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分配无线电资源的方法、无线电设备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分配无线电资源的方法、无线电设备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摘要

在分配无线电资源给一个系统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的一个方法中,这个系统中每个所说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要求不同的通信质量;包括实际通信质量差于要求通信质量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的第一组被回收,包括实际通信质量好于要求通信质量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的第二组被回收。然后,无线电资源分配给在所说第一组中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它们比所说的第二组的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有着较高的优先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3472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申请/专利号CN01141674.2

  • 发明设计人 北泽大介;佐藤嬉珍;梅田成视;

    申请日2001-10-08

  • 分类号H04B7/24;H04Q7/30;H04B7/00;H04L29/12;

  • 代理机构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马娅佳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4:15: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1-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B7/24 授权公告日:20040818 终止日期:20151008 申请日:200110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04-08-18

    授权

    授权

  • 2002-05-01

    公开

    公开

  • 2002-0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所属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是关于分配无线电资源的方法,其无线电设备和无线电通信系统;特别是一种关于无线电资源的分配方法,一个无线电设备和在其中把无线电资源分配给一个终端或一个通信连接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个普通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普通的语音媒体曾经是通信连接的核心;当改善无线电资源有效使用的控制已完成时,无线电通信系统被控制成保持所有终端通信质量是平等的。在普通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可以设想通信质量对所有终端是相等的。然而,现在用户要求下载各种各样的媒体,例如不仅声音媒体,而且非声音的数据通信、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等,所谓多媒体越来越多。在未来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提供这些多媒体服务越来越成为基本的要求。

为了提供使用户完全满意的这些多媒体服务,设想把每个终端或每个通信连接设置成具有不同值的通信质量。例如,要求一个传送声音的通信连接有尽可能短的通过延迟时间,甚至不管音调质量有某些降低。而另一方面,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连接需要数据误码少,而允许有较长的通过延迟时间。因此,当无线电通信系统提供多种多媒体服务时,以及在有效地使用无线电资源进行有效传输时的系统设计中要求有一种控制方法,来满足每个终端和通信连接处理不同媒体所需要的通信质量。

在普通的技术中,已经有各种设计用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控制多媒体服务。可是,对每个终端或者每个通信连接,通信质量是不同的,一个固定的控制无法满足每个终端或者每个连接对通信质量的要求。参照图1和图2,将对在普通技术中的这个问题进行描述。

图1示出在普通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单一地决定所有终端要求的通信质量参考值时,参考值与实际值间的关系。此时,假设一个终端只建立一种媒体的通信连接。

在普通的技术中,当无线电资源被分配给每个终端时,一个终端如果它的通信质量降低到低于所要求的通信质量,它就被优先处理;因此,无线电资源是按照通信质量低的程度进行分配的。在图1中,终端A、C和D分别地不满足参考值的要求,对于终端A、C和D,无线电资源被按通信质量低的程度进行分配,也就是按照A、C和D的次序。另一种选择为,代替设定通信质量要求的参考值把通信资源简单地按照通信质量低的程度进行分配;此时,无线电资源分配次序变成如同上述的按照终端D、C、A和B的次序分配。

上述诸种无线电资源分配处理可以用在每个终端要求相同的通信质量的场合,而不能用在每个终端要求有不同通信质量的场合。例如,在这些无线电资源分配处理中,尽管终端A比终端D对通信质量有更严格的要求,无线电资源也不能以较高于终端D的优先等级分配给终端A。因此,当每个终端要求的通信质量不同时,要求每个终端向无线通信系统作一个申请,无线电通信系统按照每个终端要求的通信质量(此后被称作:要求质量)来分配无线电资源。

图2示出,在每个终端单独地提出所需的通信质量要求的情况下,要求的质量和实际通信质量间的关系。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认为每个终端要求不同的通信质量。按照普通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资源是按照终端D、C、A和B的次序分配的,而终端A已满足要求质量,但其优先级高于终端B,后者没有满足要求质量。另外,当终端C与终端D比较时,终端C是更低于要求质量的;因此,终端C应该有高于终端D的优先级。然而,在普通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方式中,终端D优先等级高于终端C。

如上所述,在普通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方式中,简单地按照通信质量低的程度来分配无线电资源。在普通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方式中的另一种方法是把优先给予那样一些终端,其通信质量低于一个固定的或者唯一的参考值;然后在它们间按通信质量低的程度分配无线电资源。这两种普通无线电资源分配方式中的任一种都是只在所有终端或所有通信连接要求同样的通信质量情况下是有效的。而在多媒体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每一个终端或者每一个通信连接要求不同的通信质量。因此,当无线电资源是按照普通无线电资源分配方式的次序分配时,在没有足够的无线电资源情况下,不满足所要求质量的终端或通信连接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来分配无线电资源,一个无线通信设备和一个无线电通信系统,以消除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的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分配无线电资源的方法,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使在系统中满足各自要求质量的终端或通信连接的数目增加。

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用一种方法来达到,这种方法把无线电资源分配给有不同通信质量要求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找出第一组,它包含实际通信质量被降低到差于要求的通信质量的无线电终或者通信连接;和第二组,它包含实际通信质量好于所要求通信质量的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b)分配无线电资源给在第一组中的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分配中其优先级高于在第二组中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代替普通的无线电资源分配只根据实际通信质量而不考虑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的通信质量要求这样的分配方式;在这种分配方式中,无线电资源被分配给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其通信质量低于要求质量时,它们具有较实际通信质量好于要求质量的无线终端和通信连接要高的优先级。因此,有可能改善较高优先级的无线终端或通信连接的实际通信质量。通信资源可以是在时分多址方法中的时隙、频分多址方法中的频带、码分多址方法中的扩散码,或者无线电基站或无线电终端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用一个无线电通信设备来达到,它分配无线电资源给具有不同通信质量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这个无线电设备包括:第一回收部分,它找出第一组:包括着实际通信质量被降低到差于要求通信质量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和找出第二组:包括着实际通信质量好于要求的通信质量的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第一分配部分,它分配无线电资源给在第一组中的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分配中其优先级高于第二组的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这个适于上述方法的分配无线电资源给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是可能的。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由一个无线电通信系统来达到,此无线电通信系统对无线电通信分配无线电资源;它包括一个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多个无线电终端,其中每个无线电终端包括一个请求部分,它为每个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向无线电通信系统要求不同的通信质量;而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第一回收部分,它找出第一组:包含着实际通信质量差于要求通信质量的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和找出第二组:它包含着实际通信质量好于所要求通信质量的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和第一分配部分,它分配无线电资源给在第一组中的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分配中其优先级高于第二组的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适于上述方法的分配无线电资源给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的这个无线电通信系统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性和优点从下面的详细叙述和附图中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在普通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单一地决定一个参考值作为所有终端要求的通信质量时,实际值与参考值的关系图;

图2是在每个终端单独地要求需要的通信质量时,要求的通信质量与实际的通信质量的关系图;

图3是一个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配置图,此系统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和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基站方框图;

图5是基于每个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的要求质量,解释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解释第一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其分配是按照实际通信质量低的程度的次序;

图7是解释第二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它分配资源给不满足所要求质量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按照要求质量和实际通信质量之差的下降次序;

图8是解释第三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它分配资源给已满足所要求质量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按照要求质量和实际通信质量之差的上升次序;

图9是解释第四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它分配资源给不满足所要求质量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按照实际通信质量对要求通信质量变差程度的下降次序;

图10是解释第五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它分配资源给已满足所要求质量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按照实际通信质量对要求质量良好程度的上升次序;

图11是解释第六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它分配资源在有质量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与没有质量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是由相同的基站管理的情况下;

图12是在要求质量是允许延迟时间情况下,表示每个无线电终端的允许延迟时间和实际延迟时间的图表;

图13是对图12中区别满足要求质量和不满足要求质量状态的无线电终端的图表;

图14是在要求质量是通过量的情况下,表示每个无线电终端要求通过量和实际通过量的图表;

图15是对图14中区别满足要求质量和不满足要求质量状态的无线电终端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看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以叙述。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配置图,它采用本无线电资源配置方法和无线电通信设备。

在图3,一个无线电基站1,管理多个无线电终端10、20、30和40。所有这些无线电终端10、20、30和40与同一个无线电基站1通信,而这个无线电基站1,分配无线电资源给在无线电基站1和无线终端10到40间的每个无线电终端或者每个通信连接;这个无线电资源是,例如在时分多址方法中的时隙、频分多址方法中的频带、码分多址方法中的扩散码,无线电基站1或无线电终端10到40的发射功率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

在图3中,例如,无线电终端10从无线电基站1接收图像数据,无线电终端20发射从摄像机得到的照片数据。也可以是终端30由个人计算机发送数据,终端40是与远方的一个无线电终端进行话音通信。当无线电通信系统是一个这样的用于多媒体通信的系统时,每个无线电终端10到40或者无线电连接要求不同的通信质量(要求质量)。

此外,无线电基站1包含缓冲器11、21、31和41,用于连接到无线电基站1的无线电终端10到40。缓冲器11存贮发射到无线电终端10的分组。同样,缓冲器21到41分别存贮发送到无线电终端20到40的分组。另一方面,从10到40,每个无线电终端分别提供缓冲器12、22、32和42存放发送到无线电基站1的分组。

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采用的无线电设备的基站方框图。在这种情况下,对无线电终端10到40的每一个或每个无线电连接所要求质量可以是允许的时延、传输速率、通过量或类似的其他东西。为了决定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无线电基站1执行一个通信质量测量部分106,从而测量无线电终端10到40中每个终端或者每个通信连接在那时的通信质量,基于从接收器102或者发送器104送出的信息。

在通信质量被测量之后,无线电基站1执行资源分配优先次序部分108,从而用一种将要叙述的方法决定资源的分配的优先次序;这个方法是基于被测量的通信质量和无线电终端10到40每个终端或通信连接报告来的要求质量。其后,资源分配部分110分配无线电资源给无线电终端10到40中的每一个或者通信连接;这个分配是基于由资源分配优先次序部分108所决定的优先次序;然后数据被接收和发送。

图5是解释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此过程基于无线电终端10到40中的每一个或者每个无线电连接的被要求质量。资源分配优先次序部分108决定所有无线电终端10到40或者所有无线电连接,其实际通信质量是否满足所要求的质量。

在此决定过程之后,资源优先次序部分108决定优先次序,它试图在无线电资源分配中,给予不满足各自要求质量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的优先级高于满足各自要求质量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首先,进行较高优先级的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给不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分配资源(步骤302)。其次,判断无线电资源是否有多余(步骤303)。当无线电资源有多余时,进行对不满足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的资源分配过程(步骤304)。

如上所述,因为资源分配考虑的是被要求的质量,无线电资源是分配给那些不满足要求因而具有较高优先级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甚至于其实际质量好于那些已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者已满足要求的通信连接,也是如此。

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用于决定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优先等级,它们用在不被满足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中(图5中步骤302)和用在被满足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中(图5中步骤304)。现在,对这些方法作详细的叙述,参看从图6到图10的流程图。

图6是解释第一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它按照实际通信质量的低的次序工作。首先,资源分配优先次序部分108,按照实际通信质量低的次序,对不满足各自要求质量的所有无线电终端和所有通信连接进行排序(步骤401)。一个排序的次序变成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

当无线电资源分配优先次序决定后,资源分配部分110决定是否有剩余的无线电资源(步骤402)。当无线电资源有剩余时,此剩余无线电资源被分配给不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步骤403)。另一方面,当没有剩余无线电资源时,第二种无线电资源的分配过程就此结束。

这个决定是否有剩余无线电资源(步骤402)和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步骤403)的决定过程被重复,直到或者无线资源分配给不满足各自要求质量的所有无线电终端或所有通信连接;或者再没有无线电资源可分配了。因此,按照实际通信质量低的次序分配无线电资源,有可能大大地改善具有较高优先级的降低了的通信质量。

在图6中,描述了分配无线电资源给不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同样,无线电资源也可以分配给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

图7解释第二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它按照所要求质量和实际质量之差的下降次序把无线电资源分配给不满足要求的终端和通信连接。首先,资源分配优先次序部分108,按照所要求质量减去实际通信质量后的值的下降次序(从大到小)对所有的不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进行排序(步骤501)。此排序次序变成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

当无线电资源分配次序决定后,资源分配部分110决定无线电资源是否有剩余(步骤502)。当无线电资源有剩余时,剩余的无线电资源就分配给不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步骤503)。另一方面,当无线电资源没有剩余时,第二次的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就结束。因此,按照所要求质量减去实际通信质量后的值作下降次序来分配无线电资源,有可能大大改善具有较高优先级的降低了的通信质量。

例如,假设通信质量用传输中的延迟时间来表示,并且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的被要求质量是用允许延迟时间来表示。假设无线电终端A有允许延迟时间1和实际延迟时间3;而无线电终端B有允许延迟时间3和实际延迟时间4。根据此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因为无线终端A的实际延迟时间与允许延迟时间之差大于无线电终端B,无线电资源以较高的优先级分配给无线电终端A,甚至无线电终端A的实际延迟时间长于无线电终端B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图8是解释第三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它按照所要求质量与实际通信质量之差的上升次序来分配无线电资源给已经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首先,资源分配优先次序部分108,对所有已经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排序,按照从所要求质量减去实际通信质量后的值的上升次序(从较小到较大)排序(步骤601)。被排序的次序变成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当无线电资源分配优先次序决定后,资源分配部分110决定是否有剩余的无线电资源(步骤602)。当无线电资源有剩余时,剩余部分就被分配给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步骤603)。另一方面,当无线电资源没有剩余时,第三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就此结束。

在满足相对要求质量的已满足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当要求质量和实际通信质量之差较小时,实际通信质量具有高的概率变成小于所要求的质量。据此,用要求质量与实际通信质量之差的上升次序(从较小到较大)来分配无线电资源,有可能减少变成小于要求质量的概率。

图9是解释第四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它按照实际通信质量对要求质量降低程度的下降次序来分配无线电资源给不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首先,资源分配优先次序部分108,按照从要求质量减去实际通信质量再除以要求质量后的值的下降次序(从较大到较小)进行排序(步骤701)。此排序次序变成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

当无线电资源分配次序决定后,资源分配部分110决定是否有剩余的无线电资源(步骤702)。当有剩余的无线电资源时,这个剩余的资源就分配给不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步骤703)。当没有剩余的无线电资源时,第四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就此结束。据此,无线电资源的分配是按照从要求质量减去实际通信质量再除以被要求质量后的值的下降次序进行分配的。

例如,假设无线电终端A有允许延迟时间1和实际延迟时间2,而无线电终端B有允许延迟时间1000和实际延迟时间1020。根据图9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要求质量(允许延迟时间)和实际延迟时间(实际通信质量)之差对终端A和B,分别是1和20(秒),而对要求质量的比例,对终端A和B是100%和2%。因此,无线电资源按照终端A有较高优先级进行分配。

另一方面,图10是解释第五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它按照实际通信质量对所要求质量的良好程度的上升次序对已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进行资源分配。在此情况下,资源分配优先次序部分108按照所要求质量减去实际通信质量,再除以要求质量后的值的上升次序(从较小到较大)进行排序(步骤801)此排序次序变成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当无线电资源分配优先次序决定后,资源分配部分110决定是否还有剩余资源(步骤802)。当有剩余资源时,剩余资源就分配给已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步骤803)。当无线电资源没有剩余时,第五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结束。

在那些满足各自的要求质量的已满足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中,当实际通信质量对于所要求质量的良好程度是低时,这个实际通信质量变成低于所要求质量的概率就较高。据此,用要求质量和实际通信质量之差的上升次序(从较低到较高),就可能减少此通信质量变得低于要求质量的概率。

无论如何,在一个无线电基站1管理多个无线电终端10到40的情况下,所有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没有独自的质量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也可以有某些无线电终端,它们没有独自的质量要求(此后称为“无质量要求无线电终端”)。在此情况下,第六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按照示于图11中的流程图进行解释。

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资源分配给有独立质量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此后称为“有质量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步骤901)。下一步决定是否有剩余资源(步骤902)。当有剩余资源时,此资源分配给无质量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这就是在图5到图1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任何一个,都只是对有质量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进行的。当没有剩余的无线电资源时,第六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结束。

示于图5到图1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当无线电资源充分地分配到所有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时,或者当全部可用资源已分配给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时过程就此结束。

在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中,如以上所述,要求质量是允许延迟时间、传输率、通过量或类似的东西。现在详述对所要求质量是允许延迟时间和通过量的两种情况。

在被要求质量是允许延迟时间时,实际的延迟时间用发送边的缓冲器来测量。在本实施例中,无线电链路对话的传送延迟时间将作为延迟时间的主要例子。更大的延迟时间对应于通信质量更多地降低。相应于图5中,当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实际延迟时间大于允许的延迟时间时,这个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没有满足所要求的质量,因此,在图6中,无线电资源按照实际延迟时间的下降次序作为优先级分配给这些无线电终端或连接。在图7到图10中,允许延迟时间和实际延迟时间的差的绝对值可以作为被要求质量与实际通信质量的差。

这就是,当D>Dth时,所要求的质量没有被满足,此处Dth指可允许的时间延迟,D指在所观察的区间T中平均的实际时间延迟。

在图6的第一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中,无线电资源是按照实际延迟时间D的下降次序进行分配的。在图7的第二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中,无线电资源是按照绝对值|D-Dth|的下降次序来分配的。在图9的第四种无线电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无线电资源是按照值|D-Dth|/Dth的下降次序进行分配的。另一方面,当D<Dth时,所要求的质量得到满足。在图6第一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中,无线电资源是按照实际延迟时间的下降次序进行分配的。在图8的第三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中,无线电资源是按照绝对值|D-Dth|的上升次序进行分配的。在图10的第五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中,无线电资源是按照值|D-Dth|/Dth的上升次序进行分配的。

另一种情况,当所要求的质量是通过量时,需要计算接收方正确地收到的信息数量,从而计算实际的通过量。现在描述一个用计算公式表示的通过量计算方法。在下面的计算公式中,一个观察通过量的时间T(秒),在观察对话期间T正确地被接收的信息量Ic,由某个无线电资源或通信连接要求的通过量Sth(比特/秒)和在观察期间T的实际通过量S(比特/秒)。

首先,当某个无线电终端在观察期间T(秒)发送信息为I,由通信连接的某个无线电终端要求的通过量为Sth,则满足下面的计算公式:

                    Sth=I/T

这是某个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要求的,在观察期间T作为通过量的平均信息发送速率。另一方面,实际的通过量满足下面的计算公式:

                    S=Ic/T

在实际中,实际的通过量是以在单位时间里或观察期间T正确地被接收的分组的数量。更低的通过量,相当于更差的通信质量。相应地,在图5中,当实际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低于所要求的通过量时,这个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没有满足所要求的质量。在图6中,无线电资源的分配按照实际通过量的上升次序进行。在图7到图10中,所要求的通过量和实际通过量之差的绝对值可用作被要求质量与实际通信质量之差。

这就是,当S<Sth时,被要求质量没有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在图7的第二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无线电资源按照绝对值|Sth-S|的下降次序进行分配。在图9中的第四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中,无线电资源被按照值|Sth-S|/Sth的下降次序进行。另一方面,当S<Sth时,所要求的质量得到满足。在图6的第一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中,无线电资源是按照实际通过量S的上升次序进行的。在图8的第三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中,无线电资源是按照绝对值|Sth-S|的上升次序分配的。在图10的第五种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中,无线电资源是按照值|Sth-S|/Sth的上升次序分配的。

在所要求的质量是允许延迟时间或通过量时,对无线电资源分配优先次序的决定过程,现将加以详述。

在图12中,对所要求质量是允许延迟时间的情况,无线电终端A到H的允许延迟时间Dth和实际延迟时间D示于图中。实际延迟时间D和允许延迟时间Dth间之差的绝对值|D-Dth|和和其比例|D-Dth|/Dth也示于图中。

参看图12,在无线电终端B、C、D和G(图13无阴影的行)中D>Dth,因此,各自的要求质量没有被满足。相应地,应用图5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无线电资源以无线电终端B、C、D和G比无线电终端A、E、F和H有较高优先级地进行分配。在图6中应用第一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对没有满足相对要求质量的不满足要求无线电终端B、C、D和G,按照其延迟时间D的下降次序进行无线电资源分配,这就是按照无线电终端C、B、G和D的次序。另一种情况是,使用在图7中的第二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对不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B、C、D和G,按照实际延迟时间D和允许延迟时间Dth之差的绝对值|D-Dth|的下降次序进行无线电资源分配,这就是按照无线电终端B、C、G和D的次序。当使用图9的第四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对不满足无线电终端B、C、D和G,按照比例|D-Dth|/Dth的下降次序进行无线电资源分配,也就是按照实际延迟时间D和允许延迟时间Dth之差的绝对值对允许延迟时间Dth的比例进行分配;这就是按照终端D、B、G和C的次序。

当无线电资源分配给不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B、C、D和G时,无线电资源也分配给其他的无线电终端,这就是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A、E、F和H;它们满足各自的要求质量(图13中带阴影的行)。当使用图6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时,对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按照实际延迟时间D的下降次序进行无线电资源分配,即按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次序F、A、H和E。同样,当使用图8中的第三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无线电资源是按照实际延迟时间D和允许延迟时间Dth之差的绝对值的上升次序进行分配的,即按照无线电终端次序H、E、A和F。另一种情况,当使用图10中的第五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时,无线电资源按照比例|D-Dth|/Dth的上升次序进行分配,其中|D-Dth|是实际延迟时间D和允许延迟时间Dth之差的绝对值;即无线电终端次序是H、E、A和F。

因此,当图6中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是用于所有无线电终端从A到H,无线电资源的分配按照无线电终端次序C、B、G、D、F、A、H和E。当使用图7和图8中的第二种和第三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时,无线电资源的分配按照无线电终端次序B、C、G、D、H、E、A和F。当使用图9和图1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时,资源的分配是按照无线电终端的次序D、B、G、C、H、E、A和F。因此,优先次序是基于优先判据而改变的。在图12中,例如无线电终端C被认为可用于数据通信,因此延迟时间的要求是比较自由的。另一方面,延迟时间对无线电终端D要求是严格的。当考虑延迟时间时,宁愿分配无线电资源给D,它比C有更严格的延迟时间要求,并且有较高的优先级。因此,更希望不仅考虑实际延迟时间,而且要考虑实际通信质量和所要求质量间差别的程度。

在图14中示出,当要求质量是通过量时,对无线电终端A到H要求通过量Sth和实际通过量S。在图14中也示出,要求通过量Sth和实际通过量S之差的绝对值|Sth-S|,以及要求通过量Sth和实际通过量S之差绝对值与要求通过量Sth的比例|Sth-S|/Sth。

参看图14,通过量状态在无线电终端A、B、C、F和H(在图15中无阴影的行)表示S<Sth。相应的,使用图5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资源的分配是按无线电终端A、B、C、F和H比无线电终端D、E和G有较高的优先级来进行的。当使用图6的第一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对不满足相对要求质量的无线电终端A、B、C、F和H进行资源分配时,无线电资源是按照实际通过量S的上升次序(即按次序H、C、A、B和F)进行的。当用图7中的第二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无线电资源的分配是按照要求通过量Sth和实际通过量S之差绝对值的下降次序(即按照无线电终端F、B、A、H和C的次序)进行的。当使用图9中的第四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无线电资源是按照比例|Sth-S|/Sth的下降次序进行分配的;这个比例是要求通过量Sth和实际通过量S之差绝对值与要求通过量Sth的比例;这样终端的次序是H、B、F、A和C。

当无线电资源分配给不满足要求无线电终端A、B、C、F和H时,无线电资源也分配给其他终端,即满足各自要求质量的无线电终端D、E和G(图5中有阴影的行)。当使用图6中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给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D、E和G分配资源时,是按照实际通过量S的上升次序,即按照满足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次序D、E和G。同样,当使用图8第三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时,无线电资源是按照要求通过量Sth和实际通过量S之差绝对值的上升次序进行的,这就是按照无线电终端E、D和G的次序。再者,当使用图10中的第五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无线电资源的分配是按照比例|Sth-S|/Sth的上升次序进行的;绝对值|Sth-S|是要求通过量Sth和实际通过量S之差的绝对值;这样,无线电终端的次序是G、E、和D。

因此,当使用图6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对所有无线电终端A到H进行资源分配时,无线电资源是按照无线电终端H、C、A、B、F、D、E和G的次序分配的。当使用在图7和图8的第二种和第三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时,无线电资源是按照无线电终端F、B、A、H、C、E、D和G的次序进行分配的。当使用在图9和图10的第四种和第五种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时,无线电资源是按照无线电终端H、B、F、A、C、G、E和D的次序进行分配的。相应的,类似于要求质量是允许延迟时间的情况,优先次序的改变是基于优先判据。

在任何一个上述的用于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决定过程中,是对单个的帧或数个帧为一个单元进行处理。人们设想越短的处理周期,有越好的系统特性。这样,优先次序决定过程变成是复杂的。一个优化的处理周期,可以在系统设计阶段加以决定。必须注意,对一帧要求的时间是需要的,如此,信号来自无线电基站管理的所有无线电终端能到达这个无线电基站。因此,至少要求一个帧的时间周期。

在普通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因为通信质量是几乎平等地提供给每个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只考虑在无线电终端间或通信连接间公平分配。然而,在图3所示的多媒体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为了提供一个服务,对每个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要求满足不同的质量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严格地要求通信质量,而有些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较不严格地(比较自由地)要求通信质量。在这样的系统,如上述的实施例,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取决于每个无线电终端和通信连接的质量要求。因此,有可能增加满足相对质量要求的无线电终端或通信连接的数目。

本发明不限于具体的被公开的实施例,其变更和修正、其他的变更和修正也可以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是基于日本优先权申请(Japanese Priority Application)2000-302637号,它在2000年10月2日归档。其整个内容在参考文献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