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大豆玉米时空错位利用栽培方法

大豆玉米时空错位利用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方大豆与玉米在资源上的时空错位利用栽培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具体步骤:玉米选用紧凑型、中矮杆早中熟春玉米品种,大豆选用耐荫、抗倒伏中迟熟夏大豆品种;玉米适时早播,大豆在玉米生长中后期(5月25日~6月15日)的雨前或雨后及时播种;大豆与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玉米宽行1.55米,窄行0.45米;播大豆时,玉米宽行内种2行大豆,大豆行间距0.45米,玉米与大豆行间距0.55米;玉米双行2株错穴栽植,大豆双行3株错穴点播;大豆视田间植株长势酌施氮肥;加大对玉米、大豆共生期间玉米害虫的防治。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南方大豆与玉米在光热水及土地资源上的空间和时间生态位互补优势,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677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杨文钰;雍太文;王小春;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06046.3

  • 申请日2010-01-21

  • 分类号A01G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625014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四川农业大学校办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30: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3-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20718 终止日期:20130121 申请日:201001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7-18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7-18

    授权

    授权

  • 2011-07-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00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5-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方大豆与玉米在资源上的时空错位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是集粮、经、饲和加工原料于一身的重要作物。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国,20世纪50年代前,曾是世界上大豆生产第一大国和出口国,但由于单位面积产量低、品质差,比较效益偏低,栽培面积逐年缩小,现已失去世界大豆生产的领先地位,被美国、巴西、阿根廷超越。我国大豆产需矛盾十分突出,自1996年开始进口大豆,2000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此后几年,进口额连续攀升,2009年1~11月累计进口量就达到3777万吨。因此大力发展大豆生产,振兴大豆产业是我国刻不容缓的任务。但受国内发展势头强劲的玉米、水稻等优势作物以及国外大量进口大豆的影响,我国东北、黄淮海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大豆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这要求我国大豆生产在提高主产区产量的同时,还必须由北向南转移,拓宽种植面积,从面增加大豆总产量。我国南方有种植大豆的传统,但传统的大豆种植主要采用与玉米混种间种,大豆与玉米几乎同期播种,同期收获,共生时间长,受玉米荫蔽影响大,得不到充足的光热资源,致使产量和效益低下,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

玉米是我国南方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仅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湖南和广两等南方7省(市、区)玉米种植面积就达7000万亩。玉米收获后,日照充足,雨量丰富,日均气温≥15℃的时间可持续到10月下旬,有2~3个月的良好气候资源可供利用。因此,如何在确保玉米高产的同时,充分利用玉米生育期内行间光热资源及收获后的空闲气候资源与土地资源是当前南方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发明利用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空间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的互补原理,实现大豆、玉米在资源上的时空互补利用,以提升南方大豆种植规模及种植水平,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南方大豆、玉米时空错位利用栽培方法,解决当前我国南方玉米、大豆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不充分、效益低下两大关键问题。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有效提升我国南方大豆单产水平与种植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本发明是一项新式科学种植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种植玉米、大豆的方法,利用大豆与玉米两种作物在光热水及土地资源上的空间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互补原理,通过作物播期错位、株型与熟期错位和田间株行配置错位等成套的田间管理技术,实现了南方大豆、玉米在光热水肥资源上的时空互补利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本发明的具体原理:第一,时间生态位互补。由于玉米与大豆采用错期播种,有效避开了两种共生作物的光热水肥需求最大期与缺失敏感期,使共生期内作物间的资源竞争变为资源互补利用,同时大豆还充分利用了玉米收获后空闲的2~3个月光热水土等资源。第二,空间生态位互补。由于采用高秆、耗氮、早中熟玉米品种与矮秆、固氮、中迟熟大豆品种搭配种植,并通过田间株、行错位栽植,在同一地块里实现了不同空间层次光热资源的利用,以及不同深度土壤养分和养分中不同形态营养元素的利用,达到充分利用空间资源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作物株型与熟期错位

在深入研究玉米、大豆不同株型和不同熟期品种的增产效果与光热利用机理的基础上,筛选出了适宜玉米、大豆互补生长的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叶片收敛、中矮杆(株高2.3米左右)的早中熟春玉米品种。大豆选用耐荫、抗倒伏的中迟熟的地方特有夏大豆品种。

2、播期错位

针对筛选出的玉米、大豆搭配品种,实施错期播种。玉米根据各生态区气候特征适时早播,丘陵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山区3月中下旬播种。大豆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播种,各种植区根据气象预报在雨前或雨后及时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25日~6月15日。

3、田间株行配置错位

大豆、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玉米宽行1.55米,窄行0.45米;播大豆时,玉米宽行内种2行大豆,大豆行间距0.45米,玉米与大豆行间距0.55米。

大豆与玉米的种植密度根据各生态区光热条件及土壤肥力适当密植,玉米每亩3000株~3200株,穴距42厘米~44厘米;采用点播或肥团育苗移栽方法,实施错穴播种或定向移栽,待3叶期间苗、补苗后每穴定苗2株。大豆二台土以下(沟漕地)每亩6000株~7500株,穴距27厘米~33厘米;二台土及以上每亩6900株~8400株,穴距24厘米~29厘米;采用错穴点播,每穴丢5~6粒种子,播完后盖细土,2叶~3叶期,及时补苗、间苗,每穴定苗3株。

本发明中,在玉米与大豆种植后要按其传统种植方法进行精细的田间管理,包括施肥、除草、间苗补苗、病虫防治等环节,但对大豆的田间管理上要重点注意以下环节:(1)施肥时,要根据各生态区土壤肥力及田间长势,足施底肥,酌施追肥,即底肥亩施过磷酸钙35公斤、氯化钾4公斤;追肥于玉米收后视田间长势亩施5公斤~8公斤尿素,个别长势较差地块可在开花期雨后亩撒施尿素3公斤~4公斤。播种时种肥分离,肥料施于穴中靠玉米的两侧。(2)病虫防治时,注意对玉米、大豆共生期间玉米害虫的防治,以减少对共生大豆的影响;大豆全生育期注意对根腐病、病毒病、豆杆黑潜蝇及蚜虫进行监控和防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豆与玉米的空间错位利用模式图。

图2为本发明大豆与玉米的播期错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在四川进行的试验作为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下面的实施仅用举例说明,本发明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大豆、玉米宽窄行种植,玉米窄行行距0.45米,宽行1.55米,内种2行大豆,行距0.45米,大豆品种为晚熟型贡选一号,种植密度为7500株/亩,6月5日播种,玉米品种选用紧凑型成单14号有利于大豆高产及玉米、大豆双季增产。

表1  不同玉米株型与宽窄行下的大豆和玉米产量(公斤/亩)

实施例2

大豆与玉米的种植规格为宽窄行种植,玉米宽行1.55米,窄行0.45米;播大豆时,玉米宽行内种2行大豆,大豆行间距0.45米,玉米与大豆行间距0.55米。玉米品种为紧凑型川单418,大豆品种为晚熟型贡选一号,在6月上旬播种有利于大豆高产。

表2  不同大豆品种与播期下的大豆产量(公斤/亩)

实施例3

大豆与玉米的种植规格为宽窄行种植,玉米宽行1.55米,窄行0.45米;播大豆时,玉米宽行内种2行大豆,大豆行间距0.45米,玉米与大豆行间距0.55米。大豆品种为晚熟型贡选一号,种植密度为7500株/亩,6月5日播种。山区玉米适期早播(3月下旬)和中低密度下有利于大豆高产及玉米、大豆双季增产。

表3  不同玉米播期与密度下的大豆和玉米产量(公斤/亩)

实施例4

大豆与玉米的种植规格为宽窄行种植,玉米品种为紧凑型川单418,大豆密度为6000株/亩~9000株/亩,玉米宽行内种植2~3行大豆有利于大豆高产。

表4  不同大豆密度和玉米宽行中不同大豆穴行距下的大豆产量(公斤/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