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027234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市金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33393.1
申请日2012-07-06
分类号H01M2/02;B21D28/02;
代理机构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玉平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沙腰南边工业区新华路东莞市金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52:28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0-06-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M2/02 授权公告日:20151028 终止日期:20190706 申请日:20120706
专利权的终止
2015-10-28
授权
授权
2012-1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M2/02 申请日:201207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2-10-10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及其冲壳方法。
背景技术
制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均需要采用铝塑膜,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加,电池的尺寸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铝塑膜成型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现有的铝塑膜是采用电池铝塑膜成型装置,在铝塑膜本体1上冲压出封装电池的卷芯体凹槽2(如图1所示),制备的铝塑膜在后续的对折工序中,需要通过手工对折的方法将铝塑膜的对折,这样,铝塑膜在对折后的对齐边5容易出现错位(如图2所示),影响电池外观和尺寸的稳定性,更严重的是,容易导致铝塑膜起皱,出现气涨、漏液等现象,影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质量。
因此,亟需一种能准确对折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及其冲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对折后的对齐边不会出现错位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的冲壳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它包括铝塑膜本体,所述铝塑膜本体设有用于封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卷芯体的卷芯体凹槽,它还包括沿着铝塑膜本体的中线对称设置的两个对折槽,所述两个对折槽包括一个对折凹槽和一个对折凸槽。
其中,所述对折槽的面积小于所述卷芯体凹槽的面积。
其中,所述对折槽与铝塑膜本体的中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卷芯体凹槽与铝塑膜本体的中线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对折槽呈方形。
其中,所述卷芯体凹槽为两个,所述两个卷芯体凹槽沿着铝塑膜本体的中线对称设置。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的冲壳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于铝塑膜本体的中线的侧方冲压出用于封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卷芯体的卷芯体凹槽;
(b)沿着铝塑膜本体的中线的对称地冲压出两个配合的对折槽,其中一个为对折凹槽,另一个为对折凸槽。
其中,所述步骤(a)具体为:于铝塑膜本体的中线的两侧方对称地冲压出两个用于封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卷芯体的卷芯体凹槽。
其中,所述步骤(b)具体为:沿着铝塑膜本体的中线的两侧同步地对称地冲压出两个配合的对折槽,其中一个为对折凹槽,另一个为对折凸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在对折时,通过对折凹槽与对折凸槽配合,即可使对折后的对齐边对齐,保证不会出现错位,避免铝塑膜起皱而导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出现气涨、漏液等现象,保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质量,保证其的外观和尺寸的稳定性;同时,本发明在对折操作时具有防呆的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的冲壳方法,方法简单,制备的铝塑膜在对折时不会出现错位,生产效率高,只需要在原来的冲壳模具的基础上加上冲对折凸槽和对折凹槽的模具即可,对模具的精度要求不高,且有效地控制了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的封装卷芯体并对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有:
1——铝塑膜本体 2——卷芯体凹槽
3——对折槽 4——中线
5——对齐边
31——对折凹槽 32——对折凸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它包括铝塑膜本体1,所述铝塑膜本体1设有用于封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卷芯体的卷芯体凹槽2,它还包括沿着铝塑膜本体1的中线4对称设置的两个对折槽3,所述两个对折槽3包括一个对折凹槽31和一个对折凸槽32。
在使用时,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卷芯体装入到卷芯体凹槽2中,然后将铝塑膜本体1对折,对折时,通过对折凹槽31与对折凸槽32配合,即可使对折后的对齐边5对齐,保证不会出现错位,避免铝塑膜起皱而导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出现气涨、漏液等现象,保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质量,保证其的外观和尺寸的稳定性。另外,操作人员将对折凹槽31和对折凸槽32对准、配合就可以将铝塑膜本体1对折整齐,操作人员不需要在高度集中精力的状态下即可进行对折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对折操作时具有防呆的作用。
本实施例所述对折槽3的面积小于所述卷芯体凹槽2的面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折槽3的面积越小,对折凹槽31和对折凸槽32的配合越紧密,越能保证铝塑膜本体1对折后不会出现错位。
本实施例所述对折槽3与铝塑膜本体1的中线4的距离大于所述卷芯体凹槽2与铝塑膜本体1的中线4的距离,对折凹槽31与对折凸槽32之间设有一定的距离,便于对折操作时对准、配合,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对折槽3呈方形,容易冲压成型;当然,对折槽3也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形状,对折槽3的形状不受限定。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卷芯体凹槽2为两个,所述两个卷芯体凹槽2沿着铝塑膜本体1的中线4对称设置。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较大时,卷芯体也较厚,这时,于铝塑膜本体1的中线4对称设置两个卷芯体凹槽2,铝塑膜本体1对折时,两个卷芯体凹槽2形成较大的容置空间,可容纳较厚的卷芯体,满足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需要,适用范围更广。
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3。
一种制备实施例1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的冲壳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于铝塑膜本体1的中线4的侧方冲压出用于封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卷芯体的卷芯体凹槽2;
(b)沿着铝塑膜本体1的中线4的对称地冲压出两个配合的对折槽3,其中一个为对折凹槽31,另一个为对折凸槽32。
本实施例的冲壳方法简单,制备的铝塑膜对折时不会出现错位,生产效率高,只需要在原来的冲壳模具的基础上加上冲对折凸槽32和对折凹槽31的模具即可,对模具的精度要求不高,且有效地控制了生产的成本。
实施例4。
一种制备实施例2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的冲壳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于铝塑膜本体1的中线4的两侧方对称地冲压出两个用于封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卷芯体的卷芯体凹槽2;
(b)沿着铝塑膜本体1的中线4的两侧同步地对称地冲压出两个配合的对折槽3,其中一个为对折凹槽31,另一个为对折凸槽32。
本实施例的冲壳方法制备的铝塑膜具有对称设置两个卷芯体凹槽2,铝塑膜本体1对折时,两个卷芯体凹槽2形成较大的容置空间,可容纳较厚的卷芯体,满足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需要,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施例的冲壳方法沿着铝塑膜本体1的中线4的两侧同步地对称地冲压出两个配合的对折槽3,同步冲压,生产效率更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
围。
机译: 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的制备方法
机译: 通过方法制备铝塑膜和铝塑膜表面摩擦的方法
机译: 电池及其制造,铝塑膜封装方法和模具,铝塑膜壳体和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