制驱动信号生成部51,以使在执行排出状态判定 处理的单位动作期间Tu中,对4M个排出部D的各个供给检查用的驱 动信号Vin。由此,执行各排出部D中是否产生排出异常的判定(排出 状态判定处理)。

解码器DC对被锁存电路LT锁存的3比特量的打印信号SI进行解 码,并分别在控制期间Ts1以及Ts2输出选择信号Sa、Sb、以及Sc。

图15是表示解码器DC进行的解码的内容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 与m段(m为满足1≤m≤4M的自然数)对应的打印信号SI[m]表 示的内容例如为(b1,b2,b3)=(1,0,0)的情况下,m段的解码 器DC在控制期间Ts1中,将选择信号Sa设定为高电平H,并且,将 选择信号Sb以及Sc设定为低电平L,另外,在控制期间Ts2中,将选 择信号Sb设定为高电平H,并且,将选择信号Sa以及Sc设定为低电 平L。另外,例如,在低位比特b3为“1”的情况下,换句话说,(b1, b2,b3)=(0,0,1)的情况下,m段的解码器DC在控制期间Ts1 以及Ts2中,将选择信号Sc设定为高电平H,并且,将选择信号Sa以 及Sb设定为低电平L。

使说明返回到图14。

如图14所示,驱动信号生成部51具备4M个传输门TGa、TGb、 以及TGc的组。4M个传输门TGa、TGb、以及TGc的组被设置为与 4M个排出部D一一对应。

传输门TGa在选择信号Sa为H电平时导通,在L电平时截止。 传输门TGb在选择信号Sb为H电平时导通,在L电平时截止。传输 门TGc在选择信号Sc为H电平时导通,在L电平时截止。

例如,在m段中,打印信号SI[m]表示的内容为(b1,b2,b3) =(1,0,0)的情况下,在控制期间Ts1中,传输门TGa导通,并且 传输门TGb以及TGc截止,另外,在控制期间Ts2中,传输门TGb 导通,并且传输门TGb以及TGc截止。

对传输门TGa的一端供给驱动波形信号Com-A,对传输门TGb的 一端供给驱动波形信号Com-B,对传输门TGc的一端供给驱动波形信 号Com-C。另外,传输门TGa、TGb、以及TGc的另一端共同与切换 部53的输出端OTN连接。

传输门TGa、TGb、以及TGc排他地导通,在每个控制期间Ts1 以及Ts2所选择的驱动波形信号Com-A、Com-B或者Com-C作为驱动 信号Vin[m]被输出给m段的输出端OTN,并经由切换部53供给给 m段的排出部D。

图16是用于对单位动作期间Tu中的驱动信号生成部51的动作进 行说明的时间图。如图16所示,单位动作期间Tu是由控制部6输出的 锁存信号LAT规定的期间。另外,单位动作期间Tu所包含的控制期间 Ts1以及Ts2是由控制部6输出的锁存信号LAT以及改变信号CH规定 的期间。

单位动作期间Tu中从控制部6供给的驱动波形信号Com-A是用于 生成打印用的驱动信号Vin的信号,如图16所示,具有使被配置在单 位动作期间Tu中控制期间Ts1的单位波形PA1、和被配置在控制期间 Ts2的单位波形PA2连续的波形。单位波形PA1以及单位波形PA2的 开始以及结束的时刻的电位均为基准电位V0。另外,单位波形PA1的 最低电位Va11与最高电位Va12的电位差比单位波形PA2的最低电位 Va21与最高电位Va22的电位差大。因此,在各排出部D具备的压电元 件300基于单位波形PA1被驱动的情况下从该排出部D具备的喷嘴N 排出的墨的量比基于单位波形PA2被驱动的情况下排出的墨的量多。

单位动作期间Tu中从控制部6供给的驱动波形信号Com-B是用于 生成打印用的驱动信号Vin的信号,具有使被配置在控制期间Ts1的单 位波形PB1、和被配置在控制期间Ts2的单位波形PB2连续的波形。单 位波形PB1的开始以及结束的时刻的电位均为基准电位V0,单位波形 PB2在整个控制期间Ts2被保持为基准电位V0。另外,单位波形PB1 的最低电位Vb11与最高电位(在该图所示的例子中,基准电位V0)的 电位差比单位波形PA2的最低电位Va21与最高电位Va22的电位差小。 而且,即使各排出部D具备的压电元件300基于单位波形PB1被驱动 的情况下,也不从该排出部D具备的喷嘴N排出墨。同样地,在对压 电元件300供给单位波形PB2的情况下,也不会从喷嘴N排出墨。

单位动作期间Tu中从控制部6供给的驱动波形信号Com-C是用于 生成检查用的驱动信号Vin的信号,具有使被配置在控制期间Ts1的单 位波形PC1、和被配置在控制期间Ts2的单位波形PC2连续的波形。 单位波形PC1从基准电位V0迁移到最低电位Vc11后再向最高电位 Vc12迁移,之后,直至控制期间Ts1结束为止被保持为最高电位Vc12。 另外,单位波形PC2维持最高电位Vc12后,在控制期间Ts2结束前从 最高电位Vc12向基准电位V0迁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位波形PC1中的最低电位Vc11以及最高电位 Vc12的电位差比单位波形PA2中的最低电位Va21以及最高电位Va22 的电位差小,在通过具有单位波形PC1的检查用的驱动信号Vin驱动 排出部D的情况下,设定成不从该排出部D排出墨这样的电位。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排出状态判定处理以不排出墨的方式驱 动排出部D时,基于该排出部D中所产生的残余振动,来判定排出部D 中的墨的排出状态的、所谓“非排出检查”。

如图16所示,4M个锁存电路LT在锁存信号LAT的上升的时刻, 即,在开始单位动作期间Tu的时刻,输出打印信号SI[1]、SI[2]、…、 SI[4M]。

另外,m段的解码器DC如上述,根据打印信号SI[m],分别在控 制期间Ts1以及Ts2中,基于图15所示的解码内容来输出选择信号Sa、 Sb、以及Sc。

另外,m段的传输门TGa、TGb、以及TGc如上述,基于选择信 号Sa、Sb以及Sc,来选择驱动波形信号Com-A、Com-B、以及Com-C 中的任意一个,并将选择出的驱动波形信号Com作为驱动信号Vin[m], 输出。

此外,图16所示的切换期间指定信号RT是规定切换期间Td的信 号。切换期间指定信号RT以及切换期间Td后述。

除了图14~图16,还参照图17,对单位动作期间Tu中驱动信号生 成部51输出的驱动信号Vin的波形进行说明。

单位动作期间Tu中供给的打印信号SI[m]的内容为(b1,b2, b3)=(1,1,0)的情况下,在控制期间Ts1中,选择信号Sa、Sb、 以及Sc分别为H电平、L电平、L电平,所以利用传输门TGa选择驱 动波形信号Com-A,单位波形PA1作为驱动信号Vin[m]被输出。同 样地,在控制期间Ts2中,选择驱动波形信号Com-A,单位波形PA2 作为驱动信号Vin[m]被输出。因此,该情况下,单位动作期间Tu 中供给给m段的排出部D的驱动信号Vin[m]是打印用的驱动信号 Vin,其波形如图17所示,成为包括单位波形PA1以及单位波形PA2 的波形DpAA。

结果,m段的排出部D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进行基于单位波形PA1 的中程度的量的墨的排出、和基于单位波形PA2的小程度的量的墨的排 出,这两次排出的墨在记录用纸P上合体,所以在记录用纸P上形成大 点。

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供给的打印信号SI[m]的内容为(b1,b2, b3)=(1,0,0)的情况下,在控制期间Ts1中选择驱动波形信号Com-A, 在控制期间Ts2中选择驱动波形信号Com-B,所以单位动作期间Tu中 供给给m段的排出部D的驱动信号Vin[m]是打印用的驱动信号Vin, 其波形成为包括单位波形PA1以及单位波形PB2的波形DpAB。结果, m段的排出部D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进行基于单位波形PA1的中程度 的量的墨的排出,在记录用纸P上形成中点。

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供给的打印信号SI[m]的内容为(b1,b2, b3)=(0,1,0)的情况下,在控制期间Ts1中选择驱动波形信号Com-B, 在控制期间Ts2中选择驱动波形信号Com-A,所以在单位动作期间Tu 中供给给m段的排出部D的驱动信号Vin[m]是打印用的驱动信号 Vin,其波形成为包括单位波形PB1以及单位波形PA2的波形DpAB。 结果m段的排出部D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进行基于单位波形PA2的 小程度的量的墨的排出,在记录用纸P上形成小点。

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供给的打印信号SI[m]的内容为(b1,b2, b3)=(0,0,0)的情况下,在控制期间Ts1以及控制期间Ts2中选 择驱动波形信号Com-B,所以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供给给m段的排出 部D的驱动信号Vin[m]是打印用的驱动信号Vin,其波形成为包括 单位波形PB1以及单位波形PB2的波形DpBB。结果在单位动作期间 Tu中不从m段的排出部D排出墨,在记录用纸P上未形成点(成为非 记录)。

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供给的打印信号SI[m]的内容为(b1,b2, b3)=(0,0,1)的情况下,在控制期间Ts1以及Ts2中选择驱动波 形信号Com-C,所以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供给给m段的排出部D的 驱动信号Vin[m]是检查用的驱动信号Vin,其波形成为包括单位波 形PC1以及单位波形PC2的波形DpT。

图18是表示头驱动器50中的切换部53的构成的框图。另外,该 图中,示出切换部53、排出异常检测部52、排出部D以及驱动信号生 成部51的电连接关系。

如图18所示,切换部53具备与4M个排出部D一一对应的1段~ 4M段的4M个切换电路U(U[1]、U[2]、…、U[4M])。另外,排出异 常检测部52具备与4M个排出部D一一对应的1段~4M段的4M个排 出异常检测电路CT(CT[1]、CT[2]、…、CT[4M])。

m段的切换电路U[m]使m段的排出部D的压电元件300与驱 动信号生成部51具备的m段的输出端OTN,或者,排出异常检测部 52具备的m段的排出异常检测电路CT[m]中的任意一方电连接。

以下,在各切换电路U中,将使排出部D与驱动信号生成部51的 输出端OTN电连接的状态称为第1连接状态。另外,将使排出部D与 排出异常检测部52的排出异常检测电路CT电连接的状态称为第2连 接状态。

控制部6对各切换电路U输出用于控制各切换电路U的连接状态的 切换控制信号Sw。

具体而言,控制部6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将m段的排出部D使用 于打印处理的情况下,将与该m段的排出部D对应的切换电路U[m] 在该单位动作期间Tu的整个期间维持第1连接状态这样的切换控制信 号Sw[m]供给给切换电路U[m]。因此,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将m 段的排出部D使用于打印处理的情况下,在该单位动作期间Tu的整个 期间,从驱动信号生成部51对m段的排出部D供给驱动信号Vin。

另一方面,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m段的排出部D成为排出状态判 定处理的对象的情况下,控制部6较与该m段的排出部D对应的切换 电路U[m]在该单位动作期间Tu中的切换期间Td以外的期间成为第 1连接状态,而在切换期间Td中成为第2连接状态的这样的切换控制 信号Sw[m]供给给切换电路U[m]。因此,在单位动作期间Tu中, m段的排出部D成为排出状态判定处理的对象的情况下,在该单位动 作期间Tu中的切换期间Td以外的期间,从驱动信号生成部51对m段 的排出部D供给驱动信号Vin,在切换期间Td,从m段的排出部D对 排出异常检测电路CT[m]供给残余振动信号Vou。

此处,如图16所例示,切换期间Td是控制部6将生成的切换期间 指定信号RT设定为电位VL的期间。具体而言,切换期间Td是单位 动作期间Tu中,以驱动波形信号Com-C(换句话说,波形DpT)成为 维持电位Vc12的期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方式规定的期间。

排出异常检测电路CT在切换期间Td中,检测排出部D的压电 元件300的起电力的变化,作为残余振动信号Vout。

图19是表示排出异常检测部52具备的排出异常检测电路CT的构 成的框图。

如图19所示,排出异常检测电路CT具备检测部55,其基于残余 振动信号Vout,输出表示排出部D的残余振动的1周期的时间长度的 检测信号Tc;以及排出状态判定部56,其基于检测信号Tc,来判定排 出部D中的排出状态(换句话说,判定排出异常的有无,并且判定有排 出异常的情况下的其排出异常的原因),并输出表示判定结果的判定结 果信号Rs。

检测部55具备波形整形部551,其生成从自排出部D输出的残余振 动信号Vout除去噪声成分等所得的整形波形信号Vd;以及计测部552, 其基于整形波形信号Vd来生成检测信号Tc。

波形整形部551例如具备用于输出使与残余振动信号Vout的频带 相比低的区域的频率成分衰减的信号的高通滤波器、用于输出使与残余 振动信号Vout的频带相比高的区域的频率成分衰减的信号的低通滤波 器等,包括能够输出限定残余振动信号Vout的频率范围而除去噪声成 分的整形波形信号Vd的构成。另外,波形整形部551也可以是包括用 于调整残余振动信号Vout的振幅的负反馈型放大器、用于对残余振动 信号Vout的阻抗进行变换来输出低阻抗的整形波形信号Vd的电压跟 随器等的构成。

对计测部552供给波形整形部551中对残余振动信号Vout进行整 形所得的整形波形信号Vd、控制部6生成的屏蔽信号Msk、在整形波 形信号Vd的振幅中心电平的电位所规定的阈值电位Vth_c、在比阈值 电位Vth_c高的电位所规定的阈值电位Vth_o、和在比阈值电位Vth_c 低的电位所规定的阈值电位Vth_u。

计测部552基于这些信号等,来输出检测信号Tc、和表示该检测信 号Tc是否是有效的值的有效性标志Flag。

图20是表示计测部552的动作的时间图。

如该图所示,计测部552对整形波形信号Vd表示的电位与阈值电 位Vth_c进行比较,来生成在整形波形信号Vd表示的电位为阈值电位 Vth_c以上的情况下成为高电平,而在整形波形信号Vd表示的电位小 于阈值电位Vth_c的情况下成为低电平的比较信号Cmp1。

另外,计测部552对整形波形信号Vd表示的电位与阈值电位Vth_o 进行比较,来生成在整形波形信号Vd表示的电位为阈值电位Vth_o以 上的情况下成为高电平,而在整形波形信号Vd表示的电位小于阈值电 位Vth_o的情况下成为低电平的比较信号Cmp2。

另外,计测部552对整形波形信号Vd表示的电位与阈值电位Vth_u 进行比较,来生成在整形波形信号Vd表示的电位小于阈值电位Vth_u 的情况下成为高电平,而在整形波形信号Vd表示的电位为阈值电位 Vth_u以上的情况下成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Cmp3。

屏蔽信号Msk是在从开始来自波形整形部551的整形波形信号Vd 的供给之后的规定期间Tmsk的期间成为高电平的信号。在本实施方式 中,仅将整形波形信号Vd中经过期间Tmsk后的整形波形信号Vd作 为对象来生成检测信号Tc,所以能够获得除去了残余振动的开始之后重 叠的噪声成分的精度较高的检测信号Tc。

计测部552具备计数器(省略图示)。该计数器在屏蔽信号Msk下 降到低电平后,整形波形信号Vd表示的电位最初与阈值电位Vth_c相 等的时刻即时刻t1,开始时钟信号(省略图示)的计数。即,该计数器 在屏蔽信号Msk下降到低电平后,比较信号Cmp1最初上升到高电平 的时刻,或者,比较信号Cmp1最初向低电平下降的时刻中较早的一方 的时刻即时刻t1开始计数。

而且,该计数器开始计数后,在整形波形信号Vd表示的电位第二 次成为阈值电位Vth_c的时刻即时刻t2使时钟信号的计数结束,并将 得到的计数值作为检测信号Tc输出。即,该计数器在屏蔽信号Msk下 降到低电平后,在比较信号Cmp1第二次向高电平上升的时刻,或者, 比较信号Cmp1第二次向低电平下降的时刻中较早的一方的时刻即时 刻t2结束计数。这样,计测部552对从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的时间长 度进行计测,作为整形波形信号Vd的1周期的时间长度,从而生成检 测信号Tc。

然而,如20中点划线所示,在整形波形信号Vd的振幅较小的情况 下,无法准确地计测检测信号Tc的可能性变高。另外,在整形波形信 号Vd的振幅较小的情况下,即使在假设仅基于检测信号Tc的结果判 断为排出部D的排出状态为正常的情况下,实际上存在产生排出异常的 可能性。

例如,在整形波形信号Vd的振幅较小的情况下,考虑因空腔320 中没有注入墨而无法排出墨的状态等。

因此,本实施方式判定整形波形信号Vd的振幅是否具有用于计测 检测信号Tc的充分的大小,并将该判定的结果作为有效性标志Flag输 出。

具体而言,计测部552在通过计数器执行计数的期间,换句话说, 在从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的期间,整形波形信号Vd表示的电位超过 阈值电位Vth_o、且低于阈值电位Vth_u的情况下,将有效性标志Flag 的值设定为表示检测信号Tc有效的值“1”,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设定 为“0”,并输出该有效性标志Flag。更详细而言,计测部552在从时刻 t1至时刻t2为止的期间,在比较信号Cmp2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后 再次向低电平降低、且比较信号Cmp3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后再次向 低电平降低的情况下,将有效性标志Flag的值设定为“1”,在除此之 外的情况洗,将有效性标志Flag的值设定为“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计测部552除了生成表示整形波形信号Vd 的1周期的时间长度的检测信号Tc之外,还判定整形波形信号Vd是 否具有用于计测检测信号Tc的充分的大小的振幅,所以能够更准确地 检测排出异常。

排出状态判定部56基于检测信号Tc以及有效性标志Flag来判定排 出部D中的墨的排出状态,并将判定结果作为判定结果信号Rs输出。

图21是用于对排出状态判定部56中的判定的内容进行说明的说明 图。如该图所示,排出状态判定部56将检测信号Tc表示的时间长度同 阈值Tth1、表示比阈值Tth1长的时间长度的阈值Tth2、以及表示比阈 值Tth2更长的时间长度的阈值Tth3这3个阈值(或者,这3个阈值中 的一部分阈值)进行比较。

此处,阈值Tth1是用于表示因空腔320内部产生气泡而残余振动 的频率变高的情况下的残余振动的1周期的时间长度、和排出状态为正 常的情况下的残余振动的1周期的时间长度的边界的值。

另外,阈值Tth2是用于表示因喷嘴N出口附近附着纸屑而残余振 动的频率变低的情况下的残余振动的1周期的时间长度、和排出状态为 正常的情况下的残余振动的1周期的时间长度的边界的值。

另外,阈值Tth3是用于表示因喷嘴N附近的墨的凝固或者增粘而 与纸屑附着的情况相比残余振动的频率更低的情况下的残余振动的1周 期的时间长度、和喷嘴N出口附近附着纸屑的情况下的残余振动的1 周期的时间长度的边界的值。

如图21所示,在有效性标志Flag的值为“1”且满足“TTH1≤Tc ≤TTH2”的情况下,排出状态判定部56判定为排出部D中的墨的排 出状态是正常的,对判定结果信号Rs设定表示排出状态为正常的值 “1”。另一方面,在有效性标志Flag的值为“1”且满足“Tc<TTH1” 的情况下,排出状态判定部56判定为因空腔320所产生的气泡而产生 排出异常,对判定结果信号Rs设定表示因气泡而产生排出异常的值 “2”。另外,在有效性标志Flag的值为“1”且满足“TTH2<Tc≤TTH3” 的情况下,判定为因附着在喷嘴N出口附近的纸屑而产生排出异常,并 对判定结果信号Rs设定表示因纸屑而产生排出异常的值“3”。另外, 在有效性标志Flag的值为“1”且满足“TTH3<Tc”的情况下,排出 状态判定部56判定为因喷嘴N附近的墨的增粘而产生排出异常,并对 判定结果信号Rs设定表示因墨增粘而产生排出异常的值“4”。另外, 在有效性标志Flag的值为“0”的情况下,排出状态判定部56对判定 结果信号Rs设定表示因没有注入墨等一些原因而产生排出异常的值 “5”。

如以上那样,在排出状态判定部56中判定排出部D中的排出状态, 并将判定结果作为判定结果信号Rs输出。因此,控制部6能够基于判 定结果信号Rs来掌握4M个排出部D中哪个排出部D中产生排出异常。

控制部6将排出状态判定部56输出的判定结果信号Rs与用于识别 与该判定结果信号Rs对应的排出部D的信息(例如段数)建立对应地 使存储部62存储。

此外,详细后述,但控制部6在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下,采取控制 喷墨打印机1的动作,以中断打印处理来执行维护处理,或者,控制喷 墨打印机1的动作,一边继续打印处理一边执行补充处理等应。由此,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中,能够将由于排出异常而导致的 打印质量的降低限于最小限度。

4.补充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22~图27,对喷墨打印机1执行的补充处理进行 说明。

4.1.补充处理的概要

如上述,喷墨打印机1执行在一个喷嘴N中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下, 利用其它喷嘴N补充该一个喷嘴N的补充处理。即使补充产生排出异 常的喷嘴N的喷嘴N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三个喷嘴N补充 产生排出异常的喷嘴N。

以下,将产生排出异常的喷嘴N称为排出异常喷嘴N-TG(或者, 仅称为“喷嘴N-TG”)。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N-TG属于喷嘴列Ln-BK, 在是用于排出黑色(BK)墨的喷嘴N的情况下,执行补充处理。

另外,以下,有时将补充喷嘴N-TG的喷嘴N统称为补充喷嘴N-D (或者,仅称为“喷嘴N-D”)。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喷嘴N-D,采用属于喷嘴列Ln-CY的喷嘴 N-CY、属于喷嘴列Ln-MG的喷嘴N-MG、和属于喷嘴列Ln-YL的喷 嘴N-YL。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N-D(N-CY、N-MG、N-YL)如图 22所示,是Y轴方向的位置与喷嘴N-TG大致相同的喷嘴N。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执行在喷嘴N-TG产生排 出异常的情况下,利用三个喷嘴N-D(喷嘴N-CY、N-MG以及N-YL) 补充喷嘴N-TG的补充处理。

图22例示出4列喷嘴列Ln-BK~Ln-YL分别具备9个喷嘴N的 情况下(换句话说,M=9的情况下)的补充处理。

更具体而言,如图22(A)所示,假定为了在记录用纸P形成打印 数据PD表示的图像,分别从属于喷嘴列Ln-BK的9个喷嘴N1~N9 排出大程度的量的墨,而想要在记录用纸P的像素Px1~Px9形成大点 的黑色(BK)的点Dt1~Dt9的情况下,在喷嘴N5产生排出异常,因 来自喷嘴N5的墨的排出而无法在像素Px5形成点Dt5的情况。即,在 该图所示的例子中,喷嘴N5相当于排出异常喷嘴N-TG。

而且,如图22(B)所示,例示出通过执行补充处理,在像素Px5 中,代替通过喷嘴N5排出的墨所形成的预定的点Dt5,而形成通过喷 嘴N-CY排出的青色(CY)的墨所形成的中点的点Dt-CY、通过喷嘴 N-MG排出的品红色(MG)的墨所形成的中点的点Dt-MG、和通过喷 嘴N-YL排出的黄色(YL)的墨所形成的中点的点Dt-YL的情况。

以下,将通过从喷嘴N-TG排出的墨所形成的预定的点Dt称为“被 补充点Dt-TG”(或者,仅称为“点Dt-TG”)。另外,有时将通过从各 喷嘴N-D排出的墨所形成的点Dt称为“补充点Dt-D”(或者,仅称为 “点Dt-D”)。

在图22所示的例子中,点Dt5相当于点Dt-TG,点Dt-CY、Dt-MG、 以及Dt-YL分别相当于点Dt-D。

此外,在图22中例示出喷嘴N-D为不执行补充处理则不排出墨 的预定的喷嘴N的情况,但喷嘴N-D也可以是即使不执行补充处理也 排出墨的预定的喷嘴N。

如上述,“使来自喷嘴N-D的墨的排出量增加”的情况包括使即使 不执行补充处理也排出墨的预定的喷嘴N中执行补充处理时的墨的排 出量比不执行补充处理时的墨的排出量多的情况、和如果不执行补充处 理则不排出墨的预定的喷嘴N中为了执行补充处理而使墨排出的情况 这两种情况。即,喷墨打印机1通过与假定为不执行补充处理的情况相 比较来使来自喷嘴N-D的墨的排出量增加,来执行补充处理。

以下,在假定为未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下,将从喷嘴N-TG排出 的预定的墨量称为排出量Q-TG。即,排出量Q-TG是为了形成打印数 据PD表示的图像而应从喷嘴N-TG排出的墨量。

另外,将执行补充处理的情况下的来自喷嘴N-D的墨的排出量(以 下,有时称为“补充后排出量”)、和假定为不执行补充处理的情况下来 自预定的喷嘴N-D的墨的排出量(以下,有时称为“补充前排出量”) 的差值称为增加量Q-D。即,补充前排出量为为了形成打印数据PD表 示的图像而应从喷嘴N-D排出的墨量,补充后排出量是执行补充处理的 情况下实际从喷嘴N-D排出的墨量,增加量Q-D是来自喷嘴N-D的墨 的排出量中伴随补充处理的增加量。

此外,在需要特别区分的情况下,有时将增加量Q-D中喷嘴N-CY 中的补充后排出量与补充前排出量的差值(换句话说,来自喷嘴N-CY 的墨的排出量中伴随补充处理的增加量)称为增加量Q-CY,将喷嘴 N-MG中的补充后排出量与补充前排出量的差值(换句话说,来自喷嘴 N-MG的墨的排出量中伴随补充处理的增加量)称为增加量Q-MG,将 喷嘴N-YL中的补充后排出量与补充前排出量的差值(换句话说,来自 喷嘴N-YL的墨的排出量中伴随补充处理的增加量)称为增加量Q-YL。 即,增加量Q-D是增加量Q-CY、Q-MG、以及Q-YL的统称。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执行补充处理,以使各增加量 Q-D(Q-CY、Q-MG、Q-YL)比排出量Q-TG少。

一般,若对记录用纸P排出记录用纸P可接受的墨量以上的墨, 则在记录用纸P上产生波浪状的绉面(cockling),不被记录用纸P的墨 在记录用纸P的表面或者内部扩散而产生墨的渗润。这种记录用纸P 的绉面、墨的渗润等称为在记录用纸P所形成的图像的画质的降低的原 因。

特别是在补充处理中,代替形成一个点Dt-TG而形成三个点Dt-D, 或者,代替形成一个点Dt-TG而增大三个点Dt-D的尺寸的情况下,如 果较多地存在排出异常的喷嘴N-TG,则排出至记录用纸P上的墨的总 量变多,所以产生由于记录用纸P的绉面、墨的渗润等的、画质的降低 的可能性提高。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执行补充处理,以使增加量Q-D 比排出量Q-TG少,所以与增加量Q-D为排出量Q-TG以上的情况相 比较,伴随补充处理将排出至记录用纸P的墨的总量的增加的程度抑制 得较小,能够将产生由于记录用纸P的绉面、墨的渗润等而导致的画质 降低的可能性抑制得较低。

4.2.补充处理中的控制部的动作

控制部6对以上所说明的补充处理的执行进行控制。

图23是用于对补充处理中的控制部6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进 行说明的流程图。以下,参照图23,对补充处理中的控制部6的处理的 流程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控制部6在排出状态判定处理中检测出产生排出异常的排出异常 喷嘴N-TG的情况下,使图23所示的处理开始。此外,控制部6在排 出状态判定处理中所检测出的喷嘴N-TG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对多个喷 嘴N-TG的各个执行图23所示的处理。

如图23所示,控制部6首先判定喷嘴N-TG是否是排出黑色(BK) 墨的喷嘴N(步骤S100)。

控制部6在步骤S100中的判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换句话说, 喷嘴N-TG是排出黑色(BK)墨的喷嘴N的情况下,参照存储部62存 储的判定结果信号Rs,来判定与喷嘴N-TG对应的三个喷嘴N-D(喷 嘴N-CY、N-MG、以及N-YL)的排出状态是否正常,换言之,判定是 否能够进行三个喷嘴N-D(喷嘴N-CY、N-MG、以及N-YL)对喷嘴 N-TG的补充(步骤S110)。

在步骤S100或者S110中的判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无法利用 三个喷嘴N-D(喷嘴N-CY、N-MG、以及N-YL)补充喷嘴N-TG。因 此,在步骤S100或者S110中的判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部6控 制喷墨打印机1的各部的动作,以执行对喷嘴N-TG的维护处理(步骤 S130)。

此外,对喷嘴N-TG的维护处理也可以在步骤S100或者S110中的 判定结果成为否定后立即执行,也可以在对记录用纸P的一系列的打印 处理完成后执行。但是,在排出部D的排出状态一直为异常的状态时, 执行打印处理的情况下,在该打印处理中所打印的图像的画质降低。因 此,维护处理优选在排出状态判定处理后至最初开始打印处理为止的期 间执行。

控制部6在步骤S110中的判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基于储存在 存储部62中的打印信号变换表TBL所存储的信息来更新打印信号SI 表示的值(步骤S120)。

图24是表示打印信号变换表TBL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说明 图。如该图所示,打印信号变换表TBL将如果喷嘴N-TG没有排出异 常则排出的预定的排出量Q-TG、喷嘴N-D(N-CY、N-MG、N-YL) 中的补充前排出量、和喷嘴N-D(N-CY、N-MG、N-YL)中的补充后 排出量建立关联地进行存储。

此外,在图24中,为了便于说明,例示出打印信号变换表TBL 对喷嘴N-D中的补充后排出量与补充前排出量的差值即,增加量Q-D 进行存储的情况,但打印信号变换表TBL也可以不存储增加量Q-D。

另外,在该图中,假定形成小点所需的墨的排出量(重量)为10ng, 形成中点所需的墨的排出量(重量)为20ng,形成大点所需的墨的排 出量(重量)为30ng的情况。而且,例示出打印信号变换表TBL利用 表示墨的重量的值存储排出量Q-TG、喷嘴N-D中的补充前排出量、以 及喷嘴N-D中的补充后排出量等各种排出量的情况。但是,打印信号变 换表TBL也可以利用表示点的种类的值表现各种排出量。例如,打印 信号变换表TBL也可以将非记录表现为“0”、将小点表现为“1”、将 中点表现为“2”、将大点表现为“3”。

控制部6在进行步骤S120的处理之前,基于打印数据PD来生成 打印信号SI。

具体而言,控制部6在进行步骤S120的处理之前,基于打印数据 PD,来生成包括表示为了形成打印数据PD表示的图像而应从喷嘴 N-TG排出的墨量即排出量Q-TG的值、和表示为了形成打印数据PD 表示的图像而应从喷嘴N-D排出的墨量(补充前排出量)的值的打印信 号SI。

而且,控制部6在步骤S120中,首先访问打印信号变换表TBL, 从打印信号变换表TBL存储的多个记录中确定是记录有打印信号SI表 示的喷嘴N-TG的排出量Q-TG的记录、且记录有打印信号SI表示的 喷嘴N-D的补充前排出量的记录。

接下来,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6以来自喷嘴N-D的墨的排出量 成为确定出的记录在记录中的补充后排出量的方式更新打印信号SI表 示的值。

另外,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6以来自喷嘴N-TG的墨的排出量 成为非记录(0ng)的方式更新打印信号SI表示的值。

此外,控制部6对三个喷嘴N-D(N-CY、N-MG、N-YL)的各个 执行以上所说明的步骤S120的处理。

这样,在产生排出异常的喷嘴N-TG为应排出黑色(BK)的墨的 喷嘴N的情况下,控制部6以来自喷嘴N-TG的墨的排出量为0ng(非 记录)的方式更新打印信号SI表示的值,另外,以使来自补充喷嘴N-TG 的三个喷嘴N-D(N-CY、N-MG、N-YL)的墨的排出量增加的方式更 新打印信号SI表示的值。而且,控制部6通过对头单元5供给该被更 新的打印信号SI,来控制补充处理的执行。

然而,在步骤S120中,作为原则,打印信号SI表示的值以来自 喷嘴N-D的墨的排出量增加的方式被更新。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在步骤S120中,存在两个 进行不变更打印信号SI表示的值中表示来自喷嘴N-D的墨的排出量的 值这种例外的处理的情况。

如图24所示,第1例外是由喷嘴N-TG形成的预定的点Dt-TG 为小点的情况。该情况下,不管是否执行补充处理,都不使来自喷嘴 N-D的墨的排出量变化。即,在符合第1例外的情况下,实际上不执行 对喷嘴N-TG的补充。

在点Dt-TG为小点的情况下,与点Dt-TG为中点或者大点的情况 下相比较,不形成点Dt-TG对画质带来的影响较小。因此,即使存在 第1例外,画质的劣化的程度也较小。

第2例外是补充喷嘴N-TG的三个喷嘴N-D的补充前排出量为相 当于全部大点的量的情况。该情况下,不管是否执行补充处理,都不使 来自喷嘴N-D的墨的排出量变化。即,在符合第2例外的情况下,实际 上也不执行对喷嘴N-TG的补充。

在三个喷嘴N-D的补充前排出量为相当于全部大点的量的情况下, 即使不使来自各喷嘴N-D的墨的排出量增加,也形成大点的三个点 Dt-D。即,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三个点Dt-D表现黑色(BK)的点Dt-TG。 因此,即使存在第2例外,画质的劣化的程度也较小。

此外,如上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喷嘴N-D,采用喷嘴N-CY、 N-MG、以及N-YL。因此,三个点Dt-D(点Dt-CY、Dt-MG、以及 Dt-YL)中至少一个不是大点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中,使来自与不 是大点的点Dt-D对应的喷嘴N-D的墨的排出量增加。

如以上那样,控制部6在步骤S120中基于图24所示的打印信号 变换表TBL存储的信息来更新打印信号SI表示的值。因此,能够使增 加量Q-D比排出量Q-TG少,并能够将产生由于记录用纸P的绉面、 墨的渗润等而导致的画质降低的可能性抑制得较低。

此外,图24中所说明的打印信号变换表TBL存储的信息只是一 个例子,打印信号变换表TBL存储的信息可以根据墨的特性、记录用 纸P的特性、打印所要求的画质等适当地变更。

例如,打印信号变换表TBL也可以对不产生上述的第1例外以及 第2例外这样的喷嘴N-D的补充后排出量进行存储。具体而言,打印信 号变换表TBL例如图25所示,也可以对在排出量Q-TG为非记录以外 的值的情况下,不管喷嘴N-D的补充前排出量是哪个值,增加量Q-D 都比排出量Q-TG少、且来自补充处理中的喷嘴N-D的排出量增加这 样的喷嘴N-D的补充后排出量进行存储。

此外,在图25所示的情况下,控制部6以及头驱动器50以排出部 D能够形成例如非记录(0ng)、比小点小的点(例如,5ng)、小点(例 如,10ng)、小点与中点之间的点(例如,15ng)、中点(例如,20ng)、 中点与大点之间的点(例如,25ng)、大点(例如,30ng)、比大点大的 点(例如,35ng)8种点Dt的方式生成驱动波形信号Com、打印信号 SI、以及驱动信号Vin等各种信号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补充处理中增加量Q-D比排出量Q-TG 少的方式规定喷嘴N-D的补充后排出量,但也可以存在增加量Q-D为 排出量Q-TG以上这样的例外(第3例外)。

具体而言,打印信号变换表TBL例如图26所示,也可以对包括增 加量Q-D为排出量Q-TG以上的第3例外这种喷嘴N-D的补充后排出 量进行存储。

4.3.补充处理与墨色的关系

图27是用于对青色(CY)、品红色(MG)、黄色(YL)、以及黑 色(BK)的墨的光的吸收特性(准确而言,每单位体积或者单位重量 的墨具有的光的吸收特性),换句话说,各色的墨吸收的光的波长进行 说明的说明图。

如图27所例示,黄色(YL)的墨吸收可见光(大约380nm~750nm 的波长的光)中的蓝色光(大约380nm~500nm的波长的光),品红色 (MG)的墨吸收可见光中的绿色光(大约500nm~600nm的波长的光), 青色(CY)的墨吸收可见光中的红色光(大约600nm~750nm的波长 的光),黑色(BK)的墨吸收可见光的全部。

即,黄色(YL)的墨由于反射绿色光以及红色光而被视觉确认为 黄色(YL),品红色(MG)的墨由于反射蓝色光以及红色光而被视觉 确认为品红色(MG),青色(CY)的墨由于反射蓝色光以及绿色光而 被视觉确认为青色(CY),黑色(BK)的墨由于蓝色光、绿色光以及 红色光都不反射所以被视觉确认为黑色(BK)。

以下,如图27所示,将青色(CY)的墨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区 域称为波长区域λCY,将品红色(MG)的墨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区域 称为波长区域λMG,可黄色(YL)的墨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区域称为 波长区域λYL,将黑色(BK)的墨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区域称为波长 区域λBK。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吸收光”不一定限于以100%的比例吸收光 的情况,也包括吸收规定的比例α以上的光的情况。另外,“反射光” 也包括吸收光中小于规定的比例α的光,而反射剩余的光的情况下。

此处,规定的比例α根据使用于喷墨打印机1的墨的特性、记录用 纸P的特性,或者,打印的图像的画质等适当地规定即可,例如为30 %以上100%以下的任意的值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 将规定的比例α设为50%。

如图27所示,波长区域λBK的一部分与波长区域λCY的至少一 部分重复,波长区域λBK的一部分与波长区域λMG的至少一部分重复, 波长区域λBK的一部分与波长区域λYL的至少一部分重复。另外,从 波长区域λBK除去波长区域λCY后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波长区 域λMG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波长区域λYL的至少一部分重复,从波长区 域λBK除去波长区域λMG后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波长区域λCY 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波长区域λYL的至少一部分重复,从波长区域λBK 除去波长区域λYL后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波长区域λCY的至少 一部分或者波长区域λMG的至少一部分重复。

这样,黑色(BK)的墨吸收的波长区域λBK的光大多能够被青 色(CY)的墨、品红色(MG)的墨、以及黄色(YL)的墨这3种墨 吸收。因此,即使在利用排出青色(CY)的墨的喷嘴N-CY、排出品红 色(MG)的墨的喷嘴N-MG、以及排出黄色(YL)的墨的喷嘴N-YL 这三个喷嘴N-D补充应排出黑色(BK)的墨的喷嘴N-TG的情况下, 即,代替黑色(BK)的点Dt-TG,而形成青色(CY)的点Dt-CY、品 红色(MG)的点Dt-MG、以及黄色(YL)的点Dt-YL的情况下,也 能够使喷墨打印机1的利用者视觉确认出形成有黑色(BK)的点Dt-TG。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充处理中,如图24~图26所例 示,在喷嘴N-CY、N-MG、以及N-YL中的补充前排出量相互相等的 情况下,以增加量Q-CY、Q-MG、以及Q-YL相互相等的方式规定来 自喷嘴N-D(N-CY、N-MG、以及N-YL)的补充后排出量。换言之, 如图24~图26所例示,在打印信号变换表TBL的各记录中,喷嘴N-CY、 N-MG、以及N-YL的补充后排出量被规定为相互相等的值。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打印信号变换表TBL的各记录 中的喷嘴N-CY、N-MG、以及N-YL的补充后排出量可以不成为相互 相等的值。换句话说,喷嘴N-CY、N-MG、以及N-YL中的补充前排 出量相互相等的情况下,增加量Q-CY、Q-MG、以及Q-YL也可以不 是相互相等的值。

例如,也可以以来自排出与波长区域λCY、λMG、以及λYL中最 大的宽度的波长区域对应的墨的喷嘴N-D的增加量Q-D比来自其它的 喷嘴N-D的增加量Q-D多的方式规定打印信号变换表TBL的各记录的 补充后排出量。该情况下,能够使增加量Q-CY、Q-MG、以及Q-YL 整体减少,并能够高效地再现黑色(BK)的点Dt-TG。

5.第1实施方式的结论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三个补充喷嘴N-D (N-CY、N-MG、以及N-YL)补充应排出黑色(BK)的墨的排出异 常喷嘴N-TG。因此,即使在喷嘴N-TG产生排出异常,而不形成黑色 (BK)的点Dt-TG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被视觉确认为该点Dt-TG的 “点缺失”,并能够防止在记录用纸P所形成的图像的画质的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补充处理中,使从喷嘴N-D排出的墨 的增加量Q-D(Q-CY、Q-MG、以及Q-YL)比如果不产生排出异常则 从喷嘴N-TG排出的预定的排出量Q-TG少。因此,与增加量Q-D为 排出量Q-TG以上的情况下相比较,伴随补充处理,能够将排出至记录 用纸P的墨的总量的增加的程度抑制得较小,并将产生由于记录用纸P 的绉面、墨的渗润等而导致的画质降低的可能性抑制得较低。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墨的增加量Q-D比排出量Q-TG少, 与增加量Q-D为排出量Q-TG以上的情况下相比较,减少排出至记录 用纸P的墨的总量,所以能够减小记录用纸P的墨的覆盖率,并能够防 止图像整体变暗。

此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黑色(BK)相当于“第1色”, 青色(CY)、品红色(MG)、以及黄色(YL)3个颜色(CMY)中的 一个颜色相当于“第2色”,从该3色(CMY)除去第2色后的两个颜 色中的任意一个颜色相当于“第3色”。此外,“第2色”也可以是波长 区域λCY、λMG以及λYL中具有最大的宽度的波长区域的墨的颜色。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应排出作为第1色的黑色(BK) 的墨的排出异常喷嘴N-TG是“第1喷嘴”的一个例子,作为排出第1 色的墨的喷嘴N所属的喷嘴列Ln、且第1喷嘴所属的喷嘴列Ln的喷 嘴列Ln-BK是“第1喷嘴组”的一个例子。另外,具有排出第2色的 墨的喷嘴N的喷嘴列Ln是“第2喷嘴组”的一个例子,属于第2喷嘴 组,且补充第1喷嘴(喷嘴N-TG)的喷嘴N-D是“第2喷嘴”的一个 例子。另外,具有排出第3色的墨的喷嘴N的喷嘴列Ln是“第3喷嘴 组”的一个例子,属于第3喷嘴组、且补充第1喷嘴(喷嘴N-TG)的 喷嘴N-D是“第3喷嘴”的一个例子。

而且,设置作为第1喷嘴组的一个例子的喷嘴列Ln-BK的记录头 30上的区域R-BK是“第1区域”的一个例子,设置相当于第2喷嘴组 的喷嘴列Ln的记录头30上的区域(区域R-CY、R-MG、以及R-YL 中设置排出第2色的墨的喷嘴N所属的喷嘴列Ln的区域)是“第2区 域”的一个例子,设置相当于第3喷嘴组的喷嘴列Ln的记录头30上的 区域(区域R-CY、R-MG、以及R-YL中设置排出第3色的墨的喷嘴N 所属的喷嘴列Ln的区域)是“第3区域”的一个例子。

另外,相当于第1色的黑色(BK)的墨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区域 即,波长区域λBK是“第1波长区域”的一个例子,第2色的墨吸收 的可见光的波长区域是“第2波长区域”的一个例子,第3色的墨吸收 的可见光的波长区域是“第3波长区域”的一个例子。

另外,假定为第1喷嘴中未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下排出的预定的墨 量即,排出量Q-TG是“第1排出量”的一个例子,伴随从第2喷嘴排 出的墨的补充处理所产生的增加量Q-D是“第2排出量”的一个例子, 伴随从第3喷嘴排出的墨的补充处理所产生的增加量Q-D是“第3排 出量”的一个例子。

<B.第2实施方式>

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能够排出青色(CY)、 品红色(MG)、黄色(YL)以及黑色(BK)4个颜色(CMYK)的墨, 另外,在排出异常喷嘴N-TG为应排出黑色(BK)的墨的喷嘴N的情 况,利用排出青色(CY)的墨的喷嘴N-CY、排出品红色(MG)的墨 的喷嘴N-MG、以及排出黄色(YL)的墨的喷嘴N-YL补充该喷嘴N-TG。 即,在第1实施方式中,喷嘴N-TG并不限于应排出黑色(BK)的墨 的喷嘴N,采用喷嘴N-CY、N-MG、以及N-YL作为补充喷嘴N-TG 的补充喷嘴N-D。

与此相对,在第2实施方式中,能够排出CMYK的4个颜色以外 的墨,另外,在排出异常喷嘴N-TG为排出黑色(BK)以外的色的墨 的喷嘴N的情况,也能够执行利用2个以上的喷嘴N-D补充该喷嘴 N-TG的补充处理。

以下,参照图28~图32,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进 行说明。

此外,对于以下所例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作用、功能与第1实施方 式同等的要素挪用以上的说明所参照的符号而适当地省略各个的详细 说明(以下说明的变形例也同样)。

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能够排出除了黑色(BK)、青 色(CY)、品红色(MG)、黄色(YL)4种颜色(以下,称为“基本色”) 之外,绿色(GR)、蓝色(BL)、红色(RD)、紫色(VL)4种特色、 淡青色(CYL)、淡品红色(MGL)两种淡色合计10个颜色的墨。

具体而言,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具备与10个颜色的 墨对应的10的墨盒31,另外,具备具有与10个颜色的墨对应的10列 喷嘴列Ln的记录头30A。各喷嘴列Ln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具备M 个喷嘴N。换句话说,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具备10M个 排出部D(喷嘴N)。另外,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具备对 头单元以与10M个排出部D对应的方式具有10M段的构成要素。

这样,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除了代替记录头30而具 备记录头30A的点、具备与10个颜色的墨对应的10个墨盒31的点、 以及代替具备4M段的构成要素的头单元5(参照图14以及图18)而 具备10M段的构成要素的头单元的点之外,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 喷墨打印机1同样地构成。

此外,淡色的墨是与基本色的墨或者特色的墨相比,用于表现墨 整体所包含的颜色的色料成分的重量比较小的墨,换言之,是墨整体所 包含的色料成分以外的水、其它溶剂成分的重量比较大的墨。

具体而言,淡青色(CYL)的墨是相对于青色(CY)的墨减小色 料成分的重量比的墨(增大溶剂成分的重量比的墨),淡品红色(MGL) 的墨是相对于品红色(MG)的墨增大色料成分的重量比的墨(增大溶 剂成分的重量比的墨)。

图28是用于对俯视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情况下 的、设置在记录头30A中的10M个喷嘴N的配置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的说明图。

如该图所示,在记录头30A中除了喷嘴列Ln-BK、Ln-CY、Ln-MG、 以及Ln-YL之外,还设置有10列喷嘴列Ln,该10列喷嘴列Ln包括 由配置在喷嘴形成区域R-GR(区域R-GR)的排出绿色(GR)的墨的 M个喷嘴N构成的喷嘴列Ln-GR、由配置在喷嘴形成区域R-BL(区 域R-BL)的排出蓝色(BL)的墨的M个喷嘴N构成的喷嘴列Ln-BL、 由配置在喷嘴形成区域R-RD(区域R-RD)的排出红色(RD)的墨的 M个喷嘴N构成的喷嘴列Ln-RD、由配置在喷嘴形成区域R-VL(区 域R-VL)的排出紫色(VL)的墨的M个喷嘴N构成的喷嘴列Ln-VL、 由配置在喷嘴形成区域R-CYL(区域R-CYL)的排出淡青色(CYL) 的墨的M个喷嘴N构成的喷嘴列Ln-CYL、以及由配置在喷嘴形成区 域R-MGL(区域R-MGL)的排出淡品红色(MGL)的墨的M个喷嘴 N构成的喷嘴列Ln-MGL。

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也能够针对应排出黑色(BK) 以外的墨的排出异常喷嘴N-TG执行补充处理。以下,对第2实施方式 所涉及的补充处理的各种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充处理的第1方式是利用排出特 色墨的2个以上的补充喷嘴N-D补充应排出基本色的墨的排出异常喷嘴 N-TG的处理。

具体而言,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例如在喷嘴N-TG为 排出青色(CY)的墨的喷嘴N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排出蓝色(BL)的 墨的喷嘴N、和排出绿色(GR)的墨的喷嘴N作为喷嘴N-D来执行补 充处理。另外,例如在喷嘴N-TG为排出品红色(MG)的墨的喷嘴N 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排出蓝色(BL)的墨的喷嘴N、和排出红色(RD) 的墨的喷嘴N作为喷嘴N-D,来执行补充处理。另外,例如在喷嘴N-TG 为排出黄色(YL)的墨的喷嘴N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排出红色(RD) 的墨的喷嘴N、和排出绿色(GR)的墨的喷嘴N作为喷嘴N-D,来执 行补充处理。

接下来,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充处理的第2方式是利用排出 基本色的墨的2个以上的补充喷嘴N-D补充应排出特色墨的排出异常喷 嘴N-TG的处理(参照后述的图29以及图30)。

具体而言,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例如在喷嘴N-TG为 排出红色(RD)的墨的喷嘴N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排出品红色(MG) 的墨的喷嘴N、和排出黄色(YL)的墨的喷嘴N作为喷嘴N-D,来执 行补充处理。另外,例如在喷嘴N-TG为排出绿色(GR)的墨的喷嘴 N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排出青色(CY)的墨的喷嘴N、和排出黄色(YL) 的墨的喷嘴N作为喷嘴N-D,来执行补充处理。另外,例如在喷嘴N-TG 为排出蓝色(BL)的墨的喷嘴N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排出青色(CY) 的墨的喷嘴N、和排出品红色(MG)的墨的喷嘴N作为喷嘴N-D,来 执行补充处理。另外,例如在喷嘴N-TG为排出紫色(VL)的墨的喷 嘴N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排出青色(CY)的墨的喷嘴N、和排出品红 色(MG)的墨的喷嘴N作为喷嘴N-D,来执行补充处理。

另外,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充处理的第3方式是代替排出基 本色的墨的补充喷嘴N-D,而采用了排出淡色的墨的补充喷嘴N-D的补 充处理(参照后述的图31)。

具体而言,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能够执行代替排出青 色(CY)的墨的喷嘴N,而采用排出淡青色(CYL)的墨的喷嘴N作 为喷嘴N-D的补充处理,并执行代替排出品红色(MG)的墨的喷嘴N, 而采用排出淡品红色(MGL)的墨的喷嘴N的补充处理。

以下,参照图29~图32,例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充处理的 各种方式中的几个进行说明。

此外,在图29~图31中仅图示出10列喷嘴列Ln中与补充处理有 关系的一部分喷嘴列Ln。另外,在图29~图31中例示出各喷嘴列Ln 具备9个喷嘴N的情况(换句话说,M=9的情况)。

图29是用于对上述的第2方式的补充处理中利用排出青色(CY) 的墨的喷嘴N-CY、和排出品红色(MG)的墨的喷嘴N-MG补充应排 出蓝色(BL)的墨的排出异常喷嘴N-TG的补充处理进行说明的说明 图。

如图29所示,在排出蓝色(BL)的墨的喷嘴N5为排出异常喷嘴 N-TG的情况下,通过执行补充处理,代替通过喷嘴N-TG形成的预定 的大点的点Dt-TG,而例如形成通过喷嘴N-CY排出的青色(CY)的 墨所形成的小点的点Dt-CY、通过喷嘴N-MG排出的品红色(MG)的 墨所形成的小点的点Dt-MG这两个的补充点Dt-D。

即,图29例示出从喷嘴N-CY排出的青色(CY)的墨的增加量 Q-D与从喷嘴N-MG排出的品红色(MG)的墨的增加量Q-D大致相 同的情况。

图30是用于对上述的第2方式的补充处理中利用排出青色(CY) 的墨的喷嘴N-CY、和排出品红色(MG)的墨的喷嘴N-MG补充应排 出紫色(VL)的墨的排出异常喷嘴N-TG的补充处理进行说明的说明 图。

如图30所示,在排出紫色(VL)的墨的喷嘴N5为排出异常喷嘴 N-TG的情况下,通过执行补充处理,代替通过喷嘴N-TG所形成的预 定的大点的点Dt-TG,而例如形成通过喷嘴N-CY排出的青色(CY) 的墨所形成的中点的点Dt-CY、和通过喷嘴N-MG排出的品红色(MG) 的墨所形成的小点的点Dt-MG两个补充点Dt-D。

即,图30例示出从喷嘴N-CY排出的青色(CY)的墨的增加量 Q-D比从喷嘴N-MG排出的品红色(MG)的墨的增加量Q-D多的情 况。

此外,在图30中,紫色(VL)相当于“第1色”,品红色(MG) 相当于“第2色”,青色(CY)相当于“第3色”。

即,在图30中,应排出紫色(VL)的墨的排出异常喷嘴N-TG相 当于“第1喷嘴”,补充喷嘴N-TG的喷嘴N-MG相当于“第2喷嘴”, 补充喷嘴N-TG的喷嘴N-CY相当于“第3喷嘴”,喷嘴N-TG所属的 喷嘴列Ln-VL是“第1喷嘴组”的一个例子,喷嘴N-MG所属的喷嘴 列Ln-MG是“第2喷嘴组”的一个例子,喷嘴N-CY所属的喷嘴列Ln-CY 是“第3喷嘴组”的一个例子,后述的波长区域λVL相当于“第1波 长区域”,波长区域λMG相当于“第2波长区域”,波长区域λCY相当 于“第3波长区域”。

另外,在图30中,喷嘴N-TG中的排出量Q-TG相当于“第1排 出量”,喷嘴N-MG中的增加量Q-D(增加量Q-MG)相当于“第2排 出量”,喷嘴N-CY中的增加量Q-D(增加量Q-CY)相当于“第3排 出量”。

图31是用于对上述的第3方式的补充处理中,利用排出淡青色 (CYL)的墨的喷嘴N-CYL、和排出品红色(MG)的墨的喷嘴N-MG 补充应排出蓝色(BL)的墨的排出异常喷嘴N-TG的补充处理进行说 明的说明图。

如图31所示,在排出蓝色(BL)的墨的喷嘴N5为排出异常喷嘴 N-TG、且应补充该喷嘴N-TG的喷嘴N-CY中产生排出异常的情况下, 执行代替与青色(CY)的墨对应的喷嘴N-CY,而采用属于与淡青色 (CYL)的墨对应的喷嘴列Ln-CYL的喷嘴N-CYL作为补充喷嘴N-D 的补充处理。由此,代替由喷嘴N-TG形成的预定的大点的点Dt-TG, 而例如形成通过喷嘴N-CYL排出的淡青色(CYL)的墨所形成的中点 的点Dt-CYL、和通过喷嘴N-MG排出的品红色(MG)的墨所形成的 小点的点Dt-MG两个补充点Dt-D。

即,图31例示出从喷嘴N-CYL排出的淡青色(CYL)的墨的增加 量Q-D比从喷嘴N-MG排出的品红色(MG)的墨的增加量Q-D多的 情况。

此外,在图31中,蓝色(BL)相当于“第1色”,淡青色(CYL) 相当于“第2色”,品红色(MG)相当于“第3色”。

即,在图31中,应排出蓝色(BL)的墨的排出异常喷嘴N-TG相 当于“第1喷嘴”,补充喷嘴N-TG的喷嘴N-CYL相当于“第2喷嘴”, 补充喷嘴N-TG的喷嘴N-MG相当于“第3喷嘴”,喷嘴N-TG所属的 喷嘴列Ln-BL是“第1喷嘴组”的一个例子,喷嘴N-CYL所属的喷嘴 列Ln-CYL是“第2喷嘴组”的一个例子,喷嘴N-MG所属的喷嘴列 Ln-MG是“第3喷嘴组”的一个例子,后述的波长区域λBL相当于“第 1波长区域”,后述的波长区域λCYL相当于“第2波长区域”,波长区 域λMG相当于“第3波长区域”。

另外,在图31中,喷嘴N-TG中的排出量Q-TG相当于“第1排 出量”,喷嘴N-CYL中的增加量Q-D(增加量Q-CYL)相当于“第2 排出量”,喷嘴N-MG中的增加量Q-D(增加量Q-MG)相当于“第3 排出量”。

图32是用于说明蓝色(BL)的墨以及紫色(VL)的墨的光的吸 收特性的说明图。

如图32(A)例示,蓝色(BL)的墨由于一方面以规定的比例α 以上的比例吸收可见光中的绿色光以及红色光而另一方面反射蓝色光, 所以被视觉确认为蓝色(BL)。

以下,将蓝色(BL)的墨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区域称为波长区域 λBL。另外,将波长区域λMG与波长区域λBL重复的波长区域称为波 长区域λ(MG+BL),将波长区域λCY与波长区域λBL重复的波长区 域称为波长区域λ(CY+BL)。

在本实施方式中,波长区域λ(MG+BL)和波长区域λ(CY+BL) 是大致相同的宽度。因此,通过使用大致相同的量的品红色(MG)的 墨和青色(CY)的墨,能够再现与蓝色(BL)接近的吸收特性的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排出青色(CY)的墨的喷嘴N-CY、 和排出品红色(MG)的墨的喷嘴N-MG补充应排出蓝色(BL)的墨的 喷嘴N-TG的情况下,使从喷嘴N-CY排出的青色(CY)的墨的增加 量Q-D和从喷嘴N-MG排出的品红色(MG)的墨的增加量Q-D成为 大致相同的量。

一方面,如图32(B)例示,紫色(VL)的墨由于以规定的比例 α以上的比例吸收绿色光、红色光、和从蓝色光除去紫色光(大约 380nm~450nm的波长的光)后的波长的光,而另一方面反射紫色光, 所以被视觉确认紫色(VL)。

以下,将紫色(VL)的墨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区域称为波长区域 λVL。另外,将波长区域λMG与波长区域λVL重复的波长区域称为波 长区域λ(MG+VL),将波长区域λCY与波长区域λVL重复的波长区 域称为波长区域λ(CY+VL)。

在本实施方式中,波长区域λ(MG+VL)具有比波长区域λ(CY+VL) 大的宽度。

因此,即使使用大致相同的量的品红色(MG)的墨和青色(CY) 的墨,也不会再现与图32(B)所示的紫色(VL)接近的吸收特性的 墨,而再现了与图32(A)所示的蓝色(BL)接近的吸收特性的墨。

因此,在再现与紫色(VL)接近的吸收特性的墨的情况下,比青 色(CY)的墨多地使用品红色(MG)的墨。

即使比青色(CY)的墨多地使用品红色(MG)的墨,每单位体积 的品红色(MG)的墨具有的光的吸收特性也不变化。然而,在比青色 (CY)的墨多地使用品红色(MG)的墨的情况下,能够在与青色(CY) 的墨具有的光的吸收特性的相对关系下,提高品红色(MG)的墨对光 的吸收率。具体而言,能够看做在比青色(CY)的墨多地使用品红色 (MG)的墨的情况下,使用具有与曲线MG所示的品红色(MG)的 墨相比光的吸收率较高的曲线MGD所示的吸收特性的墨,来形成了两 个点Dt-D(Dt-CY、Dt-MG)(参照图32(B))。

因此,通过比青色(CY)的墨多地使用品红色(MG)的墨,能够 再现与紫色(VL)接近吸收特性的墨。

这样,通过使用品红色(MG)的墨和青色(CY)的墨来再现紫色 (VL)的墨的情况下,波长区域λ(MG+VL)具有比波长区域λ(CY+VL) 大的宽度时,比青色(CY)的墨多地使用品红色(MG)的墨。因此, 利用排出品红色(MG)的墨的喷嘴N-MG、和排出青色(CY)的墨的 喷嘴N-CY补充应排出紫色(VL)的墨的喷嘴N-TG的情况下,使从 喷嘴N-MG排出的品红色(MG)的墨的增加量Q-D比从喷嘴N-CY排 出的青色(CY)的墨的增加量Q-D多。

此外,波长区域λ(MG+VL)是“第1重复波长区域”的一个例 子,波长区域λ(CY+VL)是“第2重复波长区域”的一个例子。

然而,淡青色(CYL)的墨对光的吸收率比青色(CY)的墨对光 的吸收率低。换句话说,如图32(A)例示,淡青色(CYL)的墨吸收 的可见光的波长区域λCYL比青色(CY)的墨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区 域λCY窄。

因此,即使使用大致相同的量的淡青色(CYL)的墨和品红色(MG) 的墨,有时也不会再现与蓝色(BL)接近的吸收特性的墨。因此,在 再现与蓝色(BL)接近的吸收特性的墨的情况下,比品红色(MG)的 墨多地使用淡青色(CYL)的墨。

通过比品红色(MG)的墨多地使用淡青色(CYL)的墨,能够在 与品红色(MG)的墨具有的光的吸收特性的相对关系下,提高淡青色 (CYL)的墨对光的吸收率。具体而言,通过比品红色(MG)的墨多 地使用淡青色(CYL)的墨,能够再现使用大致相同的量的青色(CY) 的墨和品红色(MG)的墨所再现的墨,换句话说,蓝色(BL)的墨。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排出淡青色(CYL)的墨的喷嘴N-CYL、 和排出品红色(MG)的墨的喷嘴N-MG补充应排出蓝色(BL)的墨的 喷嘴N-TG的情况下,通过使从喷嘴N-CYL排出的淡青色(CYL)的 墨的增加量Q-D比从品红色(MG)排出的品红色(MG)的墨的增加 量Q-D多,能够使利用者视觉确认出形成有蓝色(BL)的点Dt-TG。

即,在利用排出淡色的墨的喷嘴N-D、和排出基本色或者特色的墨 的喷嘴N-D补充喷嘴N-TG的情况下,通过使排出淡色的墨的喷嘴N-D 中的墨的增加量Q-D比排出基本色或者特色的墨的喷嘴N-D中的墨的 增加量Q-D多,能够防止由于补充处理而导致的画质劣化。

C.变形例

以上的各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下例示具体的变形的方式。从 以下的例示中任意选择出的2个以上的方式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 适当地合并。

变形例1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喷墨打印机1能够排除CMYK4个 颜色的墨的情况,另外,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喷墨打印机能 够排出10个颜色的墨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方式,喷墨打印 机能够排除3个颜色以上的墨即可。

该情况下,记录头30(记录头30A)具备与3个颜色以上的墨一一 对应的3列以上的喷嘴列Ln即可。

变形例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排出异常喷嘴N-TG、和补充排 出异常喷嘴N-TG的补充喷嘴N-D的Y轴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但本 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喷嘴N-TG以及喷嘴N-D的Y轴方向的位置 可以不同。即,喷嘴N-D是属于与喷嘴N-TG不同的喷嘴列Ln的喷嘴 N,是排出与喷嘴N-TG不同的颜色的墨的喷嘴N即可。

但是,喷嘴N-D是喷嘴N-TG中产生排出异常时,代替由喷嘴N-TG 形成的点Dt-TG而用于形成点Dt-D的喷嘴N。因此,优选喷嘴N-D是 在补充处理中,使来自喷嘴N-D的墨的排出量增加的情况下,利用者能 够视觉确认形成有从喷嘴N-TG排出而形成的预定的点Dt-TG的程度, 存在于Y轴方向的位置离喷嘴N-TG较近的位置的喷嘴N。

例如,喷嘴N-D优选是喷嘴N-D与喷嘴N-TG之间的Y轴方向的 距离为从属于与喷嘴N-TG相同的喷嘴列Ln、且喷嘴N-TG与Y轴方 向上相邻的邻接喷嘴还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喷嘴N至喷嘴N-TG为止 的Y轴方向的距离以下的喷嘴N。换句话说,喷嘴N-D优选是Y轴方 向上,从喷嘴N-TG开始与2个喷嘴(2间距)相当的距离以内的喷嘴 N。

变形例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例示出记录头30(记录头30A)的 M个喷嘴N呈锯齿状配置的喷嘴列Ln,作为形成于喷嘴形成区域(区 域R-BK等)的喷嘴组,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构成喷嘴组的M 个喷嘴N也可以在喷嘴形成区域中任意配置。

例如,构成喷嘴组的M个喷嘴N也可以在喷嘴形成区域中在Y轴 方向上直线状地排列成一列。另外,例如,构成喷嘴组的M个喷嘴N 也可以在喷嘴形成区域中配置成矩阵状。

变形例4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喷墨打印机的动作期间由执行打 印处理的单位动作期间Tu、和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的单位动作期间 Tu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也可以在同一单位动作期间Tu 中执行打印处理以及排出状态判定处理。即,喷墨打印机的动作期间也 可以包括执行打印处理以及排出状态判定处理双方的单位动作期间Tu。

该情况下,例如一方面对形成点Dt的排出部D供给打印用的驱动 信号Vin,另一方面对不形成点Dt的非记录的排出部D代替供给具有 波形DpBB的打印用的驱动信号Vin,而供给具有波形DpT的检查用的 驱动信号Vin,从而可以仅对非记录的排出部D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 (参照图17)。

另外,喷墨打印机的动作期间也可以包括执行打印处理、排出状态 判定处理、补充处理中的至少2个处理的单位动作期间Tu。

变形例5

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在打印处理中将 记录用纸P分割成多个打印区域、和区分该多个打印区域的留白区域, 在各打印区域形成图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也可以在记录用 纸P的整体形成一个图像。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记录用纸P具有长条状的形 状,也可以例如A4尺寸的用纸那样具有矩形的形状。该情况下,

在执行打印处理的情况下,输送机构7间歇地将多个记录用纸P供 给至压板74上即可。而且,该情况下,在打印处理中,也可以对1枚 记录用纸P形成一个图像。另外,该情况下,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的 单位动作期间Tu是从一张记录用纸P被供给到压板74上开始到在该一 张记录用纸P后最初其它记录用纸P被供给到压板74上为止的期间(换 句话说,压板74上不存在记录用纸P的期间)即可。

变形例6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假定排出状态判定处理以不使墨 排出的方式驱动排出部D时,基于该排出部D中所产生的残余振动来 判定排出部D中的墨的排出状态的、所谓“非排出检查”,本发明并不 限于这种方式,也可以是以使墨排出的方式驱动排出部D时,基于该排 出部D中所产生的残余振动来判定排出部D中的墨的排出状态的、所 谓“排出检查”。

作为通过排出检查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的情况下的具体的方式, 例如能够例示以下两个方式。

排出检查的第1方式是打印处理中排出部D为了形成打印数据PD 表示的图像而排出墨时,检测该排出部D中所产生的残余振动,从而执 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这种方式。在排出检查的第1方式中,在执行打印 处理时,同时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

排出检查的第2方式是不进行打印处理的时刻,使排出部D排出墨, 来检测该排出部D中所产生的残余振动,从而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这 种方式。

在排出检查的第2方式中,若为了排出状态判定处理而从排出部D 排出的墨附着于记录用纸P的打印区域,则在记录用纸P所形成的图像 的画质降低。因此,在排出检查的第2方式中,需要使为了排出状态判 定处理而从排出部D排出的墨不着落于记录用纸P的打印区域。在通 过排出检查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的情况下,为了使从排出部D排出的 墨不着落于打印区域,例如喷墨打印机具备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搭 载包括记录头30的头单元5的滑架32,通过该移动机构,使滑架32 向从排出部D排出的墨不着落于打印区域的位置移动,执行排出状态判 定处理。另外,在通过排出检查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的情况下,为了 使从排出部D排出的墨不着落于打印区域,也可以例如在执行打印处理 的单位动作期间Tu以外的时刻,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

变形例7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头驱动器50基于同一驱动波形 信号Com来生成对多个(例如,4M个)排出部D供给的驱动信号Vin, 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

头驱动器50也可以例如基于与多个喷嘴组(喷嘴列Ln)一一对应 的多个驱动波形信号Com,按照每个喷嘴组来生成驱动信号Vin。该情 况下,控制部6对头驱动器50供给与多个喷嘴组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 波形信号Com即可。另外,该情况下,头驱动器50也可以例如具备与 多个喷嘴组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信号生成部51。并且,该情况下,开始 单位动作期间Tu的时刻(换句话说,锁存信号LAT激活的时刻)也可 以是按照每个喷嘴组而不同的时刻。

另外,头驱动器50也可以基于与喷墨打印机能够排出的多个颜色 的墨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波形信号Com来按照每个墨色生成驱动信号 Vin。该情况下,控制部6对头驱动器50供给与多个墨色一一对应的多 个驱动波形信号Com即可。另外,该情况下,头驱动器50也可以例如 具备与多个墨色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信号生成部51。

<变形例8>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排出异常检测部52具备与多个 (例如,4M个)排出部D一一对应的多个排出异常检测电路CT,但 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排出异常检测部52具备至少一个排出异常 检测电路CT即可。

该情况下,控制部6在执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的一个单位动作期间 Tu中从多个排出部D选择一个排出部D作为排出状态判定处理的对象, 将使该选择出的排出部D与排出异常检测电路CT电连接这样的切换控 制信号Sw供给给切换部53即可。

变形例9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排出部D中的墨的排出状态的判 定在排出状态判定部56中进行,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也可以 在控制部6中执行该排出状态的判定。

在由控制部6进行排出状态的判定的情况下,排出异常检测电路 CT不具备排出状态判定部56而构成即可,另外,对控制部6输出检测 部55生成的检测信号Tc即可。

变形例10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驱动波形信号Com包括Com-A、 Com-B、以及Com-C3个信号,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驱动波形 信号Com可以由一个信号(例如仅Com-A)构成,也可以由2个以上 的信号(例如,Com-A以及Com-B)构成。

例如,如图25,在打印8种点Dt的情况下,驱动波形信号Com例 如包括4个信号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控制部6在各单位动作 期间Tu中同时供给用于生成打印用的驱动信号Vin的驱动波形信号 Com-A以及Com-B(以下,称为“打印用驱动波形信号”)、和用于生 成检查用的驱动信号Vin的驱动波形信号Com-C(以下,称为“检查 用驱动波形信号”),作为驱动波形信号Com,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 方式。

例如,控制部6在某单位动作期间Tu中执行打印处理的情况下, 供给仅包括打印用驱动波形信号的驱动波形信号Com(例如,仅包括 Com-A以及Com-B的驱动波形信号Com),在某单位动作期间Tu中执 行排出状态判定处理的情况下,供给仅包括检查用驱动波形信号的驱动 波形信号Com(例如,仅包括Com-C的驱动波形信号Com)等根据各 单位动作期间Tu中所执行的处理的种类,来变更驱动波形信号Com所 包含的各信号的波形也可以。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单位动作期间Tu包括 控制期间Ts1以及控制期间Ts2两个控制期间Ts,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 种方式,单位动作期间Tu由1个以上的控制期间Ts构成即可。

此外,打印信号SI的比特数并不限于3比特,根据应显示的灰度、 驱动波形信号Com所包含的信号数来适当地决定即可。

变形例1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喷墨打印机通过使压电元件300 的振动板310振动来从喷嘴N排出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例 如通过使设置在空腔320中的发热体(省略图示)发热而使空腔320内 产生气泡来使空腔320内部的压力提高,由此使墨排出的所谓热敏方式 也可以。

变形例1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喷墨打印机为行式打印机,但本 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喷墨打印机也可以是串行打印机。即,喷墨打 印机也可以是具备Y轴方向的宽度比记录用纸P的宽度窄的记录头30, 滑架32的主扫描方向成为Y轴方向的喷墨打印机。

符号说明

1…喷墨打印机,5…头单元,6…控制部,7…输送机构,9…主机, 30…记录头,50…头驱动器,51…驱动信号生成部,52…排出异常检测 部,53…切换部,62…存储部,71…输送马达,72…马达驱动器,80… 维护单元,100…打印系统,D…排出部,N…喷嘴,N-TG…排出异常 喷嘴,N-D…补充喷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