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包括左船体和右船体,固定的船舶甲板,可以沿吊机运行轨道移动全回转式起重吊机,采用液压爬行式的机构,能够牢固地将起重吊机固定在吊机运行轨道上,防止在吊高比较高和吊装比较大、重的物体时起重吊机发生倾覆的危险;还包括可沿甲板运行轨道前后移动的活动甲板,本发明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可以作为起重船、运输船和铺管船等多功能的船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426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134295.2

  • 发明设计人 刘爱永;范会渠;张维磋;唐谦;

    申请日2012-04-28

  • 分类号B63B35/00(20060101);B63B27/16(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郭玲

  • 地址 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桂平路680号33幢303-14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24: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9-10

    授权

    授权

  • 2012-10-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3B35/00 申请日:2012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8-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体可移动多功能全回转式起重船。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石油的开发,大型海上工程和海难救助事业的发展,大型起重船舶作为必不可 缺的主要工程船舶,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这方面发展很快,特 别是随着南海深水地区的油气田的开发,势头更加迅猛,在我国,海上平台吊装已有不少, 现在海上平台的拆卸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些工程的主要装备就是大型起重船;我国最近的 大型桥梁工程很多,这些工程的桥面板吊装主要靠大型起重船;此外又发展了大型起重船快 速打捞沉船的新概念,失事沉没的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就是用大型起重船打捞的, 由于起重量不够,在水下将潜艇切割成两端才分别吊起,这些市场需求促使大型起重船成为 发展热点。

目前世界上能够建造起重力千吨以上巨型起重船的国家不多。过去,我国只能从日本、 荷兰等国家进口大吨位的起重船。现在,我国已经能设计和建造具备千吨甚至接近万吨重力 的起重船。但是起重船的真正核心技术仍没有攻克,特别是复杂的配重压载调节系统和大功 率起升电机控制系统的专利技术还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该起重船在航行和 作业时的稳定性好,并且扩大了普通起重船的工作范围和使用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所述起重船包 括左船体和右船体,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共用设在起重船头部的一个驾驶室和一个控制室, 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之间为船舶甲板和吊装区域,所述船舶甲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在左船体和 右船体上,所述船舶甲板位于吊装区域前方,所述船舶甲板上方设有可相对船舶甲板前后移 动的活动甲板,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的尾部各设有一台可相对左船体或右船体360°旋转的起 重吊机,所述两台起重吊机可分别相对左船体和右船体前后移动。

优选地,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上各设有一条供活动甲板移动的甲板运行轨道,所述每条 甲板运行轨道包括第一上翼缘、第一腹板和第一下翼缘,所述第一上翼缘和第一下翼缘相互 平行、并通过与第一上翼缘垂直的第一腹板连接,所述第一下翼缘固定在船舶甲板上;还包 括第一锁住油缸、第二锁住油缸和运动油缸,所述第一锁住油缸和第二锁住油缸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锁住油缸和运动油缸垂直设置,所述运动油缸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锁住油缸上,所述 运动油缸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锁住油缸上;所述活动甲板位于第一上翼缘上方,所述第一锁 住油缸固定在活动甲板上,所述第一腹板上沿活动甲板移动方向开有多个供第一锁住油缸和 第二锁住油缸的活塞杆穿入固定的腹板孔,使得当第二锁住油缸的活塞杆穿入一个腹板孔被 固定、第一锁住油缸的活塞杆离开另一个腹板孔时,所述活动甲板和第一锁住油缸在运动油 缸的驱动下同时移动,其中活动甲板在第一上翼缘上滑动,第一锁住油缸相对第一上翼缘移 动;当第一锁住油缸的活塞杆穿入一个腹板孔被固定、第二锁住油缸的活塞杆离开另一个腹 板孔时,第二锁住油缸在运动油缸的驱动下相对第一上翼缘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平行于活动甲板的悬臂板,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甲板上, 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悬臂板上,所述悬臂板位于船舶甲板上方,所述第一锁住油 缸固定设在悬臂板上,所述第二锁住油缸可在悬臂板上滑动。

优选地,左船体和右船体上各设有两条分别供两台起重吊机移动的吊机运行轨道,所述 每条吊机运行轨道包括第二上翼缘、第二腹板和第二下翼缘,所述第二上翼缘和第二下翼缘 相互平行、并通过与第二上翼缘垂直的第二腹板连接,所述第二下翼缘固定在船舶甲板上, 与每条吊机运行轨道配合设有多个中间夹紧油缸,所述多个中间夹紧油缸均固定在起重吊机 下方,所述多个中间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夹紧或松开,还包括以第二上翼 缘为对称、上下设置的多对前夹紧油缸,以及以第二上翼缘为对称、上下设置的多对后夹紧 油缸,所述多对前夹紧油缸和多对后夹紧油缸分别位于多个中间夹紧油缸的两侧,所述每对 前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夹紧或松开,所述每对后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伸缩可 将第二上翼缘夹紧或松开,所述多对前夹紧油缸和多个中间夹紧油缸之间固定有第一推拉油 缸,所述多个中间夹紧油缸和多对后夹紧油缸之间固定有第二推拉油缸。

优选地,所述中间夹紧油缸的缸筒端固定在一中间托板上,所述中间托板固定在起重吊 机下方,还包括两个截面为矩形的前框架和后框架,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分别位于中间托板 的前后两侧,所述前框架包括平行的第一上板和第一下板,所述第一下板开口,第二腹板穿 过第一下板的开口使得整个前框架罩在第二上翼缘上,所述每对前夹紧油缸的缸筒端分别固 定在第一上板和第一下板上,所述后框架包括平行的第二上板和第二下板,所述第二下板开 口,第二腹板穿过第二下板的开口使得整个后框架罩在第二上翼缘上,所述每对后夹紧油缸 的缸筒端分别固定在第二上板和第二下板上。

本发明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的双体船体增加了船舶在航行和作业时的稳性,全 回转式的可移动起重吊机和活动甲板扩大了船舶的工作范围和使用功能,并且该双体可移动 全回转式起重船可以作为起重船、运输船、铺管船等具有多种功能的船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的主视图,其中活动甲板为收起状态。

图2为本发明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的又一主视图,其中活动甲板为放开状态。

图3为本发明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的俯视图。

图4为从图3中的A向看过去的活动甲板与第一锁住油缸、第二锁住油缸和运动油缸的 配合示意图。

图5为甲板运行轨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向示意图。

图7为活动甲板与第一锁住油缸配合的示意图。

图8为活动甲板与第二锁住油缸配合的示意图。

图9、图10和图11分别为活动甲板前后移动过程示意图。

图12和图13为起重吊机前后移动过程示意图。

图14为中间夹紧油缸夹紧吊机运行轨道的示意图。

图15为中间夹紧油缸松开吊机运行轨道的示意图。

图16为多对前夹紧油缸夹紧吊机运行轨道的示意图。

图17为多对后夹紧油缸松开吊机运行轨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包括左船体1和右船体2, 左船体1和右船体2共用设在起重船头部的一个驾驶室和一个控制室,左船体1和右船体2 之间为船舶甲板3和吊装区域4,船舶甲板3的两侧分别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上,船舶 甲板3位于吊装区域4前方,船舶甲板3上方设有可相对船舶甲板3前后移动的活动甲板5, 图1为活动甲板5收起状态,图2为活动甲板5运行到吊装区域4处的放开状态。

如图3所示,左船体1和右船体2上各设有一条供活动甲板5移动的甲板运行轨道6,如 图5和图6所示,每条甲板运行轨道6包括第一上翼缘61、第一腹板62和第一下翼缘63, 第一上翼缘61和第一下翼缘63相互平行、并通过与第一上翼缘61垂直的第一腹板62连接, 并且第一下翼缘63固定在船舶甲板3上;如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锁住油缸71、第二锁住油 缸72和运动油缸73,第一锁住油缸71和第二锁住油缸72平行设置,第一锁住油缸71和运 动油缸73垂直设置,运动油缸7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锁住油缸71上,运动油缸73的另一端 固定在第二锁住油缸72上,如图7所示,活动甲板5位于第一上翼缘61上方,第一锁住油 缸71固定在活动甲板5上,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腹板62上沿活动甲板5移动方向开有 多个供第一锁住油缸71和第二锁住油缸72的活塞杆穿入固定的腹板孔64,使得当第二锁住 油缸72的活塞杆穿入一个腹板孔64被固定(图8所示)、第一锁住油缸71的活塞杆离开另 一个腹板孔64时,活动甲板5和第一锁住油缸71在运动油缸73的驱动下同时移动,其中活 动甲板5在第一上翼缘61上滑动,第一锁住油缸71相对第一上翼缘61移动(如图7和图9 所示);当第一锁住油缸71的活塞杆穿入一个腹板孔64被固定、第二锁住油缸72的活塞杆 离开另一个腹板孔64时,第二锁住油缸72在运动油缸73的驱动下相对第一上翼缘61移动 (如图4和图10所示)。

如图4所示,还包括一平行于活动甲板5的悬臂板8,一连接板81的一端固定在活动甲 板5上,连接板81的另一端固定在悬臂板8上,悬臂板8位于船舶甲板3上方,第一锁住油 缸71固定设在悬臂板8上,第二锁住油缸72可在悬臂板8上滑动。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活动甲板5移动的过程如下:第二锁住油缸72的活塞杆插 入一个腹板孔被锁住,第一锁住油缸71的活塞杆收缩离开另一个腹板孔,运动油缸73以第 二锁住油缸72为支点,运动油缸73的活塞杆收缩带动第一锁住油缸71、悬臂板8前进,带 动活动甲板5前进,到位后,第一锁住油缸71的活塞杆插入一个腹板孔被锁住,第二锁住油 缸72的活塞杆收缩离开另一个腹板孔,运动油缸73以第一锁住油缸71为支点,运动油缸73 的活塞杆伸展推动第二锁住油缸72前进,如此往复。

如图3所示,左船体1和右船体2的尾部各设有一台起重吊机9,两台起重吊机9可分别 相对左船体1和右船体2前后移动,扩大了起重吊机的吊装工作范围,并且移动到位后,两 台起重吊机9可相对左船体1或右船体2做360°旋转,而且能够通过变幅改变吊重,吊高和 吊距,由于是双体船身,改变了起重吊机在侧舷方向的吊装能力(双体船在侧舷方向的稳性 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如图3所示,左船体1和右船体2上各设有两条分别供两台起重吊机9移动的吊机运行 轨道10,如图14所示,每条吊机运行轨道10包括第二上翼缘11、第二腹板12和第二下翼 缘13,第二上翼缘11和第二下翼缘13相互平行、并通过与第二上翼缘11垂直的第二腹板 12连接,第二下翼缘13固定在船舶甲板3上,与每条吊机运行轨道10配合设有多个中间夹 紧油缸14,如图12和图15所示,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均固定在起重吊机9下方,具体为中 间夹紧油缸14的缸筒端固定在一L形的中间托板19上,中间托板19固定在起重吊机9下方, 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11夹紧(图14所示)或松开(图15所 示);还包括以第二上翼缘11为对称、上下设置的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图16所示), 以及以第二上翼缘11为对称、上下设置的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图17所示),如图12和 图13所示,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分别位于多个中间夹紧油缸 14的两侧,每对前夹紧油缸151,152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11夹紧(图16所示)或 松开,每对后夹紧油缸161,162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11夹紧或松开(图17所示), 如图12和图13所示,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之间固定有第一推拉 油缸17,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和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之间固定有第二推拉油缸18,第一 推拉油缸和第二推拉油缸根据实际需要,也可设置多个。

如图16和17所示,还包括两个截面为矩形的前框架20和后框架21,前框架20和后框 架21分别位于中间托板19的前后两侧,前框架20包括平行的第一上板201和第一下板202, 第一下板202开口,第二腹板12穿过第一下板202的开口使得整个前框架20罩在第二上翼 缘11上,每对前夹紧油缸151,152的缸筒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上板201和第一下板202上,后 框架21包括平行的第二上板211和第二下板212,第二下板212开口,第二腹板12穿过第二 下板212的开口使得整个后框架21罩在第二上翼缘11上,每对后夹紧油缸161,162的缸筒端 分别固定在第二上板211和第二下板212上。

本发明起重吊机的移动过程如下:如图12所示,起重吊机9比较重,直接利用其自重压 在吊机运行轨道的第二上翼缘11上,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从 第二上翼缘11的上方和下方来夹紧第二上翼缘11(即夹紧吊机运行轨道10),中间夹紧油缸 14松开第二上翼缘11,以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后夹紧油缸161,162为支点,第一推拉油 缸17和第二推拉油缸18推拉起重吊机9和中间夹紧油缸14前进,到位后,如图13所示, 中间夹紧油缸14夹紧第二上翼缘11(即吊机运行轨道10),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后夹紧 油缸161,162均松开第二上翼缘,以中间夹紧油缸14为支点,第一推拉油缸17和第二推拉 油缸18向一个方向推拉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后夹紧油缸161,162,到位后,重复前面的 动作,达到起重吊机9在吊机运行轨道10上前后移动的目的,在起重吊机9移动过程中,上 述由各液压油缸构成的液压爬行机构还可以保证起重吊机抓紧在吊机运行轨道上,即使起重 吊机收到风载荷或其他的载荷,或者在吊高比较高和吊装比较大、重的物体时,也能避免起 重吊机发生倾覆。

如图1和图3所示,船舶的放货区是两层甲板,上层活动甲板5可以沿甲板运行轨道6 前后移动,当移动到两台起重吊机9之间的吊装区域4时,活动甲板5和放货区的船舶甲板3 形成整体船的甲板,相当于扩大了下层船舶甲板的面积,增大了放货区域,可作为运输船使 用;如果在活动甲板5或船舶甲板3上安装管道张紧器、管道焊机、液压绞车、破口机、对 口器、托管架等铺管专用设备,该起重船可以作为铺管船进行铺管作业,因此本发明的起重 船可以作为起重船、运输船和铺管船等多功能船使用。如果活动甲板5运行到放货区上时, 双体船体之间形成吊装区域4,两台起重吊机9之间可以协作吊装作业,吊装大吨位设备,船 舶的整体稳性很好。本发明的双体船体还分布着多个压载舱22(图1所示),根据作业实际要 求进行注排水压载配重,调整船体稳性,本发明的结构为海上施工提供了有效而经济的技术 支持。本发明的起重船还包括生活楼,驾驶室,控制室和直升机起降平台。

以上只是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采 用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非实质性修改,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