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制备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的方法

制备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的方法,在反应釜中加入基准物氮杂丁酮亚磺酸、加入氯化溶剂、再加入基准物重量1~5%重量的催化剂,开启循环泵,使物料通过薄膜氯化器进行循环,以空气为载体,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反应,反应结束,停止通入氯气,采出回收氯化溶剂,加入闭环溶剂,滴加闭环剂,在20~25℃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4~6,继续搅拌,放料、离心、用溶剂洗涤,干燥,得产品。本发明整个工艺在常温下进行,避免了-40℃以下深冷苛刻条件,便于工业化操作;减少了深冷机组的投入,降低了设备投资;减少了电力负荷,降低了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070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00620.7

  • 发明设计人 郑晓兵;周新基;朱建军;赵可贵;

    申请日2008-05-12

  • 分类号C07D501/24(20060101);

  • 代理机构32100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葛雷

  • 地址 226401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建设路4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02: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1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7D501/24 登记生效日:2017122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51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6-0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C07D501/2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512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1-02-09

    授权

    授权

  • 2009-0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11-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 基苄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的生产过程 中,氯化是起生产的关键核心步骤之一。目前生产上一般采用电解氯化 钠饱和溶液产生的氯化剂、或者采用次氯酸盐在-40℃以下进行氯化反 应,然后在闭环制得最终产品。工艺条件苛刻,操作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条件简单,操作分别,生产成本低 的制备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制备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的方 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在反应釜中加入基准物氮杂丁酮亚磺酸、 加入基准物重量15~25倍的氯化溶剂、再加入基准物重量1~5%重 量的催化剂,开启循环泵,使物料通过薄膜氯化器进行循环,控制反应温 度20~25℃,以空气为载体,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反应,反应结束,停止 通入氯气,采出回收氯化溶剂,然后加入闭环溶剂,控制在25~30℃, 按1.0~1.4mol/mol基准物的量滴加闭环剂,在20~25℃加入PH调节 剂,调节PH=4~6,继续搅拌,放料、离心、用溶剂洗涤,干燥,得产 品。

所述氯化溶剂是1,4-二氧六环、氯代环己烷、二氯甲烷、甲苯中 的一种或几种。

催化剂是1,2-环氧丙烷、1,3-环氧丙烷、1,2-丙二醇、1,3- 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氯气通入的速度为每小时0.3摩尔氯气/摩尔基准物,载体空气的 通入量是氯气为2倍体积,3.5小时后取样用液相色谱检测,当原料氮 杂丁酮亚磺酸的面积小于0.8%,认为到达反应终点。

在真空度20mmHg采出回收氯化溶剂。

闭环溶剂是甲醇、乙醇、甲苯、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用量 为基准物重量的20倍。

闭环剂是甲醇钠、乙醇钠的单一产物或者混合物,,滴加速度为每 小时1mol/mol基准物,滴加结束后搅拌维持60分钟,所用闭环剂的 重量浓度为30%。

PH调节剂是盐酸、硫酸或醋酸。

所述洗涤用溶剂是甲醇、乙醇、甲苯、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薄膜氯化器包括反应管,反应管上部设置进料帽,反应管内设置进 冷却水的内管,内管中设置中心冷却水出管,中心冷却水出管的上端与 内管相通,在内管下部设置冷却水进口,在中心冷却管底部设置冷却水 出口,反应管、内管的管壁伸入进料帽中、上部中,内管内腔与进料帽 隔开,物料进口伸入进料帽下部,进料帽上设置氯气和空气进入口,反 应管底部设置物料出口,反应管下部设置尾气出口。

在反应管管壁外还设置冷却水套。

本发明整个工艺在常温下进行,避免了-40℃以下深冷苛刻条件,便 于工业化操作;减少了深冷机组的投入,降低了设备投资;减少了电力 负荷,降低了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薄膜氯化器的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反应釜中加入氮杂丁酮亚磺酸(基准物)、加入基准物重量20倍 的氯化溶剂1,4-二氧六环(或氯代环己烷、二氯甲烷、甲苯中的一种 或几种)、再加入基准物重量1~5%重量(例1%、3%、5%)的催化 剂1,2-环氧丙烷(或1,3-环氧丙烷、1,2-丙二醇、1,3-丙二醇中 的一种或几种)。开启循环泵,使物料通过薄膜氯化器进行循环,控制 反应温度20~25℃,以空气为载体,缓慢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反应,氯气 通入的速度为每小时0.3摩尔氯气/摩尔基准物,载体空气的通入量是 氯气为2倍体积。3.5小时后取样用液相色谱检测,如果原料氮杂丁酮 亚磺酸的面积小于0.8%,可认为到达反应终点,停止通入氯气。在真空 度20mmHg左右采出回收氯化溶剂。加入基准物20倍重量的闭环溶剂甲 醇(或乙醇、甲苯、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控制在25~30℃, 按1.0~1.4mol/mol基准物的量滴加30%的闭环剂甲醇钠(或乙醇钠的 单一产物或者混合物),滴加速度为每小时1mol/mol基准物,滴加结 束后搅拌维持60分钟。在20~25℃加入PH调节剂盐酸(或硫酸、醋酸), 调节PH=4~6(例4、5、6),继续搅拌30分钟。放料、离心、用溶 剂甲醇(或乙醇、甲苯、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洗涤,烘干,得 到最终产品。

产品收率≥80%,含量≥93.5%。

所述薄膜氯化器包括反应管1,反应管1上部设置进料帽2,反应 管内设置进冷却水的内管3,内管3中设置中心冷却水出管4,中心冷 却水出管的上端与内管相通,在内管下部设置冷却水进口5,在中心冷 却管底部设置冷却水出口6,反应管、内管的管壁伸入进料帽中、上部 中,内管内腔与进料帽隔开,物料进口11、12伸入进料帽下部,进料 帽上设置氯气和空气进入口7,反应管底部设置物料出口8,反应管下 部设置尾气出口9,在反应管管壁外还设置冷却水套10。物料进入进料 帽后,沿反应管、内管的管壁上行,并进入反应管中,通过溢流方式顺 着管壁流下,形成薄膜,气体在管内与溢流的有机物进行接触反应。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