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液晶显示面板的异物检测方法以及异物检测装置

液晶显示面板的异物检测方法以及异物检测装置

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的异物检测方法,在混入液晶显示面板的基板间的导电性异物所引起的短路不稳定的情况下,能使其可靠地短路来使导电性异物所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本发明的异物检测方法是检测在一对柔性基板(21、26)之间夹有液晶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该基板之间有无混入的导电性异物的异物检测方法,使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设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面的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一对支撑辊(3、3)和设于另一个面的位于支撑辊之间而按压液晶显示面板的按压辊(4)之间,使液晶显示面板发生弯曲,上述基板彼此在面方向上相互错开,由此使混入基板之间的导电性异物所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814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夏普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10764.3

  • 申请日2009-02-26

  • 分类号G02F1/13(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23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权鲜枝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56: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11-21

    授权

    授权

  • 2011-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2F1/13 申请日:20090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2-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有无混入液晶显示面板的基板之间的导电性异物的异物检测方法和异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液晶显示面板作为计算机、电视机等家电制品的显示部被广泛使用。液晶显示面板一般为如下结构:包括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基板和滤色器(CF)基板的一对基板隔开规定的间隔被平行对置配置,在两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在TFT阵列基板中按矩阵状形成有多个像素电极,在CF基板中在大致整个面上形成有共用电极,能通过使施加到这些电极之间的电压发生变化来对液晶进行取向控制。

这种液晶显示面板是分别制作TFT阵列基板和CF基板之后,使两基板贴合,在这些基板之间封入液晶而制造的。通常,对制造好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点亮检查等质量检查。在点亮检查中,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照射光,并且对TFT阵列基板的像素电极和CF基板的共用电极分别施加检查用的信号电压使全部像素成为点亮状态,由此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中使检查用图像成为可视状态,操作者通过目视等检查缺陷像素的有无。

在这种情况下,在形成于TFT阵列基板的源极电极、栅极电极、像素电极与形成于CF基板的共用电极之间混入导电性异物,两个电极间发生短路的情况下,显示为线状、点状的显示缺陷。在这样的点亮检查中,如果导电性异物的大小超过TFT阵列基板的各电极和CF基板的共用电极之间的间隔,就能检测出两个电极间由导电性异物导致短路的缺陷位置,但是如果导电性异物的大小是TFT阵列基板的各电极和CF基板的共用电极之间的间隔的程度,则有时由导电性异物引起的两个电极间的短路不稳定,不会总是发生,有时无法作为这样的导电性异物混入的位置的线状、点状的显示缺陷进行检测。具有在这样的点亮检查中未检测出的导电性异物引起的两个电极间的短路不稳定的状态的液晶显示面板有可能在市场中发生显示缺陷。

因此,为了改善该情况,如日本特开昭63-293581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用如图10所示的橡胶辊夹具50来按压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使上述导电性异物引起的两个电极间的短路从不稳定状态变成短路状态,使显示缺陷显现。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图11是表示混入有导电性异物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截面构造的图。如图所示,TFT阵列基板21是在柔性玻璃基板22的上表面矩阵状地形成有像素电极23而构成的。在像素电极23上形成有绝缘膜25。另外,CF基板26是在同样为柔性的玻璃基板27的下表面形成有共用电极28而构成的。并且,在这两个电极23、28之间封入有液晶24。

另外,在TFT阵列基板21中交叉形成有多个栅极电极31和同样为多个的源极电极32,在由相邻的栅极电极31、31和相邻的源极电极32、32所围成的区域中分别形成有上述像素电极23。并且,在栅极电极31和源极电极32的交叉部附近形成有薄膜晶体管(TFT)33。TFT33根据施加到栅极电极31的栅极信号电压而导通/截止,来自源极电极32的源极信号电压经由半导体层34和漏极电极35施加到像素电极23。另外,在CF基板26中形成有对上述栅极电极31和源极电极32进行遮光的格子形状的黑矩阵36,由相邻的黑矩阵36、36围成的区域中形成有红色、蓝色、绿色等的着色层37。

如图11所示,由于某种原因,导电性异物38混入到像素电极23上,在该状态下形成绝缘膜25,因此导电性异物38被绝缘膜25覆盖。在这种情况下,导电性异物38的大小具有像素电极23和共用电极28之间的间隔的程度的大小。如图所示,成为如下不稳定状态:在该状态下由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两个电极23、28之间的短路没有发生,但是当由于某种原因绝缘膜25剥离,导电性异物38的顶端与共用电极28接触时,两个电极23、28间会发生短路。

为了使由这样的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两个电极23、28间的短路从不稳定状态变成使两个电极23、28间短路的状态,用上述橡胶辊夹具50来按压液晶显示面板20的表面使两个电极间23、28间隔变窄,由于隔着覆盖导电性异物38的绝缘膜25,如图12所示,有时导电性异物38的顶端也不与共用电极28接触,不会发生由两个电极23、28间的短路引起的显示缺陷。因此,仅通过使用橡胶辊夹具50来按压液晶显示面板20的表面,无法检测出这样的两个电极23、28间的短路不稳定的导电性异物38的混入。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基板之间混入的导电性异物引起的短路不稳定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使其短路,使导电性异物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异物检测方法以及异物检测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检测在一对柔性基板之间夹有液晶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该基板之间有无混入的导电性异物的异物检测方法,其要旨在于: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设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面的支撑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对支撑部件和设于另一个面的位于上述支撑部件之间而按压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按压部件之间,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发生弯曲,上述基板彼此在面方向上相互错开,由此使混入上述基板之间的导电性异物所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

根据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异物检测方法,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设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面的支撑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对支撑部件和设于另一个面的位于上述支撑部件之间而按压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按压部件之间,由此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发生弯曲,上述基板彼此在面方向上相互错开。因此,例如如图11所示,即使混入电极23、28之间的导电性异物38的顶端被绝缘膜25覆盖,成为两个电极23、28不发生短路的不稳定状态,也能如图5所示,使导电性异物38的顶端的绝缘膜25经摩擦而剥离,能使两个电极23、28发生由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短路。另外,与图5示出的结构相反,在导电性异物从CF基板侧突出的情况下,也能将TFT阵列基板的电极上的绝缘膜剥离,使两个电极发生短路。

由此,能使以往使用橡胶辊夹具来按压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面无法显现的基板之间混入的导电性异物所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设为上述支撑部件是具有圆筒形状的可自由转动的支撑辊,并且,上述按压部件是具有圆筒形状的可自由转动的按压辊的结构,就能使液晶显示面板容易地通过这些辊之间,并且能简便地使液晶显示面板发生弯曲,使基板彼此在面方向上相互错开。

另外,在上述基板是玻璃制成的情况下,如果是上述支撑辊和上述按压辊中的至少一方辊的表面被尼龙制成的树脂层覆盖的结构,则用与玻璃制成的基板在起电序位中排位接近的尼龙来覆盖辊表面,就能使两者不易带电,并且能减少带电量。起电序位按顺序表示在不同种类的材料间发生接触、摩擦的情况下容易带正(+)电的材料和容易带负(-)电的材料,在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基板是玻璃制成的情况下,通过用起电序位中与玻璃排位接近的尼龙制成的树脂层来覆盖与其接触、摩擦的辊的表面来抑制液晶显示面板产生静电。通常,当液晶显示面板带静电时有时会不均匀地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点亮检查时会有妨碍,能够防止这一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支撑辊和按压辊两者的表面都被尼龙制成的树脂层覆盖,进一步防止液晶显示面板带电。

并且,如果这种覆盖辊表面的尼龙制成的树脂层由于沿着其周向形成有多个间隙而构成为带有弹性的缓冲层,则例如在液晶显示面板表面附着有异物的情况下,辊表面发挥缓冲层的功能,因此能防止异物对液晶显示面板表面造成的损伤。

并且,如果是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量为0.5mm~2mm的结构,则如果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成对的柔性基板各自的板厚为普通的0.7mm左右的玻璃基板,就能不使液晶显示面板破损地进行弯曲。

另外,如果是对通过上述支撑部件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点亮检查的结构,就能检测通过弯曲使导电线异物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缺陷。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检测在一对柔性基板之间夹有液晶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该基板之间有无混入的导电性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其要旨在于:具备:一对支撑部件,其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面支撑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和按压部件,其在另一个面位于上述支撑部件之间而按压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在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这些支撑部件和按压部件之间时,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发生弯曲,上述基板彼此在面方向上相互错开,由此使混入上述基板之间的导电性异物所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

根据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异物检测装置,具备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面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一对支撑部件和在另一个面位于支撑部件之间而按压液晶显示面板的按压部件,在使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这些支撑部件和按压部件之间时,使液晶显示面板发生弯曲,基板彼此在面方向上相互错开,由此使混入基板之间的导电性异物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因此例如在图11所示的混入电极23、28之间的导电性异物38的顶端被绝缘膜25覆盖,两个电极23、28不发生短路的不稳定状态下,也能如图5所示,导电性异物38的顶端的绝缘膜25经摩擦而剥离,使两个电极23、28间的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短路发生。由此,能使以往使用橡胶辊夹具对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进行按压所无法显现的混入基板之间的导电性异物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设为上述支撑部件是具有圆筒形状的可自由转动的支撑辊,并且上述按压部件是具有圆筒形状的可自由转动的按压辊的结构,就能使液晶显示面板容易地通过这些辊之间,并且简便地使液晶显示面板发生弯曲,基板彼此在面方向上相互错开。

另外,如果是具有转动驱动上述支撑辊的单元的结构,就能使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这些辊之间并进行搬运,因此能简便地使液晶显示面板发生弯曲,使基板彼此在面方向上相互错开,并且与以往使用的橡胶辊夹具对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进行按压的操作相比,对操作者的负担较少,并且也缩短了时间。

另外,在上述基板是玻璃制成的情况下,如果是上述支撑辊和上述按压辊中的至少一方辊的表面被尼龙制成的树脂层覆盖的结构,就能用与玻璃制成的基板在起电序位中排位接近的尼龙来覆盖辊表面,使得两者难以带电,并且也能减少带电量。由此,抑制液晶显示面板带电,因此防止不均匀地显示。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支撑辊和按压辊两者的表面被尼龙制成的树脂层覆盖,进一步防止液晶显示面板带电。

并且,如果这种覆盖辊表面的尼龙制成的树脂层由于沿着其周向形成有多个间隙而构成为带有弹性的缓冲层,则例如,在液晶显示面板附着有异物的情况下,辊表面发挥缓冲层的功能,因此防止通过辊间时异物对液晶显示面板造成的损伤。

然后,如果是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量为0.5mm~2mm的结构,则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成对的柔性基板各自的板厚为普通的0.7mm左右的玻璃基板,就能不使液晶显示面板破损地进行弯曲。

另外,如果是具有对通过上述支撑部件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点亮检查的点亮检查单元的结构,就能检测通过弯曲使导电线异物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缺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异物检测方法以及异物检测装置,使液晶显示面板发生弯曲来使基板彼此在面方向上相互错开,由此使混入基板之间的导电性异物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因此能使以往所使用的橡胶辊夹具对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面进行按压所无法显现的混入基板之间的导电性异物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异物检测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从侧方观看利用图1示出的异物检测装置所具备的支撑辊和按压辊使液晶显示面板弯曲的步骤的侧视图。

图3是从侧方观看利用图2示出的支撑辊和按压辊使液晶显示面板弯曲的下一个步骤的侧视图。

图4是从侧方观看利用图3示出的支撑辊和按压辊使液晶显示面板弯曲的下一个步骤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液晶显示面板弯曲时基板彼此错开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对经过本发明的异物检测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点亮检查的点亮检查单元的概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支撑辊的第1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8是按顺序表示在不同种类的材料间发生接触、摩擦的情况下,容易带正(+)电的材料和容易带负(-)电的材料的起电序位图。

图9是表示支撑辊的第2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以往使用的按压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的橡胶辊夹具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基板之间混入有导电性异物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2是表示利用图10的橡胶辊夹具来按压图11的液晶显示面板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异物检测方法以及异物检测装置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异物检测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图2~图4是按顺序表示图1的异物检测装置搬运液晶显示面板并使其弯曲的动作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在基板之间混入有导电性异物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基板彼此错开的状态的概要结构的截面图。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对与构成在图11和图12中说明了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部件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如图1所示,在异物检测装置1中,在装置框架5、6的中央具备从下表面水平支撑液晶显示面板20的2个支撑辊3、3和位于这2个支撑辊3、3间的大致中央,从上表面按压液晶显示面板20的1个按压辊4。

支撑辊3是包括丁腈橡胶材料的圆筒形状的2个橡胶辊3a、3a在中央通过连结部3b连结而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橡胶辊3a采用直径约为60mm、橡胶硬度约为Hs70的辊。另外,支撑辊3、3间的距离约为100mm。

从这样的支撑辊3的两端分别突出地设置支轴3c、3d。一方支轴3c可转动地支撑于设置在图中下侧的装置框架5。另一方支轴3d,可转动地支撑于设置在图中上侧的装置框架6,并且在其顶端安装有齿轮7,与该齿轮7啮合的齿轮8被安装于轴部件9。该轴部件9通过马达10的驱动而转动,支撑辊3随着马达10的驱动进行转动。由此,能将载置于支撑辊3、3上的液晶显示面板20如在这种情况下图示那样从图中右侧搬运到左侧。

另外,按压辊4是包括同样为丁腈橡胶材料的圆筒形状的2个橡胶辊4a、4a在中央通过连结部4b连结而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橡胶辊4a采用直径约为30mm、橡胶硬度约为Hs70的辊。另外,从按压辊4的两端分别突出地设有支轴4c、4d。支轴4c、4d分别被支撑托架11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如图2所示,支撑托架11被固定在气缸12的自由伸缩的活塞杆12a的顶端。在这种情况下,气缸12被固定于设在上方的装置框架13,以使活塞杆12a的伸缩方向相对于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上表面成为垂直方向。由此,按压辊4能通过气缸12的动作相对于被支撑在支撑辊3、3上的液晶显示面板20进行相对上下移动。

在这些支撑辊3、3和按压辊4的前后具备多个水平支撑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下表面的搬运辊14。从各搬运辊14的两端分别突出地设有支轴14a、14b,分别可转动地支撑于装置框架5、6。

下面用图2~图4说明这种结构的异物检测装置1的动作的步骤。如图2所示,首先将液晶显示面板20载置于设置在支撑辊3、3的右侧的搬运辊14上,进行搬运以使该液晶显示面板20的左端部位于2个支撑辊3、3上。此时,按压辊4仍在支撑辊3、3的上方位置有距离,处于尚未按压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上表面的状态。

然后,如图3所示,当按压辊4通过气缸12的驱动从上方下降时,在被支撑辊3、3所支撑的区域的中央位置按压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上表面。此时,按压辊4借助于气缸12而下降到按压辊4的下端的水平面与支撑辊3、3的上端的水平面之差约重叠1mm的位置。由此,如图所示,被支撑在支撑辊3、3之间的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20由于支撑辊3、3和按压辊4而以向下侧变位约1mm的方式弯曲。

接下来,当通过马达10的驱动使支撑辊3、3转动时,如图4所示,液晶显示面板20的整个面弯曲并通过支撑辊3、3和按压辊4之间。

说明在这样弯曲并通过支撑辊3、3和按压辊4之间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基板21、26之间混入有上述图11示出的导电性异物38的情况。

如图3和图4所示,通过用支撑辊3、3和按压辊4使液晶显示面板20弯曲来对液晶显示面板20施加弯曲应力,因此由于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下侧基板(TFT阵列基板)21和上侧基板(CF基板)26各自的曲率半径之差,基板21、26彼此在面方向上错开。具体地说,如图所示,右侧的支撑辊3和按压辊4之间的液晶显示面板20由于下侧的基板21的曲率半径与上侧的基板26的曲率半径之差,使得下侧的基板21向左方向、上侧的基板26向右方向错开。

另外,同样,左侧的支撑辊3和按压辊4之间的液晶显示面板20由于下侧的基板21的曲率半径和上侧的基板26的曲率半径之差,使得下侧的基板21向右方向、下侧的基板26向左方向错开。

图5示出了在通过这样的左侧的支撑辊3和按压辊4之间时基板21、26彼此在面方向上错开的状态下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截面构造。如图所示,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下侧基板(TFT阵列基板)21向右方向错开,上侧基板(CF基板)26向左方向错开。这样,基板21、26彼此在面方向上错开,因此如图11所示,在混入电极23、28之间的导电性异物38的顶端被绝缘膜25覆盖,两个电极23、28不发生短路的不稳定状态下,如图5所示,能使该导电性异物38的顶端的绝缘膜25经摩擦而剥离。由此,绝缘膜25被剥离,顶端露出的导电性异物38与共用电极28接触,由此能使两个电极23、28间的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短路发生。

这样,对具有混入两个电极23、28之间的导电性异物38的顶端被绝缘膜25覆盖,在两个电极23、28之间不发生短路的不稳定状态的部分的液晶显示面板20,也能使其通过上述支撑辊3、3和按压辊4之间来引起弯曲,产生弯曲应力,由此使基板21、26彼此在面方向上相互错开,因此能使混入基板21、26之间的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

下面说明对进行了上述异物检测装置1的处理后的液晶显示面板20进行点亮检查的点亮检查单元。如图6所示,点亮检查单元40具备工作台41和背光源42,工作台41带有矩形开口以使液晶显示面板20的图像显示区域露出,用于载置液晶显示面板20,背光源42从下方对载置于该工作台41的液晶显示面板20照射光。另外,还具有框架44,所述框架44具有对信号输入部输入检查信号的信号输入插头43,信号输入部形成在载置于工作台41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端部。

说明这样的点亮检查单元40的点亮检查的步骤。首先,将利用上述异物检测装置1而弯曲的使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的液晶显示面板20载置在工作台41上。然后,使框架44下降,使其信号输入插头43抵接到液晶显示面板20的信号输入部。由此使未图示的产生检查信号的电路和液晶显示面板20的信号输入部经过信号输入插头43成为电连接状态。

然后,在使背光源42点亮的状态下,对液晶显示面板20的信号输入部输入检查信号,由此使液晶显示面板20的图像显示区域的全部像素成为可视状态。通过操作者的目视来观察显示在成为可视状态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检查图像,在该检查图像中存在上述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线状显示缺陷、点状显示缺陷的情况下为次品。

在这样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点亮检查中,在对于如图12所示用橡胶辊夹具50按压的状态的液晶显示面板20没有发现混入的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缺陷的情况下,对于如图5所示利用异物检测装置1进行弯曲的状态的液晶显示面板20也会发现混入的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缺陷。因此,具有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两个电极23、28间的短路不稳定的状态的液晶显示面板20通过异物检测装置1而使两个电极23、28间的短路显现,用点亮检查可靠地认定为次品,因此防止这样的液晶显示面板流出到市场。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异物检测装置1,具备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一个面支撑液晶显示面板20的2个支撑辊3、3和在另一个面位于支撑辊3、3之间来按压液晶显示面板20的按压辊4,在使液晶显示面板20通过这些支撑辊3、3和按压辊4之间时,液晶显示面板20发生弯曲,基板21、26彼此在面方向上相互错开。

由此,如图11所示,在TFT阵列基板21的像素电极23和CF基板26的共用电极28之间混入的导电性异物38的顶端被绝缘膜25覆盖,两个电极23、28之间未发生短路的不稳定状态下,也能如图5所示使导电性异物38的顶端的绝缘膜25经摩擦而剥离,因此能使两个电极23、28间的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短路发生。

因此,能使在图10所示的用橡胶辊夹具50按压液晶显示面板20的表面所无法显现的混入基板21、26之间的导电性异物38引起的显示缺陷显现。

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利用马达10来转动驱动支撑辊3、3,因此使液晶显示面板20通过这些支撑辊3、3和按压辊4之间并进行搬运,因此能简便地使液晶显示面板20发生弯曲,使基板21、26彼此在面方向上相互错开。因此,与用橡胶辊夹具50来按压液晶显示面板20的全部表面的情况相比,减少对操作者的负担,并且也缩短了时间。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如上所述位于支撑辊3、3之间的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20由于支撑辊3、3和按压辊4而弯曲为向下侧变位约1mm,因此只要是通常采用的构成液晶显示面板20的成对基板21、26各自的板厚为0.7mm左右的具有柔性的玻璃基板等,就能不使液晶显示面板20破损地弯曲。

下面,用图7的截面图说明上述异物检测装置1所具备的支撑辊3的第1变形例。如图所示,支撑辊3具有如下结构:以金属制成的轴3e作为中心轴的橡胶辊3a的表面形成有具有规定厚度的圆筒形状的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6。这是由与玻璃制成的玻璃基板22在起电序位中排位接近的尼龙覆盖支撑辊3表面,由此使两者难以带电并且减少带电量的结构。

起电序位是如图8的起电序位图所示的按顺序表示在不同种类的材料间发生接触、摩擦的情况下,容易带正(+)电的材料和容易带负(-)电的材料的序列,表示容易释放电子的材料或容易接受电子的材料的序列。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使容易带正(+)电的材料为上位,使容易带负(-)电的材料为下位进行排列。例如,在使起电序位中任意的A材料和B材料相摩擦的情况下,在A材料比B材料接近+侧的情况下,示出A材料在+侧带电,B材料在-侧带电。因此可知,在起电序位上位于排位接近的位置的材料彼此接触、摩擦的情况下,带电量较少,位于较远位置的材料彼此接触、摩擦的情况下,带电量变多。

由于作为上述液晶显示面板20的构成部件的玻璃基板是玻璃制成的,当使其与起电序位上位于排位较远的橡胶材料构成的支撑辊3接触时,玻璃基板有可能带正(+)电,并且其带电量变多。通常,当液晶显示面板20带电时,有时会显示为不均匀(静电不均匀),在液晶显示面板20进行上述点亮检查时有妨碍。

因此,用图示的起电序位图中与玻璃排位接近的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6均匀地覆盖利用上述异物检测装置1与液晶显示面板20接触、摩擦的支撑辊3的表面,抑制液晶显示面板20带电。

特别是在通过上述异物检测装置1时,支撑辊3所接触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TFT基板21中形成有像素电极23、栅极电极31等各种电极,因此容易带电,但是能用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6覆盖该支撑辊3的表面来抑制这种带电。

此外,虽未图示,按压辊4也是与支撑辊3同样地用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6覆盖其表面而构成的,能进一步抑制液晶显示面板20带电,因此优选这些支撑辊3和按压辊4两者的表面被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6覆盖。

下面用图9(a)说明支撑辊3的第2变形例。如图所示,支撑辊3是以金属制成的轴3e为中心,在其外周覆盖具有比图7示出的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6厚度大的圆筒形状的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7而构成的。

从该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7的表面到规定深度的部位,多个截面圆形状的间隙17a和截面鼓形状的间隙17b沿着其周向交替地按多个开口形成,形成有该间隙17a、17b的部分发挥带有弹性的缓冲层的功能。

通过使这种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7的表面具有缓冲性,例如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支撑辊3所接触面附着有异物的情况下,支撑辊3在压到该异物上时,支撑辊3表面沿着该异物的形状向内侧凹陷,由此缓和异物对液晶显示面板20的局部的应力。因此,在使液晶显示面板20通过异物检测装置1所具备的辊3、4之间时,防止这种异物对液晶显示面板20的损伤。

作为使这种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7的表面具有缓冲性的构造,还有图9(b)示出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图示的间隙17c、17c、17c……的开口截面形成大致D字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这种支撑辊3的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为D字形状的间隙17c的右侧方向,在压到上述异物时表面容易向内侧凹陷,能有效地发挥缓冲层的功能。

此外,虽未图示,按压辊4也可以用与图9(a)和(b)示出的支撑辊3同样具有间隙17a、17b(17c)的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7覆盖其表面而构成,从而能进一步抑制液晶显示面板20带电,并且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按压辊4所接触的面附着有异物的情况下,在按压辊4压到该异物上时,按压辊4表面沿着该异物的形状向内侧凹陷,能缓和异物对液晶显示面板20的局部的应力。因此,优选这些支撑辊3和按压辊4两者的表面都被具有间隙17a、17b(17c)的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7覆盖。

此外,如图9(c)所示,将形成有这种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7的支撑辊3与图1所示内容相比进一步在长边方向上分割为多个而构成,由此能使具有间隙17a、17b(17c)的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7成为容易以树脂成型的形状。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中当然能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说明了2个橡胶辊3a、3a被直线状连结的结构的支撑辊、2个橡胶辊4a、4a被直线状连结的结构的按压辊4,但是也可以是无连结部分的1个辊的结构、3个以上辊连结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另外,关于具有上述2个支撑辊3、3和1个按压辊4的结构,也不限于这些个数,也可以是具有更多支撑辊3和按压辊4的结构。

另外,关于形成在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7内部的间隙17a、17b(17c)的截面形状,除了上述圆形状、鼓形状、D字形状,能够采用各种截面形状作为对尼龙制成的树脂层17的表面赋予缓冲性的结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