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记录介质保持机构及包括该保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记录介质保持机构及包括该保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并可提高HDD附近的冷却性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以及包括该记录介质保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基板架(430)的外缘部(433)的一边上设有自如转动的加强架(440),HDD(390)固定在加强架(440)上,基板架(430)用于支承安装有多个电装部件的系统板(300),在加强架(440)与HDD(390)之间设有形成空气流通通路的空间(450)。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924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90605.X

  • 发明设计人 增田祯宏;

    申请日2006-06-28

  • 分类号G03G15/00;G03G21/00;B41J29/38;

  • 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余刚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04: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8-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3G15/00 授权公告日:20090408 终止日期:20130628 申请日:200606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4-08

    授权

    授权

  • 2007-05-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1-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持硬盘装置(hard disk drive:HDD)等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处理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复印机、打印机等中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以及包括该记录介质保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采用电子处理的复印机或打印机中,多数都装配有安装有图像处理电路和CPU等电装部件的电装基板、以及与该电装基板电连接的硬盘装置(以下称为“HDD”)等。

例如,公知一种用于保持HDD的打印机的扩充选装板。该HDD包括上结构体和下结构体,通过弹性部件,将安装有HDD驱动部的上结构体安装在下结构体上。该扩充选装板用于保持该HDD,即使下结构体受到振动或碰撞,也不会将该振动或碰撞直接传递给HDD驱动部(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公知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HDD动作检测部,用于检测HDD的读取、写入动作;单元稳定操作装置,以不向HDD施加碰撞的稳定速度对图像形成装置单元进行取出、放入等操作;以及单元操作禁止装置,当通过HDD动作检测装置检测到HDD的读取、写入动作时,禁止对图像形成装置单元进行取出、放入等操作(参照专利文献2)。

而且,还公知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参照专利文献3),其包括:开闭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供纸盒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处于关闭状态;以及禁止装置,当开闭检测装置检测到供纸盒处于打开状态时,禁止硬盘驱动装置的驱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12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169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527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由于因存取的高速化而使负载增大可能导致HDD发热、或者受到外部的振动等而可能导致HDD损坏。而且,HDD有容量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因此,因振动或发热而导致HDD损坏的可能性也日渐增高,因而,为了保护HDD不受这些碰撞或外部不良情况的影响,多倾向于将HDD配置在装置的内侧。

但是,一旦将HDD配置在装置的内侧,又会存在更换HDD时操作性变差、或者由于装置内部温度的上升而损坏HDD等问题。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保持机构、以及包括该记录介质保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其成本低,并可以提高HDD附近的冷却性。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用于保持记录介质,包括:基板架,用于保持安装有多个电装部件的电装基板;以及加强架,被保持在上述基板架上,用于保持上述记录介质,其中,在上述电装部件与上述记录介质之间,设有形成空气通路的空间。

而且,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记录介质保持机构、以及盖。上述记录介质保持机构包括:基板架,用于保持安装有控制图像形成动作的多个电装部件的电装基板;以及加强架,被保持在上述基板架上,用于保持上述记录介质,其中,在上述电装部件与上述记录介质之间,设有形成空气通路的空间。上述盖用于盖住上述记录介质保持机构,并在规定位置上具有通风口。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低成本并可提高HDD附近的冷却性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以及包括该记录介质保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况图;

图2是用于对安装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多个电装基板进行说明的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后视概况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的概况图;

图5是安装有图4所示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包含在图4所示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中的加强架的概况图;以及

图7是打开图4所示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的加强架的状态的概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况图。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数码复印装置)100包括:图像读取装置(扫描器)150,用于读取要读取的、或者复印对象(原稿)的图像,并生成图像信号;以及图像形成部200,根据扫描器150输出的图像信号、或者从外部提供的图像信号形成图像。

在扫描器150的上表面部分设有自动将原稿输送给图像读取部的自动输送装置151,如果将该自动输送装置151抬起,便会露出作为扫描器150的上表面部分的原稿读取面。在扫描器150的前面(前)侧设有控制面板152,用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动作。

在图像形成部200的前侧,设有自如开闭的前盖201,该前盖201用于根据需要打开装置主体的内部。此外,在图像形成部200的前侧下方配备有可自如地推入、拉出的多级供纸盒202。

图2是用于对安装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多个电装基板进行说明的框图。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系统板(电装基板)300、扫描器控制板320、装置控制板340、电荷耦合元件(CCD)360、激光单元370、控制面板单元380、以及HDD(记录介质)390。

作为电装部件,系统板300包括:主CPU 301、图像处理电路302、页存储器303、用于扩充用页存储器的连接器304、系统控制器305、系统CPU 306、主存储器307、ROM 308、LAN连接器310、FAX连接器311、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以下省略)连接器312、USB连接器313、HDD连接器314、ROM改写用外部接合连接器315、无线LAN模块用连接器316、以及并行端口用连接器317。

扫描器控制板320包括:扫描器CPU 321,用于总体控制扫描器150;以及信号处理部322,由扫描器CPU 321控制,将CCD 360提供的图像信号处理成可在图像处理电路302中进行处理的信号。

装置控制板340包括:打印CPU 341、显影单元342、定影单元343、纸张输送单元344、打印装置345、ROM 346、以及RAM 347。

主CPU 301总体控制扫描器CPU 321、控制面板单元380、以及图像处理电路302,其与页存储器303连接。此外,主CPU 301与扩充用页存储器连接器304连接,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扩充用页存储器。

而且,主CPU 301通过数据总线318与图像处理电路302连接,并通过总线319与系统控制器305、无线LAN模块用连接器316、并行端口用连接器317连接。

图像处理电路302对从信号处理部322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输出给打印CPU 341。

系统控制器305与系统CPU 306、主存储器307、LAN连接器310、FAX连接器311、蓝牙连接器312、USB连接器313以及HDD连接器314连接。此外,系统控制器305通过规定的总线与ROM308、ROM改写用外部接合连接器315连接。

LAN连接器310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与外部设备相连,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FAX连接器311与电话线路连接,是用于通过电话线路接收传真发送来的图像(图像数据)的接收部。

蓝牙连接器312连接可以进行无线数据传送的规定装置,进行无线数据传送。

USB连接器313通过包括USB端子的线缆,与例如个人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等连接,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HDD连接器314通过线束等连接HDD 390。

打印CPU 341与显影单元342、定影单元343、纸张输送单元344、打印装置345、ROM 346、以及RAM 347连接。

显影单元342由感光鼓及显影装置等构成,定影单元343由定影装置构成。

纸张输送单元344由纸张输送机构及其驱动电路等构成,用于将自供纸盒202输送上来的纸张提供给显影单元342以及定影单元343等、并至排出形成有图像的纸张。

打印CPU 341接收自图像处理电路302输出的图像信号,然后再输出给激光单元370。

图3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后视概况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的概况图。图5是安装有图4所示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包含在图4所示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中的加强架的概况图。图7是打开图4所示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的加强架的状态的概况图。

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在背面(后)侧包括插件板容纳部400,用于容纳图2所示的系统板300及HDD 390。在插件板容纳部400中,包括图4所示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420。记录介质保持机构420由后盖401盖住。此外,如图3以及图5所示,后盖401包括:设于侧面侧的通风口402A、设于突出的后盖401上部的通风口402B、以及设于突出的后盖401下部的通风口402C。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热量可以有效地从上述通风口402A~402C排出。

如图4所示,记录介质保持机构420包括:基板架430,用于支承系统板300;以及加强架440,可转动地被保持在基板架430上,用于保持HDD 390。

如图5所示,基板架430配置在覆盖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盖板203的内侧,被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规定位置上。即、基板架430是包括系统板300的框体,系统板300设置在其底部431上,外缘部432相对于底部431呈90度立起,固定有系统板300的底部431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侧。此外,优选充分确保HDD 390和后盖401之间的间隔,即使在从后盖401侧受到碰撞的情况下,该碰撞也不会直接传递到HDD 390。

加强架440包括:两根棒状部件441,在将基板架43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状态下,可自如转动地被保持在基板架430的外缘部432的垂直方向的一边;以及支承板442,通过与该棒状部件连接而夹持HDD 390。

因此,在HDD 390和基板架430之间形成有规定的空间450,如图4所示,还形成有因自下而上流动的热量的自然对流而形成的空气流通通路。流经该空间450的热量很快从设于后盖401的通风口402A~402C排出到外部。

根据这种结构,安装在系统板300上的CPU等电装部件所产生的热量被有效地排出到外部,所以,提高了系统板300和HDD 390的冷却性,从而可以避免HDD 390因受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热量的影响而发生损坏的现象。并且,由于不用配备风扇等冷却机构,从而能够控制较低的成本。

而且,HDD 390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部附近。因此,能够容易吸收外部的空气,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HDD 390的冷却性能。

而且,由于通过加强架440将HDD 390安装在基板架430上,所以,能够使HDD 390与系统板300隔开空间450的距离。因此,即使安装在系统板300上的多个电装部件产生有高温热量,也可以避免HDD 390直接受到热的影响。

此外,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板300和HDD 390配置成:各自具有最大面积的面彼此对置(面对面的形状)。由此,可以紧凑地容纳系统板300和HDD 390,从而能够缩小装置的尺寸,并且,还能充分确保空间450。而且,在装置内部的热量的自然对流中,可以确保充分的空气流动。

值得一提的是,现有技术中,在系统板和HDD之间没有设置像空间450这样的间隔,而是将两者邻近配置。这时,由于受到系统板等所产生的热量的影响,HDD的温度超出了可以进行正常工作的温度,导致可靠性的丧失。但是,根据本实施例中的结构,HDD390能够获得充分的冷却效果,可以提高可靠性。

而且,优选方式是,在系统板30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状态下,将配置在系统板300上的电装部件中产生高温热量的部件(例如,主CPU 301、扫描器CPU 321、和打印CPU 341等)配置在系统板300的上方。而且,优选方式是,配置在系统板300上的电装部件被配置成:形状较大的电装部件不会阻碍流经空间450的自然对流的流动。

接着,参照图6和图7,详细说明图3至图5中所示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棒状部件441的一端部441b包括用于自如转动地被保持在基板架430上的连接结构,而在另一端部441a包括相对于基板架430的外缘部432的卡合凹部433(参照图7)可自如装卸地卡合的卡合结构。棒状部件441的端部441a嵌入到基板架430的卡合凹部433的凹部中,并如图4所示,由规定的固定部件(例如,螺钉)433a固定。

而且,棒状部件441的主体部分的规定位置上包括两个连接孔,用于通过连接部件444与支承板442连接。支承板442也包括多个分别与该棒状部件441的连接孔对应的连接孔。在将棒状部件441和支承板442的各自的连接孔位置对准之后的状态下,在棒状部件441与支承板442之间、以及支承板442与连接部件444之间,通过连接部件444,在垂直方向上连接棒状部件441和支承板442。其中,连接部件444配置有防振橡胶等能够吸收振动的防振部件444a。

在棒状部件441被保持在基板架430的状态下,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部夹持着HDD 390配置支承板442,并通过多个连接部件445在水平方向上与HDD 390连接。而且,在连接部件445与支承板442之间、以及连接部件445与HDD 390之间中的至少一个中配置有防振部件445a的状态下,连接部件445连接支承板442与HDD 390。

根据这种结构,摘下固定棒状部件441的端部441a的固定部件433a,并解除固定,于是,如图7所示,加强架440在水平方向上转动,露出系统板300。

如上所述,通过棒状部件441保持HDD 390,因此,在这种结构中,供纸盒202的拉出及推入、自动输送装置151的升降、或者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搬送时等所产生的振动、碰撞难以传递到HDD390。而且,通过防振部件444a用连接部件444连接棒状部件441和支承板442、且通过防振部件445a用连接部件445连接支承板442和HDD 390。因此,HDD 390处于振动的浮动状态,形成更加难以传递来自加强架440的振动的结构。

因此,提高了加强架440的防振性能,并能够避免HDD 390由于振动而发生故障的问题。

顺便说明的是,当利用板金等这样的单张板将HDD 390装配在基板架430上时,板金自身容易传递振动,即便是在固定部件上设有防振部件的情况下,振动还是会传递到HDD 390,因此,如果使用较大力量推入供纸盒202、或者自动输送装置151下降时,存在着HDD 390被振动损坏的危险。由于采用包括上述加强架440的结构,可以避免HDD 390因振动而发生损坏的问题。

而且,如上所述,HDD 390在被棒状部件441和支承板442夹持的状态下,通过连接部件445被保持在加强架440上。因此,通过拆下连接部件445,在垂直方向(例如,向下方向)上移动HDD390,从而能够简单地从加强架440上取下HDD 390。因此,提高了因更换HDD 390、或检修等而取下HDD 390时的操作性。

而且,如上所述,通过解除棒状部件441的端部441a与基板架430之间的固定,加强架440可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因此,可提高安装在系统板300上的电装部分的更换、修理、维护、或者将作为选装件而增加安装的扩充用页存储器连接到扩充用页存储器所使用的连接器304上时的操作性。除此之外,容易到下述连接器读取信息、且提高操作性:LAN连接器310、FAX连接器311、蓝牙连接器312、USB连接器313、HDD连接器314、ROM改写用外部接合连接器315、无线LAN模块用接合连接器316、以及并行端口用连接器317等。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在使系统板300露出时,保持HDD 390被固定在加强架440上的状态下使HDD 390暂时避开。因此,在为了露出系统板300而使HDD 390避开时,可以避免拆下HDD 390时不慎掉落、且受到不必要的碰撞而导致其损坏的情况发生。

此外,加强架440通过棒状部件441被固定在基板架430上。因此,上述连接器等被配置在不使HDD 390移动就可进行操作的部位,因此,无需移动HDD 390就可直接进行操作。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实施过程中,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对构成要素进行各种变形并加以具体化。而且,通过对上述实施例中披露的多个构成要素进行适当地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实施例中披露的所有构成要素中删减几个构成要素。此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例中的构成要素。

例如,系统板300的结构并不限于根据图2所述的结构,其还可以包括其它的电装部件。

而且,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保持机构420的装置并不仅限于图像形成装置,其也可以适用于安装有HDD的所有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等。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是加强架440自如转动地被保持在基板架430上。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自如转动地被保持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架203上的结构。

附图标记

100图像形成装置                  300系统板

390HDD                           420记录介质保持机构

401后盖                          430基板架

440加强架                        441棒状部件

442支承板                        444连接部件

444a防振部件                     445连接部件

445a防振部件                     450空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