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动态三维场景的激光雷达成像与着色方法

一种用于动态三维场景的激光雷达成像与着色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动态三维场景的激光雷达成像与着色方法,该方法通过三维场景建模,对目标场景中地形和地物针对性地点云纹理贴图,同时参考场景环境对激光雷达成像的影响,利用透明度测试呈现激光点云的稀疏效果,能够真实地模拟指定激光雷达的关键参数和成像特性,很好地兼顾了激光雷达成像仿真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激光雷达成像仿真的实时性和可操作性,为激光雷达成像仿真提供了很好的替代方案;同时基于着色器技术对点云数据应用不同的着色方案,能够实时地凸显特定目标物体,增强操作人员对场景的感知能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2328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99135.4

  • 申请日2015-07-08

  • 分类号G06T13/20;

  • 代理机构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方力平

  • 地址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38: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17

    授权

    授权

  • 2015-12-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T13/20 申请日:201507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雷达场景成像仿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动态 三维场景的激光雷达成像与着色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成像系统是利用激光对地面目标进行主动成像与距离 测量,通过数据处理产生包含目标场景的三维点云图像。由于该系统 具有全天时工作、抗干扰及抗隐身能力强、图像信息丰富,易于目标 识别等突出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大面积3D地形测绘、机 器人和无人驾驶车辆导航、水下目标探测等技术领域,在其他军事和 民用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针对激光雷达成像仿真的研究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仿真,基于 激光雷达成像的基本原理,结合目标表面的空间反射特性,同时借助 图形处理器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从而建立激光雷达场景的动态仿真 模型。但是,这类激光雷达成像仿真方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 依靠当前的仿真方法要实现激光雷达场景动态成像需对输出图像每 个点进行大量运算,因而处理过程耗时较长,场景的渲染效率低下, 这对计算机平台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应的实验成本也很高。 第二,目前对激光雷达成像仿真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特定环境下 特定目标的激光三维场景建模,无法实现对不同天气条件下动态目标 场景的激光雷达成像仿真。第三,对于某些特定需求(比如机载激光 雷达仿真),需要对部分地物的点云数据进行凸显处理以达到场景感 知的目的,这对激光雷达仿真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很高,而现有方法无 法实现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用于动态三维场景的激光雷 达成像与着色方法,以实现逼真实时地模拟动态三维场景,能够实时 地凸显特定三维模型,增强操作人员对场景的感知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动态三维 场景的激光雷达成像与着色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括:

步骤1,构建目标场景,包括三维地形、地物和场景环境;

步骤2,设置激光雷达成像仿真参数,包括位置、探测距离、视 场和分辨率;

步骤3,基于过程纹理技术,通过过程纹理算法生成具有纹理分 辨率、透明度和颜色的点云纹理;

步骤4,使用着色器对模型的第0层纹理和第1层纹理进行纹理 采样43;

步骤5,利用着色算法对点云数据上色;

步骤6,对模型进行透明度测试;

步骤7,经过上述步骤,得到激光雷达的点云效果。

所述的步骤1构建的目标场景中,地物至少包括:建筑、树木、 车辆、道路、电线杆、高压电线塔、桥梁、风车;默认目标场景中所 有三维模型均已按照通行三维场景仿真方法完成建模,且只显示第0 层纹理,其他层次纹理默认不显示;

场景环境至少包括如下环境状态:光照、雨/雪、雾/霾、烟尘、 扬尘/沙尘。

所述的步骤3中纹理分辨率设为2的n次方,与地物自身纹理大 小成正比,根据经验判断地物的大小之后确定相应数值;透明度是整 数,随机产生于[0,255]之间,对应目标的激光雷达强度信息;颜色 对应的RGB三个分量对于所有纹理像素都设为255;然后通过纹理映 射将点云纹理作为第1层纹理映射到三维模型的表面上。

所述的步骤4中外部参数是由激光雷达成像仿真系统向着色器 传递的用于控制着色算法的重要参数,包括实际探测距离、纹理缩放 倍数、着色模式以及高度基准;通过控制场景环境来确定激光雷达的 实际探测距离;根据场景中模型的大小确定纹理缩放倍数,两者关系 成正比;不同的着色模式与着色算法一一对应,用于外部控制当前的 着色方式;高度基准是人为设定的高度参考值,也是静态分层着色算 法的重要参数。

所述的步骤4纹理采样包括:对模型的第0层纹理和第1层纹理 进行纹理像素采样并最终完成透明度测试的过程;采样获取的是对应 纹理像素的四元颜色分量,即R分量、G分量、B分量和透明度分量, 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31:判断模型相对于视点的距离是否小于激光雷达的实际 探测距离,若是则执行步骤432,否则执行步骤433;

步骤432:判断第0层纹理的透明度分量是否等于0.0,若是则 执行步骤434,否则执行步骤433;

步骤433:输出颜色透明度分量为0.0或1.0;

步骤434:输出颜色透明度分量为第1层纹理的透明度分量。

所述的步骤5中利用着色算法对点云数据上色,从而达到凸显目 标物体的目的,包括了真彩着色算法、伪彩着色算法,这两种算法都 是在着色器中实现的。

所述真彩着色算法是对点云数据使用对应物体的真实纹理颜色, 即纹理采样获取的第0层纹理的像素颜色。

所述伪彩着色算法是根据点云数据的高程值进行着色,包括分层 着色算法和分段着色算法,分层着色算法又分为动态分层着色算法和 静态分层着色算法;

动态分层着色算法是根据当前激光雷达位置与点云数据的高度 差进行着色,而静态分层着色算法是参照指定高度基准对点云数据进 行着色,两者采用相同的颜色梯度,升序颜色依次为:蓝色、绿色、 琥珀色和红色,利用三元颜色分量依次可表示为(0.0,0.0,1.0)、 (0.0,1.0,0.0)、(1.0,0.7,0.1)和(1.0,0.0,0.0);

分段着色算法是针对高度在30米以上的模型,从模型的最低点 到一定高度区间内分层着色,然后在模型的后续高度重复这一过程进 行着色。此处分层着色采用10个颜色梯度,利用三元颜色分量表示 的升序颜色依次为:(0.0,0.0,1.0)、(0.0,0.5,1.0)、(0.0,1.0,1.0)、 (0.0,1.0,0.5)、(0.0,1.0,0.0)、(1.0,0.5,0.0)、(0.5,1.0,0.0)、 (1.0,1.0,0.0)、(1.0,0.5,0.0)和(1.0,0.0,0.0)。

所述的步骤6,对模型进行透明度测试以显示点云效果;至少包 含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61:启动透明度测试;

步骤62:确定透明度参考值;

步骤63:确定测试标准;

步骤64:判断当前激光雷达参数和环境参数是否改变,若是则 重新执行步骤62,否则执行步骤7。

本发明的优点是:针对当前激光雷达成像仿真存在的实验周期 长、处理成本高、效率低以及实时性差等情况,本发明通过三维场景 建模,对目标场景中地形和地物针对性地点云纹理贴图,参考场景环 境对激光雷达成像的影响,利用透明度测试呈现激光点云的稀疏效 果,能够真实地模拟指定激光雷达的关键参数和成像特性,很好地兼 顾了激光雷达成像仿真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激光雷达成像仿真 的实时性和可操作性,为激光雷达成像仿真提供了很好的替代方案; 同时基于着色器技术对点云数据应用不同的着色方案,能够实时地凸 显特定三维模型,增强操作人员对场景的感知能力。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动态三维场景的激光雷达成像与着色方法的结 构框图;

图2是着色器纹理采样的流程图;

图3是着色算法的组成;

图4是透明度测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对激光雷达成像仿真系统的组成和部分实现过程作详 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动态三维场景的激光雷达成像与着色方 法,至少包括:

步骤1,构建目标场景,包括三维地形11、地物12和场景环境 13;

步骤2,根据激光雷达参数设置激光雷达成像仿真参数,包括位 置21、探测距离22、视场23和分辨率24;

步骤3,基于过程纹理技术,通过过程纹理算法生成具有纹理分 辨率31、透明度32和颜色33的点云纹理;

步骤4,使用着色器对模型的第0层纹理和第1层纹理进行纹理 采样43;

步骤5,利用着色算法51对点云数据上色;

步骤6,对模型进行透明度测试;

步骤7,经过上述步骤,得到激光雷达的点云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目标场景中三维地形11和地物12针对性地纹理映 射34,根据定制的激光雷达成像特性和关键参数,同时参考场景环 境13对激光雷达成像的影响,基于着色器技术对点云纹理应用不同 的着色算法51,最后利用步骤6透明度测试呈现激光雷达的点云效 果。

如图1所示,步骤1构建的目标场景中,包括三维地形11、地 物12和场景环境13,地物12至少包括:建筑、树木、车辆、道路、 电线杆、高压电线塔、桥梁、风车;默认目标场景中所有三维模型均 已按照通行三维场景仿真方法完成建模,且只显示第0层纹理,其他 层次纹理默认不显示。

所述的场景环境13至少包括如下环境状态:光照、雨/雪、雾/ 霾、烟尘、扬尘/沙尘;这些环境参数会对激光雷达的实际探测距离 和获取点云数据的密度产生影响。

所述的步骤2中,根据激光雷达参数设置激光雷达成像仿真系统 关键参数,包括位置21、探测距离22、视场23和分辨率24。

所述的步骤3基于过程纹理技术,通过过程纹理算法生成具有纹 理分辨率31、透明度32和颜色33的点云纹理,纹理分辨率31一般 设为2的n次方(如32,64,128,256等),与地物12自身纹理大小 成正比,根据经验判断地物12的大小之后确定相应数值;透明度32 是整数,随机产生于[0,255]之间,对应目标的激光雷达强度信息; 颜色33对应的RGB三个分量对于所有纹理像素都设为255;然后通 过纹理映射34将点云纹理3作为第1层纹理映射到三维模型的表面 上。

所述的步骤4,使用着色器对模型的第0层纹理和第1层纹理进 行纹理采样43;外部参数42是由激光雷达成像仿真系统向着色器传 递的用于控制着色算法51的重要参数,包括实际探测距离、纹理缩 放倍数、着色模式以及高度基准;通过控制场景环境13来确定激光 雷达的实际探测距离;根据场景中模型的大小确定纹理缩放倍数,两 者关系成正比;不同的着色模式与着色算法51一一对应,用于外部 控制当前的着色方式;高度基准是人为设定的高度参考值,也是静态 分层着色算法56的重要参数。

如图2所示,所述的步骤4使用着色器对模型的第0层纹理和第 1层纹理进行纹理采样43并最终完成透明度测试的过程,采样获取 的是对应纹理像素的四元颜色分量,即R分量、G分量、B分量和透 明度分量,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31:判断模型相对于视点的距离是否小于激光雷达的实际 探测距离,若是则执行432,否则执行433;

步骤432:判断第0层纹理的透明度分量是否等于0.0,若是则 执行434,否则执行433;

步骤433:输出颜色透明度分量为0.0或1.0;

步骤434:输出颜色透明度分量为第1层纹理的透明度分量。

纹理采样43完成之后,通过步骤6透明度测试最终实现激光点 云的稀疏效果。

如图3所示,所述的步骤5中利用着色算法51对点云数据上色, 从而达到凸显目标物体的目的,包括了真彩着色算法52、伪彩着色 算法53,这两种算法都是在着色器中实现的。

所述的真彩着色算法52是对点云数据使用对应物体的真实纹理 颜色,即纹理采样43获取的第0层纹理的像素颜色。

所述的伪彩着色算法53是根据点云数据的高程值进行着色,包 括分层着色算法54和分段着色算法55,分层着色算法54又分为动 态分层着色算法56和静态分层着色算法57;

所述的动态分层着色算法56是根据当前激光雷达位置与点云数 据的高度差进行着色,而静态分层着色算法57是参照指定高度基准 对点云数据进行着色,两者采用相同的颜色梯度,升序颜色依次为: 蓝色、绿色、琥珀色和红色,利用三元颜色分量依次可表示为 (0.0,0.0,1.0)、(0.0,1.0,0.0)、(1.0,0.7,0.1)和(1.0,0.0,0.0);

所述的分段着色算法55主要针对较高的模型,如铁塔、烟囱等, 从模型的最低点到一定高度区间内分层着色,然后在模型的后续高度 重复这一过程进行着色。此处分层着色采用10个颜色梯度,利用三 元颜色分量表示的升序颜色依次为:(0.0,0.0,1.0)、(0.0,0.5,1.0)、 (0.0,1.0,1.0)、(0.0,1.0,0.5)、(0.0,1.0,0.0)、(1.0,0.5,0.0)、 (0.5,1.0,0.0)、(1.0,1.0,0.0)、(1.0,0.5,0.0)和(1.0,0.0,0.0)。

如图4所示,所述的步骤6对模型进行透明度测试以显示点云效 果;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61:启动透明度测试;

步骤62:确定透明度参考值;

步骤63:确定测试标准;

步骤64:判断当前激光雷达参数和环境参数是否改变,若是则 重新执行步骤62,否则执行步骤7。

由于激光雷达成像仿真系统基于开放图形库(OpenGL),同时透明 度测试也是OpenGL中的公知方法,此处就以OpenGL中的操作介绍步 骤6。首先,借助函数接口glEnable(GL_ALPHA_TEST)启动透明度测 试;然后,借助函数接口glAlphaFunc(GL_GREATER,0.5)设置初始 测试标准为大于,初始透明度测试参考值为0.5;当前激光雷达参数 和环境参数相对于初始参数发生改变,如初始环境为晴天,当前为雨 雪或者雾天,由于在雨雪雾等天气条件下激光雷达的实际探测距离减 小,点云数据的采集率降低,故通过在步骤62中改变透明度测试参 考值的大小来改变通过测试的纹理像素数量,即强度低于一定数值的 点云数据不会被显示,从而体现点云稀疏感的变化。关于测试标准, 如图2所示,当输出颜色透明度分量为0.0时,在步骤63中测试标 准设为大于;输出颜色透明度分量为1.0,测试标准设为小于等于。 如表1所示,当透明度测试标准为小于等于时,在不同天气条件下 某型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和距离分辨率的变化以及相应透明度参考值 的设置情况。

表1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分属本行业的公知的常用手段,这里 不一一叙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