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仿生型螯虾捕获装置

一种仿生型螯虾捕获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型螯虾捕捞装置,包括活水箱、鳌虾收集器,所述活水箱设有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从活水箱侧壁穿入活水箱,进水管路的出水口位于活水箱的底部,活水箱的另一侧壁设置有倾斜的水槽,水槽上端的槽口与活水箱贯通,水槽的下端经加强筋与活水箱固定;所述活水箱内设置有可以灵活取出的螯虾收集器,所述螯虾收集器设置有鳌虾入口,螯虾收集器的至少一个侧壁开有排水孔。本发明装置结构清晰,易于制作,装置根据螯虾的逆水习性来开展捕捞工作,达到减少螯虾捕捞损伤、提高苗种成活率的要求,为养殖生产中螯虾捕捞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455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25018.5

  • 申请日2015-09-25

  • 分类号A01K69/08;

  • 代理机构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瞿网兰

  • 地址 210017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茶亭东街7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45: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13

    授权

    授权

  • 2016-0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9/08 申请日:201509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淡水螯虾类捕捞生产领域,涉及一种仿生型螯虾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淡水螯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生动物,年经济产值达数百亿人民币。目前,我国的淡水 螯虾产业经济价值较高的主要有红螯螯虾和克氏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小龙虾等)两个品 种。淡水螯虾捕捞的方法很多,可用虾笼、地笼网、手抄网、扳罾等工具捕捉,也可用钓竿 钓捕或用拉网拉捕。地笼网起捕是我国最常见的捕捞方式,使用网片做的封闭式软池笼、用 竹子做的封闭式小虾笼等,螯虾从入口进去后不能出来;捕捞结束后,人工解开地笼装置的 末端网片活结,将螯虾倒出来。地笼网捕捞法也有一定的缺点,由于螯虾类水生生物步足、 螯足众多,且有同类互残习性,地笼设计不当或放置不当,螯虾的头部、尾部、螯足、步足 常常卡在网孔中,产生一定的损伤,尤其不利于螯虾苗种的捕捞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仿生型螯虾捕捞装置,该装置根 据螯虾的逆水流习性进行捕捞工作,达到减少螯虾捕捞损伤、提高苗种成活率的目的,为养 殖生产中螯虾捕捞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仿生型螯虾捕捞装置,包括活水箱2、鳌虾收集器5,所述活水箱2设有进水管路 1,进水管路1从活水箱2侧壁穿入活水箱2,活水箱2的另一侧壁设置有倾斜的水槽3,水 槽3上端的槽口与活水箱2贯通,水槽3的下端经加强筋4与活水箱2固定;所述活水箱2 内设置有可以灵活取出的螯虾收集器5,所述螯虾收集器5设置有鳌虾入口6与水槽3上端 槽口对应,便于鳌虾爬入,螯虾收集器5的至少一个侧壁开有排水孔便于取出时排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管路1的进水端设置有水流流速开关7;在进水管路1设置有 增氧支路8,增氧支路8位于进水管路1的进水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管路1的出水口位于活水箱2的底部,能兼具出水和活水箱2 内水体充气供氧的功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槽3为筒状水槽;所述水槽3的侧板的宽度不低于10cm,宽度 优选控制在10mm-20mm之间,水槽3内侧板材表面粗糙,达到满足微流水和螯虾爬行的目 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螯虾收集器5外形尺寸小于活水箱2,鳌虾收集器5顶端四周设置 有边沿,以便螯虾收集器5可以灵活从活水箱2内取出;在所述鳌虾收集器5对称的两个侧 壁或四个侧壁开有数列排水孔,便于取出时排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仿生型螯虾捕捞装置结构清晰,易于制作。使用本螯虾捕捞装置,微流水于活水 箱内从下向上涌入,经水槽从上向下流入池塘,螯虾能逆水而上活动或觅食,经过螯虾收集 器时,会落入螯虾收集器内,从而达到既能捕捞、又能减少损伤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苗 种成活率的目的,为养殖生产中螯虾捕捞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仿生型螯虾捕获装置的活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仿生型螯虾捕获装置的鳌虾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仿生型螯虾捕获装置的使用实例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路,2-活水箱,3-水槽,4-加强筋,5-螯虾收集器,6-鳌虾入口,7-水流 流速开关,8-增氧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一种仿生型螯虾捕捞装置,包括活水箱2、鳌虾收集器5,所述活水箱2 设有进水管路1,进水管路1从活水箱2侧壁穿入活水箱2,进水管路1的出水口位于活水 箱2的底部,所述进水管路1的进水端设置有水流控制开关7;在进水管路1设置有增氧支 路8,增氧支路8位于进水管路1的进水端;在活水箱2的另一侧壁设置有倾斜的水槽3, 水槽3的倾斜角度为与活水箱2的箱底成30°夹角,水槽3上端的槽口与活水箱2贯通,水 槽3的下端经加强筋4与活水箱2固定;所述活水箱2内设置有可以灵活取出的螯虾收集器 5,所述螯虾收集器5设置有与水槽3上端槽口对应的鳌虾入口6便于鳌虾爬入,在螯虾收 集器5的设有鳌虾入口6的侧壁、以及与该侧壁对称的另一侧壁开有数列排水孔便于取出时 排水。

所述进水管路1的材质为Φ40PPR管材。

所述活水箱2的材质为不锈钢,尺寸为1200mm×800mm×1000mm(长×宽×高),距离 活水箱2上边沿100mm处开有矩形孔,矩形孔尺寸为1000mm×150mm,使活水箱2和水槽 3上端的槽口贯通连接。

所述水槽3为不锈钢材质的筒状水槽,水槽的槽口为矩形,尺寸为1000mm×150mm。 水槽3的两侧板材的宽度在10mm-20mm之间,水槽3内侧板材表面粗糙,达到满足微流水 和螯虾爬行的目的。

所述加强筋4为不锈钢加强筋。

所述螯虾收集器5的材质为不锈钢,外形尺寸略小于活水箱2,顶端四周设置有宽度为 10mm的边沿,螯虾收集器5一侧壁距上边沿开尺寸为1000mm×150mm的鳌虾入口6,与 水槽3上端槽口相对应;排水孔的直径Φ为10mm。

如图4所示,使用时,本发明螯虾捕捞装置置于水体(湖泊、池塘、河道水体均可)近 岸处并半淹于水中,筒状水槽3的末端淹没于水中,螯虾收集器5放置在活水箱2内,螯虾 收集器5的鳌虾入口6和活水箱2的矩形孔位置一致,靠在一起。打开进水管路1的水流控 制开关,使进水以0.4m/s-0.5m/s的速度从进水管路1中流入活水箱2,活水箱2内水位上升 到矩形孔处后,水沿筒状水槽3内壁以微流水形态流入外部水体,螯虾受流水刺激,逆水往 上爬,经过鳌虾入口6后落入螯虾收集器5内,从而达到螯虾捕捞的目的。当螯虾收集器5 内螯虾较多时,可打开进水管路1上的增氧支路8,使氧气随水流一起进入活水箱2内,提 高箱内水体溶氧,保障螯虾成活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实际使 用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本发明可以有相应变化 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 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