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与CMOS工艺兼容的槽屏蔽共面带状线

与CMOS工艺兼容的槽屏蔽共面带状线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状线,所述带状线包括:接地层,在上述衬底上方延伸穿过多个介电层;信号线,在上述衬底的上方,并且位于上述接地层的一侧;第一多条金属带,在上述信号线的下面,并且位于第一金属层中,其中上述第一多条金属带彼此平行,并且彼此以间隔隔开;以及第二多条金属带,在上述信号线的下面,并且位于上述第一金属层上方的第二金属层中。上述第二多条金属带垂直重叠上述间隔。上述第一多条金属带通过上述接地层电连接于上述第二多条金属带,并且没有通孔物理接触上述第一多条金属带和上述第二多条金属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与CMOS工艺兼容的槽屏蔽共面带状线。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9-23

    授权

    授权

  • 2012-07-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3/528 申请日:201107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5-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槽屏蔽共面带状线。

背景技术

在微波电路应用中,传输线是重要的元件。传输线用于在微波电路的 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之间提供相互连接,并且也被用作阻抗匹配元件。带 状线是广泛应用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应用中的传输线中的一种。

带状线应用在MMIC应用中时具有多个优点。首先,由于微带状线由 设置在衬底上的导电层形成,因此容易适合于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因此, 带状线能够利用常用的集成电路(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集成在同一衬底上。

在作为带状线中的一种的传统接地共面波导(GCPW)中,信号线通 过插入衬底与信号线之间的接地金属层与下面的衬底屏蔽。应该意识到, 即使信号线形成在相应芯片的顶部金属层中,信号线与接地金属层之间的 距离仍然非常小。因此,信号线与接地金属层之间的电容较小。GCPW的 特性阻抗也较小,其中特性阻抗与GCPW的感应系数和电容的商的平方根 成比例。然而,GCPW需要具有与连接器件的特性阻抗相匹配的特性阻抗。 这需要减小信号线的宽度或者增加信号线与接地金属层之间的间隔。由于 间隔受到顶部金属层与衬底之间的距离的限制,因此金属线的宽度必须非 常小,这不仅使工艺困难,并且会导致信号线的电阻不希望地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器件,包括:衬底;以及带状线,所述带状线包括:接地层,在所述 衬底上方延伸穿过多个介电层,并且包括位于所述多个介电层中的多条金 属线以及位于所述多条金属线之间并将其相互连接的通孔;第一信号线, 在所述衬底的上方,并且位于所述接地层的一侧,其中第一信号线具有平 行于所述接地层的第二纵向方向的第一纵向方向;第一多条金属带,在所 述第一信号线的下面,并且位于第一金属层中,其中所述第一多条金属带 彼此平行,并且彼此以间隔隔开;以及第二多条金属带,在所述第一信号 线的下面,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的第二金属层中,其中所述第二 多条金属带垂直重叠所述间隔,并且所述第一多条金属带通过所述接地层 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并且没有通孔将所述第一多条金属带中的 一条和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中的一条物理接触。

在该器件中,在所述衬底的俯视图中,所有间隔完全被所述第二多条 金属带覆盖,并且在所述第一条金属带和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之间基本没 有间隔留下;或者所述第一多条金属带中的一条的边缘部分重叠所述第二 多条金属带中的一条的边缘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多条金属带中的一条的中 央部分与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中的一条的中央部分不重叠;或者所述器件 还包括下部通孔,用于将所述接地层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多条金属带, 其中所述下部通孔通过介电材料与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隔开。

在该器件中,在所述衬底的俯视图中,所述第一条金属带和所述第二 多条金属带占据矩形区域,基本上全部所述接地层以及基本上全部所述信 号线位于所述矩形区域中;或者所述第一金属层为底部金属层(M1),并 且所述第二金属层(M2)直接位于所述底部金属层的上方;或者所述器件 还包括第二信号线,在所述接地层的相对侧,并且直接位于所述第一条金 属带和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器件,包括:半导体衬底;接地 层,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延伸穿过多个介电层,并且包括位于所述多个 介电层中的多条金属线以及位于所述多条金属线之间并将其相互连接的通 孔,其中所述接地层接地;信号线,位于所述接地层的一侧,并且平行于 所述接地层;第一多条金属带,在所述信号线和所述接地层的下面;以及 第二多条金属带,在所述信号线和所述接地层的下面,其中所述第一条金 属带和第二多条金属带的每一条均包括垂直重叠所述信号线的一部分的第 一部分以及垂直重叠所述接地层的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并且在所述第一条 金属带和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的俯视图中,所述第一条金属带和所述第二 多条金属带以交替的图案配置。

在该器件中,所述第一条金属带和第二多条金属带的每一条彼此物理 断开,没有通孔接触所述第一多条金属带中的任一条和所述第二多条金属 带中的任一条;或者所述第一条金属带和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接地;或者 在所述第一条金属带和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的俯视图中,所述第一条金属 带和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形成矩形区域。

在该器件中,在所述第一多条金属带和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的俯视图 中,在所述第一多条金属带之间基本上没有间隔未被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 垂直重叠;或者所述第一多条金属带和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位于不同的金 属层中;或者所述第一多条金属带和所述第二多条金属带的纵向方向垂直 于所述信号线和所述接地层的纵向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器件,包括:半导体衬底;接地 层,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延伸穿过多个介电层,并且包括位于所述多个 介电层中的多条金属线以及位于所述多条金属线之间并将其相互连接的通 孔,其中所述接地层接地;信号线,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上方,并且平行 于所述接地层;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多条阱带,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 第二阱带,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并且将所述第一多条阱带中的两条彼 此隔开,并且所述第二阱带为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相反的第二导电类型, 并且所述多条第一阱带和所述第二阱带的每一条均包括垂直重叠所述信号 线的一部分的第一部分以及垂直重叠所述接地层的一部分的第二部分;以 及电连接件,将所述第一多条阱带和所述第二阱带电连接于所述接地层。

在该器件中,所述电连接件包括接触栓塞;或者所述器件还包括所述 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多条阱带,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所述第二阱带为 所述第二多条阱带中的一条,其中所述第一多条阱带和第二多条阱带以交 替的图案配置。

该器件还包括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阱区,直接位于所述第一多条阱带 和所述第二阱带的下方并接触所述第一多条阱带和所述第二阱带。

在该器件中,所述阱区的底部接触所述半导体衬底,并且所述半导体 衬底为所述第一导电类型;或者所述器件还包括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附加 阱区,位于所述阱区之间并接触所述阱区,其中所述半导体衬底为所述第 二导电类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实施例及其优点,结合附图对接下来的说明书进行 描述,其中:

图1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槽屏蔽共面带状线的立体图;

图1B和图1C示出了图1A中示出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D示出了图1A中示出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A示出了根据可选实施例的槽屏蔽共面带状线的立体图;

图2B和图2C示出了图2A中示出的结构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2D示出了图2A中示出的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制造和使用。然而,应该理解,本 发明提供了许多可以在各种具体环境中实现的可应用的概念。所讨论的具 体实施例仅仅示出了制造和使用本发明的具体方式,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的范围。

根据实施例,提供了新的槽屏蔽共面带状线(CPS)。并且,描述实 施例的变化。贯穿各种视图以及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 的元件。

图1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槽屏蔽CPS20的立体图。槽屏蔽CPS20形 成在衬底28上方,该槽屏蔽CPS包括一条或者两条信号线22、接地层24、 以及接地金属带26(包括26A和26B)。在实施例中,衬底28为半导体 衬底,并且包含例如硅、锗等常用的半导体材料。衬底28也可以由例如玻 璃的绝缘材料形成,或者由具有介于半导体材料和介电材料之间的电阻率 的高电阻材料形成。图1A中示出的结构是半导体芯片的一部分。集成电路 30形成于衬底28的表面,并且包括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 (未示出)。因此,形成槽屏蔽CPS20的工艺是CMOS工艺的一部分。例 如共面波导(CPW)、接地共面波导(GCPW)、共面带状线(CPS)、 带状线、MOSFET、MOS电容器、电感器、电容器、电阻器等微波器件34 连接于信号线22和接地层24。在图1A中,尽管示出接地层24具有两层, 但是其也可以多于两层。信号线22和接地金属带26也形成在作为金属介 电层(IMD)的介电层32(图1A中未示出,参照图1B)中。介电层32 的材料可以是例如k值低于大约3.0的低k绝缘材料。

图1B示出了图1A中示出的结构的横截面图,其中,该横截面图是沿 着图1A中的垂直面横截线1B-1B截取的。接地层24接地。在实施例中, 接地层24形成在多个金属层中,包括底部的第三金属层(通常称为M3)、 顶部金属层Mtop、以及位于第三金属层和顶部金属层之间的金属层,例如 金属层M4。在可选实施例中,接地层24的底层可以高于金属层M3。接 地层24包括在多个金属层中的金属线28、以及将金属线互连的通孔30 (via),金属线28和通孔30位于介电层32中。在实施例中,如图1B所 示,通孔30为不连续的通孔。在可选实施例中,通孔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长 度(在图1A中信号线22的延伸方向),因此接地层24为固体金属壁。信 号线22、接地层24、以及接地金属带26可以使用公知的镶嵌工艺而形成, 并且可以由铜或者铜合金形成。

接地金属带26(包括26A和26B)形成在接地层24下面,并且电连 接于接地层24。尽管接地金属带26A和26B也可以形成在高于M1和M2 的金属层中,但是在实施例中,接地金属带26A形成在金属层M2中,而 接地金属带26B形成在金属层M1中。因此,接地金属带26被接地。每条 接地金属带26A通过通孔30连接于接地层24,并且每条接地金属带26B 通过金属焊盘/通孔33连接于接地层24。在实施例中,金属焊盘/通孔33 通过介电层32与接地金属带26A隔开。在为金属层M1和M2之间的通孔 层的层V12中没有通孔将接地金属带26A直接连接于接地金属带26B。换 而言之,接地金属带26A和接地金属带26B物理上彼此断开。接地金属带 26B垂直地重叠于接地金属带26A之间的空间,并且接地金属带26A垂直 地重叠于接地金属带26B之间的空间。如果在俯视图中观看,如图1D所 示,接地金属带26B完全重叠于接地金属带26A之间的空间,并且在接地 金属带26限定的矩形区域中,通过接地金属带26之间的空间看不到衬底 28的任何部分。

再次参照图1B,形成在金属层M1中的接地金属带26A的边缘与形成 在金属层M1中的接地金属带26B的边缘垂直对齐。可选地,如虚线边缘 27所示,接地金属带26A具有垂直重叠接地金属带26B的边缘部分的边缘 部分。然而,接地金属带26A的中间部分与接地金属带26B的中间部分不 重叠。

图1C示出了图1A中示出的结构的横截面图,其中,该横截面图是沿 着图1A中的垂直面横截线1C-1C截取的。尽管信号线22也可以形成在高 于具有接地金属带26A的金属层的任何一个下层中,但是在实施例中,信 号线22形成在顶部金属层Mtop中。虚线信号线22示出了信号线22的可 选位置。

图1D示出了图1A中示出的结构的俯视图。在实施例中,接地金属带 22的纵向方向(例如,x方向)以90度的角度α垂直于信号线22的纵向 方向(例如,y方向)。可选地,角度α可以具有小于或者大于90度的其 他非零值。接地层24的纵向方向可以平行于或者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标记为 y方向的信号线22的纵向方向。

接地金属带26A和接地金属带26B的数量可以大于2,或者甚至大于 4。在实施例中,接地金属带26A和/或接地金属带26B以可选的图案放置。 例如,接地金属带26A和接地金属带26B可以均匀地间隔。在可选实施例 中,两个相邻的接地金属带26A之间的间隔S1可以与相邻的接地金属带 26B之间的间隔S2不同。

图2A至图2D示出了可选实施例。除非特别指定,否则这些实施例中 的参考标号表示图1A至图1D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这些实施例 与图1A至图1D中示出的实施例相似,除了在衬底28中形成p-型和n-型 阱带来替换接地金属带26。此外,接地层24延伸至直接位于层间绝缘体 (ILD)上方的底部金属层(M1),其中具有接触栓塞45。图2A示出了 在衬底28中形成n阱区的立体图,该衬底可以是p型衬底。此外,p阱带 42形成在n阱区40中,并且通过n阱区40彼此隔开。以下,将p阱带42 之间的部分n阱区40称为n阱带44,并且将p阱带42和n阱带44结合 称为槽屏蔽件。每条p阱带42和n阱带44通过接触栓塞45(例如,可以 由钨形成)电连接于接地层24。p阱带和n阱带44结合将信号线22与衬 底28电屏蔽。由于形成在p阱带42和n阱带44之间的背靠背(以及面对 面)P-N节47,没有电流能够穿过p阱带42/n阱带44并且在箭头46示出 的方向上流动。此外,信号线22和槽屏蔽件42/44之间的距离增加超过信 号线22和接地金属带26之间的距离,并且各个槽屏蔽CPS20的电容理想 地减小。在实施例中,例如n阱区40和p阱区42的密度可以在大约1012/cm3和大约1014/cm3之间,但是也可以使用更高或者更低的密度。例如n阱区 40和p阱区42的厚度可以在大约0.3μm和大约3μm之间。

图2B示出了图2A中示出的结构的横截面图,其中,该横截面图是沿 着图2A中的垂直面横截线2B-2B截取的。可以看出,由于n阱40与衬底 28之间的p-n节47,槽屏蔽件42/44与衬底28电绝缘。在可选实施例中, 阱区42可以是n型,阱区40可以是p型,并且可以增加额外的n阱区46 (以虚线表示)。

图2C示出了图2A中示出的结构的横截面图,其中,该横截面图是沿 着图2A中的垂直面横截线2C-2C截取的。图2D示出了图2A中示出的槽 屏蔽CPS20的俯视图,并且示出了槽屏蔽件42/44形成垂直重叠接地层24 和信号线22的矩形区域。

在实施例中,槽屏蔽CPS20具有单条信号线22。在可选实施例中,位 于接地层24的相对侧的信号线22是差分信号线,用于传送差分信号。在 又一实施例中,如图1D和2D所示,位于接地层24的相对侧的信号线22 通过部分23相互连接,被用作单条信号线。

在实施例中,信号线22通过槽屏蔽件26或者42/44与衬底28屏蔽。 由于没有电流能够在图1B和图2A中的箭头46的方向上流动穿过槽屏蔽 件26或者42/44,因此可以减小槽屏蔽CPS20的互感系数,并且增加槽屏 蔽CPS20的感应系数。这导致槽屏蔽CPS20的特性阻抗增加,这意味着信 号线22的宽度能够增加,而没有导致特性阻抗变得过小。此外,信号线 22和地(接地层24)之间的间隔在平行于衬底28的顶面的水平方向中, 因此有更多的空间来调节间隔。

根据实施例,带状线包括:接地层,在衬底上方延伸穿过多个介电层; 信号线,在衬底的上方,并且位于接地层的一侧;第一多条金属带,在信 号线的下面,并且位于第一金属层中,其中第一多条金属带彼此平行,并 且彼此以间隔隔开;以及第二多条金属带,在信号线的下面,并且位于第 一金属层上方的第二金属层中。第二多条金属带垂直重叠间隔。第一多条 金属带通过接地层电连接于第二多条金属带,并且没有通孔将第一多条金 属带和第二多条金属带直接接触。

根据其他实施例,器件包括:半导体衬底;接地层,在半导体衬底上 方延伸穿过多个介电层,并且包括位于多个介电层中的多条金属线以及位 于多条金属线之间并将其相互连接的通孔,其中接地层接地;信号线,位 于接地层的一侧,并且平行于接地层;第一多条金属带,在信号线和接地 层的下面;以及第二多条金属带,在信号线和接地层的下面。第一和第二 多条金属带的每一条包括垂直重叠信号线的一部分的第一部分以及垂直重 叠接地层的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在第一和第二多条金属带的俯视图中,第 一和第二多条金属带以交替的图案配置。

根据其他实施例,器件包括:半导体衬底;以及接地层,在半导体衬 底上方延伸穿过多个介电层,并且包括位于多个介电层中的多条金属线以 及位于多条金属线之间并将其相互连接的通孔,其中接地层接地。器件还 包括:信号线,在半导体衬底的上方,并且平行于接地层;第一多条阱带, 为第一导电类型,位于半导体衬底中;以及第二阱带,位于半导体衬底中, 并且将第一多条阱带中的两个彼此隔开。第二阱带为与第一导电类型相反 的第二导电类型。多条第一p阱带和第二阱带的每一条均包括垂直重叠信 号线的一部分的第一部分以及垂直重叠接地层的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器件 还包括将第一多条阱带和第二阱带电连接于接地层的电连接件。

尽管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及其优势,但应该理解,可以在不背离所附 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各种不同的改变,替换和更改。 而且,本申请的范围并不仅限于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工艺、机器、制造、材料组 分、装置、方法和步骤的特定实施例。作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通过 本发明,现有的或今后开发的用于执行与根据本发明所采用的所述相应实施例 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获得基本相同结果的工艺、机器、制造,材料组分、装置、 方法或步骤根据本发明可以被使用。因此,所附权利要求应该包括在这样的工 艺、机器、制造、材料组分、装置、方法或步骤的范围内。此外,每条权利要 求构成单独的实施例,并且多个权利要求和实施例的组合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