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复杂铜锌硫多金属矿选矿工艺

一种复杂铜锌硫多金属矿选矿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杂铜锌硫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工艺,不仅充分利用矿物天然可浮性的差异来实现部分铜矿物的早收,还利用浮选柱强化回收微细粒铜矿物和提高铜精矿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磨矿成本,减少药剂用量等,体现了“和谐选矿”的理念。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8-2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03D1/00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61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3-07-17

    授权

    授权

  • 2012-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3D1/00 申请日:201206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铜锌硫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工艺,特别适合处 理以黄铁矿为主的铜锌硫多金属矿石。

二.背景技术

火山喷发—沉积成因的黄铁矿型铜锌多金属矿是一种主要的铜 矿床类型,该类型矿石以黄铁矿为主体,铜主要以黄铜矿形式存在, 其次是砷黝铜矿,少量的辉铜矿,微量的氧化铜矿、铜兰、斑铜矿; 锌以闪锌矿形式存在;金、银主要赋存分散于硫化矿物中;矿石中脉 石矿物含量较少,主要是石英、绢云母,白云母;少量的绿泥石、方 解石、菱铁矿、重晶石、萤石及粘土矿物。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黄铜 矿、砷黝铜矿和闪锌矿嵌布粒度微细粒,嵌布关系复杂,以微细粒它 型结构的致密块状、浸染状为主,金属硫化矿物可浮性差异小,矿物 之间分离困难。

目前,对于复杂硫化铜锌矿分选一直是国内外技术难题。若采用 优先浮选,则铜的回收率低,且无法得到合格的锌精矿。若采用混合 浮选,混合粗精矿经再磨脱药进行铜锌分离,一方面很容易造成易浮 铜矿石影响砷黝铜矿的上浮,最终影响铜的回收率,同时砷黝铜矿的 上浮也会给铜精矿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粗精矿再磨后粒 度较细,易造成机械夹杂以及部分极细粒铜难以回收,影响铜的回收 率。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杂铜锌硫多金属矿选 矿工艺,具有分选效果好、经济环保,适合该矿石性质特点的选矿工 艺,对提高矿业开发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首先采用铜特效捕收剂优先浮出可浮性较好且单体解离的铜矿 物,再进行铜锌混合浮选,丢弃大量的尾矿,粗精矿再磨再分离,降 低磨矿成本,且优先浮出这部分铜可以减轻对后续铜锌分离的影响, 减轻铜的后窜现象,延长铜锌分离的浮选时间,有利于提高铜的总回 收率和降低锌精矿中含铜量。

“强化回收”微细粒铜矿物:采用浮选柱—浮选机联合使用,扬 长避短,充分发挥浮选柱对提高精矿品位的优势,在铜部分优先浮选 时和铜锌分离粗选前使用浮选柱,“强化回收”微细粒铜矿物,提高 铜的回收率。

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磨矿:原矿经过破碎后进行磨矿作业,在磨矿机中添加 3-5kg/t工业石灰(以干矿计,下同),控制pH=9-10,磨矿产品细度 为-0.074mm占80%;

(2)第一次浮选柱快速浮铜:添加选铜特效捕收剂Z-200和起 泡剂2#油,用量分别为15-20g/t和10-15g/t,进行快速浮选已解离 的易浮铜矿物,精矿(泡沫产品)进入浮选柱精选一作业,尾矿进入 浮选机铜锌混合浮选作业;

(3)浮选柱精选一:采用空白精选,精矿进入浮选柱精选二作 业,尾矿进入再磨作业;

(4)浮选柱精选二:采用空白精选,精矿即为铜精矿1,尾矿 返回上一循环作业;

(5)浮选机两次铜锌混合粗选:铜锌混合粗选一添加BK301、 丁基黄药和2#油,用量分别为20-30g/t、5-10g/t和5-10g/t,铜锌 混合粗选二添加BK301、丁基黄药、2#油,用量分别为15-25g/t、 5-8g/t、5-8g/t进行铜锌混合粗选,粗选两次,两次粗选的铜锌混 合精矿进入再磨作业,第二次粗选的尾矿进入浮选机铜锌混合扫选作 业;

(6)浮选机两次铜锌混合扫选:依次添加捕收剂BK301、丁基 黄药,用量分别为8-10g/t、5-8g/t进行两次铜锌混合扫选,扫选精 矿顺序返回到上一作业循环,混合扫选二的尾矿为混合浮选尾矿;

7)再磨:两次粗选的铜锌混合精矿与浮选柱精选一的尾矿合并 一起进行再磨作业,并添加脱药剂活性炭100-200g/t和硫化钠 100-200g/t,再磨细度控制在-0.037mm占90%,然后进入第二次浮选 柱快速浮铜作业;

(8)第二次浮选柱快速浮铜:添加Z-200为5-10g/t,2#油5g/t 进行第二次浮选柱快速浮铜,精矿为铜精矿2,尾矿进入浮选机铜锌 分离粗选作业;

(9)浮选机铜锌分离粗选:添加工业石灰1-2kg/t使pH控制在 11左右,以硫酸锌和亚硫酸钠组合使用为锌抑制剂,其用量分别为 1000-1500g/t和500-1000g/t,高效强力铜捕收剂BK404为20-30g/t 和起泡剂2#油5-10g/t,进行铜锌分离粗选,其精矿进入浮选机铜锌 分离精选作业,尾矿进入铜锌分离扫选作业;

(10)浮选机铜锌分离精选:添加组合抑制剂硫酸锌500-1000g/t 和亚硫酸钠500-1000g/t进行铜锌分离精选,精选三次,获得铜精矿 3,尾矿顺序返回到上一循环作业;

(11)浮选机铜锌分离扫选:依次添加BK404用量10-20g/t及 2#油用量5-10g/t进行铜锌分离扫选,扫选三次,精矿产品顺序返回 到上一作业循环,尾矿进入浮选机锌粗选作业;

(12)浮选机锌粗选:添加2-3kg/t工业石灰抑硫浮锌,锌粗选 精矿进入浮选机锌精选作业,尾矿进入浮选机锌扫选作业;

(13)浮选机锌精选:依次添加工业石灰1-2kg/t,锌经五次精 选后得到锌精矿,尾矿顺序返回到上一作业循环;

(14)浮选机锌扫选:依次添加丁基黄药10-15g/t进行锌扫选两 次,扫选精矿产品顺序返回到上一作业循环,锌扫选二尾矿即为锌尾 矿。

本发明工艺不仅充分利用矿物天然可浮性的差异来实现部分铜 矿物的早收,还利用浮选柱强化回收微细粒铜矿物和提高铜精矿质 量,最大限度的降低磨矿成本,减少药剂用量等,体现了“和谐选矿” 的理念。

本发明的优点具体有以下几点:

①在碱性条件下,在铜锌混合浮选前快速回收可浮性较好的单体 铜矿物获得了较高品位的铜粗精矿。

②在铜锌分离前快速优先回收铜,为强化后续作业进一步回收铜 和其它有用矿物创造了有利条件,降低后续铜锌分离的难度。

③新工艺药剂制度简单,浮选指标稳定可靠,适应性强,分选效 果好,有利于节能降耗。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复杂铜锌硫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a:工业石灰,b:Z-200,c:BK301,d:丁基黄药,e:2#油,

f:硫化钠,g:活性炭,h:硫酸锌,i:亚硫酸钠,j:BK404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原矿经过破碎后,添加工业石灰(以干矿计,下同) 3kg/t进行磨矿,控制pH=9.5,产品细度为-0.074mm占80%,添加 20g/t Z-200和15g/t 2#油进行第一次浮选柱快速浮铜,快速浮铜的 粗精矿再经浮选柱两次空白精选获得了铜精矿1,浮选柱第二次空白 精选的尾矿返回到上一作业循环;第一次浮选柱快速浮铜的尾矿添加 BK301为30g/t、丁基黄药8g/t、2#油5g/t,进行浮选机第一次铜锌 混合粗选,添加BK301为15g/t、丁基黄药为5g/t、2#油为5g/t进 行铜锌第二次混合粗选,第二次铜锌混合粗选的尾矿依次添加BK301 为10g/t和丁基黄药为8g/t进行混合扫选,扫选两次,混合扫选二 的尾矿为混合浮选尾矿,两次粗选的铜锌混合精矿及浮选柱精选一的 尾矿合并添加活性炭150g/t和硫化钠200g/t进行再磨,控制再磨细 度为-0.037mm占90%,然后添加Z-200为8g/t,2#油为5g/t进行第 二次浮选柱快速浮铜,精矿即铜精矿2;第二次快速浮铜的尾矿添加 工业石灰为2kg/t调pH=11左右,再添加锌组合抑制剂硫酸锌1000g/t 和亚硫酸钠1000g/t以及高效强力捕收剂BK404为24g/t和起泡剂 2#油8g/t进行铜锌分离粗选,铜锌分离粗选的精矿添加锌组合抑制 剂硫酸锌为1000g/t和亚硫酸钠为1000g/t进行浮选机铜锌分离精 选,精选三次,获得铜精矿3,尾矿顺序返回到上一作业循环;铜锌 分离的尾矿依次加入BK404为10g/t进行铜锌分离扫选,扫选三次, 精矿顺序返回到上一作业循环;铜锌分离扫选的尾矿添加工业石灰 2kg/t、丁基黄药20g/t、2#油8g/t进行浮选机锌粗选,锌粗选精矿 依次添加工业石灰1.5kg/t,进行锌五次精选后得到锌精矿,尾矿顺 序返回到上一作业循环;锌粗选的尾矿依次添加丁基黄药15g/t进行 锌扫选,扫选两次,扫选精矿顺序返回到上一作业循环。

实施例2:按照图1本发明工艺流程实施方式,试验步骤及工艺 参数、药剂制度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具 体的工艺指标见表1。

表1本发明实施例工艺指标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工艺方法,实施例1在原矿石含铜 2.84%,含锌1.71%,获得铜精矿含铜为21.82%,含锌2.65%,铜回 收率91.01%,锌精矿含锌47.87%,锌回收率60.09%;实施例2在原 矿石含铜3.34%,含锌2.84%时,获得铜精矿含铜24.16%,含锌2.95%, 铜回收率91.91%,锌精矿含锌51.49%,锌回收率70.34%。由此可见, 本发明工艺体现了分选指标稳定可靠、适应性强、分选效果好的突出 特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