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可见光透射性优秀的光热转换膜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

可见光透射性优秀的光热转换膜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

摘要

公开一种光热转换效果优秀且可见光透射性优秀的光热转换膜及利用该光热转换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本发明的光热转换膜的特征在于,包含基材膜以及形成于上述基材膜上的光热转换层;上述光热转换层中包含氧化钨类物质,上述光热转换层的可见光透射率为20%以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717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乐金华奥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37472.8

  • 申请日2013-06-25

  • 分类号H01L51/52;H05B33/22;

  • 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吕琳

  • 地址 韩国首尔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59: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08

    授权

    授权

  • 2017-02-22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L51/52 登记生效日:2017020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62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51/52 申请日:2013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用转印 膜,更详细地涉及因可见光透射性优秀,而能够容易整列转印膜和基板,进而 能够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生产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

背景技术

对于显示器,与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相比,有机发光 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具有自身发光性、高亮度、快速 响应等各种优点,从而正在进行许多研究。

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包含有机发光物质。以往,这种有机发光物质主要利用了 蒸镀方法。但蒸镀方法存在难以将所要形成的有机发光物质层均质化的问题。

最近利用的是热转印方法,该方法是指,在转印膜形成光热转换层和有机发 光物质层,并用激光等照射光时,通过由光热转换层中包含的物质吸收光并放 热的过程,将有机发光物质层转印到基板。与蒸镀方法相比,热转印方法存在 容易将有机发光物质层均质化的优点。

但使用于转印膜的光热转换层的吸光物质通常使用碳黑。然而碳黑因可见光 难以透射,而难以确保膜的透明性,由此,存在难以准确地整列转印膜和基板 的问题。

作为关于本发明的背景技术,有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1-0069708号 (2011年06月23日公开)公开的光热转换薄片、利用该光热转换薄片的有机 电致发光材料薄片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见光透射性优秀的光热转换膜。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因可见光透射性优秀而容易与作为有机发光物 质的转印对象的基板整列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

技术方案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热转换膜的特征在于,包含基材膜 以及形成于上述基材膜上的光热转换层;上述光热转换层中包含氧化钨类物质, 上述光热转换层的可见光透射率为20%以上。

在此情况下,上述氧化钨类物质可以包括氧化钨粉末。

并且,上述氧化钨类物质可以包括含碱金属的氧化钨粉末。在此情况下,上 述碱金属可以包含钾(K)、铷(Rb)及铯(Cs)中的一种以上。

并且,优选地,上述光热转换层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氧化钨类物质,包 含10重量份~50重量份的粘结剂以及0.1重量份~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

并且,优选地,上述光热转换层的厚度为1μm~5μm。

并且,上述光热转换层上还可以形成有保护层。在此情况下,优选地,上述 保护层的厚度为0.1μm~1.5μm。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的特征在 于,包含基材膜、形成于上述基材膜上的光热转换层以及形成于上述光热转换 层上的有机发光物质层;上述光热转换层中包含氧化钨类物质,上述光热转换 层的可见光透射率为20%以上。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光热转换膜中包含氧化钨类物质,从而具有高的光热转换效果,且 能够表现出2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

因此,本发明的利用光热转换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转印膜具有如上所述的优 秀的可见光透射性,与以往利用碳黑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转印膜相比,具有容易 与作为有机发光物质的转印对象的基板排列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热转换膜的简要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光热转换膜的简要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的简要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的简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的实施例会让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 点和特征的方法更加明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而能 够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实施例只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完整,有助于本 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理解发明的范畴,本发明根据发明要 求保护范围的范畴而定义。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热转换膜的简要剖视图。

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热转换膜包含基材膜110以及光热转换层 120。

基材膜110可以利用聚乙烯(PE,polyethylen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氯乙烯(PVC,polyvinylchloride)、聚 碳酸酯(PC,polycarbonate)、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等各种材质的高分 子膜。尤其优选地,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作为基材膜110。利用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情况,在为了光热转换而照射光时,因光的透射率高,而 存在通过防止变形能够容易维持形状的优点。

光热转换层120形成于基材膜110上。光热转换层120吸收光后放出热。随 着放出热,光热转换层120向膜的厚度方向膨胀。此时,在光热转换层的上部 形成有机发光物质层的情况下,在进行光热转换时,由于光热转换层的膨胀, 光热转换层和有机发光物质层的附着力减弱,由此有机发光物质层转印到基板 等转印对象物。

本发明中,包含氧化钨类物质作为用于光热转换物质。氧化钨类物质具有优 秀的红外线吸收力,因此照射激光时光热转换效果优秀。

以往利用碳黑作为用于光热转换层的物质。碳黑吸收激光后放出热的能力优 秀,因此被广泛利用于利用光热转换的转印。然而,碳黑的可见光透射率极小, 因此利用碳黑的光热转换膜几乎没有透明度。鉴于这种原因,通过光热转换进 行转印时,存在不容易与转印对象物排列的问题。当然,含有少量碳黑能够得 到一定程度的光透射率,但在此情况下光热转换效果不充分。

并且,还可以利用染料(dye)。染料虽然可见光透射率优秀,但存在只能在 特定波长下吸收光的问题

并且,本发明中利用氧化钨类物质的结果,能够得到碳黑以上的光热转换效 果,特别是可见光透射率非常优秀,可达到20%以上,能够解决以往转印工艺 中存在的排列问题。

这种氧化钨类物质可以包括WO2.72等氧化钨粉末。

并且,氧化钨类物质可以包括含氢或金属的氧化钨MxWO3粉末,其中,M 为氢或金属,0.1<x<1。这些金属可以是选自Li、Na、K、Rb、Cs、Ca、Ba、 Sr、Fe、Sn、Mo、Nb、Ta、Ni、Pd、Pt、Cu、Ag、Au、Zn、Cd、Al、Ga、In及 Tl中的一种以上。作为含金属氧化钨的例子,可举出K0.33WO3、Rb0.33WO3、 Cs0.33WO3等,考虑到光热转换效率及光透射率方面,更优选的是利用含有铯(Cs) 的Cs0.33WO3

包含氧化钨类物质的光热转换层可以通过涂敷包含氧化钨类物质、粘结剂、 光引发剂及溶剂的组合物并干燥而形成。其中,溶剂是要被除去的,因此可以 看成光热转换层包含氧化钨类物质、粘结剂、光引发剂。

作为粘结剂,可无限制地使用丙烯酸酯、氨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 酸酯等只要能够光聚合的物质。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氧化钨类物质, 包含10重量份~50重量份的如上所述的粘结剂。粘结剂含量小于10重量份时, 其添加效果可能不充分。相反,粘结剂含量超过50重量份时,光热转换效率多 少可能下降。

作为光引发剂,可不限制地使用艳佳固(Irgacure)651。优选地,相对于100 重量份的氧化钨类物质,包含0.1重量份~5重量份的上述光引发剂。光引发剂 的添加量小于0.1重量份时,粘结剂的光聚合可能延迟。相反,光引发剂的添加 量超过5重量份时,液稳定性可能降低。

作为溶剂,可以单独或混合利用公知的有机溶剂,并且为了容易涂敷,可以 使组合物的粘度大致设为10cps~100cps,但不是必须局限于此。

另一方面,优选地,光热转换层的厚度为1μm~5μm。光热转换层的厚度小 于1μm时,在照射光时光热转换层可能不向膜的厚度方向膨胀到转印所需的充 分厚度。相反,光热转换层的厚度超过5μm时,可能不再有效果,而只增加层 的厚度。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热转换膜的简要的剖视图。

参照图2,图示的光热转换膜包含基材膜110、光热转换层120及保护层130。

保护层130中可以利用与光热转换层120间的附着力优秀的丙烯酸树脂等。

形成有保护层130的情况下,优选地,保护层的厚度为0.1μm~3μm。保护 层的厚度小于0.1时,保护光热转换层120的效果可能不充分。相反,保护层的 厚度超过3μm时,照射光时,尽管光热转换层膨胀,转印物对保护层的附着力 可能也不会减弱。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的简要剖视图。

参照图3,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包含基材膜110、光热转换层120 及有机发光物质层210。

图3中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在图1中图示的光热转换膜上还形成 有机发光物质层210。

例如,利用激光照射光时,包含在光热转换层120的钨氧化类物质吸收红外 线后放出热,由此光热转换层向膜的厚度方向膨胀,由此,有机发光物质层210 剥离并转印到作为转印对象的基板。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的简要剖视图。

参照图4,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包含基材膜110、光热转换层120、 保护层130及有机发光物质层210。

图4所示的情况除了由保护层130保护光热转换层120外与图3所示的例相 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下面,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更加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及作用。但这只 是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示例而提出的,任何意义上都不能解释为本发明局限于此。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充分对在此未记载的内容进行技术 性类推,故而省略对其的说明

1.试片的制备

将图1中记载的包含光热转换物质的厚度为3μm的光转换层形成于厚度为 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各个例中利用氨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光 热转换物质的20重量份)作为粘结剂,并利用艳佳固651(巴斯夫股份公司制, 光热转换物质的0.5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利用异丙醇作为溶剂,由上述光热 转换物质、粘结剂、光引发剂及溶剂组成的组合物的粘度为20cps。

表1

区分 光热转换物质 可见光透射率(%) 光热转换率(%) 实施例1 WO2.7250 200 实施例2 Cs0.33WO350 220 比较例1 碳黑 0 200 比较例2 染料 70 160

对于表1中光热转换效率,利用连续波激光器(Laser Continuous wave),用 50W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背面以1.0m/min照射后,评价相比初期厚度 膨胀的程度。

2.物性评价结果

参照表1,与利用碳黑的比较例1的光热转换膜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 的光热转换膜的光热转换效率表现出了同等以上的水平,特别是可见光透射率 得到了显著提高,达到50%。

相反,使用染料的比较例2的光热转换膜虽然可见光透射率高,但光热转换 效率相对低。

以上,以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应当理 解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形及实施 同等的其他实施列。因此,应根据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来判断本发明真正要求保 护的技术范围。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0:基材膜

120:光热转换层

130:保护层

210:有机发光物质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