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能释放活性醛或酮的3元至7元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

能释放活性醛或酮的3元至7元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能以受控方式将生物活性醛或酮释放到环境中的式(I)的3元至7元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例如咪唑烷酮衍生物。本发明还涉及这些化合物作为加香或调味成分的应用,也涉及包含上述衍生物的加香组合物和消费制品。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本发明所述衍生物的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792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80016730.3

  • 申请日2008-04-30

  • 分类号C07D233/32;C07D243/04;

  • 代理机构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刘激扬

  • 地址 瑞士日内瓦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44: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D233/32 授权公告日:20121003 终止日期:20180430 申请日:200804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10-03

    授权

    授权

  • 2010-05-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233/32 申请日:200804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3-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能以受控方式将生物活性醛或酮释放到环境中的3元至7元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本发明还涉及这些化合物作为加香或调味成分的应用,也涉及包含上述衍生物的加香组合物和消费制品。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本发明所述杂环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活性化合物是易挥发的,因而仅能在有限的一段时间内被察觉到。因此,为了发现使活性挥发性分子能够受控释放的新的有效前体,业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在香料和调味品领域中。现有技术披露了某些前体,其能延长或增强活性分子例如芳香剂的作用。尽管如此,没有一篇现有技术文献披露本发明的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作为前体用于醛和酮的受控释放。

在WO 00/02991中,描述了胺与羰基化合物形成能释放香味的亚胺的反应。然而,由于所形成的亚胺的相对不稳定性,因此它们难以在液体应用中使用。

近来,V.和R.Wilhelm在Tetrahedron 2004,60,3205-3210中报道了在水中制备缩醛胺。两种不同的仲胺和几种二胺(产出具有5元至7元环的缩醛胺)被用于合成缩醛胺。尽管如此,所描述的化合物的结构仍然明显不同于本发明的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并且该出版物中没有提供这些化合物控制挥发性活性醛和酮释放的可能的应用的证据。该文章聚焦于缩醛胺作为用于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子。

在WO 00/24721和02/38120中还报道了用作用于醛或酮受控释放的前体的相关结构,其中描述了噁唑烷。然而,这些化合物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酯衍生物与酰胺衍生物即本发明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和反应性是相当不同的。因此,这些文献无法预见本发明。

现有技术中所报道的杂环体系通常不是太稳定,就是太不稳定,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很不适合作为递送体系用于挥发物的受控释放。因而,需要在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以便获得对于不同应用所需的前体的释放速率,该任务是非常难实现的。例如,WO 02/38120描述了噁唑烷的对光不安定的前体,推测增加了噁唑烷部分抗水解的稳定性。尽管如此,对光不安定的递送体系经常无法理想地用于实践应用,因为它们的释放速率依赖于照射前体的光强。因此,仍然需要开发新的递送体系,这种递送体系在产品贮藏过程中足够稳定以抗水解,并且通过水解释放活性物质而不依赖于额外的释放触发因子例如光或酶。

发明内容

我们现已意外地发现3元至7元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是足够稳定以抗酸性水解的,并且在应用中能有效地释放生物活性醛或酮。因此,本发明的化合物通过提供这些活性物质的受控释放体系,从而在应用中增加了生物活性醛或酮的耐久性。

术语“活性”我们在此指其所涉及的醛或酮能给其周围环境带来益处或作用,特别是加香、调味、掩蔽、药物、农用化学品、驱虫剂或诱虫剂、杀细菌剂、杀虫剂和/或杀真菌剂作用。因此,例如,所述“活性醛或酮”具有至少一种使之能用作为加香或调味成分、驱虫剂或诱虫剂、或药物、杀虫剂、杀细菌剂或杀真菌剂的特性。优选的活性醛或酮是加香或调味成分、驱虫剂或诱虫剂、杀细菌剂或杀真菌剂。特别优选的活性醛或酮是加香或调味的醛或酮。

根据所有上述及下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当活性醛或酮是加香成分,即加香醛或酮时,本发明的化合物是特别有用的。“加香醛或酮”是一种在香料工业中目前使用的化合物,即一种在加香制品或组合物中用作活性成分以给予快感的化合物。换句话说,被认为是加香成分的这样的醛或酮必须为香料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可能以积极的或合意的方式赋予或改变组合物的气味,而不仅仅是具有气味。从现在起我们也将所述“加香醛或酮”称为“加香化合物”。

本发明完全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与活性醛或酮的确切性质无关。因此,应当理解即使本发明在此后会进一步说明“加香化合物”的具体实例,以下的实施方案也可适用于其他的活性醛或酮(即例如,用“调味”、“诱虫剂”、“驱虫剂”、“掩蔽”、“药物”、“杀真菌剂”、“杀虫剂”或“杀细菌剂”代替表述“加香”是可能的)。

本发明的化合物是能以受控方式释放生物活性醛或酮并且为下式所定义的3元至7元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

其中

-n是0~3的整数;

-R1和R2是式R1CHO的醛或式R1R2CO的酮的残基,所述醛或酮具有80~230g/mol的分子量,并具有加香、调味、掩蔽、药物、农用化学品、驱虫剂或诱虫剂、杀细菌剂、杀虫剂和/或杀真菌剂作用;

-R3是氢原子或非强制性选择地被一个式COOR9基所取代的C1-C4烷基或烯基,R9是氢原子或C1-C4烷基或烯基;

-R4是氢原子,或非强制性选择地包含1~5个氧原子的C1-C12烷基、烯基或芳基;

-R5、R6、R7和R8同时或各自独立地是氢原子,或非强制性选择地包含1~5个氧原子和/或1个硫原子和/或1、2或3个氮原子的C1-C12烷基、烯基或芳基;R4和R5,或R7和R5结合起来可形成非强制性选择地包含1个氧原子的C2-C6链烷二基或链烯二基;如果n不是0,则R5和R6与它们所键接的碳原子结合起来可形成羰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式(I)的化合物可以是那些化合物,其中:

-n是0或1;

-R2是氢原子,并且R1是式R1CHO的醛的残基,所述醛具有80~230g/mol的分子量,并具有加香、调味、掩蔽、药物、农用化学品、驱虫剂或诱虫剂、杀细菌剂、杀虫剂和/或杀真菌剂作用;

-R3是氢原子或C1-C4烷基;

-R4是氢原子,或非强制性选择地包含1或2个氧原子的C1-C4烷基;

-R5和R6同时或各自独立地是氢原子,或非强制性选择地包含1~5个氧原子和/或1个硫原子和/或1、2或3个氮原子的C1-C10烷基、烯基或芳基;R4和R5结合起来可形成非强制性选择地包含1个氧原子的C3-C4链烷二基;

-R7和R8同时或各自独立地是氢原子,或非强制性选择地包含1或2个氧原子的C1-C4烷基;R7和R5结合起来可形成非强制性选择地包含1个氧原子的C3-C4链烷二基。

应当理解在上下文中,当基团被定义为“烷基、烯基或芳基”时,其意思是所述基团可以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烯基的形式存在,以非强制性选择地被烷基或烯基取代的芳基的形式存在,或还以所述类型的基团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例如具体的基团可包含直链烷基、支链烯基、(多)环烷基和芳基部分,除非所提及的是具体限制在仅仅一种类型。

根据任何一个实施方案,式(I)的化合物有利地具有如通过使用软件EPIwin v 3.10(2000,可获得自美国环境保护署)计算获得的蒸气压低于0.01Pa的特征。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蒸气压低于0.001Pa。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n可以是0。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化合物是咪唑烷酮衍生物。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化合物能释放具有特定分子量的(分别为式R1CHO或R1R2CO的)生物活性醛或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生物活性醛或酮包含6或7至15个碳原子。

此外,根据任一实施方案,所述加香醛或酮有利地具有如通过使用软件EPIwin v 3.10(2000,可获得自美国环境保护署)计算获得的蒸气压高于2.0Pa的特征。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蒸气压高于5.0,或甚至高于7.0Pa。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式R1CHO的活性醛选自式R1CHO的醛,其中R1是C6-C12直链或α-支链烷基苯甲醛、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甲醛(天芥菜精)、3-(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2-甲基丙醛、2,4-癸二烯醛、2-癸烯醛、4-癸烯醛8-癸烯醛9-癸烯醛、3-(6,6-二甲基-二环[3.1.1]庚-2-烯-2-基)丙醛、2,4-二甲基-3-环己烯-1-甲醛(来源:International Flavors&Fragrances,New York,USA)、3,5-二甲基-3-环己烯-1-甲醛、1-(3,3-二甲基-1-环己基)-1-乙酮、5,9-二甲基-4,8-癸二烯醛、2,6-二甲基-5-庚烯醛(甜瓜醛)、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拧檬醛)、3,7-二甲基辛3,7-二甲基-6-辛烯醛(香茅醛)、(3,7-二甲基-6-辛烯基)乙醛、3-十二碳烯醛、4-十二碳烯醛、3-乙氧基-4-羟基苯甲醛(乙基香草醛)、4-乙基苯甲醛、3-(2-和4-乙基苯基)-2,2-二甲基丙醛、2-呋喃甲醛(糠醛)、2,4-庚二烯醛4-庚烯醛、2-己基-3-苯基-2-丙烯醛(己基肉桂醛)、2-羟基苯甲醛、7-羟基-3,7-二甲基辛醛(羟基香茅醛)、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香草醛)、4-和3-(4-羟基-4-甲基戊基)-3-环己烯-1-甲醛(来源:International Flavors and Fragrances,NewYork,USA)、4-异丙基苯甲醛(枯茗醛)、3-(4-异丙基苯基)-2-甲基丙醛、2-(4-异丙基苯基)丙醛、(4R)-1-对烯-9-甲醛(来源:Firmenich SA,Geneva,Switzerland)、2-和4-甲氧基苯甲醛(茴香醛)、6-甲氧基-2,6-二甲基庚醛(甲氧基甜瓜醛)、8(9)-甲氧基-三环[5.2.1.0.(2,6)]癸-3(4)-甲醛(来源:Firmenich SA,Geneva,Switzerland)、4-甲基苯甲醛、2-(4-亚甲基环己基)丙醛、1-甲基-4-(4-甲基-3-戊烯基)-3-环己烯-1-甲醛(B,来源:InternationalFlavors&Fragrances,New York,USA)、4-(4-甲基-3-戊烯基)-3-环己烯-1-甲醛(来源:Givaudan-Roure SA.,Vernier,Switzerland)、(4-甲基苯氧基)乙醛、(4-甲基苯基)乙醛、3-甲基-5-苯基戊醛、2-(1-甲基丙基)-1-环己酮、2,4-壬二烯醛、2,6-壬二烯醛2-壬烯醛6-壬烯醛8-壬烯醛2-辛烯醛、苯氧基乙醛、苯乙醛3-苯基丁醛(来源:Firmenich SA,Geneva,Switzerland)、3-苯基丙醛2-苯基丙醛(氢化阿托醛)、3-苯基-2-丙烯醛(肉桂醛)、3-(4-叔丁基苯基)-2-甲基丙醛(来源:Givaudan-Roure SA,Vernier,Switzerland)、3-(4-叔丁基苯基)丙醛(来源:Quest International,Naarden,Netherlands)、三环[5.2.1.0(2,6)]癸烷-4-甲醛、外-三环[5.2.1.0(2,6)]癸烷-8外-甲醛(来源:Symrise,Holzminden,Germany)、2,6,6-三甲基-二环[3.1.1]庚烷-3-甲醛(甲酰蒎烷)、2,4,6-和3,5,6-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醛、2,2,3-三甲基-3-环戊烯-1-乙醛(龙脑烯醛)、2,6,10-三甲基-2,6,9,11-十二碳四烯醛、2,5,6-三甲基-4-庚烯醛、3,5,5-三甲基己醛、2,6,10-三甲基-9-十一碳烯醛、2-十一碳烯醛、10-十一碳烯醛9-十一碳烯醛和它们的混合物例如Intreleven醛(来源:International Flavors&Fragrances,New York,USA);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带下划线的化合物是特别有用的香味醛。

相应地,所述式R1R2CO的活性酮优选地选自其中R1和R2是直链烷基的式R1R2CO的C6-C11、大马酮和二氢大马酮、紫罗酮和甲基紫罗酮(例如Total,来源:Firmenich SA,Geneva,Switzerland)、鸢尾酮、大环酮例如环十五烷酮或3-甲基-4-环十五碳烯-1-酮和3-甲基-5-环十五碳烯-1-酮(Delta Muscenone)或3-甲基-1-环十五烷酮(麝香酮),全部来自Firmenich SA,Geneva,Switzerland,1-(2-氨基苯基)-1-乙酮、1-(5,5-二甲基-1-环己烯-1-基)-4-戊烯-1-酮(来源:Firmenich SA,Geneva,Switzerland)、1-(3,3-二甲基-1-环己基)-1-乙酮、2,5-二甲基-2-辛烯-6-酮、4,7-二甲基-6-辛烯-3-酮、(3,7-二甲基-6-辛烯氧基)乙醛、1-(2,4-二甲基苯基)-1-乙酮、4-(1,1-二甲基丙基)-1-环己酮(来源:International Flavors&Fragrances,New York,USA)、2,4-二叔丁基-1-环己酮、4-氧代戊酸乙酯、1-(4-乙基苯基)-1-乙酮、2-己基-1-环戊酮、2-羟基-3-甲基-2-环戊烯-1-酮、4-(4-羟基-1-苯基)-2-丁酮(覆盆子酮)、1-(2-和4-羟苯基)-1-乙酮、4-异丙基-2-环己烯-1-酮、1-(4-异丙基-1-苯基)-1-乙酮、1(6),8-对二烯-2-酮(香芹酮)、4(8)-对烯 -3-酮、1-(1-对烯-2-基)-1-丙酮、薄荷酮,(1R,4R)-8-巯基-3-对烷酮、1-(4-甲氧苯基)-1-乙酮、7-甲基-2H,4H-1,5-苯并二氧杂环庚烯-3-酮(来源:C.A.L.SA,Grasse,France)、5-甲基-3-庚酮6-甲基-5-庚烯-2-酮、3-氧代-2-戊基-1-环戊烷乙酸甲酯(来源:Firmenich SA,Geneva,Switzerland)、1-(4-甲基苯基)-1-乙酮(4-甲基苯乙酮)、5-甲基-外-三环[6.2.1.0(2,7)]十一烷-4-酮、3-甲基-4-(1,2,2-三甲基丙基)-4-戊烯-2-酮、2-萘基-1-乙酮、1-(八氢-2,3,8,8-四甲基-2-萘基)-1-乙酮(同分异构混合物,Iso E来源:International Flavors&Fragrances,New York,USA)、3,4,5,6,6-五甲基-3-庚烯-2-酮2-戊基-1-环戊酮(Delphone,来源:Firmenich SA,Geneva,Switzerland)、4-苯基-2-丁酮(苄基丙酮)、1-苯基-1-乙酮(苯乙酮)、2-和4-叔丁基-1-环己酮、1-(4-叔丁基苯基)-1-乙酮)、2,4,4,7-四甲基-6-辛烯-3-酮、1,7,7-三甲基-二环[2.2.1]庚-2-酮(樟脑)、2,6,6-三甲基-1-环庚酮、2,6,6-三甲基-2-环己烯-1,4-二酮、4-(2,6,6-三甲基-2-环己烯-1-基)-2-丁酮(二氢紫罗酮)、1-(2,4,4-三甲基-2-环己烯-1-基)-2-丁烯-1-酮、1-(3,5,6-三甲基-3-环己烯-1-基)-1-乙酮、2,2,5-三甲基-5-戊基-1-环戊酮;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带下划线的化合物是特别有用的香味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R3是氢原子或甲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R4是氢原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R6是氢原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R5是衍生自式R5CH(NH2)COOH的氨基酸的残基,所述氨基酸具体而言是天然α-氨基酸例如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半胱氨酸、谷氨酸盐(glutamate)、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和天冬氨酸、谷氨酸(glutamic acid),或人工α-氨基酸选自正亮氨酸、2-苯基甘氨酸、异天冬酰胺和异谷氨酰胺。优选地,所述残基衍生自甘氨酸、R-半胱氨酸或具有S构型的任何其他氨基酸。更优选地,所述残基衍生自甘氨酸或S-脯氨酸。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如上定义的式R1CHO的活性醛或式R1R2CO的活性酮与式(II)的氨基烷基酰胺衍生物反应,或与衍生自式(II)的氨基烷基酰胺衍生物的盐酸盐或氢溴酸盐反应的步骤,R3~R8和n具有与式(I)中相同的含义。

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用于合成的氨基烷基酰胺衍生物是衍生自α-氨基酸的氨基乙酰胺。该氨基乙酰胺优选选自丙氨酰胺、精氨酰胺、半胱氨酰胺、谷氨酰胺(glutaminamide)、甘氨酰胺、组氨酰胺、亮氨酰胺、异亮氨酰胺、正亮氨酰胺、赖氨酰胺、甲硫氨酰胺、苯丙氨酰胺、2-苯基甘氨酰胺、脯氨酰胺、丝氨酰胺、苏氨酰胺、色氨酰胺、酪氨酰胺、缬氨酰胺、异天冬氨酰胺、异谷氨酰胺和天冬氨酸或谷氨酸的酰胺,甘氨酰胺和脯氨酰胺是特别优选的。一些氨基乙酰胺衍生物是市售的。

具体而言,就像衍生出它们的天然氨基酸那样,半胱氨酰胺具有R构型而所有其他氨基乙酰胺具有S构型。因此,预计衍生自天然氨基酸的本发明的3元至7元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们的降解产物同样如此。因此,所述式(I)的化合物可构成特别感兴趣的用于活性醛或酮受控释放的新前体。

由于本发明化合物的特定化学结构,它们经分解反应能释放残基和生物活性酮或醛。导致释放加香化合物的分解反应据信受pH改变或加热影响,但还可为其他类型的机制所触发。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上述的式(I)化合物用于加香成分受控释放的应用。换言之,其涉及一种通过加香醛或酮的受控释放,从而赋予、增强、改善或改变加香组合物或香味制品的气味特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化合物添加到所述组合物或制品中。“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应用”在此还应当理解为任何包含所述化合物并且在香料工业中可有利地用作活性成分的组合物的应用。

所述事实上可有利地用作加香成分的组合物也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一种加香组合物,包含:

i)作为加香成分的至少一种如上定义的本发明的化合物;

ii)至少一种选自香料载体和香料基料的成分;和

iii)非强制性选择的至少一种香料佐剂。

“香料载体”我们在此指从香料观点看实际上是中性的材料,即不会明显地改变加香成分的感官特性的材料。所述载体可以是液体。

作为液体载体,可以列举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的是乳化体系,即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体系,或通常用于香料的溶剂。香料常用的溶剂的特性和类型的详细描述并非穷举。然而,可以列举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的是溶剂,最常用的例如二丙二醇、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豆蔻酸异丙酯、苯甲酸苄酯、2-(2-乙氧乙氧基)-1-乙醇或柠檬酸乙酯。

一般而言,“香料基料”我们在此指包含至少一种加香助成分的组合物。

所述加香助成分不是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此外,“加香助成分”在此指这样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用于加香制品或组合物以给予一种快感。换言之,这样的被认为是加香成分的助成分,必须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公认为能够以积极的或合意的方式给予或改变组合物的气味,而不仅仅是具有气味。

基料中存在的加香助成分的性质和类型在此没有理由作更详细说明,其在任何情况下都并非穷举,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其常识的基础上并根据预期的用途或应用以及所期望的影响感官的效果来对它们进行选择。一般地说,这些加香助成分属于化学类,可以是醇、醛、酮、酯、醚、乙酸酯、腈、萜烯烃、含氮的或含硫的杂环化合物和精油,并且所述加香助成分可为天然或合成来源。总之,许多这类助成分被列于参考文献中,例如S.Arctander的书,Perfume and Flavor Chemicals,1969,Montclair,New Jersey,USA,或者其更新的版本,或者在相似性质的其它著作中,以及香料领域内大量的专利文献中。还应当理解所述助成分也可是已知的以受控方式释放各种类型加香化合物的化合物。

一般而言,“香料佐剂”我们在此指能给予额外的附加益处例如颜色、特定的耐光性、化学稳定性等的成分。通常用于加香基料的佐剂的性质和类型的详细描述并非穷举,但必须提到的是所述成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

由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香料载体组成的本发明的组合物代表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包含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化合物、至少一种香料载体、至少一种香料基料和非强制性选择的至少一种香料佐剂的加香组合物也代表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

在上述组合物中具有多于一种的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他相似类型的前体的可能性是重要的,在此提及这个是有用的,因为其使香料商能制备具有本发明各种化合物的气味香调的调和料、香水,从而创造了用于其工作的新手段。

此外,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包含其的加香组合物是一种有用的加香成分,其可有利地用于现代香料的所有领域中,例如精制香料或功能性香料。实际上,本发明的化合物可有利地用于精制香料或功能性香料中以获得加香化合物更加受控的沉积和随后的释放。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由于良好的耐久性(substantivity)、低挥发性以及气味分子的适当受控释放,能整合入任何需要如上文中定义的气味成分的快速或持久释放效果的应用中,此外可赋予被处理表面持续到完全超出漂洗和/或干燥过程的香味和清新气味。具体来说,合适的表面是纺织品、硬表面、头发和皮肤。

因此,包含如下成分的香味制品也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

i)作为加香成分的至少一种如上定义的本发明的化合物;和

ii)消费品基料。

为了清楚起见,必须提到的是,“消费品基料”我们在此指与加香成分相容的消费品。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香味制品包含功能配方,以及相应于消费品如洗涤剂或空气清新剂的非强制性选择的额外有益的试剂,以及嗅觉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化合物。

消费品成分的性质和类型在此没有理由作更详细的说明,在任何情况下并非穷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其常识的基础上并根据所述制品的性质和期望效果来选择它们。

合适的消费品基料的实例包括固体或液体洗涤剂和织物软化剂,以及所有香料业的其它常规制品,即香水,古龙水或须后水,香皂,淋浴用或盆浴用盐、摩丝、油或凝胶,卫生用品或护发产品如香波,身体护理产品,除臭剂或止汗剂,空气清新剂以及化妆品制剂。作为洗涤剂,无论它们是为家庭还是为工业应用而设计的,预定的应用有例如,用于清洗或用于清洁各种表面,例如为织物、盘子或硬表面处理而设计的洗涤剂组合物或清洁产品。其它的香味制品是织物清新剂、熨烫水、纸张、擦拭用品或漂白剂。

具体而言,我们已发现本发明的化合物特别适用于具有酸性pH例如包含2.5~7的pH的制品。

某些上述消费品基料可能是对本发明的化合物具腐蚀性的介质,以致有必要例如通过包封保护后者免于过早分解。

优选的加香组合物或香味制品是香水、织物洗涤剂或软化剂基料。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并入其中的织物洗涤剂或软化剂组合物的典型实例描述于WO 97/34986或美国专利4,137,180和5,236,615,或EP 799885中。其他可使用的典型的洗涤剂和软化组合物描述于例如以下的著作中:Ullma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第A8卷,第315-448页(1987)和第A25卷,第747-817页(1994);Flick,Advanced Cleaning Product Formulations,Noye Publication,Park Ridge,NewJersey(1989);Showell,Surfactant Science Series,第71卷:PowderedDetergents,Marcel Dekker,New York(1988);Proceedings of the WorldConference on Detergents(第4版,1998,Montreux,Switzerland),AOCS出版。

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可并入各种前述制品或组合物中的比例在较宽范围值内变化。这些值取决于要被加香的制品或产品的性质和所期望的嗅觉效果,以及当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与加香助成分、溶剂或本领域常用的添加剂混合时给定组合物中助成分的性质。

例如,基于所并入的组合物的重量,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典型的浓度为0.001wt%~10wt%,或甚至更多。当这些化合物直接应用于为上述各种消费品加香时,可以使用低于这些的浓度,例如0.001wt%~5wt%。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涉及一种表面的加香方法或在表面上加强或延长具香味特征的气味成分的扩散效果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在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存在下被处理。具体而言,合适的表面是纺织品、硬表面、头发和皮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现将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其中的缩写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温度用摄氏度(℃)表示。在装备有AgilentEclipse Plus C18柱(2.1x100mm内径),在50℃下用水(含0.1%甲酸)/乙腈梯度以0.5ml/min洗脱的Agilent 1200RR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串联的在350℃,具有5ml/min的N2流,喷雾器压力为40psi,毛细管电压为3000V和碎裂电压为140V的MSD TOF HRG3250A质谱仪(复合源,双模正离子)上记录高分辨电喷雾质谱(HR-ESI-MS)。使用市售试剂和溶剂,如果没有另作说明则无需进一步纯化。在N2下于标准的玻璃仪器中进行反应。

尽管对于某些化合物指出了特定的构象或构型,但并不意味着限制这些化合物应用于所描述的异构体。根据本发明,所有可能的构象或构型异构体预计都具有相似的效果。

实施例1

制备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

a)合成2-(2-苯丙基)咪唑烷-4-酮

将溶于乙醇(4ml)中的3-苯基丁醛(0.67g,4.5mmol)、甘氨酰胺盐酸盐(0.50g,4.5mmol)、三乙胺(0.46g,4.5mmol)和K2CO3的混合物加热至60℃,持续24小时。然后于40℃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在醚中吸收残留物并蒸发溶剂,产生0.52g(57%)作为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高粘性油。

HR-ESI-MS(pos.):205.1333[M+H]+;C12H17N2O+,calc.:205.1340。

b)合成(±)-(7aS)-3-(2-苯丙基)六氢-1H-吡咯并[1,2-C]咪唑-1-酮

将溶于乙醇中的(0.65g,4.4mmol)、S-脯氨酰胺(0.50g,4.4mmol)和K2CO3(4.48g)的混合物加热至60℃,持续24小时。然后于40℃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在醚中吸收残留物并蒸发溶剂,产生1.03g(97%)作为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油。

HR-ESI-MS(pos.):245.1658[M+H]+;C15H21N2O+,calc.:245.1653。

c)合成(5S)-5-甲基-2-(2-苯丙基)咪唑烷-4-酮

将溶于乙醇(8ml)中的3-苯基丁醛(1.18g,8.0mmol)、S-丙氨酰胺盐酸盐(1.00g,8.0mmol)、三乙胺(0.81g,8.0mmol)和K2CO3(0.98g)的混合物加热至60℃,持续24小时。然后于40℃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在醚中吸收残留物,过滤并浓缩滤液。在真空下干燥产生了1.87g(quant.)作为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油。

HR-ESI-MS(pos.):219.1488[M+H]+;C13H19N2O+,calc.:219.1497。

d)合成(5S)-5-苄基-2-(2-苯丙基)咪唑烷-4-酮

将溶于乙醇(8ml)中的(0.74g,5.0mmol)、S-苯丙氨酰胺盐酸盐(1.00g,8.0mmol)、三乙胺(0.51g,5.0mmol)和K2CO3(0.98g)的混合物加热至60℃,持续24小时。然后于40℃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并在真空下干燥残留物,产生1.41g(96%)作为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固体。

HR-ESI-MS(pos.):295.1804[M+H]+;C19H23N2O+,calc.:295.1810。

e)合成(5S)-5-苄基-2-壬基咪唑烷-4-酮

将溶于乙醇(8ml)中的癸醛(0.78g,5.0mmol)、S-苯丙氨酰胺盐酸盐(1.00g,5.0mmol)、三乙胺(0.51g,5.0mmol)和K2CO3(1.00g)的混合物加热至60℃,持续24小时。然后于40℃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在醚中吸收残留物,过滤并浓缩,产生1.67g(quant.)作为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油。

HR-ESI-MS(pos.):303.2408[M+H]+;C19H31N2O+,calc.:303.2436。

f)合成(5S)-5-异丁基-2-(2-苯丙基)咪唑烷-4-酮

将溶于乙醇(8ml)中的(0.89g,6.0mmol)、S-亮氨酰胺盐酸盐(1.00g,6.0mmol)、三乙胺(0.61g,6.0mmol)和K2CO3(约1g)的混合物加热至60℃,持续24小时。然后于40℃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在醚中吸收残留物,过滤并浓缩,产生1.70g(quant.)作为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油。

HR-ESI-MS(pos.):261.1954[M+H]+;C16H25N2O+,calc.:261.1966。

g)合成(5S)-5-异丁基-2-(2,4,4-三甲基戊基)咪唑烷-4-酮

使用反向水分离器(inverse water separator),将溶于二氯甲烷(25ml)中的3,5,5-三甲基己醛(3.06g,21.5mmol)、S-亮氨酰胺盐酸盐(3.00g,18.0mmol)和三乙胺(1.78g,18.0mmol)的混合物回流加热16小时。然后将溶液冷却至0℃并逐滴添加三氟乙酸(3.09g,27.1mmol)。在加热至室温后,搅拌混合物5小时。用KOH(2N,20ml)碱化(pH约11)所获得的悬浮液。用二氯甲烷(5x)萃取混合物并干燥(Na2SO4)浓缩有机相。通过Kugelrohr蒸馏除去残留的挥发物,获得5.71g(quant.)作为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油。

HR-ESI-MS(pos.):255.2457[M+H]+;C15H31N2O+,calc.:255.2436。

实施例2

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抗酸性水解的稳定性

在磷酸盐缓冲液(其中D2O/CD3OD 1∶1)中通过NMR-波谱测试根据本发明的3元至7元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抗酸性水解的稳定性。

为进行测量,由2.07g正磷酸(来源:Fluka)、1.46g一价KH2PO4(来源:Acros)和77.36g(=70ml,D20℃=1.105g/ml)重水制备酸性氘化的磷酸盐缓冲液储液。为测定最终反应溶液的pH,用0.5ml CD3OD稀释0.5ml缓冲液储液,获得D2O/CD3OD 1∶1(v/v)的最终混合物。在26.4℃下该溶液的pH被测定为2.75,并用公式pD=pH测量值+0.33计算相应的pD值为3.08。

然后通过向0.45ml上述磷酸盐缓冲液储液中分别添加0.35ml CD3OD和0.1ml 2-(2-苯丙基)咪唑烷-4-酮(11.0mg,溶于0.3mlCD3OD)或0.1ml(±)-(7aS)-3-(2-苯丙基)六氢-1H-吡咯并[1,2-C]咪唑-1-酮(8.8mg,溶于0.4ml CD3OD)制备10mM产物溶液。在500MHz下于Bruker AV 500波谱仪上,在2天和5天后记录这些溶液的1H-NMR波谱。在这些条件下没有观察到前体的水解。

实施例3

包含1,3-二氮杂-4-氧代-杂环衍生物的织物软化剂基料的性能

通过在用包含式(I)化合物的织物软化剂处理一天和三天后在干的织物上进行的顶空分析,证实了该化合物的受控释放效果。与相应的具有游离的芳香醛或酮的参比样品相比,在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处理的样品中所检测到的游离的醛和酮的量更高。该测试已用下列方式来进行。

用下列成分制备织物软化剂基料(pH约3.14):VK90(来源:Stepan)    16.5%(w/w),

氯化钙            0.2%(w/w),

水                83.3%(w/w)。

在下列试验中测定与相应的未改性的游离的醛/酮相比,来自本发明化合物的活性醛/酮随时间的释放:

在1L烧杯中,分别将1ml 2-(2-苯丙基)咪唑烷-4-酮(A,36.0mg,溶于2ml乙醇)或(±)-(7aS)-3-(2-苯丙基)六氢-1H-吡咯并[1,2-C]咪唑-1-酮(B,36.1mg,溶于2ml乙醇)溶液添加到1.80g均质的织物软化剂基料中,并注入600g脱矿质的冷自来水。在每个烧杯中加入一块棉片(EMPA测试用棉布Nr.221,来源:Materialprüfanstalt(EMPA),用未加香的洗衣粉预洗涤并切成约12x12cm的片)并手动搅拌3分钟,静置2分钟,然后用手拧干并称重估计残留水的量。作为参比样品,将1ml含等摩尔量的未改性的(对于A和B,分别为65.3mg和54.7mg,溶于5ml乙醇)的溶液添加到另外的1.80g最初的织物软化剂基料中,如上所述进行处理。将所有棉片分别晾干1天或3天。将一片干棉片放在25℃恒温的顶空样品室(内体积约160ml)中,并分别暴露于约200ml/min的恒定空气流中。空气通过活性炭过滤,并穿过NaCl饱和溶液被吸出,相应于约75%的恒定湿度。在15分钟的过程中,挥发物被吸附在废弃的盒上,接着在15分钟的过程中,吸附在清洁的盒上。每60分钟取样重复7次(在废弃的盒上捕获45分钟以及在清洁的盒上捕获15分钟)。所有试验均重复进行两次。盒子在偶联至装备有J&W Scientific DB1毛细管柱(30m,内径0.45mm,膜0.42mm)和FID检测器的Carlo Erba MFC 500气相色谱仪的Perkin Elmer TurboMatrix ATD解吸塔上解吸。使用以3℃/min从70℃起始至130℃以及接着的以25℃/min升至260℃的两段温度梯度分析挥发物。注射温度是240℃,检测器温度260℃。顶空浓度(以ng/l表示)通过使用溶于乙醇的五种不同浓度的醛的外标校准而获得。用微升注射器将2ml每种校准液分别注射在三个清洁的盒上。在与由顶空取样相同的条件下所有的盒子立即被解吸。在1天和3天后,与游离的参比醛(在括号中)相比,在干的织物上检测到来自含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样品的醛的下列平均量:

  时间  [分钟]  释放自A的醛的量  1天后[ng/l]   3天后[ng/l]  释放自B的醛的量  1天后[ng/l]   3天后[ng/l]  30  10.8(5.7)     6.2(1.5)  2.2(3.1)      3.4(1.3)  90  38.9(11.6)    24.9(4.0)  8.9(5.0)      17.7(2.6)  150  51.9(13.5)    33.6(6.1)  12.7(10.1)    28.3(8.0)  210  53.7(16.0)    36.6(8.2)  14.9(8.2)     27.7(3.4)  270  52.7(16.0)    37.7(8.4)  15.0(8.8)     27.0(3.8)  330  50.6(15.6)    37.1(7.2)  14.5(9.3)     25.3(4.3)  390  49.0(14.6)    33.7(6.6)  15.3(9.7)     23.0(4.0)  450  46.2(13.7)    35.1(5.6)  14.4(10.0)    22.1(4.3)

数据显示与游离的活性化合物相比,来自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更高量的相应的醛被释放到顶空中。

尽管在缓冲水溶液中它们具有抗水解的固有稳定性(参见实施例2),但2-(2-苯丙基)咪唑烷-4-酮和(±)-(7aS)-3-(2-苯丙基)六氢-1H-吡咯并[1,2-C]咪唑-1-酮在实际应用中仍惊人地以合适的速率释放出期望的活性醛或酮。与许多现有技术前体大不相同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似乎代表了在足够的抗酸性水解的产物稳定性和在实际应用中在水解下有效的释放速率之间的理想折衷。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