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0-05-2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01C19/1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11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2016-09-21
授权
授权
2015-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C19/10 申请日:20141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5-03-25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热再生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沥青热再生干燥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再生尾气、原生尾气的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热再生是将沥青再生料(废旧的沥青混合料)经筛分、加热后按配比加入到原生沥青混合料中进行混合搅拌,生产出优良的沥青混凝土。沥青再生料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气体和油性的沥青烟雾,而原生沥青混合料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粉尘,这两类尾气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两种尾气中的组分不同,因此传统的尾气处理系统必须针对两类尾气单独设置除尘装置,导致设备结构复杂、生产、维护成本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设备废气处理系统(授权公告号CN202595596U),该废气处理系统与再生干燥滚筒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再生烟箱、一级除尘器、引风机和原生干燥除尘系统,所述再生烟箱、一级除尘器、引风机和原生干燥除尘系统间通过烟道连通,由再生干燥滚筒排除的废气依次通过再生烟箱、一级除尘器、引风机后引入原生干燥除尘系统。
该种沥青混凝土再生设备废气处理系统,将再生尾气直接引入原生干燥滚筒二次燃烧处理,该种废气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好,整体设备紧凑,但由于再生尾气的油性含量高,容易导致一级除尘器、引风机机械故障;为了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针对沥青混凝土再生设备废气处理系统布置、设备结构、整机功率和生产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沥青热再生干燥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再生尾气、原生尾气的系统及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沥青热再生干燥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再生沥青干燥滚筒、原生沥青干燥滚筒和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气混合装置,所述再生沥青干燥滚筒、原生沥青干燥滚筒和尾气处理装置分别与尾气混合装置连通,所述再生沥青干燥滚筒加热时产生的再生尾气和原生沥青干燥滚筒加热时产生的原生尾气先进入尾气混合处理装置内混合沉淀后,再被送入尾气处理装置中。
进一步的,尾气混合装置包括尾气混合室,分别与尾气混合室连通的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原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和尾气处理装置接入端。
进一步的,原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和/或再生沥青干燥滚筒的接入端设有导流装置。
进一步的,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与原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相对设置以形成对流,尾气处理装置接入端设于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与原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再生烟道,所述再生烟道两端分别于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和再生沥青干燥滚筒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设有调节风门。
进一步的,原生沥青干燥滚筒上设有集气箱,所述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与集气箱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尾气处理装置接入端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还包括除尘烟道,所述除尘烟道两端分别于尾气处理装置接入端和尾气处理装置内部连通。
沥青热再生干燥系统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沥青热再生干燥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其尾气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收集再生沥青干燥滚筒、原生沥青干燥滚筒加热时所产生的再生尾气、原生尾气;
步骤2,将原生尾气、再生尾气送入尾气混合装置中进行充分混合,使原生尾气中的粉尘被再生尾气中的油烟组分裹覆并沉降;
步骤3,对混合气体进行过滤;
步骤4,过滤后的混合气体送入尾气处理装置中经进一步处理后排放。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沥青热再生干燥设备尾气处理系统,结构布局合理、优化了设备结构,简化了工艺流程;本发明提供的沥青热再生干燥设备尾气处理方法,充分利用再生尾气和原生尾气中的成分差别,将两类尾气先进行混合沉降,有效降低了混合尾气中的粉尘及油烟含量,减小了后续除尘净化操作的压力,降低了后续设备的损耗对热再生设备干燥系统产生的尾气进行集中处理,提高后续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沥青热再生干燥系统尾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沥青热再生干燥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尾气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沥青热再生干燥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尾气混合装置1、再生沥青干燥滚筒2、再生烟道3、原生沥青干燥滚筒4、尾气处理装置5和除尘烟道6;为方便描述,以下将从再生沥青干燥滚筒2排出的尾气简称为再生尾气,从原生沥青干燥滚筒4排出的的尾气简称为原生尾气,进入尾气混合装置1内的尾气简称为混合尾气。
尾气混合装置1包括尾气混合室11、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2、原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3、尾气处理装置接入端14、导流装置15、调节风门16和过滤网17;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2、原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3、尾气处理装置接入端14分别与尾气混合室11连通,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2与原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3相对设置以形成对流,尾气处理装置接入端14设于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2与原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3之间;导流装置15为设置于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2和原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3上的蜗壳或螺旋导流板;调节风门16设置于原生沥青干燥滚筒13接入端;过滤网17设置于尾气处理装置接入端14;
再生沥青干燥滚筒2由再生烟道3与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2连通;
原生沥青干燥滚筒4上设有集气箱41,集气箱41与再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2连接;
尾气处理装置5通过除尘烟道6与尾气处理装置接入端14连通。
沥青热再生干燥系统尾气处理方法,选用上述的沥青热再生干燥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其尾气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收集再生沥青干燥滚筒2、原生沥青干燥滚筒4加热时所产生的再生尾气、原生尾气;
步骤2,原生尾气依次通过集气箱41、原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3、导流装置15后进入尾气混合室11中,再生尾气依次通过再生烟道3、原生沥青干燥滚筒接入端14、调节风门16、导流装置15后进入尾气混合室11中,通过导流装置15、调节风门16控制再生尾气与原生尾气以两种不同流速进入尾气混合室11中进行混合,原生尾气中的粉尘被再生尾气中的油烟组分裹覆并沉降;
步骤3,混合气体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过滤网17,混合气体中的未沉降的成分进一步与过滤网17接触,;
步骤4,过滤后的混合气体送入尾气处理装置5中,混合气体经二次净化后排出。
上述沥青热再生干燥设备尾气处理系统,结构布局合理、优化了设备结构,简化了工艺流程;上述沥青热再生干燥设备尾气处理方法,充分利用再生尾气和原生尾气中的成分差别,将两类尾气先进行混合沉降,有效降低了混合尾气中的粉尘及油烟含量,减小了后续除尘净化操作的压力,降低了后续设备的损耗对热再生设备干燥系统产生的尾气进行集中处理,提高后续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机译: 用于树脂材料的增容组合物,改性沥青,沥青再生剂,性能等级改性剂,沥青增容剂,生物可再生油聚合方法,增容剂和发泡剂,热混合添加剂和聚合油的掺入方法
机译: 在道路表面施工时使用再生沥青的设备有额外的供料器,可绕过沥青筛分鼓和热袋,将再生材料直接提供给称重机
机译: 尾气中汞的处理方法及尾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