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速溶绿豆酸汤粉及其制作方法

速溶绿豆酸汤粉及其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溶绿豆酸汤粉是用重量份为50-70份绿豆和20-30份豌豆,经浸泡、打浆和发酵过程,然后添加10-20重量份的调味料,再经匀浆和喷雾干燥过程得到的粉状产品。本发明速溶绿豆酸汤粉,以绿豆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所得到的产品能保留绿豆的原有风味和有效成分。这种速溶绿豆酸汤粉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优良的冲调性和很高的溶解性,食用方便,食用方法具有多样化,可作为食品原料添加到面食、糖果、糕点、奶茶、果冻、果酱、冰淇淋、酸奶、膨化食品、固体饮料以及婴幼儿食品等多种食品之中,可增加食品营养,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改善食品的品质,增添食品的品种,另外,可作为营养强化剂,在保健食品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5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田晓英;冯来友;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61225.4

  • 发明设计人 田晓英;冯来友;

    申请日2011-03-1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赵慧

  • 地址 4714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南昌路滨河新村11栋20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04: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5-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23C11/10 授权公告日:20130626 终止日期:20140315 申请日:2011031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6-26

    授权

    授权

  • 2011-10-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C11/10 申请日:201103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8-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溶绿豆酸汤粉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绿豆,又名“青小豆”,为豆科草本植物绿豆(Phaseolusradiatus L.)的成熟种子,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史,作为粮食作物在各地都有种植。因其营养丰富,可作豆粥、豆饭、豆酒、汤食、面食等或发芽作菜,故有“食中佳品,济世长谷”之称。自《开宝本草》记载:“绿豆,甘、寒、无毒。入心、胃经。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之后,历代本草对绿豆的药用功效多有阐述。《本草纲目》云:“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于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厚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外科治痈疽,有内托护心散,极言其效。”并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本草求真》曰:“绿豆味甘性寒,据书备极称善,有言能厚肠胃、润皮肤、和五脏及资脾胃,按此虽用参、芪、归、术,不是过也。所言能厚、能润、能和、能资者,缘因毒邪内炽,凡脏腑经络皮肤脾胃,无一不受毒扰,服此性善解毒,故凡一切无不用此奏效。”纵观各家本草,对绿豆清热祛暑,解毒,利水等药用功效都极为推崇。

绿豆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研究发现每100克绿豆中含蛋白质21.8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59克,粗纤维5.2克,钙155毫克,磷417毫克,铁6.3毫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0.18毫克,维生素B20.14毫克,烟酸2.4毫克,热量1297.9千焦。绿豆中的蛋白质比大米和小米要高出1-2倍。绿豆在酶的作用下,促使植酸降解,有更多的磷、锌等矿物质被释出,能被人体充分利用,所含的胡萝卜素会增加二至三倍,B2增加二至四倍,菸碱酸增加二倍以上,叶酸成倍增加,B12增加十倍,它是肥胖人的最佳食品之一。

绿豆的药理作用为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过敏、抗菌、抗肿瘤、增强食欲、保肝护肾。绿豆粉有显著降脂作用,绿豆中含有一种球蛋白和多糖,能促进动物体内胆固醇在肝脏分解成胆酸,加速胆汁中胆盐分泌和降低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绿豆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过敏作用,可辅助治疗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绿豆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绿豆中所含蛋白质、磷脂均有兴奋神经,增进食欲的功能。绿豆含丰富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保护肝脏,减少蛋白分解,减少氮质血症,因而保护肾脏。

豌豆中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成分。豌豆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其中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

由上可知,绿豆和豌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但是绿豆和豌豆食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食用方法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溶绿豆酸汤粉,是以绿豆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所得到的产品能保留绿豆的原有风味和有效成分。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速溶绿豆酸汤粉,是用重量份为50-70份绿豆和20-30份豌豆,经浸泡、打浆和发酵过程,然后添加10-20重量份的调味料,再经匀浆和喷雾干燥过程得到的粉状产品。

所述调味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3-6份食用盐,3-6份白胡椒和4-8份增鲜剂。

一种速溶绿豆酸汤粉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配料、清洗过程:将绿豆和豌豆按配料比例称取,清洗干净;

(2)浸泡、软化过程:取步骤(1)中清洗干净后的豆子在水中浸泡软化;

(3)打浆过程:将步骤(2)中软化后的豆子和浸泡用水一同进行打浆处理;

(4)发酵、灭活过程:将步骤(3)中打浆处理后的豆浆发酵至pH值<4,发酵结束后进行加温灭活处理;

(5)调配过程:在步骤(4)灭活后的发酵液浆中加入调味料,搅拌均匀;

(6)匀浆过程:将步骤(5)中搅拌均匀的浆液进行匀浆细化;

(7)喷雾干燥的过程:将步骤(6)中匀质后的浆液喷雾干燥可得速溶绿豆酸汤粉。

所述步骤(2)中的软化温度为50-60℃,软化时间为2-3h。

所述步骤(4)中豆浆放在发酵罐内采用自然发酵法进行发酵,发酵罐内控制温度为30-36℃,并保持通氧,发酵时间为12-16h。

所述步骤(4)中灭活温度为90-100℃,灭活时间为5-10min。

所述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匀质过程:将匀浆细化后的液浆放入高压匀质机,进行匀质化,使液浆更加细化匀均。

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检验、分装过程:喷雾干燥之后进行水分测定,水份含量≤12%(质量百分比含量),然后进行真空分装。

所述的绿豆、豌豆的挑选过程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选用绿豆色泽为绿色,豌豆色泽浅黄色,去除杂质、霉豆。清洗的过程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将挑选后的绿豆、豌豆按配料比例称取,放入自动喷淋式冲洗机中进行清洗,去掉泥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速溶绿豆酸汤粉,以绿豆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所得到的产品能保留绿豆的原有风味和有效成分。这种速溶绿豆酸汤粉通过打浆、发酵和喷雾干燥,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优良的冲调性和很高的溶解性,并且食用方便,食用方法具有多样化,可作为食品原料添加到面食、糖果、糕点、奶茶、果冻、果酱、冰淇淋、酸奶、膨化食品、固体饮料以及婴幼儿食品等多种食品之中,可增加食品营养,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改善食品的品质,增添食品的品种,另外,可作为营养强化剂,在保健食品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速溶绿豆酸汤粉,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50份绿豆、30份豌豆、3份食用盐、6份白胡椒和4份增鲜剂。

一种速溶绿豆酸汤粉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配料、清洗过程:选用绿豆色泽为绿色,豌豆色泽浅黄色,去除杂质、霉豆,将挑选后的绿豆、豌豆按配料比例称取,放入自动喷淋式冲洗机中进行清洗,去掉泥土;

(2)浸泡、软化过程:取清洗干净后的豆子和水的质量比为1∶6,然后送入浸泡槽(锅)内软化,软化温度为50-60℃,软化时间为2-3h;

(3)打浆过程:将步骤(2)中软化后的豆子和浸泡用水一同放进打(磨)浆机,进行打(磨)浆处理,得到豆浆;

(4)发酵、灭活过程:将步骤(3)中打浆处理后的豆浆放入发酵罐内采用自然发酵法进行发酵,发酵罐内控制温度为30-36℃,并保持通氧,发酵至pH值<4,一般需要发酵时间为12-16h,发酵结束后进行加温灭活处理,灭活温度为90-100℃,灭活时间为5-10min;

(5)调配过程:在步骤(4)灭活后的发酵液浆中加入调味料,搅拌均匀;

(6)匀浆过程:将步骤(5)中搅拌均匀的浆液放入胶体磨,进行匀浆细化;

(7)匀质过程:将步骤(6)中匀浆细化后的液浆放入高压匀质机,进行匀质化,使液浆更加细化匀均;

(8)喷雾干燥的过程:将步骤(7)中高压匀质后的浆液用泵送至干燥塔顶的离心雾化器中干燥;

(9)检验、分装过程:喷雾干燥之后进行水分测定,保证水份含量≤12%,然后进行真空分装,可得速溶绿豆酸汤粉。

实施例2

一种速溶绿豆酸汤粉,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70份绿豆、20份豌豆、6份食用盐、3份白胡椒和8份增鲜剂。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速溶绿豆酸汤粉,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60份绿豆、25份豌豆、4份食用盐、5份白胡椒和6份增鲜剂。

其余同实施例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