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绑定Bundling能力信息,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具有对第一数据进行M次传输的能力的信息,其中,M为用户设备针对第一数据所支持的最大传输次数,M≥2;根据Bundling能力信息,与用户设备进行第一数据的N次传输,其中,N≤M。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发送的Bundling能力信息,确定用户设备能够支持的Bundling能力,自行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基站与用户设备间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648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02006.6

  • 发明设计人 权威;杨晓东;胡振兴;张戬;

    申请日2013-07-3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芳

  •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43: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31

    授权

    授权

  • 2016-0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18 申请日:201307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mat="original" lang="zh">

数据传输方法、 基站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基站及用户 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系统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UE) 发送的数据无法被服务基站正确接收时, UE进行上行重传, 每次重传 的时间约为 8ms。 当 UE处于小区边缘时, 由于 UE的发射功率有限, 可能需 要进过多次上行重传才能保证服务基站正确接收数据, 使得数据可能会经历 很长的时延, 极大程度的影响了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 在上行数据传输中, 引入时隙绑定 (ΤΉ Bundling) , 即基站为 UE配置上行 ΤΉ Bundling功能,使得 UE每次使用物理上行共享信 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传输上行数据时, 在连续的 4 个传输时间间隔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内传输 4次, 基站只在绑 定传输的 4个 ΤΉ中的最后一个 ΤΉ对应的时刻进行正确应答 (ACK) 或错 误应答 (NACK) 反馈, 若反馈为 NACK, 则触发 UE继续重传该上行数据, 从而保证上行数据传输的质量并减少时延, 增强用户体验。

上述 ΤΉ Bundling的数据传输方式, 仅考虑了 PUSCH上行数据的传输 过程。 然而, 其他上下行各种类型数据传输过程中, 同样存在时延、 传输不 可靠的问题。 例如, 当下行有重要的数据传输时, 如在 UE发生切换时, 基 站为 UE发送切换命令, 若信号质量比较差, UE无法正确接收该切换命令, 则需要基站重传切换命令。 此时, 由于基站无法知道 UE 下行是否具有 Bundling能力,若按照现有的技术重传切换命令,如按照混合自动重传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HARQ) , 则可能会由于时延等导致 UE无法正 确接收切换命令, 使得 UE最终切换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基站及用户设备, 用于实现基站 与用户设备间数据的高可靠性传输。

第一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 括: 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具有对第一数据进行 M次传输的能力的信息, 其 中, M为所述用户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数据所支持的最大传输次数, M 2; 根据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 传输, 其中, N M。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第一 PDSCH数据;

所述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 N次所述第一 PDSCH数据。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Bundling 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所述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包括, 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 N次所述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 包括: 频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 N具体为: 在第一频域上, 对所述第一数据的传输次数;

所述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包括:

在所述第一频域上,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前导码;

所述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包括:

接收 N次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前导码。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 N次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前导码之前, 包括: 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 PRACH 资源 Bundling参数, 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 各所述 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的起 始位置, 其中, 各所述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 M;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传输次数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所述

N。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各所述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为以系统帧号等于 0为起点, 具有 PRACH资源的子帧;

各所述 PRACH资源为从所述起始位置起, 与其所对应的传输次数相等 数量的、具有 PRACH资源的相邻子帧; 其中, 所述 PRACH资源为周期性配 置的;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至少为一个。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 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还包括: 所述传输 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的传输方式, 其中, 所述传输方式包括:

在所述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上传输所述前导码; 或者, 在所述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传输所述前导 码。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至第七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 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 N次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前 导码之后, 还包括:

对接收到的 N个所述前导码进行联合处理, 其中, 所述联合处理为将 N 个所述前导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结合第一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绑 定 Bundling能力信息, 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在特性组指示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或 者,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在能力信息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结合第一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 Bundling能力 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包括:根据所述 Bundling 能力信息及预设的策略, 确定所述 N, 并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 的 N次传输; 或者,

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还包括:至少一个对应次数小于 M的传输次数的 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 的 N次传输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对应次数小于 M的传输次数以及所述 M, 从中确定一个传输次数作为所述 N, 并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第二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包括:

向基站发送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用于 指示用户设备具有对第一数据进行 M次传输的能力的信息, 其中, M为所述 用户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数据所支持的最大传输次数, M 2;

根据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 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 输, 其中, N M。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第一 PDSCH数据;

所述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包括:

N次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 PDSCH数据。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Bundling 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所述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包括: N次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 包括: 频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 N具体为: 在第一频域上, 对所述第一数据的传输次数;

所述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包括:

在所述第一频域上, 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前导码;

所述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包括:

向所述基站发送 N次所述前导码。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所述基站发送 N次所述前导码之前, 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 PRACH 资源 Bundling参数, 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 各所述 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的起 始位置, 其中, 各所述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 M;

根据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中选择 所述 N;

所述向所述基站发送 N次所述前导码, 包括:

根据所述 N, 向所述基站发送 N次所述 N对应的前导码。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各所述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为以系统帧号等于 0为起点, 具有 PRACH资源的子帧;

各所述 PRACH资源为从所述起始位置起, 与其所对应的传输次数相等 数量的、具有 PRACH资源的相邻子帧, 其中, 所述 PRACH资源为所述基站 周期性配置的;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至少为一个。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 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中选择所述 N, 包括: 根据路损门限值, 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中选择所述 N。

结合二个方面的第五种至第七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 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 N, 向基站发送 N次所述 N对 应的前导码, 包括:

根据所述 N, 在所述 N对应的 PRACH资源上发送 N次所述前导码; 或 者,

根据所述 N,在所述 N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发送 N 次所述前导码。

结合二个方面的第五种至第八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 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 N,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 N对 应的前导码之后, 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

结合第二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基站发送 Bundling能 力信息; 包括:

向所述基站发送携带在特性组指示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或者, 向所述基站发送携带在能力信息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三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绑定 Bundling 能力信息, 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具有对第一数据进行 M次传 输的能力的信息, 其中, M为所述用户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数据所支持的最大 传输次数, M 2;

传输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 与 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其中, N M。

在第三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第一 PDSCH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 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 N次所述第一 PDSCH数据。 在第三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Bundling与物理下行链 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 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 N次所述第二 PDCCH数据与 第二 PDSCH数据。

在第三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频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 N具体为: 在第一频域上, 对所述第一数据的传输次数;

所述传输模块, 用于在所述第一频域上,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 数据的 N次传输。

在第三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前导码;

所述传输模块, 用于接收 N次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前导码。

结合第三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配置模块, 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 各所述 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的起 始位置, 其中, 各所述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 M;

所述传输模块, 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 数;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传输次数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所述 N。

结合第三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各所述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为以系统帧号等于 0为起点, 具有 PRACH资源的子帧;

各所述 PRACH资源为从所述起始位置起, 与其所对应的传输次数相等 数量的、具有 PRACH资源的相邻子帧; 其中, 所述 PRACH资源为周期性配 置的;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至少为一个。

结合第三个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个方面的第 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还包括: 所述传输 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的传输方式, 其中, 所述传输方式包括:

在所述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上传输所述前导码; 或者, 在所述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传输所述前导 码。

结合第三个方面的第四种至第七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个 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模块, 用于对接收到的 N个所述前导 码进行联合处理, 其中, 所述联合处理为将 N个所述前导码作为一个整体进 行处理;

所述传输模块, 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结合第三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三个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述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所述 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在特性组指示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或者,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在能力信息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结合第三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三个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确定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及预设的策略, 确定所 述 N; 或者, 用于根据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的至少一个对应次数小于 M的传输次数以及所述 M, 确定一个传输次数作为所述 N;

所述传输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 N, 与所述用户设 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第四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向基站发送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 Bundling能力 信息包括: 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具有对第一数据进行 M次传输的能力的信息, 其中, M为所述用户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数据所支持的最大传输次数, M 2; 传输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 与所 述基站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其中, N M。 在第四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第一 PDSCH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 用于 N次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 PDSCH数据。 在第四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Bundling与物理下行链 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 用于 N次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 PDCCH数据与 第二 PDSCH数据。

在第四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频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 N具体为: 在第一频域上, 对所述第一数据的传输次数;

所述传输模块, 用于在所述第一频域上, 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第一数据 的 N次传输。

在第四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前导码;

所述传输模块, 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 N次所述前导码。

结合第四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 各所述 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的起 始位置, 其中, 各所述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 M;

处理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从所述至少一个 传输次数中选择所述 N;

所述传输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 N, 向所述基站发送 N次所述 N对应的前 导码。 结合第四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各所述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为以系统帧号等于 0为起点, 具有 PRACH资源的子帧;

各所述 PRACH资源为从所述起始位置起, 与其所对应的传输次数相等 数量的、具有 PRACH资源的相邻子帧, 其中, 所述 PRACH资源为所述基站 周期性配置的;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至少为一个。

结合第四个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个方面的第 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模块, 用于根据路损门限值, 从所述至少 一个传输次数中选择所述 N。

结合四个方面的第五种至第七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个方 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传输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 N, 在所述 N 对应的 PRACH资源上发送 N次所述前导码; 或者,

根据所述 N,在所述 N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发送 N 次所述前导码。

结合四个方面的第五种至第八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个方 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 随机接入响应。

结合第四个方面、 第四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四个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 用于向所述 基站发送携带在特性组指示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或者,

向所述基站发送携带在能力信息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五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基站, 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接收器与发射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传输方法的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 控制所述接收器接收用 户设备发送的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用户 设备支持的 Bundling能力;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 控制 所述接收器或所述发射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五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第一 PDSCH数据;

所述发射器, 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 N次所述第一 PDSCH数据。 在第五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Bundling与物理下行链 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所述发射器, 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 N次所述第二 PDCCH数据与第 二 PDSCH数据。

在第五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频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 N具体为: 在第一频域上, 对所述第一数据的传输次数;

所述接收器或所述发射器, 用于在所述第一频域上,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 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在第五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前导码;

所述接收器, 用于接收 N次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前导码。

结合第五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 为所述 用户设备配置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 各所述 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的起 始位置, 其中, 各所述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 M;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传输次数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所述

N。

结合第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 各所述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为以系统帧号等于 0为起点, 具有 PRACH资源的子帧;

各所述 PRACH资源为从所述起始位置起, 与其所对应的传输次数相等 数量的、具有 PRACH资源的相邻子帧; 其中, 所述 PRACH资源为周期性配 置的;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至少为一个。

结合第五个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个方面的第 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还包括: 所述传输 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的传输方式, 其中, 所述传输方式包括:

在所述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上传输所述前导码; 或者, 在所述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传输所述前导 码。

结合第五个方面的第四种至第七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个 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 储的代码, 对接收到的 N个所述前导码进行联合处理, 其中, 所述联合处理 为将 N个所述前导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

所述发射器, 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结合第五个方面、 第五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五个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用 户设备发送的携带在特性组指示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或者,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在能力信息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结合第五个方面、 第五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五个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执行所 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 根据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及预设的策略, 确定所 述 N; 或者, 根据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的至少一个对应次数小于 M的 传输次数以及所述 M, 确定一个传输次数作为所述 N;

所述接收器或所述发射器, 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 N, 与所 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第六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发射器以及接收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传输方法的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 控制所述发送器发射器 向基站发送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发送器发射器发送的所述 Bundling 能力信 息, 控制所述接收器或所述发射器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六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第一 PDSCH数据;

所述传输接收器用于 N次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 PDSCH数据。 在第六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Bundling与物理下行链 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所述接收器用于 N次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在第六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频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 N具体为: 在第一频域上, 对所述第一数据的传输次数;

所述接收器或所述发射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频域上, 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 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在第六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前导码;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 N次所述前导码。

结合第六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所述基站发送 N次所述前导码之前, 包括:

所述接收器,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所 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 各所述 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的起 始位置, 其中, 各所述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 M;

根据所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中选择 所述 N;

所述发射器, 用于根据所述 N, 向所述基站发送 N次所述 N对应的前导 码。

结合第六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各所述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为以系统帧号等于 0为起点, 具有 PRACH资源的子帧;

各所述 PRACH资源为从所述起始位置起, 与其所对应的传输次数相等 数量的、具有 PRACH资源的相邻子帧, 其中, 所述 PRACH资源为所述基站 周期性配置的;

各所述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至少为一个。

结合第六个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个方面的第 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 根据路损门限值, 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中选择所述N。

结合六个方面的第五种至第七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个方 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器, 用于根据所述 N, 在所述 N对 应的 PRACH资源上发送 N次所述前导码; 或者,

根据所述 N,在所述 N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发送 N 次所述前导码。

结合六个方面的第五种至第八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个方 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 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 机接入响应。

结合第六个方面、 第六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六个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器, 用于向所述基 站发送携带在特性组指示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或者,

向所述基站发送携带在能力信息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基站及用户设备, 基站根据接收到 的用户设备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在对一个具体的第一数据的传输过程 中, 与用户设备进行该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即对同一个数据接收 N次或发 送 N次, 从而实现基站与用户设备间数据的高可靠性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 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 附图。

图 1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 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 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数据绑定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五的数据绑定示意图;

图 5A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六中的数据绑定示意图;

图 5B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中前导码传输的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 11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 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 1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 为基站。 具体的, 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101、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 Bundling能力信息包 括: 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具有对第一数据进行 M次传输的能力的信息, 其中, M为用户设备针对第一数据所支持的最大传输次数, M 2。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Bundling能力是指用户设 备具有对第一数据进行 M次传输的能力, M为最大传输次数, M 2。 例如, 在对一个具体的第一数据的传输过程中, 若第一数据为上行数据, 则用户设 备最多可对其进行 M次发送; 若第一数据为下行数据, 则用户设备最多可对 其进行 M次接收。 以下为描述清楚起见, 将本发明所述的数据传输方式称之 为 Bundling传输方式, 将现有的传输方式称之为非 Bundling传输方式。

本步骤中, 用户设备给基站上报 Bundling能力信息, 向基站指示其具有 对第一数据进行多次接收或发送的能力, 该 Bundling能力信息中可直接携带 最大传输次数 M, 也可不携带最大传输次数 M。 若携带, 例如, Bundling能 力信息中包含多个传输次数, 则其中最大的传输次数即为 M; 否则, 若不携 带, 则可以用某个约定的符号来表示上述用户设备具有对第一数据进行 M次 传输的能力的信息, 从而基站可根据预先约定和该符号进一步确定上述最大 传输次数^1。 另外, 也可以直接约定最大的传输次数即为 M, 而不需要携带 最大传输次数 M或约定的符号。

可选的, 本步骤中, 可根据预设的策略, 在协议中设置实际的传输次数 N (N^M) , 使得第一数据传输过程中, 使用固定的传输次数 N; 或者, 用 户设备也可将其支持的至少一个对应次数小于 M的传输次数携带在 Bundling 能力信息中发送给基站, 由基站从中确定出一个传输次数作为 N, 另外, 也 可以由基站将部分传输次数配置给用户设备, 由用户设备选择具体的 N。

可选的, 本实施例中,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下行 Bundling能力信息,指示用户设备支持下行 Bundling (DL Bundling) 即用户设备具有对第一数据进行 M次接收的能力;

上行与下行 Bundling能力信息, 指示用户设备支持下行与上行 Bundling

(DL and UL Bundling) , gp : 若第一数据为上行数据, 则用户设备具有对第 一数据进行 M次发送的能力; 若第一数据为下行数据, 则用户具有对第一数 据进行 M次接收的能力;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指示用户设备支持 PDSCH Bundling, 即第一数据为 PDSCH数据,用户设备具有对该 PDSCH数 据进行接收 M次的能力;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Bundling 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 能力信息, 指示用户设备支持 PDCCH Bundling 与 PDSCH Bundling , 即第一数据包括 PDCCH数据与 PDSCH数据, 用户设备具有 M 次接收该 PDCCH、 M次接收该 PDSCH的能力;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Bundling 能力信息, 指示用户设备支持 PRACH Bundling,即第一数据为前导码时,用户设备具有对前导码发送 M次 的能力;

时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指示用户设备支持时域的 Bundling, 即在一个 频域上, 用户设备具有对第一数据发送 M次或接收 M次的能力;

频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指示用户设备支持频域的 Bundling, 即在一个 时域上, 用户设备对第一数据发送 M次或接收 M次的能力;

接收新数据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指示用户设备支持在特定时间内, 使 用同一个进程接收新数据的 Bundling能力, 此时第一数据为新数据, 即用户 设备首次接收到的数据。 例如, 指示用户设备可在定时器为 HARQ _RTT_ Time的特定时间内, 使用同一个进程对新数据进行 M次接收的能力; 或者, 指示用户设备支持在特定时间后, 使用同一个进程对新数据进行 M次接收的 能力, 例如, 指示用户设备可在连续的几个 ΤΉ (如 4个 ΤΉ)后使用同一个 进程对新数据进行 M次接收的能力;

接收重传数据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指示用户设备在特定时间内, 使用 同一个进程接收重传数据的 Bundling能力,此时第一数据为重传数据。例如, 指示用户设备可在定时器为 HARQ _RTT_ Time的特定时间内, 使用同一个 进程对重传数据进行 M次接收的能力; 或者, 指示用户设备支持在特定时间 后, 使用同一个进程对重传数据进行 M次接收的能力, 例如, 指示用户设备 可在连续的几个 TTK如 4个 ΤΉ)后使用同一个进程接收重传数据的 Bundling 能力。

接收重传数据并与之前新传或重传的数据进行合并解码的 Bundling能力 信息, 指示用户设备在特定时间内, 如在定时器为 HARQ _RTT_ Time的特 定时间内, 使用同一个进程接收重传数据并与之前的新传或重传数据进行合 并解码的 Bundling能力; 或者, 指示用户设备支持在特定时间后, 如连续的 4个 ΤΉ后, 使用同一个进程接收重传数据并与之前的新传或重传数据进行 合并解码的 Bundling能力。

接收新传数据和重传数据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指示用户设备支持在特 定时间内, 如在定时器为 HARQ _RTT_ Time的特定时间内, 使用同一个进 程接收新传数据和重传数据的 Bundling能力; 或者, 指示用户设备支持在特 定时间后, 如连续的 4个 ΤΉ后, 使用同一个进程接收新传数据和重传数据 的 Bundling能力。

具体的,基站可根据上述的下行 Bundling能力信息、上行与下行 Bundling 能力信息等, 获知用户设备下行是否具有 Bundling能力。

另外, 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 都可能存在多种信道类型, 如上行有物理 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 物理上行 控制信道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 等信道, 下行有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 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等, 每个信道的覆盖能力可 能都不一样。基站可根据上述的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PDCCH Bundling 能力信息、 PRACH Bundling 能力信息等, 获知用户设备在具体的信道上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在具体的信道上与用户设备进行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从而达到在具体的信道上通过 Bundling增强传输可靠性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 基站可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述 Bundling能力 信息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从而获知用户设备的 Bundling能力。 另外, 也可以 通过预设的规则, 例如, 预设某些用户设备可支持部分或全部的 Bundling能 力, 将该预设的规则和用户设备的标识存储在基站中, 使得基站无需接收用 户设备的上报, 而是根据该预设的规则与用户设备的标识, 确定用户设备能 够支持的 Bundling能力。

可选的, 本实施例中, 基站可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在特性组指示中 的 Bundling 能力信息; 或者,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在能力信息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具体的, 用户设备可将上述至少一种 Bundling能力信息携带在特性组指 示(Feature Group Indicator, FGI)中上报给基站,也可以通过能力(Capability) 信息中上报给基站, 例如, 可采用一个或多个比特表示上述的至少一种能力 信息;相应的,基站接收该携带在 FGI或 Capability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Bundling 能力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各种 Bundling能力信息所述的 M次, 是指最多 为 M次, 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中, 传输的次数为 N, 2 N M, 具体的, 请 见步骤 102。

102、 根据所述 Bundling 能力信息,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第一数据 的 N次传输, 其中, N M。

本步骤中, 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设备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获知用户 设备可支持的 Bundling能力,从而可以与用户设备进行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例如, 若用户设备上报的 Bundling能力信息指示其同时支持上行与下行 Bundling, 则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即为接收用户设备在 N个 连续可用的 ΤΉ上发送的同一个上行数据; 或者, 接收用户设备在不同频域 上 N次发送的同一个上行数据, 接收的次数为 N; 或者, 接收用户设备在几 个连续可用的 ΤΉ和不同频域上发送的同一个上行数据, 在 ΤΉ上接收的次 数与在频域接收的次数之和为 N。

同理,当基站需要给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在 N个连续可用的 ΤΉ 上 发送同一个下行数据, 用户设备在该些连续的 ΤΉ上接收下行数据, 发送的 次数为 N; 或者, 基站在不同频域上发送同一个下行数据, 发送的次数为 N; 或者,基站在几个连续可用的 ΤΉ和不同频域上发送同一个下行数据,在 TTI 上发送的次数与在频域上发送的次数之和为 N。

需要说明的是, 若第一数据为上行数据, 则基站在接收到 N个上行数据 后,可对每个上行数据单独进行处理,也可对该 N个上行数据进行联合处理, 即将该 N个上行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 例如, 将各个上行数据合并解 码, 解码后仅回复一个正确应答 (Acknowledgement , ACK ) 或否定应答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NACK) 等。

可选的, 在与用户设备进行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之前, 接收到的用户设 备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后, 基站需要为用户设备配置 Bundling传输参数, 该 Bundling传输参数指示采用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其中, 采用的 Bundling能 力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上报的 bundling能力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为用 户设备配置采用的 Bundling传输参数后, 基站与用户设备进行第一数据的 N 次传输。例如, 基站接收到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频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以及时域 Bundling能力信息,基站配置 UE仅进行时域 bundling传输, bundling 次数为 4次, bundling信道为 PDSCH等。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用户上报的 Bundling能力信息仅是基站和用户设备 采用 Bundling 方式的预先准备动作, 并非是限定接收到用户设备上报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后, 基站和用户设备必须采用 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数据 传输。 例如, 可预设对某些信道采用 Bundling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而对预设 信道外的其他信道等依旧采用现有技术, 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 当用户设备上 报的 Bundling能力信息为时域 Bundling能力信息,而预设在时域传输数据采 用非 Bundling方式传输时,此时,即使基站接收到了时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获知用户设备支持时域 Bundling时, 在时域上仍然采用现有技术进行数据传 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发送的

Bundling 能力信息, 在对一个具体的第一数据的传输过程中, 与用户设备进 行该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即对同一个数据接收 N次或发送 N次,从而实现 基站与用户设备间数据的高可靠性传输。

图 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 为用户设备, 适用于基站无法知道用户设备的 Bundling能力, 需要用户设 备主动上报其 Bundling能力的场景。 具体的, 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201、 向基站发送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用于 指示用户设备具有对第一数据进行 M次传输的能力的信息, 其中, M为用户 设备针对第一数据所支持的最大传输次数, M 2。

本步骤中, 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自己的 Bundling, 即用户设备基站发送 自身能支持的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

可选的, 本实施例中, Bundling 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或 其组合:

下行 Bundling能力信息、 上行与下行 Bundling能力信息、 物理下行链 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 能力信息、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Bundling能力信息、传输次数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Bundling能 力信息、 时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频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接收新数据的 Bundling能力信息、接收重传数据的 Bundling能力信息、接收重传数据并与 之前新传或重传的数据进行合并解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接收新传数据和 重传数据的 Bundling能力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

具体的, 上述各种 Bundling能力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的描述, 此处不再 赘述。

可选的, 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携带在特性组指示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或者, 向基站发送携带在能力信息中的 Bundling能力信 息, 从而将自身的 Bundling能力上报给基站。

具体的, 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的描述, 此处不再赘述。

202、根据 Bundling能力信息, 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其中, N M。

本步骤中, 基站与用户设备采用 Bundling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即在对一 个具体的第一数据的传输过程中, 若第一数据为上行数据, 则用基站最多可 对其进行 M次接收; 若第一数据为下行数据, 则基站最多可对其进行 M次 发送。 具体的, 可参见图 1步骤 102, 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 向基站发送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之后,根据 Bundling能力信 息, 与基站进行 Bundling 方式的数据传输之前,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 Bundling传输参数, Bundling传输参数指示采用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其中, 采用的 Bundling能力信息为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 bundling能力信息为用 户设备配置的。 在为用户设备配置 Bundling传输参数后, 基站与用户设备进 行 Bundling方式的数据传输。例如, 基站接收到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频 域 Bundling能力信息以及时域 Bundling能力信息, 基站配置 UE仅进行时域 bundling传输, bundling次数为 4次, bundling信道为 PDSCH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 Bundling能力, 使得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在对一个具体的第一数据的传输过程中, 对该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即对同 一个数据接收 N次或发送 N次,从而实现基站与用户设备间数据的高可靠性 传输。 图 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数据绑定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包括: 第一 PDSCH 。 此时, 对于第一 PDSCH, 基站向该用户设备 发送 N次; 相应的, 用户设备 N次接收基站发送的该第一 PDSCH。

具体的, 请参照图 3, 横坐标为 ΤΉ, 纵坐标为频率 (Frequency) , ①〜

⑧表示连续的 8个 ΤΉ。 当用户设备上报自身支持 PDSCH Bundling时, 基站 向用户设备发送 N次第一 PDSCH, 例如, 如图 3中阴影部分, 基站在连续的 4个 TT ~®上发送同一个 PDSCH, 用户设备根据调度命令, 如下行控制 信息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到 PDSCH中接收下行数据, 即 用户设备对同一个下行数据接收四次。 因此, 通过该方法, 可增强数据在 PDSCH信道上传输的可靠性。

另外, 本实施例中, 当用户设备对连续的 4个 TT ~④上的 PDSCH接 收完毕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可根据最后一个 ΤΉ , 确定反馈 (Feedback) 时刻并进行反馈。 例如, 可在与最后一个 ΤΉ相距 4个 ΤΉ的 ΤΉ上反馈, 即在传输次数中的最后一个 ΤΉ+4, 如图中所示 ΤΉ⑧上进行反 馈。 用户设备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对连续 4个 ΤΉ接收到的同一个 PDSCH进 行反馈, 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以在连续的 4个 ΤΉ上发送同一个 PDSCH 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的, 然而, 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其他可能 的实施方式中, 可根据预设的规则选择连续的 ΤΉ个数, 即同一个 PDSCH 的传输次数 N; 或者, 基站可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传输次数, 选择传输次数 N。

在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四中, 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的 Bundling能 力信息包括: PDCCH Bundling与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即用户设备向 基站上报其同时支持 PDCCH Bundling与 PDSCH Bundling能力。此时, 第一 数据包括: 第二 PDCCH与第二 PDSCH数据,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 N次该 第二 PDCCH与第二 PDSCH数据; 相应的, 用户设备 N次接收基站同时发 的第二 PDCCH与第二 PDSCH。

具体的, 当用户设备同时支持 PDCCH Bundling和 PDSCH Bundling时, 以 N=4为例, 若在 2ΤΉ上进行传输, 则在第一 ΤΉ上发送第二 PDCCH与 第二 PDSCH, 再在第二 ΤΉ上再次发送第二 PDCCH与第二 PDSCH; 若在 4 个 ΤΉ上进行传输, 则可在第一 ΤΉ、 第三 ΤΉ上传输第二 PDCCH, 而在第 二 ΤΉ、 第四 ΤΉ上传输第二 PDSCH。 本实施例中, 对第二 PDCCH与第二 PDSCH,在连续的多个 ΤΉ上向用户设备发送多次,从而增强数据在 PDCCH 信道和 PDCSCH信道的传输可靠性。

图 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五的数据绑定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频域 Bundling能力信息。此 时, 对第一数据的实际的传输次数 N具体为: 在第一频域上, 对第一数据的 传输次数, gP : 基站在同一个传输时间间隔 ΤΉ内, 对向用户设备发送 N次 第一数据; 相应的, 用户设备在同一时间间隔内 N 次接收基站发送的该第一 数据。 或者, 用户设备在同一时间间隔内 N 次发送第一数据; 相应的, 基站 在同一个传输时间间隔 ΤΉ内, N次接收该第一数据。

具体的, 请参照图 4, 横坐标为 ΤΉ, 纵坐标为频率 (Frequency) , ①〜 ⑧表示连续的 8个 ΤΉ。 当用户设备上报自身支持频域 Bundling能力时, 对 于同一数据,如图中 PDSCH为例,基站可在同一个 ΤΉ内向用户设备发送 N 次。例如, 图 4中阴影部分, 对于同一个 PDSCH, 基站在 ΤΉ①内发送 4次, 用户设备根据调度命令,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到 PDSCH中接收下行数据, 即用户设备在同一个 ΤΉ内, 对同一个下行数 据接收四次。 因此, 通过该方法, 可增强数据在频域上传输的可靠性。

另外, 本实施例中, 对于同一个数据, 用户设备在同一个 ΤΉ内接收 4 次后, 确定反馈(Feedback)时刻并进行反馈, 例如, 可在 ΤΉ⑤上进行反馈。

在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六中, 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的 Bundling能 力信息具体为 PRA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可以为基站为用户设备 分配的前导码, 用户设备 N次发送前导码, 相应的, 基站对该前导码进行 N 次接收。 具体的, 请参见图 5A。

图 5A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六中的数据绑定示意图。如图 5A所 示, 0~15表示 16个子帧, 其中, 以阴影填充的子帧, 如子帧 0、 5、 10、 15, 表示具有 PRACH 资源的子帧。 当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其具有 PRACH Bundling能力且 N=3时, 基站指示用户设备在 ΤΉ0、 5、 10, 即以系统帧号 等于 0为起点, Ν个具有 PRACH资源的相邻子帧 0、 5、 10上发送三次前导 码, 例如, 图中前导码 1 ; 相应的, 基站在子帧 0、 5、 10上对同一前导码 1 接收 3次。 该前导码发送过程中, 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可以是基站 周期性配置的。 因此, 通过该方法, 可增强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可靠性。

上述图 5A是从用户设备支持 PRACH Bundling时,从数据传输次数的角 度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的, 下面, 从 PRACH Bundling的具体过程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具体的, 若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其支持 PRACH Bundling能力时, 基站 为用户设备配置的 Bundling传输参数指示用户设备可采用 RPACH Bundling 能力。 此时, 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并发送给用户 设备, 用户设备接收该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并存储。 然后, 当基站需 要与用户设备对前导码进行 N次传输时,用户设备根据 PRACH资源 Bundling 参数对前导码进行 N次发送, 相应的, 基站在对应的 PRACH资源上 N次接 收该前导码。

一般来说, 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的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包括以下 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 源、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 的起始 位置中。 其中,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可以为基站根据需求为用户设备配置的, 供用户设备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具体的传输次数; 传输次数对应的前导码可以 为一个前导码集合, 该前导码集合中至少包含一个前导码; PRACH的起始位 置例如可以为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 或者, 表征该起始位置的参数。

上述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的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中, 当 PRACH 资源 Bundling参数包含多个传输次数时,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还可以 包含每个传输次数对应的选取准则, 如传输次数与路损门限值的对应关系。 例如, 当满足某特定路损门限或路损门限区间时, 选择对应的传输次数及其 他参数。 具体的, 可通过系统广播消息, 专用无线资源控制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消息, 媒质接入控制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消 息或物理层消息等发送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给用户设备, 从而为用户 设备配置 PRACH Bundling传输的相关参数。

上述实施例中, 当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的传输次数为一个时, 即为用户 设备配置一个特定的传输次数时, 该特定的传输次数即为 N。 用户设备仅根 据该特定的传输次数进行前导码的发送。 例如, 用户设备上报的传输次数信 息表明其支可支持 2、 3、 4、 5次的传输次数, 基站可根据用户设备所处的环 境、 自己的资源使用状况等, 为用户选定前导码为 2。 该过程中, 基站为用 户设备配置合适的 N。

上述实施例中, 当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的传输次数为多个时, 在将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发送给用户设备后, 由用户设备选择合适的 N。 具体的, 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上报的包括多个传输次数的 Bundling能力信 息后, 将其中的部分传输次数配置给用户设备, 并为每个传输次数配置对应 的 PRACH资源与前导码, 然后, 当用户设备接收到 PRACH资源 Bundling 参数后, 由用户设备选择合适的 N。 例如, 用户设备上报的传输次数信息表 明其支持 2、 3、 4、 5次的传输次数, 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的传输次数为 2次 和 3次, 以及传输次数 2对应的 PRACH资源与前导码、 传输次数 3对应的 PRACH资源与前导码。 当用户设备在接收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后, 需要进行前导码发送时, 用户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 PRACH资源 Bundling参 数以及所处的环境等, 确定出 N, 进而确定出与 N对应的 PRACH资源和前 导码, 从而进行前导码的发送。 该过程中, 用户设备自行选择合适的 N。

另夕卜, 可以理解的是, 基站也可以不用获得用户设备的 PRACH bundling 能力, 即无需接收用户设备上报 PRACH bundling能力,而仅通知用户设备上 述 PRACH bundling参数, 如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 源、传输次数对应的前导码、 PRACH的起始位置, 用户设备选择该传输次数 的准则参数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当用户设备在接收到 PRACH资源 Bundling 参数后, 需要进行前导码发送时, 用户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 PRACH 资源 Bundling参数以及所处的环境等,确定出 N,进而确定出与 N对应的 PRACH 资源和前导码, 进行前导码的发送。

进一步的,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还包括: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前导码的传输方式。 具体的, 本实施例中, 传输次数对应的前导码可以通过 以下两种 Bundling方式传输:

方式一、 在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上传输前导码。

具体的,基站可以将具有 PRACH资源的子帧上的部分 PRACH分配给用 户设备, 作为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 从而使得该传输次数对应的前 导码仅在该 PRACH 资源上传输, 即基站和用户设备在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上传输前导码。 具体的, 请参照图 5B。

图 5B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中前导码传输的示意图。 如图 5B所示, 子 帧 0和子帧 5, 即 TTI0和 TTI5上具有 PRACH资源, 将该些 PRACH在频域 上 (图中纵坐标所示) 以 6个物理资源块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PRB ) 为单位, 划分为多个 PRB组, 例如, ΤΉ0或 ΤΉ5上, 灰色填充部分为一个 PRB组, 未填充的部分为另外一个 PRB组。 当 N=2时, 基站可仅将灰色填 充部分的 PRB组对应的 PRACH资源分配给用户设备, 作为实际的传输次数 对应的 PRACH资源, 并在该些 PRACH资源上传输 2次前导码。

方式二、在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传输前导 码。

具体的, 基站可以不给用户设备分配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 而 使传输次数对应的前导码在该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 源上传输。 请再参照图 5B, 采用现有技术传输的前导码, 或前导码集合中的 部分前导码在未填充的 PRB组对应的 PRACH资源上传输, 采用现有技术传 输的前导码集合例如为 1~N (假设 N<=64) 。 为了能与采用现有技术传输的 前导码共享 PRACH资源, 需要将传输次数对应的前导码集合设置为与采用 现有技术传输的前导码集合不同, 例如为 N+l~64, 从而使得传输次数对应的 前导码与采用现有技术传输的前导码共享 PRACH资源, 即传输次数对应的 前导码也可在图中未填充的 PRB组对应的 PRACH资源上传输。

进一步的, 当与用户设备对前导码进行 N次传输时, 用户设备具体从哪 个具有 PRACH资源的 ΤΉ开始发送 Bundling次数对应的前导码, 本发明并 不做任何限制。例如,再请参照图 5B,本实施例中是以系统帧号(The System Frame number, SFN) 等于 0, 子帧 0为起点, 将每两个具有 PRACH资源的 子帧作为一个 Bundling单位,并在该 Bundling单位中的两个子帧上发送 2次 前导码。

进一步的, 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传输次数及相关参数后, UE选 择 N的依据, 例如可以为路损门限值, 当用户设备支持多个传输次数时, 可 设置多个路损门限值, 具体的, 当用户设备需要发送前导码时, 基站可结合用户设备的能力和 路损门限值来为用户设备选择合适的 N。 例如, 当 UE支持的 Bundling次数 为 2、 3时, 基站配置传输次数为 2对应的路损门限值为 X; 传输次数为 3对 应的路损门限值为 Y。 若路损小于 X, 则为用户设备配置的 Ν为 2次; 若路 损大于 X, 则为用户设备配置的 Ν为 3次。

当用户设备采用上述方式一发送前导码时, 根据 Ν, 用户设备在传输次 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上 N次发送前导码;相应的,基站在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 资源上 N次接收前导码。

当用户设备采用上述方式二发送前导码时, 用户设备在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发送前导码; 相应的, 基站在传输次数对应 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接收前导码。

进一步的,基站在接收用户设备根据 PRACH资源 Bundl ing参数发送的前 导码之后, 对接收到的 N个第一前导码进行联合处理, 即将 N个第一前导码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 得到随机接入响应, 并向用户设备发送, 而非对接 收到的每一个前导码均回复随机接入响应。

图 6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其 可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基站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具体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100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 1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 Bundling 能力信息包括: 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具有对第一数据进行 M次传输的能力的信 息, 其中, M为用户设备针对第一数据所支持的最大传输次数, M 2;

传输模块 12, 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到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与用户设 备进行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其中, N 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发送的 Bundling能力 信息, 确定用户设备能够支持的 Bundling能力, 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实现基站与用户设备间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

接收模块 11接收到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包括: 第一 PDSCH数据;

传输模块 12, 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 N次第一 PDSCH数据。 进一步的, 接收模块 11接收到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控 制信道 PDCCH Bundling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 息;

第一数据包括: 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传输模块 12,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 N次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 数据。

进一步的,接收模块 11接收到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频域 Bundling 能力信息;

N具体为: 在第一频域上, 对第一数据的传输次数;

传输模块 12,用于在第一频域上,与用户设备进行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进一步的, 接收模块 11接收到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随机接 入信道 PRA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包括: 前导码;

传输模块 12, 用于接收 N次用户设备发送的前导码。

图 7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7所示, 本实施例的 基站 200在图 6基站结构的基础上, 进一步的, 还包括:

配置模块 13,用于为用户设备配置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PRACH 资源 Bundling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 各传输次数 分别对应的前导码、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 其中, 各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 M;

传输模块 12, 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其中,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用于用户设备从中选择一个作为 N。

进一步的, 各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为以系统帧号等于 0为起点, 具 有 PRACH资源的子帧;

各 PRACH资源为从起始位置起, 与其所对应的传输次数相等数量的、 具有 PRACH资源的相邻子帧; 其中, PRACH资源为周期性配置的;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还包括: 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 导码的传输方式, 其中, 传输方式包括: 在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上传输前导码; 或者,

在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传输前导码。 再请参照图 7, 进一步的, 基站 200还包括:

处理模块 14, 用于对接收到的 N个前导码进行联合处理, 其中, 联合处 理为将 N个前导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

传输模块 12, 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进一步的, 接收模块 11,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在特性组指示中 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或者,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在能力信息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再请参照图 7, 进一步的, 基站 200还包括:

确定模块 15,用于根据 Bundling能力信息及预设的策略,确定 N;或者, 用于根据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的至少一个对应次数小于 M的传输次数以及 M, 确定一个传输次数作为 N;

传输模块 12, 用于根据确定模块确定出的 N, 与用户设备进行第一数据 的 N次传输。

图 8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 设备, 其可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用户设备的方法的各个步 骤。 具体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 300具体包括:

发送模块 21, 用于向基站发送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 Bundling能力信 息包括: 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具有对第一数据进行 M次传输的能力的信息, 其 中, M为用户设备针对第一数据所支持的最大传输次数, M 2;

传输模块 22, 用于根据发送模块发送的 Bundling 能力信息, 与基站进 行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其中, N 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 Bundling能力, 使得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确定用户设备能够支持的 Bundling能力, 自行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从 而实现基站与用户设备间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

进一步的, 发送模块 21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链路 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包括: 第一 PDSCH数据; 传输模块 22, 用于 N次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 PDSCH数据。

进一步的, 发送模块 21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 PDCCH Bundling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包括: 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传输模块 22,用于 N次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 数据。

进一步的, 发送模块 21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频域 Bundling 能力信息;

N具体为: 在第一频域上, 对第一数据的传输次数;

传输模块 22, 用于在第一频域上, 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进一步的, 发送模块 21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 信道 PRA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包括: 前导码;

传输模块 22, 用于向基站发送 N次前导码。

图 9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9所示, 本实施例 的用户设备 400在图 8所示用户设备的结构的基础上, 进一步的, 还包括: 接收模块 23,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PRACH 资源 Bundling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 各传输次数 分别对应的前导码、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 其中, 各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 M;

处理模块 24, 用于根据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从至少一个传输次 数中选择 N;

传输模块 22, 用于根据 N, 向基站发送 N次该 N对应的前导码。

进一步的, 各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为以系统帧号等于 0为起点, 具 有 PRACH资源的子帧;

各 PRACH资源为从起始位置起, 与其所对应的传输次数相等数量的、 具有 PRACH资源的相邻子帧, 其中, PRACH资源为基站周期性配置的;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 处理模块 24, 用于根据路损门限值, 从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中 选择 N。

进一步的, 传输模块 22, 用于根据 N, 在 N对应的 PRACH资源上发送 N次前导码; 或者,

根据 N, 在 N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发送 N次前导 码。

进一步的, 接收模块 23, 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

进一步的, 发送模块 21, 用于向基站发送携带在特性组指示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或者,

向基站发送携带在能力信息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图 10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10所示, 本实施例提 供的基站 500包括: 存储器 31、 处理器 32、 接收器 33与发射器 34;

存储器 31用于存储数据传输方法的代码;

处理器 32用于执行存储器 31中存储的代码,控制接收器 33接收用户设 备发送的绑定 Bundling 能力信息, Bundling 能力信息指示用户设备支持的 Bundling能力;

处理器 32还用于根据接收器 33接收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控制接收器 33或发射器 34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其可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基站的 方法的各个步骤,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接收器 33 接收到的 Bundling 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包括: 第一 PDSCH数据;

发射器 34, 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 N次第一 PDSCH数据。

进一步的, 接收器 33接收到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 PDCCH Bundling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包括: 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发射器 34, 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 N次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 数据。

进一步的, 接收器 33接收到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频域 Bundling 能力信息; N具体为: 在第一频域上, 对第一数据的传输次数;

接收器 33或发射器 34, 用于在第一频域上, 与用户设备进行第一数据 的 N次传输。

进一步的, 接收器 33接收到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 信道 PRA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包括: 前导码;

接收器 33, 用于接收 N次用户设备发送的前导码。

进一步的, 处理器 32, 还用于执行存储器 31 中存储的代码, 为用户设 备配置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包括以下参 数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 各传输次数 分别对应的前导码、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 其中, 各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 M;

发射器 34, 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其中,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用于用户设备从中选择一个作为N。

进一步的, 各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为以系统帧号等于 0为起点, 具 有 PRACH资源的子帧;

各 PRACH资源为从起始位置起, 与其所对应的传输次数相等数量的、 具有 PRACH资源的相邻子帧; 其中, PRACH资源为周期性配置的;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还包括: 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 导码的传输方式, 其中, 传输方式包括:

在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上传输前导码; 或者,

在传输次数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传输前导码。 进一步的, 处理器 32, 还用于执行存储器 31 中存储的代码, 对接收到 的 N个前导码进行联合处理, 其中, 联合处理为将 N个前导码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处理;

发射器 34, 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进一步的, 接收器 33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在特性组指示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或者,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在能力信息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进一步的,处理器 32,还用于执行存储器 31中存储的代码,根据 Bundling 能力信息及预设的策略, 确定 N; 或者, 根据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的至少 一个对应次数小于 M的传输次数以及 M, 确定一个传输次数作为 N;

接收器 33或发射器 34, 用于根据确定模块确定出的 N, 与用户设备进 行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图 11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11所示, 本实施 例提供的用户设备 600包括: 存储器 41、 处理器 42、 发射器 43以及接收器

44;

存储器 41用于存储数据传输方法的代码;

处理器 42用于执行存储器 41中存储的代码,控制发射器 43向基站发送 绑定 Bundling能力信息;

处理器 42还用于根据发射器 43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控制发射器 43或接收器 44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其可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用 户设备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 发射器 43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链路共 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包括: 第一 PDSCH数据;

接收器 44用于 N次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 PDSCH数据。

进一步的, 发射器 43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下行控制信 道 PDCCH Bundling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包括: 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据;

接收器 44用于 N次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 PDCCH数据与第二 PDSCH数 据。

进一步的, 发射器 43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频域 Bundling能 力信息;

N具体为: 在第一频域上, 对第一数据的传输次数;

接收器 44用于在第一频域上, 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的 N次传输。

进一步的, 发射器 43发送的 Bundling能力信息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 道 PRACH Bundling能力信息;

第一数据包括: 前导码;

接收器 44用于向基站发送 N次前导码。

进一步的,接收器 44,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一个传输次数、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 各传输次数 分别对应的前导码、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 其中, 各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 M;

根据 PRACH资源 Bundling参数, 从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中选择 N;

发送器 43, 用于根据 N, 向基站 N次发送 N对应的前导码。

进一步的, 各 PRACH资源的起始位置为以系统帧号等于 0为起点, 具 有 PRACH资源的子帧;

各 PRACH资源为从起始位置起, 与其所对应的传输次数相等数量的、 具有 PRACH资源的相邻子帧, 其中, PRACH资源为基站周期性配置的; 各传输次数分别对应的前导码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 处理器 42, 还用于执行存储器 41 中存储的代码, 根据路损 门限值, 从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中选择 N。

进一步的, 发射器 43, 用于根据 N, 在 N对应的 PRACH资源上 N次发 送前导码; 或者,

根据 N, 在 N对应的 PRACH资源之外的 PRACH资源上 N次发送前导 码。

进一步的, 接收器 44, 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

进一步的, 发射器 43, 用于向基站发送携带在特性组指示中的 Bundling 能力信息; 或者,

向基站发送携带在能力信息中的 Bundling能力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 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 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 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