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鱼制品及肉制品加工业中使用的物品传送设备

鱼制品及肉制品加工业中使用的物品传送设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制品及肉制品加工业中使用的物品传送设备(10),该设备包括:传送带(11),其用于在传送方向(F)上传送物品;至少一个安装基座(12),其至少沿着所述传送带(11)的部分区间延伸;以及至少一个功能部件(13),其用于与所述物品交互;其中各所述功能部件(13)位于支承机构(1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16)的结构使各所述功能部件(13)借助所述支承机构(16)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基座(12),并使各所述功能部件(13)至少在所述传送方向(F)是可调节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359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55173.7

  • 发明设计人 亨宁·B·佩德森;

    申请日2013-08-28

  • 分类号A22C17/00(20060101);A22C25/08(20060101);B65G21/06(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韩登营;栗涛

  • 地址 德国吕贝克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38: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4-26

    授权

    授权

  • 2015-07-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2C17/00 申请日:201308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制品及肉制品加工业中使用的物品传送设备。该设 备包括:传送带,其用于在传送方向上传送物品;至少一个安装基座, 其沿该传送带的至少部分区间延伸;以及至少一个功能部件,其用于 同该物品交互作用,其中各功能部件位于支承机构上。

背景技术

此类传送装置特别应用在鱼制品及肉制品加工业中的分发物品 时。在已知的传送及分发设备中,借助传送带在传送方向上传送物品, 并借助可横向转动的臂部向传送路径、容器或其它传送带分发物品。 该臂部的控制通常由控制装置来实现。该控制装置根据物品属性适时 地驱动该臂部。所述物品的属性是预先设置的和/或由传感器检测到 的。举例来说,通过位于传送带上的传感器探测物品属性,并由控制 装置评估该物品属性。在已知的传送设备中,功能部件,即上述的臂 部、容器和传感器,位于固定位置中,而且通常被永久且不可分离地 连接到传送带及传送带底部结构上。

已知传送设备的缺点在于:每个传送设备只能用于一种应用。前 述设备还存在卫生方面的缺陷,上述功能部件使得传送带及整个传送 设备的其他部件的清洁很困难。此外,单个功能部件的更换十分复杂, 且整个过程十分耗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清洁的传送设 备,该设备具有可变性(功能可调节)且易于功能部件的装配和拆卸。

上述发明目的由包括本文开头所述特征的结构实现。该特征在 于:支承机构的结构使各功能部件借助支承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 基座,并使各所述功能部件至少在传送方向上是可调节的。这一特征 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自由配置各功能部件的位置以及功能部件的类 型。这样,传感器及传感器系统,例如光学相机系统、称重器或类似 装置,以及致动器,例如可控臂和/或翼,加工工具、刮板或类似部件, 可作为功能部件与安装基座连接,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再从安装基座 上脱离下来。举例来说,篮子或盒子也可被设置为功能部件,从而使 上述传送设备一并被构造成分发设备。凭借功能部件在传送方向上的 可调节设置,可精确定位功能部件并可根据需要重新调节功能部件。 换句话说,功能部件能够平行于传送带移动,而其在其它空间方向上 被固定。更多的有益效果在于:功能部件或支承机构能够以简单的方 式从安装基座上脱离下来,从而一方面能够实现对于单个功能部件的 快速更换,而另一方面同被牢固设置的功能部件相比,更容易实现对 于部分传送设备部件的清洁。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包括至少一 个带有接收区的支脚件,其中接收区至少部分对应于所述安装基座的 截面。借助至少部分对应于所述安装基座截面的支脚件接收区,支承 件可被保持在适当位置,同时还可确保平行传送带移动或调节的能 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件的所述接收 区的结构使所述支脚件以主动锁定的方式(positive locking manner, 即通过支脚件与安装基座之间的配合即可实现二者的相互锁定、固定 而无需另外附加紧固件)至少部分包围所述安装基座。换句话说,所 述支脚件并未完全包围安装基座的截面,从而使安装基座可由诸如横 撑等部件支承在传送设备上或支承在未被包围的区域内的基础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件的结构使所 述支脚件以主动锁定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安装基座。由此带来的有益效 果在于:所述支脚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安装基座上,其中对于支 脚件的可拆卸的设置,仅需借助主动锁定方式的配合,或需借助另外 的非主动锁定的结合来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件包括至少两 个夹紧件,所述夹紧件用于连接所述支脚件和所述安装基座。换句话 说,支脚件与安装基座之间的连接被设计成夹紧连接。凭着这一夹紧 连接,支脚件被可靠地连接在安装基座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件和所述安装 基座被设计成线性导轨结构。这样,支承机构和功能部件在某一方向 上是可移动的,优选为平行于传送方向的移动,从而一方面顾及了安 装基座的重量并牢固地支承了功能部件,另一方面同时确保了简易的 可调节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被构造成夹 子。一方面,该支脚件可借助夹子以特别简单的方式连接于安装基座, 并可从安装基座上再次脱离下来。另一方面,由于夹子的简单几何形 状,夹子特别有利于保持卫生。因为灰尘的粘附被降至最低,而且夹 子特别容易清洗,所以可轻易地去除灰尘。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包括至少 一个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支承机构主动和/或非主动锁 定在所述安装基座上。这样,支承部件可在其端部位置处固定在安装 基座上,从而使其可被设置在固定位置上。通过解除锁定机构,支承 机构可相对于安装基座移动,而且如果需要的话,可实现支承机构的 调节或再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承机构包括多个支脚件, 其中所述支脚件彼此定距间隔。由此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安 装基座与支承件或分别指定的各功能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和所述支 脚件被构造成一个整体。换句话说,支承机构和支脚件优选由一个整 体加工而成,举例来说,支承机构和支脚件是由固体工件通过削磨加 工而成的一个整体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安装基座被构造成多边形 轮廓。因为支承机构与多边形轮廓之间的主动锁定结合,由此可实现 支承机构的固定,而免受围绕安装基座纵轴线扭转的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为正方形 轮廓,其中所述正方向轮廓的截面的一条对角线至少大致平行于所述 传送带的平面。换句话说,正方形轮廓的对齐方式为:该正方形轮廓 的两条对边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位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而正方向 轮廓的表面分别相对于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倾斜45°。由此带来的有 益效果如下:因为清洁剂特别容易从倾斜的正方形轮廓表面上流下, 所以较易除掉沾染物。

可选地,截面对角线相对于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倾斜较小的角 度,例如小于30°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支脚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承 分支,所述支承分支以主动锁定的方式将所述正方形轮廓的朝向外侧 的表面完全包围。换句话说,所述支承分支被设计如下:所述支承分 支以主动锁定的方式安置在所述正方形轮廓的朝向外侧的表面上,也 就是说,安装基座的那些朝向远离传送带中心的方向的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各所述支承分支上设 置有钩件,所述钩件以主动锁定的方式在局部区域包围所述正方形轮 廓的表面,所述正方形轮廓的表面朝向彼此。也就是说,钩件的结构 如下:钩件包围安装基座的相应边,并以主动锁定的方式与所述朝向 彼此的轮廓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这里,朝向彼此的正方形轮廓表 面意为(designate)安装基座的那些面向传送带中心的区域。

更多本发明的优选和/或有益特征及实施例见于从属权利要求及 说明书。下面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方法特别优选的实施例。附图如 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传送设备的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传送设备的细节示意图;

图3为带有支承机构的功能部件的透视图;

图4为被设计成夹紧件的支脚件的透视图;

图5为位于安装基座上的夹紧件的可选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6为支脚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该支脚件带有被设计 成夹子的夹紧件;以及

图7为基座的透视图,其中该基座包括带有图6所示夹子的支脚 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传送设备10的透视图。该传送设备10优选适用于 鱼制品及肉制品加工业,但并不仅限于这些制品。本发明还特别适用 于物品的分发。该传送设备10包括传送带11,例如连续旋转的传送 带11。借助该传送设备,可在传送方向F上传送该传送带11上的物 品。安装基座12沿传送带11的至少部分区间延伸。优选地,该安装 基座12基本在该传送带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延伸。特别优选地,该安 装基座设置于传送带11的两侧;或者,该安装基座设置于旋转的传 送带11之间的间隔中。还可以将该安装基座12设置在该传送带11 的下方。

上述传送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一个功能部件13。该功能部件13被 设计用于同传送带11上传送的物品进行交互作用。举例来说,该功 能部件13可设计成传感器系统或传感器部件,例如光传感器、声传 感器、电磁传感器,和/或设计成称重器。此外,该功能部件13可包 括致动器,例如可控翼或刮板、杠杆、臂、标签打印机或类似部件。 该功能部件13可进一步设计成静态部件,例如图1所示的容器14。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被设计成受控臂15的功能部件13。借助该 受控臂,可将物品从传送带11转移到构造成容器14的各种功能部件 13中。如图1所示的包括受控臂15和容器14的功能部件13的设置 仅用于清楚地解释说明上述功能部件。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图1 示出的功能部件的设置。实际上,可对于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的多个 功能部件13进行任意组合。举例来说,附图中未示出的其它功能部 件13可被连接到容器14和臂15的上游,例如用于确定物品重量的 称重器和/或用于分析物品属性的光学或机械传感系统。举例来说,功 能部件13被构造成传感器系统,基于所述功能部件13所识别出的物 品属性启动臂15,从而根据物品的重量或其它指定的物品属性将物品 分发给该物品对应的被构造成容器14的功能部件13。

功能部件13位于支承机构16上。该支承机构16以可拆卸的方 式连接于安装基座12,并且至少在传送方向F上是可调节的。换句 话说,该支承机构16被设计并构造成如下结构:该支承机构以可拆 卸的方式连接于安装基座12,同时其在传送方向F上是可调节的。 这样,无需投入较多的安装精力,便可将上述功能部件13与安装基 座12连接,而且如果需要的话,还可再次将上述功能部件13从安装 基座12上拆除。此外,由于支承机构16被设计成至少在传送方向F 上是可调节的,因此可以实现对于功能部件13的精确定位。可选地, 支承机构16并不仅限于在传送方向F上为可调节,其还可被设计为 在其它空间方向上是可以线性定位的,和/或被设计为可围绕其它轴线 旋转。

如图2和3所示,该支承机构16包括至少一个带有接收区18的 支脚件17。该接收区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与安装基座12的截面相同。 特别优选地,支脚件17的接收区18被设计成可以使该支脚件以主动 锁定的方式至少部分包围安装基座12。可选地,该支脚件可以完全包 围安装基座12。

优选地,支脚件17和安装基座18被进一步构造成线性导轨结构。 换句话说,支脚件17可在传送方向F及传送方向F的反向上相对于 安装基部12线性移动。在一有益实例中,该支承机构16包括至少一 个在附图中并未示出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被设计用于将支承机构 16主动和/或非主动锁定在安装基座12上。举例来说,该锁定机构包 括至少一个螺丝。该螺丝设置在支脚件17的螺纹孔中。支脚件17或 支承机构16由该螺丝锁定在安装基座12上,从而使支承机构16被 固定在安装基座12的适当位置上。

支承机构16优选包括多个支脚件17。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支脚件 17彼此定距间隔设置,并进一步优选地由支脚件基座19连接在一起。 特别优选地,这些支脚件17与支脚件17的支脚件基座19成直角设 置。

支承机构16与一个支脚件17,或支承机构16与多个支脚件17 优选被构造成一个整体。可选地,支承机构16与一个或多个支脚件 17被设计成多个部件,并通过主动锁定和/或非主动锁定的方式彼此 连接在一起。

安装基座12被优选设计成空心轮廓,例如不锈钢型材。安装基 座12被特别优选设计成多边形轮廓,例如附图中所示的正方形轮廓。 被设计成正方形轮廓的安装基座12优选以如下方式设置:该正方形 轮廓的一条截面对角线平行于传送带11的传送平面设置;或至少大 致平行于传送带11的传送平面设置,也就是说,该安装基座12倾斜 一小角度值,该角度值优选介于0°至30°之间。这样,朝向彼此的 正方形轮廓表面20与远离彼此的正方形轮廓表面21相对于水平面和 垂直面倾斜。

优选地,支脚件17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承分支22。该支承分支22 的设计如下:该支承分支以主动锁定的方式完全包围朝向外侧的正方 形轮廓表面21。

在一有益实例中,钩件23位于各支承分支22上。该钩件以主动 锁定的方式在局部包围朝向彼此的正方形轮廓表面20。

如图1所示,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功能部件13借助支承机构16 以一有益方式设置在传送带11的区域内。这样,多个容器14中的一 个与多个控制臂15中的一个一起作为功能部件13借助支承机构分别 设置在上述区域内。优选地,该控制臂15借助液压缸或气压缸25可 围绕枢轴旋转,从而通过启动控制臂15将传送带11上传送的物品分 发给相应的容器14。

图4为被设计成夹紧件30的支脚件17的透视图。该支脚件17 的结构如下:该支脚件以非主动锁定的方式连接于安装基座12(在图 4中并未示出)。该夹紧件30包括本体31和夹子32。该本体31大 致相当于前述具有接收区18的支脚件17,其中该接收区域与安装基 座12相匹配。夹子32还被设计成与安装基座12的几何形状相匹配, 从而使夹子12与本体21一起能够完全包围该安装基座12。该夹子 32优选包括两个孔,其中螺丝33被引导穿过各孔。为了与螺丝33 相适应,夹紧件30包括相应的螺纹孔,其中该螺丝33被拧入该螺纹 孔。夹子32和支脚件17被设计如下:当夹子32与安装基座12紧密 接触时,在夹子32的夹紧面34与支脚件17的接触面35之间保持有 间隙36。带有夹子32的支脚件17的夹紧效果是由旋拧螺丝33时夹 子32的弹性形变实现的。

图5示出了根据另一优选实施设置在安装基座12上的夹紧件30 的截面图。该夹紧件30包括两个夹体37a、37b。这两个夹体通过两 个腹板件40连接在一起。优选地,腹板件40与其中一个夹体37a在 其连接处例如通过焊接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而腹板件40与其中另一 个夹体37b在其连接处通过非主动锁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特别优选 地,该腹板件40在指向夹体37a的一侧上具有销栓(附图中并未示 出)。相对于此,夹体37a的内侧,即指向腹板件40的一侧,具有 螺纹盲孔。这样,腹板件40可被准确定位并对准(centred)在夹体 37a上。随后以优选为焊接的主动锁定方式实现腹板件40与夹体37a 的最终连接。

根据另一可选结构(图5并未示出),腹板件40通过用螺丝旋 拧及密封的方式设置在夹体37a上。其中一个夹体37b包括两个通孔 38。这两个通孔内分别引入螺丝39。各腹板件40在其指向夹体37b 的一侧均包括用于接收螺丝39的螺纹孔41。该螺丝39位于通孔38 区域内的那一段优选为无螺纹设计。借助螺丝39,可将夹体37b与腹 板件40旋拧在一起。换句话说,夹体37b由螺丝39拉向腹板件40, 由此被拉向夹体37a,从而使夹体37a、37b按压在安装基座12的两 个相对侧面上,于是便在夹体37a,37b与安装基座12之间建立了非 主动锁定。优选地,夹体37a、37b在指向安装基座12的一侧均包括 对应安装基座12构造的塑形件42。举例来说,如果安装基座12被设 计成如图5所示的正方形轮廓,塑形部件42则被构造成突出物。该 突出物具有接收该正方形轮廓边缘区域43的接收区。

特别优选地,螺丝39包括密封机构44。该密封机构位于螺丝帽 45与各夹体37的带有紧固座的表面之间。举例来说,螺丝帽45具有 外周槽。该外周槽内插有O型圈。这样,能够可靠地防止出现灰尘进 入通孔38和/或进入螺丝39的螺纹部的另外的可能性。总的来说,因 为所有部件的表面均是尽可能光滑的面,而且所有区域均可从外侧轻 易进入,所以图5所示的支脚件17特别在卫生方面表现出了非常好 的效果。此外,不存在另外会堆积灰尘的可从外侧直接进入的中空空 间。

支承机构17优选包括多个支脚件17或多个夹紧件30。在这种情 况下,这些夹紧件彼此定距间隔设置,而进一步优选地由前文所述的 支脚件基座19连接在一起。特别优选地,这些支脚件17与支脚件基 座19成直角设置。进一步优选地,该支脚件基座19包括多个外侧面。 这些外侧面相对水平面倾斜,以促进液体和/或灰尘的排出。

至少在夹紧件30的边缘区域74内对表面进行了圆形化处理,以 便有效地防止不受欢迎的灰尘的堆积。换句话说,夹紧件30至少大 致为无角和/或无边设计。

图6示出了带有夹紧件30的支脚件17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该支 脚件32被构造成夹子32。该支脚件17与该夹紧件30一同构成了支 承机构16。优选地,夹子32的一部分与安装基座12(图6中未示出) 相对应。安装基座12由此一方面被夹子32完全包围,另一方面被支 脚件17的接收区18完全包围。特别优选地,上述夹子32在其自由 分支49上均具有外侧螺纹。支脚件17具有两个通孔50。该通孔用于 接收夹子32。这样,可使用螺母(图6中并未示出)将夹紧件32旋 拧在支脚件17上。夹子32由此可支在安装基座12上,从而使支脚 件17与安装基座12之间通过非主动锁定和/或主动锁定的方式连接在 一起。

如本文开始所述,功能部件13(未在图6中示出)位于支承机构 16上。该支承机构包括支脚件17和夹子32。根据图7中的透视图所 示的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基部框架51位于至少一个支脚件17 上。该基部框架51优选包括高度可调节的支脚52。

根据附图中未示出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上述传送设备10包括两 个基部框架51,特别优选地包括多个基部框架51。安装基座12被引 导穿过夹子32与支脚件17之间,并以这种方式与支承机构16连接 在一起。这样,基部框架51与安装基座12一同构成了底部结构。该 底部结构其本身由基部框架51支承。

可选地,前文参照图1至5所述的支承机构16设置于基部框架 51上,以将该基部框架51与安装基座12相连接。为了避免重复,具 体结构可参见本说明书的相关段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