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

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其属于武术系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包括主体,在主体下侧设有主体支撑轴承,主体支撑轴承下侧设有轴承卡槽,轴承卡槽左侧设有紧持螺丝,轴承卡槽下侧设有稳定底盘,主体左侧设有电源导线,电源导线与变压器连接,变压器左侧设有安全插头,电源导线上侧设有导线盘置弯杆,主体前侧设有承重架滑动板,承重架滑动板左侧设有红外线发射按钮。本发明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武术伤病人员进行伤后辅助康复时,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智能准确,减轻了武术伤病人员的康复难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318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杨慧馨;

    申请/专利号CN201510402423.0

  • 发明设计人 杨慧馨;

    申请日2015-07-01

  • 分类号A61N5/06(20060101);A61F7/10(20060101);A61H15/02(20060101);A61F5/01(20060101);A61L2/1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5000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成街道1号哈尔滨体育学院武术系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42: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6-2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N5/06 授权公告日:20170912 终止日期:20180701 申请日:201507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0-20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N5/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70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7-10-2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N5/06 登记生效日:2017092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70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9-12

    授权

    授权

  • 2015-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N5/06 申请日:201507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1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武术系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武术系辅助康复 装置。

背景技术

武术伤病人员在进行伤后辅助康复时,需要用到多种辅助康复装 置,以往的武术伤病人员在进行伤后辅助康复时需要用到传统的辅助 康复装置来共同完成辅助康复,传统的辅助康复装置设备不健全,需 要在辅助康复时有监护人员进行帮助,浪费了人力物力,武术伤病人 员无法独立的对自己进行辅助康复,而且传统辅助康复装置,康复的 效果不明显,严重的耗费了武术伤病人员的时间与精力,长此以往大 大增加了武术伤病人员的康复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武术伤病人员进行伤后辅助康复时, 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的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包括主体,在主体 下侧设有主体支撑轴承,主体支撑轴承下侧设有轴承卡槽,轴承卡槽 左侧设有紧持螺丝,轴承卡槽下侧设有稳定底盘,主体左侧设有电源 导线,电源导线与变压器连接,变压器左侧设有安全插头,电源导线 上侧设有导线盘置弯杆,主体前侧设有承重架滑动板,承重架滑动板 左侧设有红外线发射按钮,承重架滑动板前侧设有滑动连接片,滑动 连接片右侧设有固定卡片,滑动连接片前侧设有承重架,承重架前侧 设有单向铰接,单向铰接下侧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下侧设有撑地板, 主体后侧设有移动把手,移动把手上侧设有扣指板,主体上侧设有空 心轴底座,空心轴底座上侧设有空心支撑轴,空心支撑轴上侧设有转 动圆盘,转动圆盘上侧设有角度调节臂,角度调节臂右侧设有操作把 手,角度调节臂上侧设有防漏罩;

防漏罩上侧设有弹性导电杆,弹性导电杆上侧设有安全指示灯, 弹性导电杆右侧设有照射按钮,照射按钮右侧设有防漏罩咬合刺,防 漏罩右侧设有粘合仓,粘合仓上侧设有插入槽,插入槽上侧设有粘合 仓固定丝,粘合仓左侧设有红外线散射罩,红外线散射罩左侧设有红 外线射出头,防漏罩左侧设有吸盘连接筒,吸盘连接筒左侧设有患处 固定吸盘,患处固定吸盘上侧设有密封盖连接条,密封盖连接条上侧 设有吸盘密封盖,吸盘密封盖上侧设有紧持挂钩,防漏罩内部设有残 余热量吸收膜,残余热量吸收膜上设有感应头固定杆,感应头固定杆 上设有红外线温度感应头;

空心轴底座右侧设有保护垫片,保护垫片上侧设有座椅转动轴, 座椅转动轴上侧设有承载座椅;

承载座椅左侧设有冷疗筒连接板,冷疗筒连接板左侧设有腿伤冷 疗筒,腿伤冷疗筒左侧设有冰水加入口,腿伤冷疗筒右侧设有废水放 出管,废水放出管上侧设有放出阀门,腿伤冷疗筒内部设有腿部放置 内胆,承载座椅上侧设有固定靠背,固定靠背左侧设有可旋转调节头, 可旋转调节头左侧设有支撑扶手,支撑扶手外侧设有卫生棉套,固定 靠背上侧设有弯曲撑持片,弯曲撑持片左侧设有矫正脖环,矫正脖环 左侧设有松紧调节绳,松紧调节绳上设有缩进阻隔块,缩进阻隔块上 侧设有固定按扣;

保护垫片右侧设有杂物放置箱;

杂物放置箱前侧设有数据输入插口,数据输入插口右侧设有音响 开关,音响开关右侧设有音量调节旋钮,杂物放置箱上侧设有箱门, 箱门通过旋转折页和杂物放置箱连接,箱门上侧设有双向锁钩,杂物 放置箱内部设有固定板安置槽,固定板安置槽内侧设有挂钩固定板, 挂钩固定板前侧设有棉质物挂钩,固定板安置槽下侧设有消毒液盛放 盒,消毒液盛放盒前侧壁设有消毒液挥发网,消毒液盛放盒右侧设有 消毒液流入勺,消毒液盛放盒前侧设有空间隔板,空间隔板前侧设有 播放音响,播放音响左侧设有处理信息传输线,处理信息传输线与数 据处理器连接;

主体内部设有红外线生产筒,红外线生产筒上侧设有红外线加温 管,红外线加温管内部设有加温折射棱镜,红外线生产筒内部设有发 射灯底座,发射灯底座上侧设有发射灯,红外线生产筒右侧设有内置 散热箱。

作为优选,所述稳定底盘下侧设有防磨橡胶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变压器上设有通电指示灯。

作为优选,所述导线盘置弯杆上侧设有防脱塞。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线散射罩内部设有螺旋镜。

作为优选,所述患处固定吸盘左侧设有保护绒毛。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座椅上侧设有防滑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靠背左侧设有滚动按摩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武术伤病 人员进行伤后辅助康复时,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智能准 确,减轻了武术伤病人员的康复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的防漏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的承载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的杂物放置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的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体,2:主体支撑轴承,3:轴承卡槽,4:紧持螺丝,5: 稳定底盘,6:电源导线,7:变压器,8:安全插头,9:导线盘置弯 杆,10:承重架滑动板,11:红外线发射按钮,12:滑动连接片,13: 固定卡片,14:承重架,15:单向铰接,16:伸缩杆,17:撑地板, 18:移动把手,19:扣指板,20:空心轴底座,21:空心支撑轴,22: 转动圆盘,23:角度调节臂,24:操作把手,25:防漏罩,26:弹性 导电杆,27:安全指示灯,28:照射按钮,29:防漏罩咬合刺,30: 粘合仓,31:插入槽,32:粘合仓固定丝,33:红外线散射罩,34: 红外线射出头,35:吸盘连接筒,36:患处固定吸盘,37:密封盖连 接条,38:吸盘密封盖,39:紧持挂钩,40:残余热量吸收膜,41: 感应头固定杆,42:红外线温度感应头,43:保护垫片,44:座椅转 动轴,45:承载座椅,46:冷疗筒连接板,47:腿伤冷疗筒,48:冰 水加入口,49:废水放出管,50:放出阀门,51:腿部放置内胆,52: 固定靠背,53:可旋转调节头,54:支撑扶手,55:卫生棉套,56: 弯曲撑持片,57:矫正脖环,58:松紧调节绳,59:缩进阻隔块,60: 固定按扣,61:杂物放置箱,62:数据输入插口,63:音响开关,64: 音量调节旋钮,65:箱门,66:旋转折页,67:双向锁钩,68:固定 板安置槽,69:挂钩固定板,70:棉质物挂钩,71:消毒液盛放盒, 72:消毒液挥发网,73:消毒液流入勺,74:空间隔板,75:播放音 响,76:处理信息传输线,77:数据处理器,78:红外线生产筒,79: 红外线加温管,80:加温折射棱镜,81:发射灯底座,82:发射灯, 83:内置散热箱,84:防磨橡胶凸起,85:通电指示灯,86:防脱塞,87: 螺旋镜,88:保护绒毛,89:防滑螺纹,90:滚动按摩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武术系辅助康复装置,包括 主体1,在主体1下侧设有主体支撑轴承2,主体支撑轴承2下侧设有轴 承卡槽3,轴承卡槽3左侧设有紧持螺丝4,轴承卡槽3下侧设有稳定底 盘5,主体1左侧设有电源导线6,电源导线6与变压器7连接,变压器7 左侧设有安全插头8,电源导线6上侧设有导线盘置弯杆9,主体1前侧 设有承重架滑动板10,承重架滑动板10左侧设有红外线发射按钮11, 承重架滑动板10前侧设有滑动连接片12,滑动连接片12右侧设有固定 卡片13,滑动连接片12前侧设有承重架14,承重架14前侧设有单向铰 接15,单向铰接15下侧设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下侧设有撑地板17, 主体1后侧设有移动把手18,移动把手18上侧设有扣指板19,主体1 上侧设有空心轴底座20,空心轴底座20上侧设有空心支撑轴21,空心 支撑轴21上侧设有转动圆盘22,转动圆盘22上侧设有角度调节臂23, 角度调节臂23右侧设有操作把手24,角度调节臂23上侧设有防漏罩 25。

如图2所示,防漏罩25上侧设有弹性导电杆26,弹性导电杆26上 侧设有安全指示灯27,弹性导电杆26右侧设有照射按钮28,照射按钮 28右侧设有防漏罩咬合刺29,防漏罩25右侧设有粘合仓30,粘合仓30 上侧设有插入槽31,插入槽31上侧设有粘合仓固定丝32,粘合仓30 左侧设有红外线散射罩33,红外线散射罩33左侧设有红外线射出头 34,防漏罩25左侧设有吸盘连接筒35,吸盘连接筒35左侧设有患处固 定吸盘36,患处固定吸盘36上侧设有密封盖连接条37,密封盖连接条 37上侧设有吸盘密封盖38,吸盘密封盖38上侧设有紧持挂钩39,防漏 罩25内部设有残余热量吸收膜40,残余热量吸收膜40上设有感应头固 定杆41,感应头固定杆41上设有红外线温度感应头42。

如图1所示,空心轴底座20右侧设有保护垫片43,保护垫片43上 侧设有座椅转动轴44,座椅转动轴44上侧设有承载座椅45。

如图3所示,承载座椅45左侧设有冷疗筒连接板46,冷疗筒连接 板46左侧设有腿伤冷疗筒47,腿伤冷疗筒47左侧设有冰水加入口48, 腿伤冷疗筒47右侧设有废水放出管49,废水放出管49上侧设有放出阀 门50,腿伤冷疗筒47内部设有腿部放置内胆51,承载座椅45上侧设有 固定靠背52,固定靠背52左侧设有可旋转调节头53,可旋转调节头53 左侧设有支撑扶手54,支撑扶手54外侧设有卫生棉套55,固定靠背52 上侧设有弯曲撑持片56,弯曲撑持片56左侧设有矫正脖环57,矫正脖 环57左侧设有松紧调节绳58,松紧调节绳58上设有缩进阻隔块59,缩 进阻隔块59上侧设有固定按扣60。

如图1所示,保护垫片43右侧设有杂物放置箱61。

如图4所示,杂物放置箱61前侧设有数据输入插口62,数据输入 插口62右侧设有音响开关63,音响开关63右侧设有音量调节旋钮64, 杂物放置箱61上侧设有箱门65,箱门65通过旋转折页66和杂物放置箱 61连接,箱门65上侧设有双向锁钩67,杂物放置箱61内部设有固定板 安置槽68,固定板安置槽68内侧设有挂钩固定板69,挂钩固定板69 前侧设有棉质物挂钩70,固定板安置槽68下侧设有消毒液盛放盒71, 消毒液盛放盒71前侧壁设有消毒液挥发网72,消毒液盛放盒71右侧设 有消毒液流入勺73,消毒液盛放盒71前侧设有空间隔板74,空间隔板 74前侧设有播放音响75,播放音响75左侧设有处理信息传输线76,处 理信息传输线76与数据处理器77连接。

如图5所示,主体1内部设有红外线生产筒78,红外线生产筒78 上侧设有红外线加温管79,红外线加温管79内部设有加温折射棱镜 80,红外线生产筒78内部设有发射灯底座81,发射灯底座81上侧设有 发射灯82,红外线生产筒78右侧设有内置散热箱83。

武术伤病人员在进行伤后辅助康复时,可先插上安全插头8将仪 器接入电源,然后根据主体1的承重情况调节承重架14的方位来平 衡仪器,武术伤病人员坐上承载座椅45进行辅助康复,如果武术伤 病人员腿部受到伤病困扰,将腿部受伤部位放入腿伤冷疗筒47内进 行冷冻治疗,武术伤病人员也可手持操作把手24,通过防漏罩25上 的患处固定吸盘36按压在受伤部位进行红外线热疗,对受伤部位进 行活血化瘀康复,通过固定靠背52上的矫正脖环57对武术伤病人员 的脖子进行固定,通过松紧调节绳58调节好松紧度,然后进行脊柱 矫正康复。

通过杂物放置箱61对康复需要的杂物进行放置,通过播放音响 75对一些康复知识进行普及,通过数据输入插口62对播放内容进行 输入,通过消毒液盛放盒71对消毒液进行盛放,通过消毒液挥发网 72进行挥发对杂物放置箱61内放置的物品进行消毒,通过红外线生 产筒78内的发射灯82进行红外线发射,通过红外线加温管79对射 出的红外线进行加温,通过内置散热箱83对主体1内部进行散热。

所述稳定底盘5下侧设有防磨橡胶凸起84。这样设置,可以在 移动仪器时保护稳定底盘5不被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所述变压器7上设有通电指示灯85。这样设置,可以在仪器通电 时发出光亮,方便观察仪器是否在正常运作。

所述导线盘置弯杆9上侧设有防脱塞86。这样设置,可以对盘置 的导线起到阻隔作用,防止盘置的导线滑脱。

所述红外线散射罩33内部设有螺旋镜87。这样设置,可以对红外 线散射罩33内的红外线起到发散的作用,使红外线散射罩33完成更好 的散射。

所述患处固定吸盘36左侧设有保护绒毛88。这样设置,可以对伤 病人员的患处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患处固定吸盘36边沿划伤伤病人 员。

所述承载座椅45上侧设有防滑螺纹89。这样设置,可以提供摩擦 力,防止伤病人员发生打滑。

所述固定靠背52左侧设有滚动按摩球90。这样设置,可以在伤病 人员移动背部的时候发生滑动,产生按摩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