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制备技术领域。按质量百分比,准备氧化硅50%~80%,氧化硼10%~30%,氧化钠5%~20%,之后加入0~30wt%的h-BN。混合得到混合粉末,放入烘箱干燥、之后进行造粒。对得到的粉体进行预压,得到生坯,再进行冷等静压处理,之后将生坯放入空气炉排胶,制得成型体,将上述成型体放入烧结炉中,抽真空或通入一定保护气氛,升温到700℃~1200℃保温1~5h,获得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烧结体。本发明利用玻璃相所产生的剪切力及其原位剥离作用实现h-BN的原位纳米化,优化了氮化硼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氮化硼纳米复相陶瓷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电子、原子能、宇宙航行等军事工程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367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14245.0

  • 申请日2015-08-20

  • 分类号C03C14/00;

  • 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王霞

  •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28: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1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3C14/00 专利号:ZL2015105142450 登记生效日:20221202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西安交通大学 变更后权利人:咸阳瞪羚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变更后权利人:712046 陕西省咸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二路孵化园7号楼2层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4-17

    授权

    授权

  • 2016-0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3C14/00 申请日:201508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具 体涉及一种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h-BN以其良好的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以及优异的热传导性、良好的 可机械加工性等特点,使其复相陶瓷材料倍受科研和技术人员的青睐,在冶金、 化工、机械、电子、原子能、宇宙航行等军事工程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根据烧结原理的不同,现有的h-BN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主要有 以下几种:

1、常压烧结法,将制品放入烧结炉中,通入所需气氛,在大气压力下烧 结,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烧结方法。该法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但是制 品密度低、力学性能差,即使加入添加剂也无法克服。

2、热压烧结法,将粉末装在模腔内,在加压的同时使粉末加热到正常烧 结温度或更低一些,以压力和表面能一起作为驱动力,造成颗粒重新排列,经 过较短时间烧结成致密而均匀的制品。此法制备的h-BN复相陶瓷成本较高, 应用范围非常有限。

3、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将粉末装入石墨模具中,模具置于上下电极之间, 通过油压系统加压,然后对腔体抽真空,达到要求的真空度后通入脉冲电流进 行烧结。脉冲大电流直接施加于导电模具和样品上,通过样品及间隙的部分电 流激活晶粒表面,在空隙间局部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粉末颗粒表面被活化、 发热,同时,通过模具的部分电流加热模具,模具也对试样进行加热,此法经 过很短时间可烧结出致密而均匀的制品。该法不适用于生产大尺寸及形状复杂 的产品,成本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很受限制。

4、反应烧结法,将硼的微细粉末及其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加入无水乙醇及 玛瑙球,混合粉碎后24h,过筛,模压成型,然后将试样放入到石墨坩埚中, 在流通氮气中加热,通过硼的原位氮化反应,得到含h-BN的烧结体。该法制 品烧结密度低,力学性能偏低。

目前在h-BN复相陶瓷的制备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与难点:

第一,h-BN在烧结过程中形成卡片房式结构,常规烧结技术难以克服, 严重影响其致密化和力学性能;第二,借助现代烧结法制得的h-BN成本高昂, 限制了其大规模的使用,且难以制得高性能的复杂制品及大尺寸样品;第三, h-BN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很难克服h-BN纳米颗粒的团聚作用,使其均匀分 散在陶瓷基体材料之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硼硅酸盐 玻璃/h-BN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完成 大尺寸及复杂形状产品的制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质量百分比计,取50%~80%的氧化硅、10%~30%的氧化硼及5%~20% 的氧化钠作为硼硅酸盐玻璃原材料,然后掺入硼硅酸盐玻璃原材料总质量 5%~30%的h-BN,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粉末;

2)将混合粉末干燥、过筛后称重,加入混合粉末质量0.3%~1%的PVA溶 液和混合粉末质量0.1%~0.2%的甘油进行造粒,经研磨、预压后粉碎、过筛, 制得粒径均匀的球形颗粒;

3)将步骤2)制得的球形颗粒模压成型后,经冷等静压,得到坯体;

4)将坯体排胶后,制得成型体;

排胶时分两阶段进行升温处理:第一阶段以360℃/h的升温速率升温到 180~250℃,保温0.5~2h;第二阶段以5~10℃/h的升温速率升温到400~500℃, 保温2~4h;

5)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下,将成型体以5~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700℃ ~1200℃,保温1~5h,制得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烧结体。

步骤2)研磨时间为10~20min。

步骤2)中干燥后的混合粉末过200目筛;研磨、预压后粉碎过40目筛, 制得粒径均匀的球形颗粒。

步骤3)冷等静压是在100~200MPa的压力下,保压1~5min。

步骤4)所述的排胶是在空气炉中进行。

步骤5)是在烧结炉中对成型体进行保温处理。

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

h-BN是表面被氧化硼包覆的h-BN,h-BN表面的氧化硼参与生成硼硅酸 盐玻璃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选取氧化硅、氧 化硼和氧化钠作为硼硅酸盐玻璃的原材料,然后掺入h-BN。本发明方法采用 常压烧结技术,引入了液相剥离机制,即通过液相流动所提供的剪切力对层状 材料进行剥离而得到单层或较少层的颗粒,制备得到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 陶瓷。液相剥离机制的引入有以下优势:1)能够通过烧结过程中由玻璃相流 动所提供的剪切力及其原位碎化作用而成功实现h-BN颗粒的原位纳米化;2) 在烧结过程中由于液态玻璃相的流动实现了h-BN颗粒的均匀分布,克服了以 纳米h-BN粉末为起始原料制备复相陶瓷过程中所出现的纳米颗粒团聚问题; 3)由于采用常压烧结技术,操作过程简单,对设备要求低,能够烧结出大尺 寸、形状复杂的产品,因而能够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烧结后的显微形貌照片;

图2为实施例5烧结后的显微形貌照片;

图3为实施例7烧结后的显微形貌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 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发明公开的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硼硅酸盐玻璃按重量百分比, 包括下述组分:氧化硅50%~80%,氧化硼10%~30%,氧化钠5%~20%。h-BN 的掺杂量分别为0、5wt%、10wt%、15wt%、20wt%、30wt%。

其中,h-BN是经过预氧化、表面被氧化硼包覆的h-BN。表面的氧化硼能 够参与生成硼硅酸盐玻璃相,对h-BN的剥离作用更明显,有助于h-BN的原 位纳米化。

本发明还公开了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按重量百分数:氧化硅50%~80%,氧化硼10%~30%,氧化钠5%~20% 称量,作为硼硅酸盐玻璃的原材料。然后分别掺入5wt%、10wt%、15wt%、 20wt%、30wt%的h-BN,湿法球磨制备混合粉末。

2)将混合粉末放入烘箱干燥,过200目筛,之后称重,加入0.3~1wt%PVA 溶液和适量甘油(混合粉末0.1%~0.2%)进行造粒,研磨10~20min,进行预 压,之后敲碎、过40目筛,得到粒径均匀的球形颗粒。

3)将上述料装入磨具型腔内,模压成型,即预压。之后进行冷等静压, 在100~200MPa的压力下保压1~5min,得到坯体。

4)将坯体放入空气炉进行排胶。排胶处理时:第一阶段按360℃/h的升 温速率升温到180~250℃,保温0.5~2h;第二阶段按5~10℃/h的升温速率升温 到400~500℃,保温2~4h。

5)将上述成型体放入烧结炉中,抽真空或通入一定保护气氛,按5~15℃ /min的升温速率分别升温到700℃~1200℃,保温1~5h,即获得硼硅酸盐玻璃 /h-BN复相陶瓷烧结体。

具体实施例的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其组成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的组成及烧结工艺条件

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先将SiO2、B2O3、 Na2O、h-BN按表1所示组成称量混合,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湿混,之后干燥、 过筛、造粒,得到均匀的混合粉末。对得到的粉体进行预压,得到统一尺寸生 坯,再进行冷等静压,压力为120MPa,保压3min。排胶时第一阶段按360℃ /h的升温速率升温到200℃,保温2h;第二阶段按5℃/h的升温速率升温到 450℃,保温3h。然后将上述成型体放入烧结炉中,抽真空,按10℃/min的升 温速率分别升温到750℃-850℃,保温3h,即获得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 瓷烧结体。

上述成型体的烧结温度,在真空状态下升温至750℃-850℃。温度过低, 不能形成有效玻璃相,剥离效果不明显,温度过高,出现过烧的现象,产生气 泡,影响样品性能。升温速率最好控制在5-30℃/min,过快会造成坯体开裂, 过低又会降低生产效率。保温时间最好在1-5小时,小于1小时,玻璃相不能 对h-BN颗粒进行充分剥离,高于5小时,显微结构变化不大,造成能源浪费。

在表1所示的实施例1~8中,h-BN含量为5wt%~20wt%,含量过多,液 相剥离效果不明显,含量过少则会造成观察困难。

此外,h-BN采用预氧化处理工艺,在其表面包覆一定厚度氧化层,表面 氧化层参与形成硼硅酸盐玻璃相,对h-BN的剥离效果更明显。

氧化硅SiO2是主要的玻璃形成体,以硅氧四面体[SiO4]的结构单元形成不 规则的连续网络,成为玻璃骨架,含量一般为50%~80%。含量较高时,需要 较高熔化温度,而且可能导致析晶。

氧化硼B2O3也是玻璃形成体,以硼氧三角体[BO3]和硼氧四面体[BO4]作为 结构单元,在硼硅酸盐玻璃中与硅氧四面体共同组成结构网络,含量一般为 10~30%。加入量过高时,[BO3]增多,出现硼反常现象。

氧化钠Na2O是玻璃网络外体氧化物,提供游离氧使玻璃结构中的O/Si 比值增加,发生断键,降低玻璃黏度。同时也能增大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降低 玻璃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因此不能引入太多,一般含量为 5%~20%。

对上述方法所制备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测定室温下的三点弯曲强 度。计算烧结前后的收缩率,并根据阿基米德法测定开气孔率,计算相对致密 度。扫描电子显微镜在试样断面上观察显微组织。收缩率、开气孔率、相对致 密度及强度等性能如表2所示。

表2本发明硼硅酸盐玻璃/h-BN复相陶瓷的性能汇总

由表2可以看出,随h-BN掺杂量的增加,烧结体收缩率逐渐变小,这是 由于h-BN卡房结构阻碍烧结体的收缩,掺杂量越大,收缩率越小。开气孔率 在23%-31%之间,相对致密度在75%-88%之间,这是由于硼硅酸盐玻璃相的 形成过程伴随着Na2O等组分的挥发,使得烧结体出现大量气孔,但总体而言 相对致密度较高。因此弯曲强度随h-BN掺杂量的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

硼硅酸盐玻璃对h-BN的液相剥离主要取决于硼硅酸盐玻璃相的粘度。在 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硼硅酸盐的粘度越低,流动性越大,对h-BN 的剥离效果越明显。参见图1、图2及图3,对比3张SEM图可看出,相对于 750℃,在850℃烧结的复相陶瓷中h-BN的颗粒尺寸更小,且分散性更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玻璃相所产生的剪切力及其原位剥离作用实现h-BN 的原位纳米化,优化了氮化硼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得到的氮化硼 纳米复相陶瓷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电子、原子能、宇宙航行等军 事工程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