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组成或者由下列原料的水和/或醇提取物作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黄芪15—50重量份、丹参15—100重量份、当归10—50重量份、红花20—45重量份、川芎10—15重量份、香附10—50重量份、香附10—50重量份、赤芍20—40重量份、柴胡20—40重量份、陈皮20—35重量份、鸡血藤40—80重量份。该中药复方中可加入水红花子和/或山萸肉,其加入量分别为1—30重量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2683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0-10-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申请/专利号CN99103265.9

  • 发明设计人 王宝恩;

    申请日1999-03-29

  • 分类号A61K35/78;

  • 代理机构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汪惠民

  • 地址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9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42: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23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A61K35/78 授权公告日:20020501 申请日:199903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5-1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5/78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20409 申请日:199903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2-05-01

    授权

    授权

  • 2001-02-14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2000-10-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逆转因肝炎所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中药复方药剂及其制备的工艺方法。

肝纤维化是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共同途径。它是经细胞外间质(ECM)沉积增多和/或ECM降解减少的结果。国外许多学者致力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治疗的研究,但是迄今仍无满意药物发现。通常认为肝纤维化可以逆转,而人的肝硬化不可逆转。因此,传统中医学(TCM)是否能治疗这一疑难疾病倍受关注。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96681A号、CN1147398A号、CN1192369A号等)报导了利用中成药治疗肝硬化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经本发明人临床实验证明使用目前的中成药阻断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化的疗效不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病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逆转,即可用于临床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中药复方及制备这种复方药剂的方法。

根据TCM理论,治疗方剂应建立在中医的辩证基础上。大多数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辩证诊断证型为肝郁脾虚证及瘀血阻络症,相应的治则应为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舒肝健脾。本发明遵循这一治则,基于长期治疗经验提供一种中药复方,经大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人的肝炎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是可以减轻和逆转的,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按下述重量份比,并按常规中成药剂的制备方法制成药剂,或者由下列原料的水和/或醇提取物作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

黄芪15-50、丹参15-100、当归10-50、鸡血藤20-100、红花10-50、川芎10-50、香附10-50、赤芍10-50、柴胡10-50、陈皮10-50。

在上述中药复方中较佳的原料重量份比为:

黄芪20-45、丹参40-80、当归20-45、鸡血藤40-80、红花20-45、川芎20-45、香附20-45、赤芍20-40、柴胡20-40、陈皮20-35。

在上述中药复方中可以再加入1味或2味辅药,水红花子和山萸肉,组成由12味中药构成的复方药剂。水红药子和山萸肉的加入重量份分别为1-30份。

本发明的上述两种中药复方按常规中成药剂或者用水和/或醇进行提取得到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可制成各种不同的剂型,例如,可将其制成颗粒冲剂、汤剂、胶囊剂、片剂或注射用针剂等,并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赋形剂。但是为提高药效本发明的中药复方药剂最好采用下述制备方法。

(a)称取下列中药材作原料:

黄芪15-50重量份、丹参15-100重量份、当归10-50重量份、红花20-45重量份、川芎10-15重量份、香附10-50重量份、香附10-50重量份、赤芍20-40重量份、柴胡20-40重量份、陈皮20-35重量份、鸡血藤40-80重量份;

(b)用醇或水对红花、当归、香附、丹参和鸡血藤回流提取,得到黄色挥发油提取液作为活性成分I;

(c)将步骤(b)中的残渣与赤勺、黄芪、柴胡、川芎、陈皮用水在100℃提取1-3小时两次,合并所得到的水提液作为活性成份II;

(d)直接把活性成份I和II混合并加入附加剂,制成各种剂型;或

(e)向活性成分II中加入附加剂再将其与活性成分I混合,制成各种的剂型。

其中在步骤(c)所述的原料中还可以加入水红花子1-30重量份,制得活性成分II。

另外,上述制备中还可以包括下列步骤:(f)将1-30重量份的山萸肉干燥,研成细粉;在步骤(d)中将活性成分I和II以及步骤(f)中的药粉混合并加入附加剂,制成各种剂型或向活性成分II中加入附加剂并将步骤(f)中的药粉混合,再与活性成分II中加入附加剂并将步骤(f)中的药粉混合,再与活性成分I混合,制成各种的剂型。

在本发明中药复方药剂的制备方法中,用醇提取时可采用乙醇、异丙醇、丙醇或丁醇等常用醇类,但其中最好使用乙醇,且乙醇提取步骤中是使用浓度为50-95%的乙醇,浸泡红花、丹参、当归、香附和鸡血藤,使中药中的挥发油成分溶解到乙醇中。浸泡在室温下用相当于中药体积10-20倍的乙醇浸泡上述中药1-10天。分离浸泡液中乙醇得到含挥发油提取物30-50重量%的乙醇挥发油溶液。

乙醇提取也可通过回流乙醇溶液进行,在回流装置中加入上述中药材和乙醇溶液(最好是用乙醇浸泡中药材后一起加入回流装置),加热回流1-4小时,即可得到浓度较高的挥发油提取物(浓度50-70重量%)。

下面通过实施例及在临床中利用本发明的中药复方治疗肝硬化疾病的病例对本发明给予进一步详细结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药复方冲剂的制备

按处方称取中药:黄芪127g,丹参、鸡血藤各261g,赤芍103g,当归、川芎、红花、香附、陈皮、柴胡各87g,水红花子、山萸肉各65g。

用70%的食用酒精12kg浸泡红花、当归、香附、丹参和鸡血藤一日后,将酒精和中药一起放入回流装置内,加热回流2.5小时,得到黄色乙醇挥发油提取液85g(挥发油含量为60%)。回流抽提后滤去酒精,将中药材与赤芍、黄芪、柴胡、川芎、陈皮和水红花子一起加入煎药釜内加17kg水煎煮3小时,滤出煎液再加15kg水进行第二次煎煮2小时,滤去中药材得第二次煎液,中药材滤渣用挤压机以10kg/cm2压力进行挤压得到挤压液与二次煎液合并。加入糊精100g混合均匀,用喷雾造粒法直接将煎液制成颗粒状微粉。

将山萸肉在90℃下焙干,粉碎成微粉,并与上述颗粒状微粉混合均匀后,将乙醇挥发油提取物均匀地喷洒在微粉中,制得1000g深棕色的12味中药复方冲剂(以下称冲剂A)。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药复方汤剂的制备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但处方中不加水红花子和山萸肉,同时在制备中不加糊精,得到挤压液与二次煎液合并后,浓缩到约1000g加入乙醇挥发油提取液,即制成深棕色10味中药复方汤剂(以下称汤剂a)。

实施例3  中药复方冲剂B-D的制备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但处方中丹参取70g,黄芪取180g,红花取150g,陈皮、柴胡各取35g,当归、川芎各取130g其它与实施例同1制备1000g中药复方冲剂(以下称冲剂B)。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但处方中鸡血藤取80g,丹参取201g,红花取200g,香附取45g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1000g中药复方冲剂(以下称冲剂C)。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但处方中黄芪、川芎各取45g,丹参取201g,鸡血藤取201g,红花取100g,香附、陈皮、柴胡各取120g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1000g中药复方冲剂(以下称冲剂D)。

实施例4  中药复方汤剂b、c、丸剂d的制备

按实施例2所述的处方配比,但按常规中药汤剂的煎制方法制汤剂,共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10kg煎煮4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加水5kg,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到1000g(以下称汤剂b)。

按实施例2所述的处方配比,但用无水乙醇(乙醇浓度为95%)浸泡原料。乙醇用量以使完全浸渍原料为宜,浸泡48小时后分离原料得到乙醇提取液。蒸馏分离提取液中乙醇得到约200ml提取液再加入水到1000ml制得汤剂C。

按实施例1所述的处方配比,但按常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制丸剂1000粒,每粒含生药约1.2-1.4g,以下称丸剂d。

实施例5  中药复方药剂的鉴别

取实施1-4所制备的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冲剂和汤剂各5g按下述方法分别进行鉴别试验。取药剂5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加中性氧化铝适量,在水浴上拌匀,干燥,装在一预先装填好的中性氧化铝小柱(100-200目,2g,内径10-15mm)上,以醋酸乙酯一甲醇(1∶1)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C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醋酸乙酯(8∶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经卫生学检查,应符合(86)部颁《药品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药剂具有舒肝健脾、凉血解郁、活血化瘀、益气养血之功能,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等症。中药复方中所采用药物均系药典药物,所有药物均无毒。经多年大量临床应用治疗过程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对治愈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均取得良好效果。下面通过临床应用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应用例1

利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复方冲剂,对治疗组用法与用量为用开水冲服,一次18g,一日3次,连用6个月。作为对照组服用商品药物乙肝宁冲剂,用法与用量同治疗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列于表1。

                            表1分组        例数  平均病程  平均病程        慢性乙型肝炎         早期    ALT HBsAg(+)HBeAg(+)

                (年)      (年)      轻      中      重       肝硬化   升高治疗组      85      32.62      5.6      31      27      11        16        61        85        59对照组      22      33.54      5.3      15      4       1         2         15        22        14

对上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7例(治疗组85例,对照组22例),系统观察了每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证状、体征、肝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的肝活检病理组织学的变化。

其中:1.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为78%,而对照组为37%。患者血清ALT复常率的变化:治疗组为82%,而对照组分11%。因此,利用本发明中药复方冲剂治疗,可显著缓解慢性肝病患者临床证状,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

2.关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变化由图1-图4示出。

由图1-图4所示,血清透明质酸、血清IV型胶原,血清III型胶原及血清层连蛋白等四项纤维化指标,治疗组的患者均显著下降,表明肝纤维化活动性及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3.对于治疗前后肝活检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特点:

(1).炎症(桥接坏死,碎屑坏死)减轻或消失;

(2).纤维沉积及间隔减轻或消失;

(3).肝细胞再生;

(4).S3及S4均可明显逆转。

经临床试验证明,服用本发明中药冲剂治疗6个月,各期纤维化患者均可出现明显逆转,其中S1逆转率16%,S2逆转率78%,S3(肝硬化前期)82%,S4(即早期肝硬化)逆转率为75%。

应用例2

利用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复方汤剂对治疗组进行临床试验,对照组使用乙肝宁冲剂,用法与用量同应用例1。

对62例慢性乙肝包括早期肝硬化,经过半年中药复方汤剂及对照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肝穿组织学改变,证明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对乙肝肝内炎证的减退及纤维化的逆转有明显疗效。具体表现为:

治疗组(40例)

1.汇管区内炎症及汇管区周围碎屑坏死(PN)明显减轻或消失(T细胞明显减少)(图8);小叶内桥接坏死多消失(图6);肝细胞再生修复良好。

2.汇管区周围纤维化可完全消失(图7);扩大的汇管区缩小(图5);小叶内大范围纤维沉积可消失或仅留细纤维隔(图6);小叶结构紊乱可完全恢复(图7、9)。

3.早期肝硬化:纤维化范围明显缩小,肝细胞再生良好,或形成较大结节(图11)或相连成大片,结节结构消失(图10);肝组织中仅见细纤维隔。

4.已形成的肝硬化间隔明显变狭,纤维间隔中的弹力纤维及I、III型胶原明显减少(图12)。

5.免疫组化显示,治疗后活化Kupffer细胞及活化星状细胞明显减少。电镜下窦周毛细血管化显著恢复,肝细胞线粒体丰富,粗面内质网发达,微绒毛增多。

对照组(22例)

各级、期病变包括早期肝硬化,治疗6个月后纤维化程度多不变或有加重,有的虽有一定程度的炎症消退但较治疗组为弱(未图示)。

对上述62例治疗的统计结果为:

1.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S1,S2,S3期纤维化患者服用中药复方汤剂治疗半年,治疗前后两次肝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表明,肝纤维化指数由治疗前的10.0±8.64下降至治疗后的2.58±2.07(P<0.01),炎症指数由治疗前的18.25±7.40下降至治疗后的8.50±2.70(P<0.01),而乙肝宁对照组(8例)治疗前后肝穿病理无变化,证明中药可使人类肝纤维化,包括肝肝硬化发生逆转。

2.以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及早期肝硬化28例(包括S1,S2,S3期),另设乙肝宁对照组14例,疗程半年。治疗半年后,治疗组症状好转62.96%,对照组34.48%;ALT复常治疗组90.91%,对照组20%。纤维化血清指标透明质酸、IV型胶原、PIIIP和层连蛋白(Ln)于中药复汤剂治疗后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前后肝穿病理检查表明,肝脏炎症评分由治疗前的9.13±4.62下降至治疗后的5.45±2.73(P<0.05),纤维评分由治疗前的8.89±6.69下降至治疗后的5.80±1.62(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本组患者病理组织学研究表明,肝脏炎症坏死因中药复方汤剂治疗而明显吸收,纤维间隔消失或明显变细。

应用例3

按应用例1的方法进行中药复方治疗效果临床试验。增设3组治疗组每组12例。分另服用实施例3所制的冲剂B、冲剂C和冲剂D,经6个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列于表2。为了比较表2也列出服用冲剂A及乙肝宁冲剂的结果。

                                 表2

  治疗组1   治疗组2   治疗组3   治疗组4   对照组    服用药剂临床症状改善(%)  冲剂A     冲剂B     冲剂C     冲剂D     乙肝宁  78        56        62        61        22
应用例4

按应用例2的方法进行中药复方治疗效果临床度验。增设2组治疗组每组15例。分别服用实施例4所制的汤剂b、丸剂c(服用丸剂每次一丸,一日三次),经6个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列于表3。为了比较表3中也列出服务汤剂a及乙肝宁冲剂的结果。

                            表3

  治疗组1    治疗组2    治疗组3    对照组    服用药剂  临床症状改善(%)  汤剂a      汤剂b      汤剂c      丸剂d    乙肝宁  62.96      50.14      46.29      67.10    34.48

由上述实施例及应用例结果可以看到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对治疗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具有较显著的疗效。特别是采用本发明的药剂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药剂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肝纤维血清指标中血清透明质酸的变化情况。

图2为肝纤维血清指标中血清IV型胶原的变化情况。

图3为肝纤维血清指标中血清PIIIP的变化情况。

图4为肝纤维血清指标中血清层连蛋白的变化情况。

图5为病理组织照片,其中A为治疗前情况,B为为治疗后情况。由图中可见,治前汇管区胶原增多,有间隔形成,而治后汇管区周围反见少数细胞。

图6为病理组织照片,其中A为治疗前情况,B为治疗后情况。由图中可见,治前多数桥接坏死,而治后汇管区及小叶内炎症轻,仅见少数纤维隔。

图7为病理组织照片,其中A为治疗前情况,B为治疗后情况。由图中可见,治前汇管区及小叶内多数桥接纤维化,而治后汇管区周围仅可见轻度量芒状纤维状。

图8为病理组织照片,其中A为治疗前情况,B为治疗后情况。由图中可见,治前碎屑坏死,小叶内肝细胞坏死,而治后小叶边界整齐,肝细胞再生,时见双核。

图9为病理组织照片,其中A为治疗前情况,B为治疗后情况。由图中可见,治前纤维间隔中大量I型胶原沉积,而治后汇管区周围见少量I型胶原纤维。

图10为病理组织照片,其中A为治疗前情况,B为治疗后情况。由图中可见,治前结节为纤维分隔,而治后纤维隔内血管穿行(个)肝窦网纤基本正常。

图11为病理组织照片,其中A为治疗前情况,B为治疗后情况。由图中可见,治前见间隔内大量I、III型胶原,而治后胶原沉积见于扩大的汇管管区及其间隔。

图12为病理组织照片,其中A为治疗前情况,B为治疗后情况。由图中可见,治前间隔宽,含较多弹力纤维及胶原,而治后间隔窄,含少量弹力纤维及胶原。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