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灰强化冷却装置

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灰强化冷却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灰强化冷却装置。它包括分离筒,该分离筒自上而下依次为直筒段、锥段和料腿段。直筒段内有中心筒,直筒段侧壁上有进口。锥段和料腿段内均有强化冷却机构。其特点是强化冷却机构包括锥段和料腿段墙体内的传热管,传热管的轴向分别与所在锥段和料腿段的墙壁平行。锥段内的传热管上端和料腿段内的传热管上端均向外弯曲后伸出在分离筒的墙壁之外。传热管靠近分离筒内侧面的一侧均连有纵贯传热管总长的导热板,导热板的里边与分离筒内侧面间留有间距。本发明体积小、耗用金属管道少、易安装、成本低,可避免管道磨损、爆管故障,可提高分离器受热面积利用率。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分离器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663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东马锅炉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92970.X

  • 发明设计人 李中学;李健;吴毅;

    申请日2014-12-20

  • 分类号F23C10/24;

  • 代理机构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郭丰海

  • 地址 21409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五号桥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25: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25

    授权

    授权

  • 2015-05-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3C10/24 申请日:20141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说,是能对循环灰进行强化冷却的冷却装置,尤其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分离器上。

背景技术

在锅炉生产行业都知道,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分离器上大都设置有循环灰冷却机构,这种冷却机构是设置在分离器直筒段和锥段内侧的冷却机构。这种冷却机构主要有气冷冷却机构和水冷冷却机构,这两种冷却机构都是在相应分离器直筒段和锥段内侧布置管道,并分别向管道内通冷气和冷水,利用管内流动的冷气或冷水对管道进行换热来对接触到管道的循环灰进行冷却。这种冷却机构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于冷却机构设置在直筒段的墙壁内侧,体积大,需要的金属管道多,生产成本高。而且加工难度大,一般的锅炉生产企业加工比较困难。二是由于体积大,一套冷却机构需分3~5片出厂,到工地现场进行组装,安装费用多,成本高。三是由于冷却机构设置在直筒段的墙壁内侧,锅炉运行时,分离器直筒段的冷却机构首先受到来自进口的烟气冲击,冷却机构中的管道易出现磨损、爆管故障。四是由于分离器直筒段和锥段内侧均设置有冷却机构,这些冷却机构挡住了循环灰,使得分离器分离下来的循环灰与分离器内壁的接触面积只有分离器总受热面积的不足30%。,降低了分离器受热面积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灰强化冷却装置。这种冷却装置,不仅体积小、耗用金属管道少、便于安装、生产成本低,而且避免了管道磨损、爆管故障,提高了分离器受热面积的利用率。

本发明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灰强化冷却装置包括分离筒,该分离筒自上而下依次为直筒段、锥段和料腿段,所述直筒段、锥段和料腿段为一体结构,且内腔的连接处呈流线过度。直筒段内悬吊有中心筒,直筒段的侧壁上有进口。所述锥段和料腿段内均有用来对循环灰进行冷却的强化冷却机构。其特点是所述强化冷却机构包括浇铸在锥段和料腿段墙体内的传热管,锥段和料腿段墙体内的传热管的轴向分别与所在锥段和料腿段的墙壁平行且沿锥段和料腿段的圆周方向均布。所述锥段内的传热管上端向外弯曲后伸出在分离筒的墙壁之外并借助管道与冷媒源相连,料腿段内的传热管上端向外弯曲后伸出在分离筒的墙壁之外并借助管道与冷媒源相连。所述传热管靠近分离筒内侧面的一侧均连有纵贯传热管总长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里边与分离筒内侧面间留有间距。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仅在锥段或料腿段墙体内设置有强化冷却机构,与冷却机构设置在分离器的直筒段相比,体积小,需要的金属管道少,生产成本低。由于加工难度小,一般的锅炉生产企业都可以加工。由于体积小,冷却机构可在厂内安装、整套出厂,不需到工地现场进行组装,安装费用少,成本低。又由于强化冷却机构的传热管和导热板浇铸在锥段或料腿段墙体内,避免了冷却机构挡住循环灰、使得分离器分离下来的循环灰与分离器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分离器受热面积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灰强化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I点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灰强化冷却装置包括分离筒,该分离筒自上而下依次为直筒段3、锥段4和料腿段5,所述直筒段3与锥段4间、锥段4与料腿5段间均为一体结构,且连接处的内侧面均呈流线过度。直筒段3内悬吊有中心筒2,直筒段3的侧壁上加工有供烟气进入分离筒内的进口1。所述锥段4和料腿段5内均设置有用来对循环灰进行冷却的强化冷却机构。所述强化冷却机构包括浇铸在锥段4和料腿段5墙体7内的传热管6,所述传热管6的轴向分别与所在锥段4和料腿段5的墙壁平行且分别沿锥段4和料腿段5的圆周方向均布。所述锥段4内的传热管6上端向外弯曲后伸出在分离筒的墙壁之外并借助管道与冷媒源相连,料腿段5内的传热管6上端向外弯曲后伸出在分离筒的墙壁之外并借助管道与冷媒源相连。所述传热管6靠近分离筒内侧面的一侧均焊接有纵贯传热管6总长的导热板8,所述导热板8为长条板,所述导热板8纵方向的里边与分离筒内侧面间留有50mm的间距。

其中:

所述导热板8两板面间的中心线与所在传热管6的横截面直径线重合;

所述导热板8的宽度为50mm、长度为500mm;

所述锥段4与料腿段5上相应的两块导热板8间的间距为500mm。

所述导热板8有三个,相邻的导热板8的板面间有夹角а,所述夹角а为35度。

另外,距分离筒内侧面最近的那个导热板8即中间的那个导热板8里边与分离筒内侧面间留有间距9,该间距9为50mm。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