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的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的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WG输出波导与探测器的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集成器件包括:衬底;AWG输出波导,呈条状,位于衬底上的AWG区域,自下而上包括:AWG下包层、AWG芯层和AWG上包层,其中,AWG下包层和AWG芯层延伸至PD区域;以及波导探测器,形成于衬底上PD区域的AWG芯层的上方,与AWG输出波导相对设置,其自下而上包括:PD下接触层、PD吸收层和PD上接触层。本发明在AWG输出波导中传输的光自下而上由AWG芯层通过消逝场耦合的方式逐层耦合到波导探测器的PD吸收层,从而避免了分立器件互连时过多的耦合损耗,利用消逝场耦合提高了光链路中的能量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375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86760.5

  • 发明设计人 吕倩倩;韩勤;杨晓红;尹伟红;

    申请日2015-06-30

  • 分类号G02B6/12;G02B6/13;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曹玲柱

  •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40: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06

    授权

    授权

  • 2016-0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2B6/12 申请日:201506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器件及其集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WG输出波导与 波导探测器的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随着 社会发展人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相对的要求通信系统的带宽 不断增长。为了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传输流量,以全光信息处理为特征的 智能光网络和以光纤到户为代表的信息服务宽带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光通 信正向着超高速、超大容量、智能化、集成化、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新一 代光纤通信演进。而波分复用(WDM)技术可以在单个光纤或波导中实 现多通道的数据传输,为光通信系统的扩容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方案,可以 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

光子集成回路(PIC)是把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光器件集成到一个单一 的芯片上,将各种功能的光器件在同一芯片上实现互连。PIC代替分立的 光学器件消除了很多耦合能耗,大大提高了光链路中的能量效率;另外它 可以借助于单片波分复用技术(WDM)达到更高的带宽要求;此外还能 减少封装,降低成本。因此研制集成化光电子器件已经成为光通信领域的 研究热点之一,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光波导探测器解除了传统探测器的 高带宽与高响应度之间的制约关系,并适用于多波长复用/解复用器件 (AWG)进行平面集成。单片集成多波长并行高速探测芯片在不增加单个 探测器的响应速率下,实现了整体接收速率的成倍增加,为实现高度集成 的高速光传输网络系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探测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 需求。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AWG输出波导与波导 探测器分立设置,系统的稳定性较差,耦合能耗较高,影响了两者在光通 信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 的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AWG与波导探测器的集成,解决分立 的光学器件过多的耦合能耗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的集 成器件。该集成器件包括:衬底10,其左、右两区域分别作为AWG区域和 PD区域;AWG输出波导20,呈条状,位于衬底上的AWG区域,自下而上 包括:AWG下包层21、AWG芯层22和AWG上包层23,其中,AWG下包层 21和AWG芯层22延伸至PD区域;以及波导探测器30,形成于衬底上PD区 域的AWG芯层22的上方,与AWG输出波导20相对设置,其自下而上包括: PD下接触层31、PD吸收层32和PD上接触层33,其中,PD下接触层31和PD 上接触层33为掺杂类型不同的接触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 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的集成器件。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在 衬底10的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外延AWG下包层11、AWG芯层22、PD 下接触层31和PD吸收层32;其中,外延各层后的外延片的左、右区域 分别作为AWG区域和PD区域;步骤B:对外延各层后的器件的AWG区 域进行刻蚀,在AWG区域靠近PD区域的宽度为L的部分,仅去除PD 吸收层31;在AWG区域远离PD区域的部分去除PD吸收层32和PD下 接触层31;步骤C:在器件上进行二次外延,其中,AWG区域的二次外 延材料作为AWG上包层23,PD区域的二次外延材料作为PD上接触层 33;步骤D:对二次外延后的外延片的PD区域进行刻蚀,形成波导探测 器的N接触台面34和P接触台面35,进而形成波导探测器30;以及步骤 E:对二次外延后的外延片的AWG区域进行刻蚀,形成AWG输出波导, 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的集成器件制备完毕。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的集 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单片集成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避免了分立器件互 连时过多的耦合损耗,利用消逝场耦合大大提高了光链路中的能量效率;

(2)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的无缝对接增大了探测器台面刻蚀 的对准容差,同时减小了耦合能耗;

(3)由光刻来决定波导与探测器的对准,提高了横向对准精度,简 化了器件封装,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

(4)增加了探测器P台面与二次外延边界的对准容差,降低了工艺 要求;

(5)通过单片集成多波长并行高速探测芯片,在不增加单个探测器 的响应速率下,实现了整体接收速率的成倍增加,为实现高度集成的高速 光传输网络系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探测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AWG输出波导与探测器的集成器件的立 体图;

图1B为图1A所示集成器件沿A-A面的剖视图;

图2为图1A和图1B所示集成器件在实际应用下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AWG输出波导与探测器的集成器件的制备 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图3所示制备方法中首次外延步骤后器件的剖面图;

图5为图3所示制备方法中执行步骤C后器件的剖面图;

图6为图3所示制备方法中执行步骤D后器件的剖面图;

图7为图3所示制备方法中执行步骤E后器件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

10-衬底;

20-AWG输出波导;

21-AWG下包层;22-AWG芯层;23-AWG上包层;

30-波导探测器;

31-PD下接触层;32-PD吸收层;33-PD上接触层;

34-N接触台面;35-P接触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以半导体工艺构建出器件的主体结构,通过二次外延技术 实现AWG与波导探测器外延结构的兼容,两者的无缝对接增大了探测器 台面刻蚀的对准容差,同时减小了耦合能耗。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 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AWG输出波导与波导 探测器的集成器件。图1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 测器的集成器件的立体图。图1B为图1A所示集成器件沿A-A面的剖视 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施例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无缝对 接的集成器件包括:

衬底10,其左、右两区域分别作为AWG区域和PD区域;

AWG输出波导20,呈条状,其主体部分位于衬底上的AWG区域,自 下而上包括:AWG下包层21、AWG芯层22和AWG上包层23,其中,AWG 下包层21和AWG芯层22延伸至PD区域;

波导探测器30,形成于PD区域的AWG芯层22的上方,与AWG输出波 导20无缝对接,其自下而上包括:PD下接触层31、PD吸收层32和PD上接 触层33。

本实施例中,在AWG输出波导中传输的光自下而上由AWG芯层22通 过消逝场耦合的方式逐层耦合到PD吸收层32。本实施例通过单片集成 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避免了分立器件的端面损耗和互连时过多的 耦合损耗,利用消逝场耦合大大提高了光链路中的能量效率。

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的集成器件的各个 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衬底为InP衬底。衬底上的各层,包括:AWG下包层21、 AWG芯层12、PD下接触层31和PD吸收层32是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 积(MOCVD)方式外延生长而成。

本实施例中,AWG输出波导20呈条状,其宽度约2-3μm,深度大于 3μm。波导探测器30(PD吸收层32和P接触层33)同样呈条状,其宽 度为5-6μm,深度大约1~2μm。AWG输出波导20和波导探测器30中心 对准。

需要注意的是,请参照图1B,波导探测器的PD下接触层31延伸至AWG 输出波导的AWG上包层23内,AWG芯层22的上方。延伸部分的长度L介于 1~10μm之间,优选地介于3~4μm之间。本实施例中,L=4μm。

该延伸部分使得光场在传输到波导探测器台面之前就已经进入波导 探测器的N接触层,有利于PD吸收层对光的吸收。而L的长度影响光传输 到探测器台面时的光场分布,从而影响AWG波导与波导探测器之间的耦 合,通过光刻可调整L的长度使得耦合效率达到最优值。

其中,AWG下包层21为未掺杂的InP层,其厚度为5μm。AWG芯 层22包括:未掺杂的InGaAsP层和InP层,其中,InGaAsP层的厚度为 0.5μm,Ga和As的组分分别为0.11和0.25;InP层的厚度为10nm。AWG 上包层23为1.2μm渐变掺杂的InP层,自下而上分别为600nm未掺杂的 InP层和600nm的P型掺杂InP层。在P型掺杂InP层中,掺杂浓度由5 ×1017/cm3渐变到1×1018/cm3。其中,AWG芯层材料的折射率相比于上/ 下包层的折射率较高,所以光的传播光场基本集中在AWG芯层内。

请参照图1A和图1B,在PD区域的AWG下包层21、AWG芯层22 呈面状。波导探测器的PD下接触层31,即N接触层,呈面状,形成于 AWG芯层22上。波导探测器的PD吸收层32和PD上接触层33,即P 接触层,形成于PD下接触层31上。其中,PD吸收层32和P接触层33 同样呈条状,与AWG输出波导相对设置。

由于条形的PD吸收层32和P接触层33与AWG输出波导材料是相 连的,所以两者的刻蚀界面与材料界面可以不重合,在工艺上就增大了纵 向的对准容差。同时,条形的波导探测器的宽度大于AWG输出波导的宽 度,而且光的耦合不是端面对端面而是通过自下而上的AWG芯层逐层耦 合到上面的PD吸收层,所以两个器件的横向工艺容差相比于分立器件较 大,另外这个对准工艺是通过光刻实现的,所以工艺难度较小。

本实施例中,N接触层包括:N型掺杂的InGaAsP层和未掺杂的InP 层,其中,InGaAsP层的掺杂浓度为2×1018/cm3,厚度为0.32μm,其中 Ga和As的组分分别为0.3和0.64;InP层的厚度为10nm。PD吸收层32 为波导探测器的吸收层,其为未掺杂的In0.53Ga0.47As层,厚度为0.42μm。 PD上接触层33为1.2μm渐变掺杂的InP层,自下而上分别为600nm未掺 杂的InP和600nmP型掺杂的InP,其掺杂浓度由5×1017/cm3渐变到 1×1018/cm3。并且,PD上接触层33和AWG上包层23为同时外延的材料。

其中,N接触层的折射率介于AWG芯层与PD吸收层之间,提供了 AWG芯层与PD吸收层之间的折射率匹配,这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探测器的 量子效率。在PD上接触层中靠近AWG芯层的InP为轻掺或本征以减小 掺杂在AWG波导中所引入的光传输损耗。

在N接触层的上表面形成N接触台面34,在P接触层的上表面形成 有P接触台面35。为了方便测试,在N接触台面34和P接触台面35上 分别形成有电极引线(未示出)。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波导探测器中N接触层和P接触层的位置可以互 换,即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上接触层为N接触层,而下接触层 的P接触层,同样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

本实施例中,波导探测器中PD下接触层31的折射率大于AWG输出波 导中AWG芯层22的折射率,从而对光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得光可以更快 的从AWG波导层耦合到PD吸收层从而减小波导探测器的器件长度提高 PD的带宽性能。

图2为图1A和图1B所示集成器件在实际应用下的示意图。以下结 合图2来介绍本实施例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的集成器件的工作过 程:光纤中的光通过AWG中的一根输入波导耦合进入AWG器件,利用 AWG器件的波分复用作用,把多波长的光分成多路单波长,分别经由各 路的AWG输出波导耦合进入相应的波导探测器,而波导探测器把光信号 转换成电信号,实现数据传输。

可见,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的集成器件在不增加单个探测器 的响应速率下,实现了整体接收速率的成倍增加,为实现高度集成的高速 光传输网络系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探测解决方案。

至此,本实施例AWG输出波导与探测器无缝对接的集成器件介绍完 毕。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AWG输出波导与探测器的集成器件的制备 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AWG输出波导与探测器的集成器 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A:在衬底10的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外延AWG下包层11、AWG 芯层22、PD下接触层31和PD吸收层32,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衬底为InP衬底。衬底上的各层,包括:AWG下包层 21、AWG芯层22、PD下接触层31和PD吸收层32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 气相沉积(MOCVD)方式制备。

本实施例中,AWG下包层21为未掺杂的InP层,其厚度为5μm。AWG 芯层22包括:未掺杂的InGaAsP层和InP层,其中,InGaAsP层的厚度 为0.5μm,Ga和As的组分分别为0.11和0.25;InP层的厚度为10nm。

本实施例中,PD下接触层31为波导探测器的N接触层,其包括:N 型掺杂的InGaAsP层和未掺杂的InP层,其中,InGaAsP层的掺杂浓度为 2×1018/cm3,厚度为0.32μm,其中Ga和As的组分分别为0.3和0.64;InP 层的厚度为10nm。

本实施例中,PD吸收层32为波导探测器的吸收层,其为未掺杂的 In0.53Ga0.47As层,厚度为0.42μm。

其中,外延各层后的器件分为左、右两区域,其中,左侧区域作为 AWG区域,右侧区域作为PD区域。

步骤B:对外延各层后的外延片的AWG区域进行刻蚀,在其远离PD 区域的部分去除PD吸收层32和PD下接触层31,在其靠近PD区域的宽 度为L的部分,仅去除PD吸收层31;

本实施例中,首先在图4所示结构的基础上光刻出AWG区域的掩模 图形,而后通过湿法腐蚀工艺去掉该区域的相关层。

需要注意的是,在AWG区域与PD区域的界面处,有长度为L=3~4μm 的N接触层伸入到AWG芯层上方。

步骤C:在器件的AWG区域和PD区域同时进行二次外延,其中, AWG区域的二次外延材料作为AWG上包层23,PD区域的二次外延材料 作为PD上接触层33,如图6所示;

本步骤中,在图5所示的结构经过清洗处理之后,采用MOCVD的方 法完成器件的整体二次外延。

请参照图6,外延材料为1.2μm渐变掺杂的InP层和In0.53Ga0.47As层, 其中自下而上分别为600nm的未掺杂InP和600nm的P型掺杂InP,其掺 杂浓度由5×1017/cm3渐变到1×1018cm-3

步骤D:对二次外延后的外延片的PD区域进行刻蚀,形成波导探测 器的N接触台面34和P接触台面35,进而形成波导探测器30,如图7 所示;

本步骤中,首先在图6所示的二次外延片上生长300nm的SiO2,光 刻出器件的掩模图形,而后采用干法加湿法的方法刻蚀出波导探测器的P 接触台面35和N接触台面34。P接触台面35为5×40μm2,刻蚀深度为 1.62μm。N接触台面34为50×50μm2,腐蚀的深度为0.32μm。然后用HF 酸溶液去掉片子上的SiO2,再重新生长300nm的SiO2钝化层。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制备完整的波导探测器,还需要在该N接触台面 和P台面做出电极引线。具体而言,即是在SiO2钝化层上分别开出P、N 电极窗口,溅射金属Ti/Au,刻蚀出电极引线图形。

需要注意的是,在AWG区域与探测器区域的界面处,有长度为 L=3~4μm的N接触层伸入到AWG芯层与上包层之间。

步骤E:对二次外延后的外延片的AWG区域进行刻蚀,形成AWG 输出波导,且该波导探测器的N接触层部分延伸至AWG输出波导的AWG 上包层,AWG输出波导与探测器无缝对接的集成器件制备完毕,如图1A 和图1B所示;

本步骤中,首先要生长一层SiO2掩膜,其厚度要在600nm左右,然 后光刻出AWG图形,再干法刻蚀出掩膜图形以及波导图形,波导的刻蚀 深度大于4μm,AWG输出波导宽度为3μm左右,这样AWG输出波导基 本上制备完成,同时AWG输出波导与探测器无缝对接的集成器件制备完 毕,如图1A和图1B所示。

在本步骤之后,还需要湿法去除探测器电极引线上所残留的SiO2掩膜, 以便于探测器的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步骤D和步骤E的顺序可以互换。此外,为了达 到简要说明的目的,上述实施例1中任何可作相同应用的技术特征、相同 的有益效果叙述皆并于此,无需再重复相同叙述。

至此,本实施例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的集成器件的制备方法介 绍完毕。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两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 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发明AWG输出波导与波导探测器的集成器 件及其制备方法有了清楚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 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 改或替换,例如:

(1)PD的P接触台面可以用半圆形或梯形结构代替;

(2)二次外延材料(即AWG上包层23和PD上接触层33)的掺杂 可以用均匀的掺杂代替;

(3)波导探测器上接触层和下接触层的掺杂类型可以互换;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其他类型的衬底和材料,只要满 足相关的结构,同样应当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 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中提到 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 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 参数的示范,但这些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 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值。并且,在制备方法中,除非特别描述或 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 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半导体工艺构建出器件的主体结构,通过二次外 延技术实现AWG与波导探测器外延结构的兼容,WG的输出波导与波导 探测器的无缝对接增大了探测器台面刻蚀的对准容差,同时减小了耦合能 耗,大大提高了光链路中的能量效率;另外它可以借助于单片波分复用技 术(WDM)达到更高的带宽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 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 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