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异味源检测舱及汽车异味源检测方法

异味源检测舱及汽车异味源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味源检测舱及汽车异味源检测方法,其中,异味源检测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上设有舱门和气味检测口,所述气味检测口设置有检测口盖;所述舱体的顶部设有顶部挂钩,所述舱体的侧壁设有侧壁挂钩。本发明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及汽车异味源检测方法能够提高车内异味源检测的准确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648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70251.9

  • 发明设计人 李俊贤;满似伟;张志刚;李向东;

    申请日2015-04-10

  • 分类号G01N3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陶敏;黄健

  • 地址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双河大街99号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B5-015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43: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5-08-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3/00 申请日:201504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味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异味源检测舱及汽车异味源检 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车内空气质量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和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增 强,消费者对车内异味投诉的案件不断增多,车内气味品质的好坏也成为 了消费者购买汽车会考虑的因素之一。由于汽车内的各零部件的制作材料 不同,使得各零部件的气味均不相同,因此,汽车内的气味属于各内饰零 部件的混合气味。

目前,对车内异味源进行检测的方式只是由检测人员进入到车内,对 车内的各零部件进行嗅觉判断,判断结果准确度不高,且较为主观。行业 内没有一种准确度较高且效率较高的检测方法,也没有专门用于检测车内 异味的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味源检测舱及汽车异味源检测方法,用于提高车内异 味源检测的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味源检测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上设有舱 门和气味检测口,所述气味检测口设置有检测口盖;所述舱体的顶部设有顶 部挂钩,所述舱体的侧壁设有侧壁挂钩。

如上所述的异味源检测舱,所述气味检测口设置在所述舱体的顶部。

如上所述的异味源检测舱,所述顶部挂钩包括悬吊绳和第一挂钩本体; 所述悬吊绳的一端固设在所述舱体的顶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挂钩本体连接。

如上所述的异味源检测舱,所述舱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挂钩本 体卡设在所述舱体顶部的卡紧件。

如上所述的异味源检测舱,所述第一挂钩本体包括:钩架和钩头,所述 钩架与所述悬吊绳连接,所述钩头的一端与所述钩架铰接。

如上所述的异味源检测舱,所述侧壁挂钩包括第二挂钩本体,以及分别 设置在所述第二挂钩本体两侧的挂壁部和挂物部;所述挂壁部用于穿过所述 舱体侧壁上设置的挂钩孔,以固定所述侧壁挂钩。

如上所述的异味源检测舱,所述舱体底部设有移动滑轮。

如上所述的异味源检测舱,所述检测口盖铰接设置在所述检测口的一端。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异味源检测方法,包括:

将整车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中,检测所述整车的气味;

依次将所述整车内的零部件置于如上所述的异味源检测舱中,且将所述 异味源检测舱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中,分别检测各所述零部件的气味,并与 所述整车的气味进行比对,确定与所述整车的气味最相似的目标零部件;

依次将所述目标零部件的制作材料置于气味检测瓶中,分别检测各所述 制作材料的气味,并与所述目标零部件的气味进行比对,确定与所述目标零 部件的气味最相似的目标材料。

如上所述的汽车异味源检测方法,所述依次将所述整车内的零部件置于 如上所述异味源检测舱中,且将所述异味源检测舱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中, 分别检测各所述零部件的气味,并与所述整车的气味进行比对,确定与所述 整车的气味最相似的目标零部件,包括:

依次将所述整车内的零部件置于所述异味源检测舱中,且将所述异味源 检测舱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中,分别检测各所述零部件的气味;

将各所述零部件的气味与所述整车的气味进行比对,得到各所述零部件 的气味与所述整车的气味之间的相似度;

将相似度最高的零部件置于所述异味源检测舱中,且将所述异味源检测 舱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中,检测所述相似度最高的零部件的气味;

向所述异味源检测舱中依次增加一个零部件,分别检测所述相似度最高 的零部件与增加的零部件相组合的气味,并与所述相似度最高的零部件的气 味进行比对,确定与所述整车的气味最相似的目标零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带有舱门的舱体,将各零部件放入舱体中,具体 可以挂在顶部挂钩或侧壁挂钩上,然后打开检测口盖,通过舱体上设置的气 味检测口对舱体内部的各零部件所散发出的气味进行检测和评价,能够提高 车内异味源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的透视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的外观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的左视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中气味检测口的结构示意 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中顶部挂钩在收合状态的结 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中顶部挂钩在悬吊状态的结 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中侧壁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异味源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整车标准环境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将包含有零部件的异味源检测舱置于整 车标准环境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舱体;           2-舱门;        3-气味检测口;

4-检测口盖;       5-顶部挂钩;    6-侧壁挂钩;

41-盖本体;        42-密封部;     51-悬吊绳;

52-第一挂钩本体;  53-卡紧件;     521钩架;

61-第二挂钩本体;  522-钩头;      62-挂壁部;

63-挂物部;        7-移动滑轮;    8-整车标准环境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的透视立体图,图2为本发 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的外观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 的异味源检测舱的左视透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味源检测舱,能够用于 检测某设备中的各零部件是否有异味,且能够检测出发出异味的零部件。本 实施例以汽车为例,将该异味源检测舱用于检测汽车内部的气味。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味源检测舱,包括舱体1,舱 体1上设有舱门2和气味检测口3,气味检测口3设置有检测口盖4。舱体1 的顶部设有顶部挂钩5,舱体1的侧壁设有侧壁挂钩6。

其中,舱体1上设有舱门2,打开舱门2,可将汽车内的各种零部件放入 舱体1中。舱体1上设有气味检测口3,气味检测口3处还设有检测口盖4, 用于将气味检测口3密封,避免舱体1的气味泄露。

舱体1的顶部设有顶部挂钩5,可以悬挂一些体积较大的零部件。舱体1 的侧壁设有侧壁挂钩6,可以悬挂一些体积较小的零部件。顶部挂钩5和侧 壁挂钩6的结构、位置和数量均可以由技术人员来设定。

在气味检测过程中,首先关闭检测口盖4,打开舱门1,将各零部件放入 舱体1内,具体可挂在顶部挂钩5或侧壁挂钩6上,然后将舱体1内保持设 定温度和设定湿度,关闭舱门2。持续设定时间之后,气味检测人员打开检 测口盖4,凑近气味检测口3,可以闻出舱体1中的味道,并进行评价。

对汽车而言,技术人员可以将汽车内的零部件(例如座椅、顶棚、前围、 地毯、仪表板等)分别放入舱体1中,且对于每一个零部件的检测过程,均 保持设定温度和设定湿度,持续设定时间之后,气味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气味 检测口3对舱体1内的气体进行评价,判断各零部件散发出的气味。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带有舱门的舱体,将各零部件放入舱体中,具体可以 挂在顶部挂钩或侧壁挂钩上,然后打开检测口盖,通过舱体上设置的气味检 测口对舱体内部的各零部件所散发出的气味进行检测和评价,能够提高车内 异味源检测的准确度。

上述气味检测口3可以设置在舱体1的侧壁,也可以设置在舱体1的顶 部。若将气味检测口3设置在舱体1的顶部,则可以参照图1至图5所示的 结构,其中,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的俯视图,图5为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中气味检测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气味检测口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由技术人员设定,本实施例 以四个为例,四个气味检测口3分布在舱体1顶部的四角。检测口盖4铰接 设置在检测口3的一端,检测口盖4包括盖本体41和密封部42,其中,盖 本体41通过合页与舱体1顶部连接,盖本体41可相对于舱体1的顶部旋转, 以实现检测口盖4的打开与关闭。密封部42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固设于盖 本体41上。密封部42的尺寸与检测口3相同,或可以略大于检测口3,密 封部42可将检测口3密封,以减少舱体1内的气体挥发。密封部42优选可 采用硅胶密封条,其气味较小。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置其它形式的检测口盖4,其形状与检 测口3匹配。检测口盖4也可以不与舱体1铰接。

对于上述顶部挂钩5,可以固定在舱体1的顶部,用于悬挂体积较大的 零部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 异味源检测舱中顶部挂钩在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 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中顶部挂钩在悬吊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为图 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1、3、6和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顶部挂钩5包括悬吊绳51和第 一挂钩本体52,悬吊绳51的一端固设在舱体1的顶部,悬吊绳51的另一端 与第一挂钩本体52连接。悬吊绳51可以为受力较大的软绳或钢丝绳,对于 汽车内部零部件而言,其重量都比较大,因此,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悬吊绳51 采用钢丝绳。第一挂钩本体52与悬吊绳51连接,能够从舱体1的顶部悬吊 下来。

进一步的,还可以在舱体1的顶部设置卡紧件53,用于将第一挂钩本体 52卡设在舱体1的顶部,如图6所示,卡紧件5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 弹性卡爪,其结构和安装尺寸与第一挂钩本体52的结构和尺寸匹配。设置卡 紧件53的好处在于,在不使用顶部挂钩5的时候,将顶部挂钩5卡紧在舱体 1的顶部,不占用舱体1内的空间,也不会对舱体1内部的其它部件进行干 扰。

另外,上述第一挂钩本体52可以包括钩架521和钩头522,其中,钩架 521与悬吊绳51连接,钩头522的一端与钩架521铰接,另一端悬空用于悬 挂零部件。钩头52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钩架521铰接,使得钩头522能够相 对于钩架521转动,在不使用顶部挂钩5时,可以将将钩头522转动折叠至 收合的状态,如图6所示,然后,通过卡紧件53将第一挂钩本体52卡紧在 舱体1的顶部,具体可卡紧在钩架521上。当需要使用顶部挂钩5时,将第 一挂钩本体52从卡紧件53上取下,使悬吊绳51自由垂下,然后转动钩头 522至如图7所示的悬吊状态,零部件可挂在钩头522的自由端。

对于上述侧壁挂钩6,可以固定在舱体1的侧壁,用于悬挂体积较小的 零部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 异味源检测舱中侧壁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8所示,侧壁挂钩6包括第二挂钩本体61,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挂 钩本体61两侧的挂壁部62和挂物部63。其中,挂壁部62用于穿过舱体1 侧壁上设置的挂钩孔,以将侧壁挂钩整体钩挂在舱体1的侧壁上。挂物部63 的端部是悬空的,用于钩挂零部件。上述挂壁部62和挂物部63可以为独立 的部件,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第二挂钩本体61固定;或者,挂壁部62、挂物 部63与第二挂钩本体61为一体结构。

上述顶部挂钩5和侧壁挂钩6的数量、体积或排布均可根据所需检测零 部件的种类和体积来设定,本实施例并不限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在舱体1的底部设置移动滑轮7,如 图1至图3所示,该移动滑轮7可以为万向轮,便于舱体1移动。万向轮包 括轮子和轮架,其中,轮架采用钢材制成,轮子的转轴为钢材,轮胎采用橡 胶制成。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异味源检测舱,其中的舱体1的主体和边框可 采用不锈钢制成,舱体1的舱门2的门板采用玻璃材质,尤其是钢化玻璃。 在舱体1的边框接缝处以及舱门1的接缝处均采用气味散热较小的硅胶密封 条进行密封,以减少对零部件气味的影响。

采用上述异味源检测舱可以对汽车内部零部件的气味进行检查,以找出 具有异味的零部件。

实施例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异味源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 还提供一种汽车异味源检测方法,该方法用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味源检 测舱,还用到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整车标准环境舱、气味评价瓶以及烘干箱, 其中,整车标准环境舱又称为整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标准环境舱。如图9所示,该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01、将整车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中,检测整车的气味。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整车标准环境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 所示,将待检测的汽车整车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8中,然后调节整车标准环 境舱内的温度保持在25℃±1℃,湿度保持在50%HR,关闭车门4小时。之后, 气味评价员进入整车标准环境舱中,或直接进入汽车中,对整车的气味进行 评价,包括对气味强度和气味类别进行评价,可参考表一和表二:

表一 气味强度评价标准

等级 说明 1 察觉不到 2 有轻微气味(几乎不可识别的气味) 3 有容易识别的气味 4 有明显的气味 5 有强烈气味 6 有不能忍受的气味

表二 气味类别

类别 说明 1 食品/蔬菜 2 鱼腥味 3 动物 4 腐臭的鸡蛋 5 垃圾箱/垃圾 6 刺激性气味 7 其它

其中,表二中的食品/蔬菜的气味包括:冷的蔬菜汤的气味、冰箱中的蔬 菜保鲜储藏格中的气味或密封在袋子里的三明治的气味。鱼腥味包括:不新 鲜的鱼的气味、或腐烂的鱼的气味。垃圾箱/垃圾味包括:垃圾的气味或垃圾 堆放处的气味,是一种硫的、带酸味或醋酸的气味。动物味包括:动物的气 味、牲畜皮毛的气味或牲畜棚的气味。刺激性气味为在吸入或嗅到后,鼻子 或嗓子能够立刻感觉到的刺激性气味。其它气味包括:烧焦味(烧过的纸或 木头的味道)、灰尘味(空气中的灰尘或粉尘的气味)、苦味(苦杏仁的气味)、 霉味(食品或衣物发霉的气味)、或者其它难以接受的气味。

按照表一和表二对整车的气味进行评价,假设得到整车的气味评价结果 为:具有苦涩味夹杂墨水味,气味强度为4.5。然后执行步骤102:

步骤102、依次将整车内的零部件置于异味源检测舱中,且将异味源检 测舱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中,分别检测各零部件的气味,并与整车的气味进 行比对,确定与整车的气味最相似的目标零部件。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将包含有零部件的异味源检测舱置于整 车标准环境舱的结构示意图。异味源检测舱可采用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方式。 将整车内的零部件拆下,例如座椅、顶棚、地毯、前围、备胎盖板、空调、 仪表盘等。每次将一个零部件悬挂于异味源检测舱中的顶部挂钩或侧壁挂钩 上,并将异味源检测舱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8中,如图11所示,然后调节整 车标准环境舱内的温度保持在25℃±1℃,湿度保持在50%HR,关闭车门4小 时。之后,由气味评价员对零部件的气味进行评价,包括对气味强度和气味 类别进行评价,也可参考表一和表二。

然后,将该零部件的气味与步骤101中得到的整车的气味进行比对,确 定与整车气味最相似的目标零部件。零部件的气味与整车气味的相似程度可 划分为四个等级:十分相似、相似、有点相似和不相似。将各个零部件与整 车的气味进行比对之后,得到如表三所示的结论:

表三 整车及单类零部件气味性能评价结果

对各零部件的气味与整车气味进行比对,并将相似性进行排序,则从表 三中可以得到座椅的气味与整车的气味是最相似的,可以确认座椅就是目标 零部件。然后执行步骤103:

步骤103、依次将目标零部件的制作材料置于气味检测瓶中,分别检测 各制作材料的气味,并与目标零部件的气味进行比对,确定与目标零部件的 气味最相似的目标材料。

假设,在确定了目标零部件为座椅之后,可以将座椅的制作材料或组成 材料依次置于气味评价瓶中。座椅的组成材料有:革护面(带覆棉)、织物护 面(带覆棉)、主体发泡、调角器、侧护板、线管等。每次将上述制作材料中 的一种置于气味评价瓶中,采用烘干箱对气味评价瓶加热2小时,然后按照 表一和表二对相应的制作材料进行气味评价,并与座椅的气味进行比对,如 表四:

表四 座椅各组成材料气味评价结果

经过将座椅的各组成材料与座椅本身的气味进行比对后,得知造成座椅 具有苦涩味、墨水味的主要材料是皮革和背覆海绵,作为目标材料。技术人 员可采用其它材料替换革护面,或者对该材料进行改进,以减弱其气味。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整车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中,检测整车 气味,然后,将车内的零部件分别置于异味源检测舱中,再将异味源检测舱 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中,检测各零部件的气味,并与整车气味进行比对后, 得到与整车气味最相似的目标零部件,其次将目标零部件的组成材料置于气 味评价瓶中,进而得到造成该零部件气味最主要的材料,本实施例提供的检 测方法中,对车内的零部件的气味进行一一检测,并与整车气味进行比对, 能够提高车内异味源检测的准确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步骤102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步骤来实现:

首先,依次将整车内的零部件置于异味源检测舱中,且将异味源检测舱 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8中,分别检测各零部件的气。

然后,将各零部件的气味与整车的气味进行比对,得到各零部件的气味 与整车的气味之间的相似度,如表三所示。

其次,将相似度最高的零部件置于异味源检测舱中,且将异味源检测舱 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8中,检测相似度最高的零部件的气味。

再次,向所述异味源检测舱中依次增加一个零部件,分别检测所述相似 度最高的零部件与增加的零部件相组合的气味,并与所述相似度最高的零部 件的气味进行比对,确定与所述整车的气味最相似的目标零部件。

最后两个步骤中,假设相似度最高的零部件为座椅,则先将座椅置入异 味源检测舱中,且将异味源检测舱置于整车标准环境舱8中,保持整车标准 环境舱内的温度保持在25℃±1℃,湿度保持在50%HR,关闭车门4小时,检 测座椅的气味。之后,向异味源检测舱中依次增加一个零部件,并保持整车 标准环境舱内的温度保持在25℃±1℃,湿度保持在50%HR,关闭车门4小时, 检测座椅与零部件组合的气味,并与座椅的气味进行比对,结果如表五所示:

表五 组合零部件气味评价结果

样品 主要气味来源 座椅 座椅 座椅+顶棚 座椅 座椅+顶棚+前围 座椅 座椅+顶棚+前围+地毯 座椅 座椅+顶棚+前围+地毯+备胎盖板 座椅 座椅+顶棚+前围+地毯+备胎盖板+空调 座椅 座椅+顶棚+前围+地毯+备胎盖板+空调+仪表板 座椅 座椅+顶棚+前围+地毯+备胎盖板+空调+仪表板+…

通过表五可知,将不同零部件进行组合后,座椅的气味是异味源检测舱 中最主要的气味来源,可确定座椅是与所述整车的气味最相似的目标零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各零部件进行组合后,进行气味检测,进一步确定 与整车气味最相似的目标零部件,则又进一步提高了车内异味源检测的准确 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 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 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