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

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属于植物育种选种技术领域。以各地方品种中耐抽薹性有明显梯度差异的7个小白菜品种为标准品种,提出出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采用显蕾期和短缩茎(薹)长度作为耐抽薹性评价方法的形态指标,形成包括6级耐抽薹调查分级标准、5个耐抽薹评价等级的春小白菜耐抽薹鉴定方法。可以对目前生产中作为春小白菜使用的品种是否适宜作春小白菜种植进行量化评价,鉴定并筛选出适宜于作春小白菜种植的品种,淘汰耐抽薹性指数高、耐抽薹性差的品种,以免由于选用品种不当造成的因先期抽薹而导致的损失。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5687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38275.5

  • 发明设计人 苏小俊;袁希汉;李彬;徐海;

    申请日2005-01-28

  • 分类号A01G7/00;A01G1/00;

  • 代理机构32200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楼高潮

  •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钟灵街50号江苏省农科院科技处张初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29: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4-08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7-09-26

    授权

    授权

  • 2005-10-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8-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属于植物育种选种技术领域,专用于筛选、鉴定、评价春小白菜材料的冬性强弱及耐抽薹性,为生产和科研提供评判依据。

二、技术背景

长期以来,春小白菜都是以地方品种(四月慢、五月慢等)并零星栽培为主,以供应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主,不成规模,“九五”以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白菜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之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利用冬春日光温室种植春小白菜技术的采用,春小白菜生产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生产需求的不断扩大,地方品种种性不断退化的局限性以及耐抽薹鉴定方法和评价标准的缺乏等缺陷成为制约春小白菜生产发展的瓶颈。

目前生产上春小白菜的使用的品种“四月慢”、“五月慢”是江苏省及上海市等地方的常规品种,存在着种性退化、产量低、品质不佳、商品性差、不抗病、抗逆性差、耐抽薹性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由于耐抽薹性参差不齐导致在春小白菜生产过程中由于先期抽薹而引起的损失时有发生,缺乏耐抽薹性鉴定方法、评判标准成为制约春小白菜生产和育种的主要障碍。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春小白菜生产及育种中存在的由于没有针对春小白菜品种及材料的耐抽薹性的鉴定方法、评判标准,导致无法对目前生产中作为春小白菜使用的品种是否适宜作春小白菜种植设立以耐抽薹性为基本量度的准入条件和标准;同时在春小白菜育种中无法对育种材料的耐抽薹性进行准确把握,严重制约了春小白菜育种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研究的缺陷,提供的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可以鉴定并筛选出适宜于作春小白菜种植的品种,淘汰耐抽薹性指数高、耐抽薹性差的品种,以免由于选用品种不当造成的因先期抽薹而导致的损失。

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包括:

1)春小白菜耐抽薹性调查分级标准定为:

    0级,无蕾,短缩茎未见伸长;

    1级,有蕾,短缩茎<1cm;

    3级,有蕾,短缩茎明显伸长,短缩茎长1~2cm;

    5级,抽薹,薹长2~5cm;

    7级,抽薹,薹长超过5cm;

    9级,开花,薹长超过5cm;

2)根据以上耐抽薹性调查分级结果,进行耐抽薹性评价鉴定,鉴定标准定为:

    耐抽薹性指数0~11.11,       为极耐抽薹,  代号为ET;

    耐抽薹性指数11.12~33.33,   为耐抽薹,    代号为TL;

    耐抽薹性指数33.34~55.55,   为中等耐抽薹,代号为M;

    耐抽薹性指数55.56~77.77,   为不耐抽薹,  代号为NT;

    耐抽薹性指数77.78~100.00,  为极不耐抽薹,代号为EN;

3)耐抽薹指数计算公式:

4)根据以上耐抽薹性分级调查结果和耐抽薹性分级评价结果,参照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标准品种进行耐抽薹性鉴定,耐抽薹性鉴定标准品种定为:

广州市地方品种“奶白菜”为极不耐抽薹标准品种,全部开花,薹长超过5cm;耐抽薹性指数为100.00;

以江苏省南京市地方品种“矮脚黄”为不耐抽薹标准品种,全部抽薹,少量开花,薹长超过5cm,耐抽薹性指数在55.56~77.77之间;

或以江苏省苏州市地方品种“苏州青”为不耐抽薹标准品种;全部抽薹,少量开花,薹长超过5cm,耐抽薹性指数在55.56~77.77之间;

以上海市地方品种“上海三月慢”为中等耐抽薹标准品种,大部分有蕾,短缩茎明显伸长,短缩茎长1~2cm,有少部分抽薹,薹长2~5cm,耐抽薹性指数在33.34~55.55之间;

以上海市地方品种“上海四月慢”为耐抽薹标准品种,大部分有蕾,短缩茎<1cm,极少数有蕾,短缩茎明显伸长,短缩茎长1~2cm,耐抽薹性指数在11.12~33.33之间;

以上海市地方品种“上海五月慢”为极耐抽薹标准品种,大部分无蕾,短缩茎未见伸长,极少数有蕾,短缩茎<1cm,耐抽薹性指数<11.11;

或以江苏省南通市地方品种“南通鸡冠菜”为极耐抽薹标准品种,大部分无蕾,短缩茎未见伸长,极少数有蕾,短缩茎<1cm,耐抽薹性指数<11.11。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可以对目前生产中作为春小白菜使用的品种是否适宜作春小白菜种植进行量化评价,鉴定并筛选出适宜于作春小白菜种植的品种,淘汰耐抽薹性指数高、耐抽薹性差的品种,以免由于选用品种不当造成的因先期抽薹而导致的损失;同时可根据春小白菜品种的耐抽薹性指数高低,明确其作为春季不同时期采收期用的品种;从而设立以耐抽薹性为基本量度的春小白菜品种准入条件和标准。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可以在春小白菜育种中对育种材料的耐抽薹性进行准确把握和评估,对材料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春小白菜育种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研究,加快春小白菜育种工作的进程。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包括:

1.在江苏省南京市地区于10~11月播种于塑料大棚内保温育苗,30~40天苗龄,幼苗5~6片叶片时,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上午定植于塑料大棚内,株行距25cm×25cm。于翌春3月5~10日进行调查;

2.春小白菜耐抽薹性调查分级标准定为:

    0级,无蕾,短缩茎未见伸长;

    1级,有蕾,短缩茎<1cm;

    3级,有蕾,短缩茎明显伸长,短缩茎长1~2cm;

    5级,抽薹,薹长2~5cm;

    7级,抽薹,薹长超过5cm;

    9级,开花,薹长超过5cm;

3.根据以上耐抽薹性调查分级结果,进行耐抽薹性评价鉴定,鉴定标准定为:

    耐抽薹性指数0~11.11,       为极耐抽薹,  代号为ET;

    耐抽薹性指数11.12~33.33,   为耐抽薹,    代号为TL;

    耐抽薹性指数33.34~55.55,   为中等耐抽薹,代号为M;

    耐抽薹性指数55.56~77.77,   为不耐抽薹,  代号为NT;

    耐抽薹性指数77.78~100.00,  为极不耐抽薹,代号为EN;

4.耐抽薹指数计算公式:

5.根据以上耐抽薹性分级调查结果和耐抽薹性分级评价结果,参照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标准品种进行耐抽薹性鉴定,耐抽薹性鉴定标准品种定为:

1)广州市地方品种“奶白菜”为极不耐抽薹标准品种,全部开花,薹长超过5cm;耐抽薹性指数为100.00;

2)以江苏省南京市地方品种“矮脚黄”为不耐抽薹标准品种,全部抽薹,少量开花,薹长超过5cm,耐抽薹性指数在55.56~77.77之间;

3)或以江苏省苏州市地方品种“苏州青”为不耐抽薹标准品种;全部抽薹,少量开花,薹长超过5cm,耐抽薹性指数在55.56~77.77之间;

4)以上海市地方品种“上海三月慢”为中等耐抽薹标准品种,大部分有蕾,短缩茎明显伸长,短缩茎长1~2cm,有少部分抽薹,薹长2~5cm,耐抽薹性指数在33.34~55.55之间;

5)以上海市地方品种“上海四月慢”为耐抽薹标准品种,大部分有蕾,短缩茎<1cm,极少数有蕾,短缩茎明显伸长,短缩茎长1~2cm,耐抽薹性指数在11.12~33.33之间;

6)以上海市地方品种“上海五月慢”为极耐抽薹标准品种,大部分无蕾,短缩茎未见伸长,极少数有蕾,短缩茎<1cm,耐抽薹性指数<11.11;

7)或以江苏省南通市地方品种“南通鸡冠菜”为极耐抽薹标准品种,大部分无蕾,短缩茎未见伸长,极少数有蕾,短缩茎<1cm,耐抽薹性指数<11.11;

6.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的利用,使得评价、鉴定、筛选春小白菜育种中间材料的工作具有了更强的操作性,减少了因个体主观性及经验的差异而导致的误差,提高了科学性及准确性,提高了春小白菜育种的客观性和效率。

7.一种春小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的利用,可以根据小白菜品种的耐抽薹性指数高低,设立以耐抽薹性为基本量度的春小白菜品种准入条件和标准,明确其是否可作为春小白菜品种使用及于春季不同时期采收期用的品种:

南京市小白菜地方品种有8个,分别为:

菊花心飘儿菜:株型直立,叶近圆形,叶色深绿,叶面中皱,叶柄白,全部抽薹,少量开花,薹长超过5cm,耐抽薹性指数在55.56~77.77之间,不能做春小白菜品种使用,生产上春、秋两季种植;

二白:株型直立,叶椭圆形,叶色浅绿,叶面平滑,叶柄白,全部抽薹,少量开花,薹长超过5cm,耐抽薹性指数在55.56~77.77之间,不能作春小白菜品种使用,生产上秋季种植;

乌白叶:株型半直立,叶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微皱,叶柄绿白,大部分有蕾,短缩茎明显伸长,短缩茎长1~2cm,有少部分抽薹,薹长2~5cm,耐抽薹性指数在33.34~55.55之间,为中等耐抽薹标准品种,可作春小白菜品种使用,作为3月中下旬采收的品种使用,生产上作秋冬及春小白菜种植;

四月白:株型直立,叶卵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微皱,叶柄白,大部分有蕾,短缩茎<1cm,极少数有蕾,短缩茎明显伸长,短缩茎长1~2cm,耐抽薹性指数在11.12~33.33之间,为耐抽薹标准品种,可作春小白菜品种使用,作为4月中旬采收的品种使用,生产上作秋冬及春小白菜种植;

亮白叶:株型直立,叶椭圆形,叶色绿,叶面平滑,叶柄绿白,大部分有蕾,短缩茎明显伸长,短缩茎长1~2cm,有少部分抽薹,薹长2~5cm,耐抽薹性指数在33.34~55.55之间,为中等耐抽薹标准品种,可作春小白菜品种使用,作为3月中旬采收的品种使用,生产上作秋冬及春小白菜种植;

飘儿菜:株型半直立,叶近圆形,叶色深绿,叶面中皱,叶柄白,全部抽薹,少量开花,薹长超过5cm,耐抽薹性指数在55.56~77.77之间,为不耐抽薹标准品种,不能作春小白菜品种使用,生产上作秋冬季种植;

矮脚黄:株型直立,叶椭圆形,叶色黄绿,叶面平滑,叶柄白,全部抽薹,少量开花,薹长超过5cm,耐抽薹性指数在55.56~77.77之间,不能作春小白菜品种使用,生产上春、秋两季种植;

高桩白:株型直立,叶卵圆形,叶色浅绿,叶面平滑,叶柄白,全部抽薹,少量开花,薹长超过5cm,耐抽薹性指数在55.56~77.77之间,不能作春小白菜品种使用,生产上秋季种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