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快速治理荒漠化的新方法

快速治理荒漠化的新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治理荒漠化的新方法。它是利用废旧的稻草,通过专用设备生产加工成直径为3-5cm草绳,按照株距要求,将装有植物种子和营养土混合物的纸袋,利用专用机械打入到已经制作成的草绳中,草绳运输到所要治理的沙漠地块后,即可进行大面积铺设,被铺的草绳利用风沙进行自然掩埋,实现防风固沙、固定植物种子、防止鼠害,为植物提供养料等多种功能,最终种子依靠自然条件生长,实现植被恢复目的。本发明的优点:既充分利用了稻草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解决了国际上难以控制荒漠化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736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郭占有;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05041.2

  • 发明设计人 郭占有;

    申请日2006-08-23

  • 分类号A01G1/00(20060101);A01G1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19000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郭家伙场村1组1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37: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12-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071121 终止日期:20110823 申请日:200608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7-11

    文件的公告送达 IPC(主分类):A01G1/00 收件人:国治荒漠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专利权终止通知书 申请日:20060823

    文件的公告送达

  • 2008-12-2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81114 申请日:2006082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2007-11-21

    授权

    授权

  • 2007-08-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6-06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建设中的技术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治理荒漠化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地球上以沙丘起伏为标志的沙质化荒漠分布的面积约为60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沙丘面积为83.1万平方千米,其中沙化地面积为20.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沙丘面积的24.2%,因沙漠化问题引起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乃至世界的国土资源安全问题,也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沙尘暴,全球气温升高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生活,并给人类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为了有效遏制这一现象的曼延,给人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党和人民代代相传,每年都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动员沙区群众进行治沙造林绿化环境。目前,国内外固定沙流、阻截沙流和防止沙漠化的基本措施是采用生物治沙、机械治沙和化学固沙技术。

生物治沙:虽然能对天然植被进行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人工种植乔、灌、草和藓类、藻类等植物,巩固和扩大植被覆盖度,从而达到控制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建立合理、持续的生态系统。但这种治沙方法运输、用水量大,投资成木高。

机械治沙:是采用柴草、树枝、木板条、塑料网、粘土、砾石料材料设置在沙地面上,以控制或促进风沙运动状况,改变蚀积规律,达到防风固沙,使防护对象免遭沙害。采用这种方法治理沙漠化,因投入太大,所以只能适应用于小块地治理。

化学固沙: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经加工成为具有一定胶结性的化学物质喷洒到沙地面上,渗入沙层间隙,将沙粒胶结后形成一层保护壳,隔开气流对松散沙面的直接作用,达到固定流沙防止风蚀的目的。采用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控制风沙移动,但这种方法只能作为植物治沙的辅助性和过度性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治理荒漠化的新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的主要技术方案,首先将花棒、柠条、踏郎、沙打旺四种植物草种作为基本物种,按1∶1∶1∶1比例混合;再选择沙子、黄土、营养土作为混合物,并按照1∶4的比例混合配制,然后装入到小纸袋(3)中;用稻草等植物秸秆,经过专用机械设备生产加工成直径为3-5cm草绳,并按照株距50cm的要求,将装有植物种子和营养土混合物的纸袋,再利用专用机械打入已制成的稻草绳(1)中,草绳直接铺设到需要治理的沙丘表面上,然后每间隔5-6米压一铣沙(2),即完成施工作业,草绳中的植物种依靠自然降雨,即可生根发芽,从而实现快速固定沙丘,恢复植被的功能。

本发明经多年的治沙实践和不断的探索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利用工厂化生产草绳可以解决因为天气、交通、地域等自然条件限制,可以就近原料产地加工生产,异地施工,结束了一直沿用的人工搭设障蔽作业的原始技术。

二是施工效率高,每小时作业面积可达3000平方米,与传统的人工搭设障蔽作业每小时200平方米提高功效15倍,节约了大量的人力。

三是草绳载体的原料为稻草,用草量为2.5kg/10m,比人工搭设网格式障蔽节约用草75%。

四是圈状形成品草绳易存放、易拉运,每辆小四轮车每次可运输1600kg,散拉稻草仅为250kg,是原来运输量的6倍多,适用于大面积运程沙漠治理。

五是无需灌溉,无需施肥,草绳具有保水作用,利用自然降水条件,为植物种子提供生长水分,待草绳自然腐化后又可为植物提供养分。

六是因地施种,可以结合地理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种子进播种。

七是适用于沙漠化土地的治理,公路、铁路、建筑施工等引起的植被破坏后的快速植被恢复,克服了以人工治沙的诸多弊端,解决了治沙原料运输难,工序复杂,鼠害等问题,是快速固沙治理的有效方法。

八是既充分利用了稻草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解决了国际上难以控制荒漠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治理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治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选择花棒、柠条、踏郎、沙打旺四种植物草种作为基本物种,按1∶1∶1∶1比例混合;选择沙子、黄土、营养土作为营养混合土基本原料,三种原料按照2∶1∶3的比例混合,将种子混合物与营养土混合物再按照1∶4的比例混合。然后装入到小纸袋(3)中;用稻草等植物秸秆,经过专用机械设备生产加工成直径3-5cm草绳(1),并按照株距50cm的要求,再利用专用机械将纸袋打入到已经制成的草绳中,草绳运输并铺设到需要治理的沙丘面上,然后每间隔5~6米处压一铣土(2),即完成施工作业,依靠自然降雨,即可生根发芽。

试验报告如下:

实验地点: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乡嘛大滩村。

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毛乌素沙漠东南部,沙丘类型为新月形沙丘链,沙丘高7-9米,沙丘迎风坡度8-17度,坡面为凸形和直线形,坡长42-58米,坡面宽63-82米,风蚀深度沙丘下部风蚀槽21厘米,迎风坡下部14厘米,迎风坡上部35厘米,迎风坡中部23厘米,自然植被分布在沙丘背风坡及丘顶,植物种为沙柳,有零星沙蒿分布,植被覆盖度16%,地下水位8米,沙丘迎风坡无植被覆盖,为流动沙丘,年降水量250毫米。气候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

实验时间:2006年3月15日至2006年8月16日。

实验面积:快速治理荒漠化新方法与传统人工搭设障蔽和撒播试验面积各6000平方米

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结论:

1、快速荒漠化治理的新方法具有高度防鼠害作用

2、快速荒漠化治理的新方法在0点处的沙埋结果适合植物发芽覆土标准。

3、快速荒漠化治理的新方法发芽率比其他两种方法在同等条件下发芽率要高。

4、快速荒漠化治理的新方法的成活率要比其他两种方法要高。

5、采用该技术,植物一旦成活后,生长情况优于传统技术下的植物生长,其主要原因是稻草自然为植物种子提供了前期主要营养。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