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CMOS型低压差电压调整器集成电路的制造方法

一种CMOS型低压差电压调整器集成电路的制造方法

摘要

一种CMOS型低压差电压调整器的制造方法,它提高了低压差电压调整器的输入电压可调整范围,并保持了其低功耗和低输出压差的特点。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在常规CMOS工艺的基础上,集成MOS晶体管、N型沟道JFET晶体管以及NPN型晶体管和PNP型晶体管等4部分。其中,MOS晶体管采用了LDD(轻掺杂漏区)结构,提供电路工作电压范围;N型沟道JFET晶体管作为基准电路启动所用;PNP型晶体管作为输出调整管,通过增加P型埋层来降低集电极串联电阻,以保证低压差电路极低的输出电压差;集成内部放大器、基准电路和输出电路所需的NPN型晶体管和PNP型晶体管。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2-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L21/822 授权公告日:20080917 终止日期:20100104 申请日:200612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09-17

    授权

    授权

  • 2007-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7-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CMOS型低压差电压调整器的制造方法。

(二)背景技术

电源是各种电子设备的核心,其中低压差电压调整器是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压差电压调整电路一般包含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部分,例如通常都包含微功耗带隙基准源、休眠功能、SET比较器、控制及偏置产生电路、取样电阻传输门开关、输入输出电压监控、误差放大器、输出级等模块。

目前,通用的低压差电压调整器采用的是CMOS工艺或双极工艺。采用双极工艺制作的低压差电压调整器,通过调整外延厚度,可使其电压范围较宽,但是功耗较大,不能达到系统(比如电池供电系统)节电的要求,因此现已较少采用。通常的CMOS工艺低压差电压调整器由于受器件性能的影响,可调整的输入电压范围不够宽,一般不超过15V。为了保障输出压差,在常规的CMOS工艺中加入寄生双极晶体管作为电压调制器的调整管,虽然击穿电压比较高,但是控制电路部分CMOS器件的耐压不高,限制了可调整的最大输入电压范围,一般不超过18V,且常规MOS晶体管漏电流随漏源电压增加而明显增加,而基准电路对工件电流要求苛刻,因此常规MOS晶体管不利于基准电路稳定。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MOS型低压差电压调整器集成电路制造方法,以提高低压差电压调整器的输入电压可调整范围,并保持了其低功耗和低输出压差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法是在常规CMOS工艺的基础上,集成MOS晶体管、N型沟道JFET晶体管以及NPN管和PNP管等4部分。其中,MOS晶体管采用了LDD(轻掺杂漏区)结构,提供电路工作电压范围;N型沟道JFET晶体管用于形成基准电路的启动支路或者放大器的差分输入对管;PNP型晶体管作为输出调整管,通过增加P型埋层来降低集电极串联电阻,以保证低压差电路极低的输出电压差;集成内部放大器、基准电路和输出电路所需的NPN和PNP型晶体管。

其CMOS型低压差电压调整器集成电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掺杂的N+型硅片上制作埋层;

2.在所述埋层上生长N-型外延层;

3.在所述N-型外延层上采用CMOS工艺,制作包含提供工作电压范围的LDD结构MOS晶体管、作为基准电路启动或者放大器的差分输入对管的N型沟道JFET晶体管、作为内部放大器、基准电路和输出电路所需的NPN和PNP型晶体管的低压差集成电路。

所述在高掺杂的N+型硅片上制作埋层步骤包括:

(1)在所述高掺杂的N+型硅片上进行清洗、第一次零标氧化、零标光刻、腐蚀、去胶、清洗;

(2)进行二次零标氧化、漂光二氧化硅、氧化;

(3)埋层光刻、腐蚀、去胶、清洗;

(4)注入前薄氧化、埋层杂质注入、清洗、退火,形成埋层。

在所述埋层上生长N-型外延层步骤包括漂SiO2层、清洗、生长N-型外延层。

在所述外延层上采用CMOS工艺制作包含提供工作电压范围的LDD结构MOS晶体管、作为基准电路启动的N型沟道JFET晶体管、作为内部放大器、基准电路和输出电路所需的NPN和PNP型晶体管的低压差集成电路步骤包括:

(1)在所述生长了N-型外延层的硅片上形成P阱;

(2)形成MOS晶体管的LDD区、PNP型晶体管的N型基区、N型沟道JFET晶体管的N沟道区、PNP型晶体管的P型穿透区;

(3)形成P型和N型环隔离区、所有晶体管的有源区;

(4)形成MOS晶体管的多晶栅电极;

(5)形成MOS晶体管的P型源、漏区和N型源、漏区、PNP型晶体管发射区、NPN型晶体管发射区以及N型沟道JFET晶体管的顶栅区;

(6)制作金属薄膜电阻;

(7)制作接触孔、金属引线、钝化层。

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方法是在制作电压调整器集成电路时,在常规CMOS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了以下方法:1)LDD结构的MOS晶体管提供电路工作电压范围;2)N型沟道JFET晶体管作为基准启动电路用器件;3)PNP型晶体管作为输出调整管,通过增加P型埋层来降低集电极串联电阻,以保证低压差电路极低的输出电压差;4)作为内部放大器、基准电路和输出电路的NPN和PNP晶体管。因此,将可调整的输入电压范围提高到30V,并保持了低压差电压调整器低功耗——静态工作电流达到了20μA的水平、低压差——5V输出电压、300mA输出电流下输出压差在300mV左右、高精度——输入电压6V到25V下,线性调整率在几mV以内的特点,且LDD的MOS晶体管漏电流基本不随地漏源电压变化而变化,大大提高基准电路稳定性。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经过第一次零标氧化;光刻、腐蚀;二次零标氧化后的硅片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硅片形成埋层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在图2的硅片上外延并形成带场氧层的P阱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硅片上生长预氧层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在图4的硅片上形成LDD结构、PNP型晶体管N型基区、N型沟道JFET晶体管沟道区、P型穿透区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在图5的硅片上形成P型环隔离区和N型环隔离区以及有源区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在图6上的硅片上形成MOS晶体管的多晶栅电极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在图7的硅片上形成P型源漏区、N型源漏区、PNP型晶体管发射区、NPN型晶体管发射区、N型沟道JFET晶体管的顶栅区以及铬硅电阻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在图8的硅片上形成引线和钝化层后的剖面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原始材料:双面抛光的N+型硅片1,<100>晶向,电阻率0.008~0.02Ω·cm,硅片厚度400微米。

1.在高掺杂N+型硅片1上制作埋层5:

(1)用1#液NH4OH∶H2O2∶H2O=1∶2∶7+2#液HCl∶H2O2∶H2O=1∶2∶7各清洗10分钟(此清洗过程以下简称RCA清洗),第一次零标氧化,温度1050℃,氧化层2厚度400±50nm,零标光刻,腐蚀,去胶,RCA清洗,如图1所示;

(2)第二次零标氧化,温度1050℃,氧化层3厚度600±50nm,腐蚀硅片上所有的氧化层。场氧化温度1050℃,氧化层4厚度600±50nm);

(3)埋层光刻,腐蚀,去胶,RCA清洗;

(4)注入前,薄氧化氧化层厚度为10~15nm,BF2注入剂量2E15/cm2,能量70keV,RCA清洗,退火温度1050℃下氮气气氛1小时,氢氧合成氧化55分钟,再升高到1200℃下处理5小时,再降温到温度850℃下,处理1小时,形成3~5μm的P+埋层5,如图2所示。

2.生长N-型外延层:

漂去硅片表面所有二氧化硅,RCA清洗,外延温度1200℃下,厚度12±2μm、电阻率0.8~1.2Ω·cm,形成N-型外延层6,如图3所示。

3.形成P阱:

(1)RCA清洗,场氧化温度1050℃,氧化层7厚度600±50nm,光刻P阱区,腐蚀P阱区,去胶,RCA清洗;

(2)薄氧厚度10~15nm,P阱区硼注入剂量6E12~1.5E13/cm2,能量60keV,RCA清洗,退火1200℃下氮气气氛420分钟,形成P阱区8,如图3所示。

4.形成MOS管的LDD区、PNP型晶体管的N型基区、N型沟道JFET晶体管的N沟区、PNP管的P型穿透区:

(1)漂去场氧化层7,RCA清洗;

(2)预氧化850℃、预氧化层9厚度40~50nm,如图4所示;

(3)LDD区光刻,LDD区(硼、磷)杂质注入剂量4~7E12/cm2,能量60keV,去胶;

(4)磷杂质注入剂量1~3E13/cm2,能量60keV,形成PNP管的N型基区,去胶;

(5)N型沟道JFET晶体管的N沟区光刻,磷杂质注入剂量6E12~2E13/cm2、能量60keV;

(6)所有P型区的P穿透区注入剂量4E14~6E14/cm2,能量60keV,去胶;

(7)RCA清洗,退火,1150℃下退火80分钟,漂掉预氧层9,形成LDD区10(包括PLDD和NLDD)、N型基区11、N型沟道JFET晶体管的N沟道区12、P穿透区13,如图5所示。

5.形成P型和N型环隔离区、所有晶体管源区:

(1)RCA清洗,预氧化850℃,预氧化层14层厚度40~50nm,如图6所示;

(2)P型环隔离区光刻,硼注入,剂量2~5E15/cm2、能量80keV,去胶;

(2)N型环隔离区光刻,磷注入,剂量2~5E15/cm2,能量100keV,去胶;

(3)RCA清洗,低温淀积氧化层,700℃、氧化层15厚度400~500nm;900℃下,增密60分钟,形成P型环隔离区16和N型环隔离区17;

(4)光刻、腐蚀,形成有源区18,去胶。

6.形成MOS晶体管的多晶栅电极:

(1)RCA清洗,栅氧化850℃,栅氧19厚度45~55nm;低温淀积多晶硅层厚度400~500nm;

(2)磷掺杂,方块电阻10-30Ω·cm;多晶栅电极光刻,腐蚀,去胶形成多晶栅电极20。如图7所示;

7.形成MOS晶体管的P型源漏和N型源漏区、PNP管发射区、NPN管发射区以及N型沟道JFET晶体管的顶栅区:

(1)P型源漏光刻,硼注入,剂量2~5E15/cm2,能量80keV,去胶;

(2)N型源漏光刻,磷注入,剂量2~5E15/cm2,能量100keV,去胶;

(3)RCA清洗,低温淀积二氧化硅,700℃下,厚度400~500nm,960℃下增密60分钟;

(4)光刻、腐蚀孔;形成P型源漏21,N型源漏区22,PNP晶体管发射区23,NPN晶体管发射区24,N型沟道JFET晶体管的顶栅区25,如图8所示。

8.制作金属薄膜电阻:

(1)溅射Pt,Pt退火,300℃,10分钟,王水煮;

(2)溅射铬硅、钛钨,光刻,腐蚀铬硅、钛钨,去胶;

(3)清洗,退火,460℃下退火30分钟,形成铬硅电阻26,如图8所示。

铬硅电阻形成的相应步骤不是必需的,如果所制作的电路不采用铬硅电阻,也可以省去相应工序。

9.制作接触孔金属引线、钝化层:

(1)溅射铝铜,厚度1.2±0.2μm,光刻引线,腐蚀铝铜,去胶;

(2)发烟硝酸清洗,合金化,440℃下氮气氛中处理30分钟,形成引线27,如图9所示;

(3)PECVD法淀积二氧化硅600nm、氮化硅500nm,光刻压焊点,干法刻蚀氮化硅、二氧化硅,去胶,有机液中清洗,再合金化,在440℃下氮气氛中处理30分钟,形成压焊点28,如图9所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