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

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包括有桥台基体,在桥台基体上连接有承载梁,该承载梁上设置有桥台衔接组件,在桥台衔接组件上分布有承载槽,特点是:桥台衔接组件的外围通过衔接定位组件连接有加固结构件,桥台衔接组件的一侧通过衔接定位组件连接有抗震连接组件,该桥台衔接组件的顶端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承载槽内还设置有滑移层。由此,通过加固结构件的参与,提升原有老桥桥台尤其是桥台衔接组件的牢固程度。同时,采用防震螺栓作为衔接定位组件,在满足固定连接的同时,能够对可能存在外部震动应力进行消散。并且,依托于缓冲结构与滑移层的相互配合,在出现巨大震动冲击的时候,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安全的位移,以此来消散震动应力。再者,在不加大现有老桥的构造截面情况下,全面提升抗震能力,便于施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642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同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489978.3

  • 发明设计人 包孔波;张德宣;周德胜;

    申请日2015-08-1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洪勋

  •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南天成路5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02: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9-14

    授权

    授权

  • 2015-1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D22/00 申请日:201508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就现有的桥梁领域来看,存在很多几十年前修建的老桥。这些老桥由于使 用年限过长,为了保证安全使用,均需要进行加固改造。但是,由于这些老桥 在制造期间,其当时使用的技术规范要求偏低,导致整个桥体,尤其是桥太的 抗震构造尺寸要求都无法满足现有的新抗震规范要求。同时,单一加大整个桥 梁的构造截面既麻烦也不实用。

有一现有技术,201210308882.9,其提供了一种顺桥向抗震桥台结构。

该技术,包括桥台、支座垫块和桥梁上部结构,所述支座垫块设置在所述 桥台和所述桥梁上部结构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台结构还包括台后搭板, 所述台后搭板设置在所述桥台上侧,所述桥梁上部结构对应所述台后搭板位置 设置有凸缘;所述桥台与所述台后搭板之间设置有一预破坏凸台;所述台后搭 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预破坏凸台配合的凹槽;所述桥梁上部结构和所述台后搭板 之间设置有一伸缩缝。这样,在地震作用下,所述桥梁上部结构在顺桥向方向 移动,所述凸缘撞击台后搭板,预破坏凸台先发生剪切破坏,继而台后搭板被 挤离桥台,从而给桥梁上部结构与桥台之间预留出了必要的相对运动空间,从 而释放地震能量,避免了刚性碰撞损坏桥台及相连的道路,提高桥梁在顺桥向 的抗震能力。

但是,这种结构只能贴合桥梁走线,实现单一的顺桥向抗震,如果出现的 破坏应力方向并不顺桥,则无法起到较佳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结构改 造无法有效作用到现有的老桥上,不是很现实。

还有一现有技术,201420620123.0,其名为一种抗震耗能型半整体式桥台结 构。

该技术方案,包括桥台基础,其特点是:所述桥台基础靠近路堤的一端及 桥台基础两侧设置有箱形挡墙、靠近桥梁的一端设有桥台端墙,桥梁主梁一端 经支座置于桥台端墙的上端面,所述桥台基础上方设有横跨箱形挡墙与主梁的 延伸桥面板,所述延伸桥面板与路堤、箱形挡墙之间铺设有一滑移层,所述桥 台基础与延伸桥面板之间竖直设有若干抗震耗能支撑墙,所述支撑墙内均竖设 防止其发生剪切破坏的柔性结构层。

此现有技术所实现的目的如下:

(1)该抗震耗能型半整体式桥台结构,通过数排抗震耗能支撑墙,且其同 延伸桥面板和桥台基础构成整体,有效的提高了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的整体性。

(2)该抗震耗能型半整体式桥台结构,通过支撑墙形成抗震耗能支撑体系, 以滞回耗能的形式耗散掉地震波输入给结构的能量,减少桥梁主梁、延伸桥面 板、墩台所受弯矩,有效提高了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的抗震性。

(3)该抗震耗能型半整体式桥台结构,取消桥台翼墙,采用箱形挡墙,避 免了因翼墙较大位移开裂等产生的病害。

但是,该及时方案的目的需要数排抗震耗能支撑墙来实现,无法采用更为 经济实用的方式作用到已有的老桥上,不利于实际实施。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抗震加 固式桥台改造结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

本发明的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包括有桥台基体,所述的桥台基体上 连接有承载梁,所述的承载梁上设置有桥台衔接组件,所述的桥台衔接组件上 分布有承载槽,其中:所述桥台衔接组件的外围通过衔接定位组件连接有加固 结构件,所述桥台衔接组件的一侧通过衔接定位组件连接有抗震连接组件,所 述桥台衔接组件的顶端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承载槽内还设置有滑移层。

进一步地,上述的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其中,所述的加固结构件为 构造钢板,所述的构造钢板呈镜像贴合固定在桥台衔接组件的前后两侧。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其中,所述的衔接定位组 件为防震螺栓,所述防震螺栓的尾部设置有防震器,所述的防震器包括有防震 盘,所述的防震盘上设置有缓震橡胶。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其中,所述的抗震连接组 件包括有侧向贴合板,在所述侧向贴合板的顶端垂直设置有横向拼接板,所述 侧向贴合板与横向拼接板之间连接有斜向固定条,所述侧向贴合板、横向拼接 板、斜向固定条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其中,所述的缓冲结构为 伸缩缝后浇带,所述伸缩缝后浇带的宽度为5厘米至15厘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其中,所述伸缩缝后浇带 的宽度为10厘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其中,所述的滑移层上设 置有柔性结构层,所述的柔性结构层为EPS板层,所述EPS板层的厚度为20 厘米至40厘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其中,所述的EPS板层的 厚度为30厘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其中,所述的滑移层由油 毛毡铺设而成,所述滑移层的厚度为2厘米至4厘米。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其中,所述滑移层的厚度 为3厘米。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加固结构件的参与,提升原有老桥桥台尤其是桥台衔接组件的牢固 程度,提高对外接震动应力的承载能力。

2、采用防震螺栓作为衔接定位组件,在满足固定连接的同时,能够对可能 存在外部震动应力进行消散,避免其直接作用到螺栓上,影响连接稳固性。

3、通过三角稳定性来构成抗震连接组件,有利于提高后续桥面整体的抗震 能力。

4、依托于缓冲结构与滑移层的相互配合,在出现巨大震动冲击的时候,允 许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安全的位移,以此来消散震动应力。

5、在不加大现有老桥的构造截面情况下,全面提升抗震能力,便于施工。

6、不会对现有老桥的结构造成破坏,安装改造完毕后,可满足现有的新抗 震规范要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 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老桥桥台的抗震加固结构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衔接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桥台基体2承载梁

3桥台衔接组件4承载槽

5加固结构件6衔接定位组件

7防震盘8缓震橡胶

9侧向贴合板10横向拼接板

11斜向固定条12缓冲结构

13滑移层14柔性结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 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的抗震加固式桥台改造结构,其包括有桥台基体1,在桥台基体1 上连接有承载梁2。同时,该承载梁2上设置有桥台衔接组件3,桥台衔接组件 3上分布有承载槽4,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所采用的桥台衔接组件3的 外围,通过衔接定位组件6连接有加固结构件5。并且,为了提升抗震能力,该 桥台衔接组件3的一侧通过衔接定位组件6连接有抗震连接组件。再者,考虑 到能够有效承载外部传递来的震动应力,不至于影响到原来的桥台乃至桥体本 身的结构安全,在桥台衔接组件3的顶端设置有缓冲结构12。当然,为了有效 应对震动导致的位移异常情况,在承载槽4内还设置有滑移层13。

结合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适应老桥的现有构造,加固的同 时不会带来二次破坏,所采用的加固结构件5为构造钢板。同时,考虑到能够 提升桥台衔接组件3承受来自前后两侧的震动应力能力,构造钢板呈镜像贴合 固定在桥台衔接组件3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来看,考虑到各个组件的有效衔接定位,在出现震动的时候不会因 为共振而导致松动或是意外形变,本发明所采用的衔接定位组件6为防震螺栓。 具体来说,该防震螺栓的尾部设置有用来承载震动应力的防震器,其包括有防 震盘7,在防震盘7上设置有缓震橡胶8。

同时,为了能够提升桥台衔接组件3整体的抗震效果,尤其是来自于后续 桥面所传导过来的震动,本发明所涉及的抗震连接组件包括有侧向贴合板9,该 侧向贴合板9的顶端垂直设置有横向拼接板10。同时,在侧向贴合板9与横向 拼接板10之间连接有斜向固定条11。并且,侧向贴合板9、横向拼接板10、斜 向固定条11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以此,有效利用三角稳定性来承受应力。

再进一步来看,考虑到能够给予较佳的应力缓冲,在出现大范围冲击的时 候不会直接出现硬性碰撞,采用伸缩缝后浇带来构成缓冲结构12,该伸缩缝后 浇带的宽度为5厘米至15厘米。并且,为了满足滑移层13的功能正常实现, 在其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柔性结构层14。该柔性结构层14为EPS板层,其厚 度为20厘米至40厘米。再者,通过多次对比实验后返现,采用10厘米宽度的 伸缩缝后浇带较为适宜。同样,EPS板层的厚度为30厘米亦可以获取较佳的效 果。

在结合实际施工来看,本发明所涉及到的滑移层13由2厘米至4厘米的油 毛毡铺设而成。并且,若采用3厘米的厚度,可以提高施工进程,降低物料成 本投入的同时起到较佳的效果。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拥有如下优点:

1、通过加固结构件的参与,提升原有老桥桥台尤其是桥台衔接组件的牢固 程度,提高对外接震动应力的承载能力。

2、采用防震螺栓作为衔接定位组件,在满足固定连接的同时,能够对可能 存在外部震动应力进行消散,避免其直接作用到螺栓上,影响连接稳固性。

3、通过三角稳定性来构成抗震连接组件,有利于提高后续桥面整体的抗震 能力。

4、依托于缓冲结构与滑移层的相互配合,在出现巨大震动冲击的时候,允 许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安全的位移,以此来消散震动应力。

5、在不加大现有老桥的构造截面情况下,全面提升抗震能力,便于施工。

6、不会对现有老桥的结构造成破坏,安装改造完毕后,可满足现有的新抗 震规范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 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