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产3-羟基丙酸均聚物和/或3-羟基丙酸共聚物的重组菌及其应用

产3-羟基丙酸均聚物和/或3-羟基丙酸共聚物的重组菌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3-羟基丙酸均聚物和/或3-羟基丙酸共聚物的重组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菌的一种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3-丙二醇脱氢酶编码基因、醛脱氢酶编码基因、3-羟基丙酸辅酶A连接酶编码基因和PHA聚合酶编码基因导入出发菌,得到重组菌。本发明的实验证明:该工程菌可高效表达3-羟基丙酸辅酶A连接酶及PHA聚合酶基因,使3-羟基丙酸经过3-羟基丙酰辅酶A最终被聚合为3-羟基丙酸均聚物(P(3HP))。小型发酵罐实验表明将本发明的工程菌在6L发酵罐中发酵后,P(3HP)的产量最高可达8.9g/L以上,P(3HP)最高可达细胞干重的91.5%。且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广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745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44726.1

  • 申请日2011-02-24

  • 分类号C12N15/53(20060101);C12N15/52(20060101);C12N15/54(20060101);C12N15/63(20060101);C12N1/21(20060101);C12P7/62(20060101);C12R1/19(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5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关畅;任凤华

  •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04: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3-27

    授权

    授权

  • 2011-1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5/53 申请日:20110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9-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工程菌,尤其涉及一种产3-羟基丙酸均聚物和/或3-羟基丙酸共聚物的重组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聚羟基烷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是由许多微生物在不平衡生长条件下在胞内积累的,具有热可塑性、生物相容性、光学活性和压电特性等优良性能的一类聚合物,在自然界中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它完全有可能取代日益严重污染环境的化学塑料,在医学、药学、精细化学等方面也极具有应用价值。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根据单体的种类,PHA分为同聚物(均聚物,homopolymer)和共聚物(copolymer)两类:前者只有一种单体;后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

聚3-羟基丙酸是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高分子量的P(3HP)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拉伸强度(>400MPa),以及具有较大的断裂伸长率等优异性能。目前其合成主要采用生物发酵或者两步法开环聚合得到。相对于纯化学合成方法如开环聚合途径来合成有机物,生物合成方法具有经济消耗低,污染少,反应条件宽松(37℃和标准大气压)等优点。但由于3HP的特殊结构,至今国际上关于P(3HP)的合成研究报道仍然较少。

目前,已有研究用微生物法以甘油为底物合成P(3HP),该途径克隆了甘油脱水酶基因(dhaBlCb),丙醛脱氢酶(pduPSe)基因及PHA聚合酶基因(phaClCn)。此为首例采用微生物方法以甘油为前体合成均聚P(3HP)的报道,最终积累的P(3HP)仅占细胞干重的12%,且需要二步培养法,生产工艺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重组菌的一种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3-丙二醇脱氢酶编码基因、醛脱氢酶编码基因、3-羟基丙酸辅酶A连接酶编码基因和PHA聚合酶编码基因导入出发菌,得到重组菌。

所述1,3-丙二醇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0;

所述醛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1;

所述3-羟基丙酸辅酶A连接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2;

所述PHA聚合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3。

所述1,3-丙二醇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

所述醛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2;

所述3-羟基丙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3;

所述PHA聚合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4;

所述出发菌为大肠杆菌,具体为Escherichia coli Trans5α、Escherichia coli Trans1-T1或Escherichia coli S17-1。但不限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所述1,3-丙二醇脱氢酶编码基因和所述醛脱氢酶编码基因通过重组载体A导入所述出发菌中;

所述3-羟基丙酸辅酶A连接酶编码基因和所述PHA聚合酶编码基因通过重组载体B导入所述出发菌中;

所述重组载体A为将启动子PRe插入pZL-dhaT-aldD的ApaI和Xhol识别位点间得到的载体;

所述重组载体B为将3-羟基丙酸辅酶A的编码基因插入到pBHR68的StuI和EcoRI识别位点间得到的载体。

所述启动子PRe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5。

由所述的方法构建的重组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3-羟基丙酸均聚物和/或3-羟基丙酸共聚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发酵所述的重组菌,收集发酵产物,即得到3-羟基丙酸均聚物和/或3-羟基丙酸共聚物。

所述发酵温度为30℃-40℃;所述发酵的溶氧量为10%-30%(体积百分含量);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为6-8;

所述发酵温度具体为30℃、37℃或40℃;所述发酵的溶氧量具体为10%、20%或30%(体积百分含量);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具体为6、7或8。

所述发酵过程中,在所述重组菌进入稳定期起至发酵结束,向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分批补加1,3-丙二醇和/或1,4-丁二醇,使每L发酵产物中的1,3-丙二醇或1,4-丁二醇含量均不高于30g。

所述分批发酵为当细菌生长进入稳定期,加入1,3-丙二醇3瓶(共含30g 1,3-丙二醇,溶于15ml水)。此后,每间隔4h取样,当1,3-丙二醇浓度低于5g/L时,补加1,3-丙二醇10g。

也可采用流加的方式,将1,3-丙二醇溶液加入发酵液中,采用流加方法时,流加速度按照每L培养基1~10mL/h(丙二醇溶液配置方法如上所述)。

所述每L发酵产物中的1,3-丙二醇或1,4-丁二醇含量均为1g/L-30g/L,

所述每L发酵产物中的1,3-丙二醇或1,4-丁二醇含量均具体为1g/L-10g/L、10g/L-20g/L或20-30g/L;

所述发酵时间为32h-50h,所述发酵时间具体为32h、44h或50h;所述3-羟基丙酸共聚物为3-羟基丙酸和4-羟基丁酸共聚物。

可采用生物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方法将含有1,3-丙二醇脱氢酶、醛脱氢酶、3-羟基丙酸辅酶A连接酶及PHA聚合酶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假单胞菌宿主菌,如接合转化法、电击转化法、氯化锂转化法或原生质体转化法等,优选为接合转化法。

可采用大肠杆菌的常规培养条件对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

在发酵罐发酵中,可采用如下的LB培养基进行发酵:罐底成分:5g/L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10g/L NaCl,其余为水;也可采用适用与本发明工程菌的改良LB培养基(LB’)配方:10g/L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10g/L NaCl,其余为水。本发明中,还可使用TB培养基进行发酵,罐底成分:24g/L酵母提取物,12g/L蛋白胨,4ml/L甘油,0.017mol/L KH2PO4,0.072mol/L K2HPO4。(溶液先在15psi高压下蒸汽灭菌20min,当冷至60℃或60℃以下时加入无菌的KH2PO4水溶液,K2HPO4水溶液)。

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可向上述培养基中再添加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以维持质粒的稳定性,如50μg/mL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3-羟基丙酸均聚物和/或3-羟基丙酸共聚物的载体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由所述的方法中的重组载体A和重组载体B组成;所述3-羟基丙酸共聚物为3-羟基丙酸和4-羟基丁酸共聚物。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1,3-丙二醇脱氢酶基因,醛脱氢酶基因,3-羟基丙酸辅酶A连接酶及PHA聚合酶的专用表达工程菌,该工程菌可高效表达1,3-丙二醇脱氢酶及醛脱氢酶基因,在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底物1,3-丙二醇为3-羟基丙酸,转化效率较高。同时,该工程菌也高效表达3-羟基丙酸辅酶A连接酶及PHA聚合酶基因,使3-羟基丙酸经过3-羟基丙酰辅酶A最终被聚合为3-羟基丙酸均聚物(P(3HP))。小型发酵罐实验表明将本发明的工程菌在6L发酵罐中发酵后,P(3HP)的产量最高可达8.9g/L以上,P(3HP)最高可达细胞干重的91.5%。且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1,3-丙二醇、3-羟基丙酸、3-羟基丙酸均聚物和3-羟基丙酸共聚物的转化关系示意图

图2为质粒pZQ01和pZQ03的结果示意图

图3为1H核磁共振NMR检测细胞中均聚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所用酶试剂均购自MBI Fermentas公司,提取质粒所用的试剂盒购自北京博迈德科技发展公司,回收DNA片段所用的试剂盒购自美国omega公司,相应的操作步骤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有培养基如无特别说明均用去离子水配制。

本发明中的溶氧是6升发酵罐(NBS Bioflo 3000,New Brunswick Scientific,U.S.A.)探头获得的结果,即指在1大气压,25℃时,按照C*=0.2mmol/L(发酵液中)来计算溶氧率。

培养基配方:

1)摇瓶发酵培养基:

LB培养基含:5g/L酵母提取物(购自英国OXID公司,产品目录号LP0021),10g/L蛋白胨(购自英国OXID公司,产品目录号LP0042),10g/L NaCl,其余为水。调pH值至7.0-7.2,高压蒸汽灭菌。

LB’培养基含:10g/L酵母提取物(购自英国OXID公司,产品目录号LP0021),10g/L蛋白胨(购自英国OXID公司,产品目录号LP0042),10g/L NaCl,其余为水。调pH值至7.0-7.2,高压蒸汽灭菌。

TB培养基配置方法: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蛋白胨(购自英国OXID公司,产品目录号LP0042)12g,酵母提取物(购自英国OXID公司,产品目录号LP0021)24g,甘油4ml。各组分溶解后高压灭菌。冷却到60℃,再加100ml灭菌的170mmol/LKH2PO4,0.72mol/L K2HPO4的溶液(2.31g的KH2PO4和12.54gK2HPO4溶在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0ml。高压灭菌或用0.22um的滤膜过滤除菌)。K2HPO4,KH2PO4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目录号分别为10017528,1017628。

2)6升发酵罐(NBS Bioflo 3000,New Brunswick Scientific,U.S.A.):初始培养基体积为3L,用LB’和TB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

采用LB’为培养基的罐底成分如下:10g/L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10g/LNaCl,其余为水。

采用TB为培养基的罐底成分如下:24g/L酵母提取物,12g/L蛋白胨,4ml/L甘油,0.017mol/L KH2PO4,0.072mol/L K2HPO4(溶液先在15psi高压下蒸汽灭菌20min,当冷至60℃或60℃以下时加入无菌的KH2PO4,K2HPO4溶液)。

以上发酵补料成分:1,3-丙二醇溶液和浓缩10倍的LB’或TB培养基。通过液相色谱监测保证罐内1,3-丙二醇浓度维持在10g/L以下,通过监测细胞生长情况补充对应的培养基以维持细胞良好生长。

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可向上述培养基中再添加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以维持质粒的稳定性,如50μg/mL氨苄青霉素和50μg/mL硫酸卡那霉素。

1,3-丙二醇、3-羟基丙酸、3-羟基丙酸均聚物和3-羟基丙酸共聚物(3-羟基丙酸和4-羟基丁酸共聚物)的结构式及转化关系见图1所示。

实施例1、表达工程菌的构建

一、表达载体pZQ03的构建

1)提取真氧产碱杆菌(Ralstonia eutropha H16)(ATCC编号:17699,可购自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的基因组,以R.eutrophaH16基因组为模板,以PReSense和PReAntisense为引物,用pfu酶进行PCR反应扩增目的启动子PRe,并在片段两端设计引入酶切位点。

PReSense:    5’ATAAGTCGACCTCCTATTTGATTGTCTCTCTGCCGTC  3’(序列6)

SalI

PReAntisense:5’TTAAGGGCCCGATGCGAGCGCTGCATACCGTC  3’(序列7)

ApaI

PCR反应条件:

先94℃预变性8min;再94℃变性30sec,60℃退火30sec,72℃延伸1min24sec,29次循环;然后72℃后延伸10min。

PCR扩增目的片断(20μL体系)

模版DNA      0.4μL

引物1        0.5μL

引物2        0.5μL

pfu buffer   2.0μL

pfu酶        0.2μL

dNTP         1.5μL

ddH2O        14.9μL

PCR扩增体系配制时,DNA聚合酶最后加入。

得到的PCR产物,经过测序,该PCR产物具有序列表中的序列5,序列表中的序列5为启动子PRe的核苷酸序列;序列5由410个核苷酸组成。

用ApaI和XhoI双酶切质粒pZL-dhaT-aldD(Zhang,L;Shi,ZY;Wu,Q,et al.Microbial production of 4-hydroxybutyrate,poly-4-hydroxybutyrate,and poly(3-hydroxybutyrate-co-4-hydroxybutyrate)by recombinant microorganisms,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9,84(5),909-916,公众可从清华大学获得。)得到酶切后载体大片段,与经ApaI和SalI(SalI与XhoI为同尾酶)酶切上述PCR产物得到的片段连接,得到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Top10中,得到转化子,提取转化子的质粒,送去测序,结果为该质粒为将序列表中的序列5插入pZL-dhaT-aldD的ApaI和Xhol酶切位点得到的载体,该质粒记作pZQ01,该质粒中还含有1,3-丙二醇脱氢酶基因(dhaT,核苷酸序列为序列1,氨基酸序列为序列10,NCBI GenBank号为NC_002947.所述的dhaT(REGION:3194879..3196063)),醛脱氢酶基因(aldD,核苷酸序列为序列2,氨基酸序列为序列11,GenBank号为PP_0545所述的(aldD,REGION:631918..633438)。该质粒的结果示意图见图2的左图。

2)提取橙色绿屈挠菌(Chloroflexus aurantiacus)(ATCC编号:29365,可购自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的基因组,以Chloroflexus aurantiacus基因组为模板,以pcs Sense和pcs Antisense为引物,用pfu酶进行PCR反应扩增目的基因pcs,并在片段前加入SD序列(Shine-Dalgarno sequence),片段末尾加入终止密码子UAG。

引物为:

pcs Sense:5’TATACAGGCCTATGGTCGATG 3’(序列8)(请核实序列,

StuI    SD

pcs Antisense:5’GCGTGAATTCTTCGATGATCTGCTGC  3’(序列9)

EcoRI终止密码子

PCR反应条件:

1.94℃预变性8min;

2.94℃变性30sec;

3.62±2℃退火30sec;

4.72℃延伸1min24sec;

5.重复步骤2-4,29次循环;

6.72℃后延伸10min。

PCR扩增目的片断(20μL体系)

模版DNA       0.4μL

引物1         0.5μL

引物2         0.5μL

pfu buffer    2.0μL

pfu酶         0.2μL

dNTP          1.5μL

ddH2O         14.9μL

PCR扩增体系配制时,DNA聚合酶最后加入。

得到的PCR产物,经过测序,该PCR产物具有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表中序列3为3-羟基丙酸辅酶A连接酶编码基因pcs的核苷酸序列;序列3由2571个核苷酸组成,为NCBI GenBank号为AF445079所述的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中编码3-羟基丙酸辅酶A连接酶结构域的片段基因,3-羟基丙酸辅酶A连接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2。

pBHR68记载在Spiekermann P,Rehm BHA,Kalscheuer R,Baumeister D,Steinbüchel A(1999)A sensitive,viable-colony staining method using Nile red for direct screening of bacteria that accumulate polyhydroxya

用StuI和EcoRI酶切pBHR68(将phaA,phaB基因切除),回收载体大片段(含有phaC2基因的载体片段),与经过同样酶切的PCR产物连接,得到连接产物,将连接产物通过化学转化方法转化入E.coli Top10中,挑取在LB-Km固体培养平板上长出的单克隆,将其接种到LB-Km液体培养基中,在37℃、200rpm下摇床培养12h,提取质粒,并用限制性内切酶StuI和EcoRI对质粒进行酶切鉴定,阳性质粒经酶切后可产生大小约为2.6kb及5.0kb的DNA片断,将酶切鉴定的阳性质粒送去测序,结果为该质粒为将序列表中的序列3插入pBHR68的StuI和EcoRI酶切位点得到的载体,该质粒记作pZQ03。该质粒还含有PHA聚合酶基因(phaC,核苷酸序列为序列4,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3,NCBI GenBank号为NC_008313所述的pahC2(REGION:2175046..2176821)。该质粒的结果示意图见图2的右图。

二、表达工程菌E.coli Trans1-T1(pZQ01,pZQ03),E.coli Trans5α(pZQ01,pZQ03)及E.coli S17-1(pZQ01,pZQ03)的获得

将步骤一构建的表达载体pZQ01和pZQ03用化学转化法同时转入到E.coliTrans1-T1(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目录号:CD51。)中,得到重组菌1;

将步骤一构建的表达载体pZQ01和pZQ03用化学转化法同时转入到E.coliTrans5α(购自全式金公司,目录号CD201)中,得到重组菌2;

将步骤一构建的表达载体pZQ01和pZQ03用电转化法同时导入到E.coli S17-1(ATCC编号:47055,可购自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中,得到重组菌3;

分别将重组菌1、2、3涂布于LB-Amp,Km的固体培养平板上,在37℃、200rpm下摇床培养12h;分别挑取在LB-Amp,Km固体培养平板上长出的单克隆,将其接种到LB-Amp,Km液体培养基中,在37℃、200rpm下摇床培养12h。

分别从重组菌1、2、3中提取质粒,分别用引物(PReSense和PReAntisense、pcsSense和pcs Antisense)进行PCR验证,结果分别均得到约400bp(启动子PRe)和2.6kb(pcs)的片段,为阳性重组菌,说明这两种质粒都已被成功转入到上述菌株中。

同时将上述的各种阳性重组菌均提取质粒,分别用ApaI和Xhol双酶切、StuI和EcoRI双酶切,分别得到约400bp(启动子PRe大小)和2.6k(pcs大小)片段,进一步证明pZQ01和pZQ03已经被成功转入上述菌中;

将上述各种阳性重组菌分别命名为E.coliTrans1-T1(pZQ01,pZQ03),E.coliTrans5α(pZQ01,pZQ03)和E.coli S17-1(pZQ01,pZQ03)。

按照上述方法将pZQ03分别转入E.coliTrans1-T1(pZQ03),E.coli Trans5α(pZQ03)和E.coliS17-1(pZQ03)得到E.coliTrans1-T1(pZQ03),E.coliTrans5α(pZQ03)和E.coliS17-1(pZQ03),经过PReSense和PReAntisense为引物的PCR验证,没有目的片段,用pcs Sense和pcs Antisense为引物进行PCR,含有2.6k(pcs大小)片段,说明这些菌株中含有pZQ03而不含有pZQ01。

按照上述方法将pZQ01分别转入E.coliTrans1-T1(pZQ01),E.coliTrans5α(pZQ01)和E.coliS17-1(pZQ01)得到E.coliTrans1-T1(pZQ01),E.coliTrans5α(pZQ01)和E.coliS17-1(pZQ01),经过PReSense和PReAntisense为引物的PCR验证,得到400bp片段,用pcs Sense和pcs Antisense为引物进行PCR,没有目的片段,说明这些菌株中含有pZQ01而不含有pZQ03。

实施例2、用表达工程菌生产3-羟基丙酸均聚物P(3HP)的实验

一、摇瓶培养摸索试验

1、以LB为培养基生产3-羟基丙酸均聚物P(3HP)

表达工程菌E.coliTrans1-T1(pZQ01,pZQ03),E.coliTrans5α(pZQ01,pZQ03)和E.coliS17-1(pZQ01,pZQ03)分别用LB培养基,在37℃,200rpm过夜培养;然后按5%接种量(v/v),分别接种至100mL含1,3-丙二醇(1,3-PDO)的LB培养基(含:5g/L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10g/L NaCl,10g/L 1,3-PDO,其余为水,pH 7.0-7.2),37℃,200rpm,摇瓶培养48小时,得到菌液。每个菌种设置三组平行。运用核磁共振谱仪NMR(JEOL,ECA-600SCC)和气相色谱仪(GC,Hewlett-Packard model 6890)验证细胞中均聚物的积累;运用气相色谱仪对细胞中均聚物或共聚物进行定量分析;运用液相色谱仪(HPLC,SpectroSYSTEM,Thermo Separation Products,USA)检测1,3-PDO的消耗和3HP的积累。

液相检测色谱柱为Bio-rad公司有机酸柱,Aninex HPX-87X Ion Exclusion Column(300×7.8mm)。流动相为5mM H2SO4,流速为0.5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器使用美国SPECTRA SYSTEM公司的RI-150示差检测器。

样品检测:取1.5ml菌液,10000rpm离心后取上清液,用0.45mm滤膜过滤后作为色谱的样品(1,3-PDO和3HP是存在于细胞外的上清液中)。

标准曲线测定:3HP(日本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TCI),产品目录号H0297)或1,3-PDO(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目录号30157194)的标样均为体积含量为30%的水溶液。将3HP或1,3-PDO的标准样品稀释不同倍数,以0.5ml/min的流速,通过HPLC检测,并绘制标准曲线。

3HP标样的出峰时间为第18.5min,1,3-PDO标样的出峰时间为第23.8min。

结果为表达工程菌E.coliTrans1-T1(pZQ01,pZQ03),E.coliTrans5α(pZQ01,pZQ03)和E.coliS17-1(pZQ01,pZQ03)的菌液均有第18.5min的峰值,证明这些菌株均能产生3HP。根据标样定量检测出3种表达工程菌的培养基中3HP和1,3-PDO的浓度,用于监测培养基中底物1,3-PDO和中间产物3HP的变化从而适当的补加底物。

气相检测3-羟基丙酸均聚物的方法:

设定炉温为80℃,进样器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20℃,柱头压力为0.25Mpa,程序升温条件为:80℃停留1.5分钟,以30℃/min的速度升温至140℃,接着以40℃/min的速度升温至220℃并在此温度保持0.5分钟。样品的进样量为1μl,使用安捷伦公司生产的微量进样器。

气相样品准备:取40-70mg待测样品的干细胞(菌液10000rpm,10min条件下离心,所得细胞沉淀水洗一次之后,冰干,得到干细胞,均聚物产于细胞中),加2ml氯仿,2ml酯化液(纯甲醇中含3%(v/v)的浓硫酸及2g/L苯甲酸作内标)于酯化管中,加盖密封后于100下加热4小时。冷却后加入1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待氯仿相与水相完全分层后,取下层氯仿相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HP公司Hewlett Packard 6890)中进行色谱分析。依照HP公司Hewlett Packard 6890气相色谱仪的说明书操作气相色谱仪。

标准样品准备:取30ul左右的30%浓度(体积浓度)3HP(日本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TCI),产品目录号H0297)水溶液于酯化管中,加2ml氯仿,2ml酯化液,加盖密封后在100℃进行酯化。在本实施例中的气相检测条件下,标准样品在第2.7min有明显出峰,表征酯化样品中的3-羟基丙酸。

以标准样品为对照,如果待测细胞的酯化样品(待测样品)在2.7min也有明显的出峰,且无其它特异峰出现,说明待测细胞的酯化样品有且仅有3HP单体。因为在干细胞中3HP只能以聚合物的形式存在(3HP单体会释放到细胞外),这样的结果即证明了均聚物的产生。

结果为E.coliTrans1-T1(pZQ01,pZQ03),E.coliTrans5α(pZQ01,pZQ03)和E.coliS17-1(pZQ01,pZQ03)的干细胞在2.7min也有明显的出峰,并且没有其它特异出峰,说明能够生产均聚物。

通过分析气相检测到的出峰面积和样品量,可得到干细胞中含有均聚物的比重(wt%),及每L培养体系中能够生产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浓度(g/L),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

1H核磁共振NMR检测细胞中均聚物的方法:

样品:从细胞中提取提纯的成膜聚合物(均聚物),具体如下:

1)称量干菌体粉末若干;2)加入5~10倍体积的乙酸正丁酯,混匀,在150转/min下搅拌,并在75℃下回流加热处理1.5h;3)大转速离心,除去细菌残渣,留上清;4)将上清液中加入1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静置,有白色絮状或粉末状沉淀析出;5)离心收集沉淀,对其用无水乙醇反复浸泡洗涤,离心收集沉淀;6)将经洗涤的沉淀进行干燥,得到提纯均聚物。

实验条件:核磁仪器(购买JEOL公司,型号ECA-600SCC);采用氘代氯仿CDCl3为氘代溶液;测试核种:1H;扫描次数:16次;采用14.1T超导磁场,氢核子共振频率为600MHZ。

结果为:E.coliTrans1-T1(pZQ01,pZQ03),E.coliTrans5α(pZQ01,pZQ03)和E.coliS17-1(pZQ01,pZQ03)在含有PDO的培养基中生长后,提取干细胞,并从中提取提纯均聚物,送核磁检测。这些样品的核磁结果均显示出3个明显的出峰。以E.coliS17-1(pZQ01,pZQ03),为例,如图3,其中2.6535ppm-2.6741ppm检测到3-羟基丙酸单体的C2位亚甲基的共振出峰;4.3576ppm-3782ppm检测到3-羟基丙酸单体的C3位亚甲基的共振出峰;而7.2619ppm则为CDCl3的共振出峰。该结果进一步证明,细胞中确实积累了均聚物P(3HP)。

在含有1,3-PD0的培养基中培养E.coli Trans1-T1(pZQ03),E.coli Trans5α(pZQ03)、E.coli S17-1(pZQ03)、E.coli Trans1-T1(pZQ01),E.coli Trans5α(pZQ01)、E.coli S17-1(pZQ01)、E.coli Trans1-T1,E.coli Trans5α、E.coliS17-1菌株,按照上述“气相样品准备”得到待测样品,以标准样品的气相检测结果为参照,分析这些菌株是否积累了均聚物。

结果发现仅含有pZQ01质粒的菌株E.coli Trans1-T1(pZQ01),E.coli Trans5α(pZQ01)和E.coli S17-1(pZQ01)在含有10g/L 1,3-丙二醇条件下的培养基中生长,只能将1,3-丙二醇转化为3-羟基丙酸,均能够得到2.3g/L 3-羟基丙酸(3HP),但检测不到均聚物产生。而仅含有pZQ03质粒的菌株E.coli Trans1-T1(pZQ03),E.coli Trans5α(pZQ03)、E.coli S17-1(pZQ03)没有检测到3-羟基丙酸(3HP),说明几乎不能利用1,3-丙二醇。未转任何质粒的E.coli Trans1-T1、E.coli Trans5α、E.coli S17-1均检测不到3-羟基丙酸均聚物的产生。可以看出仅仅含有一种上述质粒,都不能积累3-羟基丙酸均聚物。

分别在含有和不含有1,3-PDO的培养基中培养E.coli Trans1-T1(pZQ01,pZQ03),E.coli Trans5α(pZQ01,pZQ03)和E.coli S17-1(pZQ01,pZQ03)菌株,48h后将菌液离心、水洗、冰干后得到干细胞待测样品,并通过气相色谱检测,结果也如表1所示。

表1LB培养基条件下摇瓶培养的检测结果

ND:not detected,即未检测到该物质。

由表1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带有pZQ01和pZQ03质粒的细菌能够以1,3-丙二醇为底物积累3-羟基丙酸均聚物P(3HP),说明pcs基因的导入使菌株具备了将3-羟基丙酸转为3-羟基丙酰辅酶A的能力,从而为phaC聚合酶作用于3-羟基丙酰辅酶A,合成均聚P(3HP)提供了基础。摇瓶条件下,P(3HP)就达到细胞干重的88.71%,从表1的结果也可以看到,菌株体内积累均聚物时,其细胞干重相对于不积累聚合物条件下明显提高。但以LB为培养基,细胞干重普遍不高。

2、以LB’为培养基生产3-羟基丙酸均聚物

表达工程菌E.coliTrans1-T1(pZQ01,pZQ03),E.coliTrans5α(pZQ01,pZQ03)和E.coli S17-1(pZQ01,pZQ03)分别用LB’培养基,在37℃,200rpm过夜培养;然后按5%接种量(v/v),分别接种至100mL含1,3-丙二醇的LB’培养基(含:10g/L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10g/L NaCl,10g/L 1,3-PDO,其余为水,pH7.0-7.2),37℃,200rpm,摇瓶培养48小时,得到菌液,经离心、水洗、冰干后得到干细胞待测样品,并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条件和方法同上),结果如表2所示。每个菌种设置三组平行。

表2LB’培养基条件下摇瓶培养的检测结果

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LB’培养基条件下,各菌株的细胞干重相对于LB培养基条件下的干重有明显提高,与此同时,菌株体内积累的3-羟基丙酸均聚物P(3HP)百分比也有所下降,但总体的P(3HP)积累浓度明显提高。三种表达载体菌株中,以E.coli S17-1菌株的生产水平最高,最适合用于P(3HP)的生产积累。

3、以TB为培养基生产3-羟基丙酸均聚物

表达工程菌E.coliTrans1-T1(pZQ01,pZQ03),E.coliTrans5α(pZQ01,pZQ03)和E.coliS17-1(pZQ01,pZQ03)分别用LB培养基,37℃,200rpm过夜培养;然后按5%接种量(v/v),分别接种至100mL含1,3-丙二醇(1,3-PDO)的TB培养基(含:10g/L 1,3-PDO,24g/L酵母提取物,12g/L蛋白胨,4ml/L甘油,0.017mol/LKH2PO4,0.072mol/L K2HPO4。其余为水,pH 7.0-7.2),37℃,200rpm,摇瓶培养48小时,得到菌液,每个菌种设置三组平行。

采用上述气相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TB培养基条件下摇瓶培养的检测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TB培养基作为一种能够提高质粒DNA复制水平和细胞干重的培养基,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本发明中三种表达菌株的生长水平,特别是E.coliS17-1,其菌株细胞干重在摇瓶条件下就达到了7.76g/L,虽然细胞积累的P(3HP)百分比下降到43.47%,但总体的P(3HP)生产浓度相对于表1,表2中的结果都有进一步提高。三种表达菌株中,E.coli S17-1相对于E.coliTrans1-T1和E.coliTrans5α生产P(3HP)的优势也更加明显。

二、重组菌Escherichia coli S17-1(pZQ01,pZQ03)生产P(3HP)的小型发酵罐实验

方法一:

1、种子液的培养:重组菌Escherichia coli S17-1(pZQ01,pZQ03)菌种在20mL抗性LB培养基(含50μg/mL氨苄氯霉素,硫酸卡那霉素)中37℃,200rpm培养12h,获得一级种子;接种量为5%(V/V)将一级种子接种至100mL抗性LB’培养基或TB培养基中37℃,200rpm培养12h,获得二级种子;

2、发酵:

以接种量为10%(V/V)将上述二级种子进行发酵罐培养。发酵培养基分别为LB’和TB。发酵罐初始设定:空气流速3L/min,即通气量为1;设定温度为37℃,用5M氢氧化钠和硫酸调pH,设定发酵罐的pH=7.0,均采用P-I-D监测;溶氧控制为30%,与搅拌速度耦联,搅拌速度控制范围为200-800rpm之间。与摇瓶实验不同的是,为了减轻1,3-丙二醇对于细胞的毒害作用,在细胞生长进入稳定期后,才向发酵罐中加入底物1,3-丙二醇。

将1,3-丙二醇溶液加入发酵液中的方式为分批补加;培养过程中,用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菌OD值,结合罐内溶氧和转速的检测值补加浓缩10倍的培养基;用液相色谱监测罐上清的1,3-丙二醇浓度,当细菌生长进入稳定期,加入1,3-丙二醇3瓶(共含30g 1,3-丙二醇,溶于15ml水)。此后,每间隔4h取样,当1,3-丙二醇浓度低于5g/L(“浓度”为1,3-丙二醇占此时发酵体系中的浓度,也就是即时浓度)时,补加1,3-丙二醇10g,使发酵罐中1,3-丙二醇浓度维持在1g/L-10g/L。

当罐体内3-羟基丙酸浓度和1,3-丙二醇浓度变化进入平台期,说明菌株已经不能继续有效消耗底物积累聚合物,终止发酵,发酵44h。分别收集不同发酵培养基中获得的发酵产物,10000rpm,10min条件下离心,所得细胞沉淀水洗一次之后,冰干,得到含有3-羟基丙酸均聚物的干细胞。

3、检测

上述气相检测方法检测含有3-羟基丙酸均聚物的干细胞,

结果为:以LB’为培养基的发酵过程中,细菌生长正常。细菌在发酵32h时达到CDW(菌体干重)最大值,为5.52g/L。细菌对数生长期时,细胞内中迅速积累P(3HP),24h后,P(3HP)的积累进入平台期,细胞干重和P(3HP)浓度值在小范围内上下浮动,44h时菌株内积累的均聚P(3HP)百分比达到了最高值91.5%,总的P(3HP)浓度达到5.01g/L。

以TB为培养基的发酵过程中,细菌生长正常。细菌在发酵28h时达到CDW(菌体干重)最大值,为19.9g/L。细菌对数生长期时,细胞内中迅速积累P(3HP),28h后,P(3HP)的积累进入平台期,细胞干重和P(3HP)浓度值在小范围内上下浮动。44h时菌株内积累的均聚P(3HP)百分比达到了最高值66.76%,总的P(3HP)浓度达到12.39g/L。采用TB培养基,虽然细胞体内积累的P(3HP)比例下降,但总体积累浓度明显上升。

方法二、

1、种子液的培养:与方法一相同。

2、发酵:与方法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发酵温度为30℃、发酵的溶氧量为10%,发酵培养基的pH为6。发酵容器中每L发酵产物中的底物浓度为10g/L-20/L;发酵时间为32h。

3、检测:检测方法与方法一相同,检测结果与方法一无显著差异,补加一句:不同的是细胞干重下降2-3倍。

方法三、

1、种子液的培养:与方法一相同。

2、发酵:与方法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发酵温度为40℃、发酵的溶氧量为20%,发酵培养基的pH为8。发酵容器中每L发酵产物中的底物浓度为20g/L-30g/L;发酵时间为50h。

3、检测:检测方法与方法一相同,检测结果基本与方法一基本无显著差异,不同的是细胞干重下降2-3倍。

实施例3、用表达工程菌E.coli S17-1(pZQ01,pZQ03)生产P(3HP-co-4HB)共聚物的摇瓶实验

表达工程菌E.coliS17-1(pZQ01,pZQ03)分别用LB,LB’和TB培养基,在37℃,200rpm条件下过夜培养;然后按5%接种量(v/v),分别接种至100mL含不同浓度1,3-丙二醇(1,3-PDO,见表4)和/或不同浓度1,4-丁二醇(1,4-BD,见表4)的LB,LB’和TB培养基,37℃,200rpm,摇瓶培养48小时,每个菌种设置三组平行。

采用上述气相检测方法中的条件,标样制备如下:

3-羟基丙酸和4-羟基丁酸共聚物的标准样品的准备:取30ul左右30%浓度(体积浓度)的3HP(日本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TCI),产品目录号H0297)水溶液于酯化管中,加2ml氯仿,2ml酯化液,加盖密封后在100℃进行酯化。经气相检测,标准样品在第2.7min有明显出峰,表征酯化样品中的3-羟基丙酸。

取10ul的99%浓度的γ-丁内酯(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目录号cat.:B10,360-8)于酯化管中,加2ml氯仿,2ml酯化液,加盖密封后在100℃进行酯化。经气相检测,标准样品在第3.0min有明显出峰,表征酯化样品中的4-羟基丁酸。(γ-丁内酯是4-羟基丁酸的内酯结构,可替代市面上少见的4-羟基丁酸作为气相检测的标准样品。)

以标准样品为对照,如果待测细胞的酯化样品(待测样品)在2.7min有明显的出峰,在第3.0min也有明显出峰,且无其他特异峰出现,说明待测细胞的酯化样品存在3HP单体和4HB。因为在干细胞中3HP和4HB只能以聚合物的形式存在(3HP单体会释放到细胞外),

结果为E.coliS17-1(pZQ01,pZQ03)在2.7min有明显的出峰,在第3.0min也有明显出峰,说明产生P(3HP-co-4HB)共聚物。

通过分析气相检测得到的出峰面积和样品量,可得到干细胞中含有共聚物的比重(wt%),及每L培养体系中能够生产的均共聚物的浓度(g/L)。

在含有1,3-丙二醇和/或1,4-丁二醇的LB或LB’或TB培养基中培养E.coliS17-1(pZQ01,pZQ03),48h后将菌液离心、水洗、冰干后得到干细胞待测样品,并通过气相色谱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该结果证实了细胞中3-羟基丙酸和4-羟基丁酸共聚物的产生。

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三种培养基条件下摇瓶培养的共聚物检测结果

ND:not detected,即检测不到该物质的产生。

由表4可以看出,在提供1,3-丙二醇和1,4-丁二醇的条件下,菌株也能够积累P(3HP-co-4HB)共聚物(3-羟基丙酸和4-羟基丁酸共聚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