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微波加热喷动流化脱碳装置

一种微波加热喷动流化脱碳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加热喷动硫化脱碳装置,此装置采用圆形流化床体、直管式喷动流化管,喷动流化管上设置搅拌器、温度传感器、气压表、出气阀,流动床体左上部设置吸尘器、周边侧部设观察窗、微波加热器,喷动流化管为陶瓷耐火材料,喷动流化管左底部联通吹动流化气体CO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699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太原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06453.1

  • 申请日2010-06-19

  • 分类号B22F1/00;B01J8/24;

  • 代理机构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江淑兰

  • 地址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05: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8-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2F1/00 授权公告日:20120125 终止日期:20120619 申请日:2010061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1-25

    授权

    授权

  • 2010-1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2F1/00 申请日:2010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0-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加热喷动流化脱碳装置,属黑色金属固态下脱碳脱硫脱磷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黑色金属中的锰铁、铬铁、铁粉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碳、硫、磷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黑色金属的工业化应用中均存在弊端,极大的影响着黑色金属及其他制品的化学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能。

在黑色金属中脱除碳、硫、磷等物质,一直是冶金科技领域研究的课题,常规的方法有高温加热脱碳、脱硫、烟气脱碳脱硫、干燥振动脱碳脱硫、化学脱硝、脱碳、脱硫等,这些方法虽然也能脱去黑色金属中的碳、硫、磷等,但均存在一些技术上的不足,例如电阻加热,对于粉状物料,传热传质效率低,能源浪费大,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有的脱碳脱硫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高;有的脱碳脱硫虽然技术简单,但脱碳脱硫率低,达不到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新的喷动流化脱碳装置,采用微波加热、喷动流化、二氧化碳+水蒸气底吹、氮气+氩气底吹保护,设置搅拌、吸尘、观察机构,微计算机程序控制各功能,使喷动流化脱碳装置更加先进,以适应多种黑色金属固态下脱碳脱硫脱磷的需要。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主要结构由:流化床体、开合门、底座、微波加热器、搅拌器、吸尘器、气压表、温度传感器、观察窗、喷动流化管、管盖、管座、CO2气体瓶、水蒸气发生器、气体加热器、氮气瓶、氩气瓶、气体管、气体阀、气体流量计、水管、水阀、电控箱、电路板、液晶显示屏、指示灯、控制开关、微波控制器、接线板、导线组成;

流化床体为圆形体,下部为床体座,流化床体内部为流化腔,流化腔的中间位置设有喷动流化管,喷动流化管上部为管盖、下部为管座,喷动流化管内部为流化粉;喷动流化管顶部设有搅拌器,搅拌器深入喷动流化管内进行搅拌,喷动流化管顶部还设有出气阀、温度传感器、气压表;流化床体左上部设有吸尘器;流化床体左右设有观察窗;流化床体周围外部设有数个微波加热器;流化床体下部的床体座内设出料管、出料阀,出料管上部联通喷动流化管,出料阀对准下部的料箱;床体座内设有左右总气体管,并通过左右支气体管联通喷动流化管底部,床体座内还设有接线板,接线板与电控箱、微波控制器、搅拌器、吸尘器、温度传感器、气体加热器、水蒸气发生器、微波加热器联接;

流化床体左部设有水蒸气发生器,水蒸气发生器上设有指示灯、控制开关,水蒸气发生器通过气体阀、水蒸气流量计、气体管与气体加热器联接,气体加热器通过左总气体阀与左总气体管联接;水蒸气发生器下部设有进水管、进水阀,并与外接水源联通;

流化床体左部还设有CO2气体瓶,并通过气体管、气体阀、CO2流量计与气体加热器联接,气体加热器通过左总气体阀、左总气体管与左支进气管联通喷动流化管底部;

流化床体右部设有氮气瓶,通过氮气阀、氮气流量计、气体管与右总气体阀联接,右总气体阀通过右总气体管深入床体座内,并通过右支进气管与喷动流化管底部联通;

流化床体右部还设有氩气瓶,通过氩气阀、氩气流量计、气体管与右总气体阀联接,右总气体阀通过右总气体管深入床体座内,并通过右支气管与喷动流化管底部联通;

流化床体右部还设有电控箱,电控箱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指示灯、控制开关、微波控制器,电控箱内部设有电路板,电控箱、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流化床体的床体座内的接线板联接,并与各部联接。

所述的微波加热器,微波加热功率为10-100kw。

所述的喷动流化管,为透波耐火材料管,材质为莫来石陶瓷或刚玉陶瓷。

所述的喷动流化管底部的喷动气体,左部为CO2+H2O(g)混合气体,右部为N2+Ar混合气体。

所述的电路板,由微计算机控制电路IC1、信号指示电路IC2、控制开关电路IC3、微波加热控制电路IC4、液晶显示电路IC5、振荡电路IC6、搅拌器控制电路IC7、吸尘器控制电路IC8、水加热器控制电路IC9、振荡电路IC10、信息通讯电路IC11、信息通讯电路IC12、复位电路IC13组成整体电路,各分电路间由导线联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它是针对黑色金属脱碳、脱硫、脱磷困难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采用圆形体流化床体,喷动流化管上设置搅拌器、温度传感器、气压表、出气阀,床体左上部设吸尘器,周围侧部设微波加热器、观察窗、开合门,喷动流化管左底部联通喷动流化气体CO2+H2O(g)气体,右底部联通N2+Ar惰性保护气体,流化床由电控箱电路板微计算机处理器整体程序控制,此装置设计先进合理,结构紧凑,微波加热安全稳定可靠,功能齐全,安装使用方便、脱碳效果好、效率高、脱碳率可达70-90%,比现有技术可提高功效90%,是十分理想的喷动流化脱碳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喷动流化脱碳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为电路板电路方框图

图3为电路板电路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

1、流化床体,2、微波加热器,3、搅拌器,4、吸尘器,5、左观察窗,6、右观察窗,7、床体座,8、管盖,9、管座,10、喷动流化管,11、水蒸气发生器,12、气体加热器,13、进水管,14、进水阀,15、CO2气体瓶,16、气体管,17、CO2气体阀,18、水气阀,19、左总气体阀,20、右总气体阀,21、氮气瓶,22、氮气阀,23、氩气瓶,24、氩气阀,25、流化腔,26、流化粉,27、左支进气管,28、右支进气管,29、接线板,30、电控箱,31、液晶显示屏,32、指示灯,33、控制开关,34、微波控制器,35、左开合门,36、右开合门,37、左总气体管,38、右总气体管,39、温度传感器,40、气压表,41、电路板,42、出料管,43、出料阀,44、料箱,45、观察窗,46、观察窗,47、导线,48、水气管,49、水气指示灯,50、水气开关,51、出气阀,52、水蒸气流量计,53、CO2流量计,54、氮气流量计,55、氩气流量计。

IC1、微计算机控制电路,IC2、信号指示电路,IC3、控制开关电路,IC4、微波加热控制电路,IC5、液晶显示电路,IC6、振荡电路,IC7、搅拌器控制电路,IC8、吸尘器控制电路,IC9、水加热器控制电路,IC10、振荡电路,IC11、信息通讯电路,IC12、信息通讯电路,13、复位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流化床整体结构图,各部位置、联接关系要正确,安装牢固。

流化床体1为圆形体,下部为床体座7,流化床体1内部为流化腔25,流化腔25内中间位置设有喷动流化管10,喷动流化管10上部为管盖8、下部为管座9,喷动流化管10内部为流化粉26;喷动流化管10顶部设搅拌器3、温度传感器39、气压表40、出气阀51,搅拌器3深入喷动流化管10内进行搅拌;流化床体1左上部设吸尘器4;流化床体1左右设观察窗5、6、45、46,流化床体1正面分左右设开合门35、36;流化床体1周边外部设数个微波加热器2;流化床体1下部的床体座7内设有出料管42、出料阀43,出料管41上部联通喷动流化管10,出料阀43对准下部的料箱44;床体座7内设有左右总气体管37、38,并通过左右支气体管27、28联通喷动流化管10底部;床体座7内还设有接线板27,接线板27与电控箱30、微波控制器34、搅拌器3、温度传感器39、吸尘器4、气体加热器12、水蒸气发生器11、微波加热器2联接;

流化床体1左部设有水蒸气发生器11,水蒸气发生器11上设有指示灯49、控制开关50,水蒸气发生器11通过气体阀18、水蒸气流量计52、气体管48与气体加热器12联接,气体加热器12通过总左气体阀19与左总气体管37联接;水蒸气发生器11下部设有进水管13、进水阀14,并与外接水源联接;

流化床体1左部还设有CO2气体瓶15,并通过气体阀17、气体管16、CO2流量计53与气体加热器12联接;气体加热器12通过左总气体阀19、左总气体管37与左支进气管27联通喷动流化管10底部;

流化床体1右部设有氮气瓶21,通过氮气阀22、氮气流量计54、气体管与右总气体阀20、右总气体管38联接,右总气体管38深入床体座7内,并通过右支气体管28与喷动流化管10底部联通;

流化床体1右部还设有氩气瓶23,通过氩气阀24、氩气流量计55、气体管与右总气体阀20联接,右总气体阀20通过右总气体管38深入床体座7内,并通过右支气管与喷动流化管10底部联通;

流化床体1右部还设有电控箱30,电控箱30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31、指示灯32、控制开关33、微波控制器34,电控箱30内部设有电路板41,电控箱30、电路板41通过导线与床体座7内的接线板27联接,并与各部联接。

图2、3所示,为电控箱电路板方框图、电路图,控制电路由13个分电路组成整体控制电路,并完成各项功能,各分电路间由导线联接。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