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Cu-Sn/Sn-Au双复合镀层极薄钢带的生产方法

一种Cu-Sn/Sn-Au双复合镀层极薄钢带的生产方法

摘要

一种Cu-Sn/Sn-Au双复合镀层极薄钢带的生产方法:第一次退火;冷轧;经开卷、分条、去毛刺后热喷涂Cu-Sn;第二次退火;热喷涂Sn-Au;第三次退火;空冷并卷取。本发明生产的钢带,抗拉强度为300~350MPa,延伸率为38~45%。表面镀层呈现光亮的金黄色,表面硬度为100~120 HV,粗糙度为0.1~0.2μm,镜面反射率为94~99%,在常规环境下放置720d后,镀层失光率不超过0.5%。电阻率为14~18 μΩ?cm,热导率为60~75 W/m?℃。在350~400℃下保持480 h后,表面氧化面积不超过0.1%,硬度值变化率不超过0.3%。解决了传统工艺成本高、浪费大、污染重、效率低的问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23C 4/16 专利号:ZL2015103604328 申请日:20150626 授权公告日:201708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8-25

    授权

    授权

  • 2017-08-0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23C4/16 登记生效日:2017071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62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1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3C4/16 申请日:201506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0-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带的生产方法,具体属于一种Cu-Sn/Sn-Au双复合镀层极薄钢带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极薄镀Au钢带由于其具有较薄的厚度、优良的表面性能、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耐热性能,广泛应用于光电子行业,用以生产精密半导体、电子芯片或者特殊光源,市场需求量极大。

目前,生产镀Au钢带主要是在冷轧带钢表面连续分段电镀Cu、Ni、Au单金属,形成传统的Cu-Ni-Au复合镀层。尽管该工艺历史悠久,但其存在以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即:一是该镀层以Cu为基底,容易发生氧化,造成镀层的稳定性下降。此外,一旦腐蚀介质通过Au层的裂纹和针孔,穿过Ni和Cu的孔隙到达Fe基体,由于Fe基体是腐蚀电偶的阳极,很快就会腐蚀出现锈点。二是如果采用连续电镀,在电镀Au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剧毒的氰化物做电镀液,这会严重污染环境。三是钢带经过连续电镀后,表面容易钝化,所得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难以控制。四是连续电镀过程导致生产能耗较大,废液较多。特别是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贵重金属Ni和Au,生产成本颇高。

公开号为CN10419560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锡铜双层电镀钢板的制造方法。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将冷轧薄钢板除锈、洗净,再用稀酸活化后在钢带表面化学浸镍,然后依次电镀铜、电镀锡,随后进行软熔、淬水、苏打清洗、铬酸盐阴极钝化、清洗、吹干后得成品,所得锡铜双层电镀钢板具有优异的焊接性能和耐蚀性能。但是,该镀层钢板主要用于生产食品罐和饮料罐,由于钢带中没有含Au的复合镀层,导致产品的表面性能、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耐热性能不能满足光电子行业的要求。

公开号为CN10161947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锌镍双层电镀钢板的制造方法。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将冷轧钢板进行除锈处理或将热轧钢板进行除鳞处理,用水洗净,再用稀酸活化,然后在钢板表面进行电镀镍。随后在氢气或氮气保护气氛下对钢板进行退火处理,在钢板表面形成镍铁合金层,接着在镍铁合金层表面电镀锌。镀锌结束后,对钢板进行水洗,得到成品,所得锌镍双层电镀钢板的耐蚀性能有大幅提高,同时解决了镀层和基体的结合力问题。但是,该镀层钢板主要用于制造汽车和家用电器外板,由于钢带中没有含Au的复合镀层,导致产品的表面性能、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耐热性能不能满足光电子行业的要求。

公开号为CN10220684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锌锡双层电镀钢板的制造方法。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将低碳冷轧钢板进行酸洗、除锈、脱脂、洗净处理,并用稀酸活化。对活化后的钢板进行电镀锌,完成后再用水洗净。随后进行电镀锡,完成后再次用水洗净。然后用电阻软熔炉对镀锡板进行软熔、淬水、苏打清洗、铬酸盐阴极钝化,完成后将锌锡双层电镀钢板水洗、吹干,得到成品。但是,该镀层钢板主要用于生产食品罐和饮料罐。由于钢带中没有含Au的复合镀层,导致产品的表面性能、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耐热性能不能满足光电子行业的要求。

公开号为CN10192203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镀层钢带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在钢带清洗干净后,先电镀镍铁合金后再电镀镍。解决了钢带上镀纯镍层成本高、耐蚀能力差的问题,所得双镀层钢板主要用于制造电极。但是,由于钢带中没有含Au的复合镀层,导致产品的表面性能、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耐热性能不能满足光电子行业的要求。

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本申请认为,如果以高性价比的碳素钢作为原料钢种,采用合适的轧制及热处理工艺控制原料的厚度和力学性能,并通过连续热喷涂工艺,使钢带表面形成具有优良表面性能、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复合镀层,就有可能生产出光电子行业需要的极薄镀Au钢带,解决当前该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表面性能、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耐热性能,完全满足光电子行业要求的Cu-Sn/Sn-Au双复合镀层极薄钢带及其生产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Cu-Sn/Sn-Au双复合镀层极薄钢带的生产方法,其步骤:

1) 采用冷轧碳素钢板作为原料,进行第一次退火,控制退火温度为600~640 °C,保温时间为30~40 min;

2) 进行冷轧,控制轧制道次数为5或6道次,总压下率为77~90%;冷轧结束后进行脱脂;

3) 经开卷、分条、去毛刺后,进行热喷涂Cu-Sn:控制Cu与Sn粉末均匀混合,平均粒径为0.2~0.4 μm,Cu与Sn的浓度比例为1:1~2:1,喷涂速度为400~500 m/s,沉积率为0.3~0.5 kg/h;

4) 进行第二次退火,控制退火温度为400~450 °C,保温时间为25~35 min;

5) 进行热喷涂Sn-Au: 控制Sn与Au粉末均匀混合,平均粒径为0.1~0.2 μm,Sn与Au的浓度比例为1:4~1:5,喷涂速度为300~350 m/s,沉积率为0.1~0.2 kg/h;

6) 进行第三次退火,控制退火温度为380~420 °C,保温时间为20~30 min;

7) 进行空冷并卷取。

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及分析,经过优化选择,采用普通的SPCC冷轧钢板作为原料坯,采用一次退火+一次冷轧+热喷涂Cu-Sn+二次退火+热喷涂Sn-Au+三次退火的工艺进行生产。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一是以普通的碳素钢SPCC作为原料钢种,可以降低原料成本。二是通过一次冷轧+三次退火,既能保证冷轧原料及产品的厚度和力学性能,又能促进镀层的合金化过程,提高镀层的表面性能。三是用低成本的Sn来完全或者部分替代贵金属Ni和Au,并充分发挥Sn的作用。一方面,先在钢基上热喷涂一层Cu-Sn合金来取代Cu金属单层,可以明显增强基底的耐蚀能力和稳定性。另一方面,用热喷涂Sn-Au来替代电镀Ni+电镀Au,无需使用剧毒的氰化物,保护了环境。与连续电镀相比,热喷涂过程速度快、原料浪费少,镀层厚度精确可控。另外,相对于Au金属单层,Sn-Au合金既可以保证镀层的性能,又能显著降低贵金属Au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四是在热喷涂过程中,进行两次退火处理,既可以调节产品的力学性能,降低镀层的内应力,又能将镀层表面残存的氧化物去除,保证镀层的表面光洁度。

 与现有普通钢带相比,本发明生产的钢带,其厚度为0.1~0.2 mm,抗拉强度为300~350 MPa,延伸率为38~45%。表面生成了一层均匀致密、附着力强、厚度为8~12 μm的Cu-Sn/Sn-Au双复合镀层,镀层呈现光亮的金黄色,表面硬度为100~120 HV,粗糙度为0.1~0.2 μm,镜面反射率为94~99%,在常规环境下放置720 d后,镀层失光率不超过0.5%,产品的表面性能良好。电阻率为14~18 μΩ?cm,热导率为60~75 W/m?°C,产品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良好。在350~400 °C下保持480 h后,表面氧化面积不超过0.1%,硬度值变化率不超过0.3%,产品的耐热性能良好。产品性能完全满足光电子行业的需要。特别是采用热喷涂Cu-Sn+热喷涂Sn-Au工艺后,解决了传统工艺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浪费大、污染重、效率低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予以详细描述:

表1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冷轧工艺参数列表;

表2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制带工艺参数列表;

表3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产品性能列表。

以下各实施例按照以下生产步骤生产:

1) 采用冷轧碳素钢板作为原料,进行第一次退火,控制退火温度为600~640 °C,保温时间为30~40 min;所采用的冷轧碳素钢板的厚度在0.9~1.0 mm;

2) 进行冷轧,控制轧制道次数为5或6道次,总压下率为77~90%;冷轧结束后进行脱脂;

3) 经开卷、分条、去毛刺后,进行热喷涂Cu-Sn:控制Cu与Sn粉末均匀混合,平均粒径为0.2~0.4 μm,Cu与Sn的浓度比例为1:1~2:1,喷涂速度为400~500 m/s,沉积率为0.3~0.5 kg/h;

4) 进行第二次退火,控制退火温度为400~450 °C,保温时间为25~35 min;

5) 进行热喷涂Sn-Au: 控制Sn与Au粉末均匀混合,平均粒径为0.1~0.2 μm,Sn与Au的浓度比例为1:4~1:5,喷涂速度为300~350 m/s,沉积率为0.1~0.2 kg/h;

6) 进行第三次退火,控制退火温度为380~420 °C,保温时间为20~30 min;

7) 进行空冷并卷取。

表1  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冷轧工艺参数

表2  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制带工艺参数

表3  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产品性能

  从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申请的钢带,其厚度为0.1~0.2 mm;抗拉强度为300~350 MPa,延伸率为38~45%;表面生成了一层均匀致密、附着力强、厚度为8~12 μm的Cu-Sn/Sn-Au双复合镀层,镀层呈现光亮的金黄色;表面硬度为100~120 HV,粗糙度为0.1~0.2 μm,镜面反射率为94~99%,在常规环境下放置720 d后,镀层失光率不超过0.5%,产品的表面性能良好;电阻率为14~18 μΩ?cm,热导率为60~75 W/m?°C,产品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良好;在350~400 °C下保持480 h后,表面氧化面积不超过0.1%,硬度值变化率不超过0.3%,产品的耐热性能良好。产品性能完全满足光电子行业的需要。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最佳例举,并非对本发明技术的限制性实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