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薇菜人工驯化栽培方法

薇菜人工驯化栽培方法

摘要

一种薇菜人工驯化栽培方法,包括移栽和水、肥管理,其特征在于:每年春季将野生薇菜根茎采挖移栽于海拔≥650m、pH5.5~6.5、有效态铅含量≤15μg/g、并亩施有至少2000Kg腐熟农家肥作基肥的酸性土壤种植地中,株距35~45cm、行距20~30cm,移栽时浇水一次,当株高长至20~30cm、45~55cm和70~80cm时各浇水一次,同时追施腐熟的厩肥,亩施至少80Kg。薇菜移栽三年后,与野生薇菜相比,根系发达,分蘖多、茎杆强壮,每年可采收两次,亩产鲜薇菜400~500Kg。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656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97753.4

  • 申请日2006-11-25

  • 分类号A01G1/00(20060101);A01G7/00(20060101);A01C2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01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吴启运

  •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33: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00526 终止日期:20181125 申请日:200611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5-26

    授权

    授权

  • 2007-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5-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植物人工驯化栽培方法,确切地说是一种薇菜人工驯化栽培方法。

二、背景技术

薇菜(Osmungaiaponica Thunb)属蕨类植物门紫箕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海拔400~1800m的湿润山谷、阴山林地或坡地、林缘草丛、疏林草甸、潮湿荒坡的酸性或微酸性土中。以其营养、保健、药用等价值而广为利用。由于薇菜大多数处于自然生长的野生状态,自然采集导致可利用的资源逐年锐减,严重影响了薇菜的持续开发利用。

此外,薇菜具有富集铅的功能,因此盲目地采集野生薇菜用于营养、保健或药用,存在着产品中铅含量超标的危险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挽救面临濒危的野生薇菜,并为人们安全地、持续地开发利用薇菜创造条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探索人工驯化栽培薇菜所需的地理、土壤环境,栽培密度和水肥管理等农艺条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移栽和水、肥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在每年春季将野生薇菜根茎采挖移栽于海拔≥650m、pH5.5~6.5的酸性土壤种植地中,土壤中的有效态铅含量≤15μg/g,株距35~45cm,行距20~30cm;移栽时浇水一次,当株高长至20~30cm、45~55cm和70~80cm时再各浇水一次,同时追施腐熟的厩肥,亩施至少80Kg,移栽前施以腐熟的农家肥为基肥(底肥),亩施至少2000Kg。

对海拔≥650m的种植地,可以是荒坡地,适宜的坡度为15~45°;也可以是疏林或丛林草甸,要求遮光度≤50%;或者坡度15~45°、遮光度≤50%的疏林坡地。

对移栽的野生薇菜,可以是当年生的或者一年生的或者多年生的均可移栽。特别是对多年生的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的野生薇菜,还可将其根茎劈开,一分为二,分别移栽。

若选定的酸性土壤中铅含量超标,则应先种植诸如芥菜等先锋植物至少一茬以降低土壤中的铅含量,直至有效态铅含量≤15μg/g。

薇菜移栽三年后,与野生薇菜相比,根系发达,分蘖多,茎杆强壮。每年可采收两次,示范基地的试验证明亩产鲜薇菜400~500Kg。

四、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非限定实施例叙述如下:

1、选择海拔700m的荒坡地,坡度40°,土壤pH5.9,有效态铅含量64.9μg/g,种植两茬芥菜后降至13.7μg/g。

先整出一块种植地,亩施2500Kg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

3月下旬至4月中旬采挖一年生野生薇菜,连根带茎,分株移栽,株距40cm,行距25cm,移栽后浇水一次。当株高长至25cm、50cm和75cm时,各浇水一次,每次浇水时,亩追施腐熟厩肥100Kg;以后每年在3月中旬发苗前或10月份落黄后,重施一次腐熟农家肥。亩施300~500Kg。薇菜移栽3年后采收,每年可采收两次,采收时间以幼叶出土后的6-9天、株高20cm左右为宜。亩产鲜薇菜450Kg,干品中铅含量0.11μg/g。

2、选择海拔750m的疏林坡地,坡度20°,遮光度45%,土壤pH6.1,有效态铅含量12.5μg/g。

先整出一块种植地,亩施3000Kg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

移栽同实施例1,株距35cm,行距30cm,移栽后浇水一次。当株高长至27cm、52cm和72cm时,各浇水一次,每次浇水时亩追施腐熟厩肥150Kg,以后的管理、采收同实施例1。亩产鲜薇菜480Kg,干品中铅含量0.11μg/g。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