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液力升降台,特别是用作摩托车升降台

液力升降台,特别是用作摩托车升降台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力升降台,特别用作摩托车升降台,该升降台设有一平行四边形机架,其中支撑在底架上的液压缸铰接在两平行的升降臂之一上。本发明目的在于,利用这种升降台使自重/起重比相对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装置有显著改进。按本发明,开头所述型式的升降台将这样实现该目的,即:液压缸(1)在摆动轴(7)下方的铰点(8)处与升降臂(4)相连接,该升降臂在此处还有一个向下伸出的突缘(9),以便更有利地利用摇臂(15)来传递液压缸(1)的力,设有一个连接液压缸(1)在底架(3)上的支点(2)与升降臂(4)的斜拉杆机构(5),其在升降臂上的铰接点(6)与摆动轴(7)共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851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8-06-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GRIP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6194148.0

  • 发明设计人 G·布莱克尔;

    申请日1996-04-03

  • 分类号B25H1/00;B66F7/08;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辛;曾祥凌

  • 地址 联邦德国奥尔登堡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04: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5-06-01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1-04-04

    授权

    授权

  • 1998-06-24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1998-06-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力升降台,特别是用作摩托车的升降台,该升降台备有一平行四边形机架,其中支撑在底架上的液压缸铰接在两平行的升降臂之一上。

这类升降台可从现有技术中已知。附图中的图2对此给出了一个例子。液压缸的压力,这类升降台中大约能达到3吨,在这里完全由底架传递。因此底架及其升降臂必须相应地采用较大尺寸,以能承受该力。这样就导致了不利的自重/起重力比,从而使该升降台通常作为静态装置呆在车间里。

除了自重/起重力比外另外还有个缺点是,液压缸推动的升降臂通过顶架拖动第二升降臂。这种结构在起升载荷较大时和为减小自重而削弱升降台构件尺寸时必然导致平行四边形机架卡死。

基于上述原因,这里讨论的已公开的升降台,自重大约在140到200kg以上,而起升能力大约为400kg。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此类液力升降台,特别用作摩托车升降台,使自重/起重力比相对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可比装置有显著改进。

按本发明,借助此类升降台这样来实现该目的,即液压缸在升降臂摆动轴下方的铰点处与升降臂相连接,该升降臂在此处还有一个向下伸出的突缘,以此而提供传递液压缸力的有利的摇臂。此外还备有一个连接液压缸在底架上的支点与升降臂的斜拉杆机构,其在升降臂上的铰接点与摆动轴共轴。

升降臂上的突缘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杠杆臂来将液压缸的举升力传递到升降臂上。为减轻开始作用在底架上的举升力,并使水平运动能够转化为垂直运动,从升降臂的摆动轴轴线到举升力在液压缸底座的输出端之间安装了一个斜拉杆机构。这些点的重合,也就是说缸座在底架上的支承点和斜拉杆端点的重合,使举升力转化为绕摆动轴的等效拉力,该零件这种安装抵消了液压缸的举升力,从而使底架不受力。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底架及升降臂可以减小尺寸因而可减轻自重。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结构型式中,不受液压缸推动的第二升降臂与第一升降臂类似,也具有一突缘,突缘上带有距摆动轴同样距离的铰点。该铰点与可张紧的拉杆一端相连,拉杆的另一端连在第一升降臂的突缘铰点上。

拉杆的可张紧性可以产生预应力,使平行四边形机架即使在较大负荷时也能均匀稳定地运动。借助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平行四边形机架卡死,因此升降台构件的大尺寸就没必要了。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制造基本上只承受待举升载荷力的升降台,这样相应地可减小结构尺寸,因此可实现自重/起重力比达到大约1/6。

下面借助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阐述。附图为:

图1本发明所提供升降台的原理侧视图,液压缸处于推出状态,

图2现有技术所提供升降台的原理侧视图,液压缸处于缩进状态(图2.1),推出状态(图2.2),以及原理草图(图2.3),

图3第一升降臂铰链连接的原理图解,

图4图3的连接原理草图,

图5第二升降臂铰链连接的原理图解,

图6.1第一升降臂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2图6.1的升降臂侧视图,

图7.1第二升降臂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2图7.1的升降臂侧视图。

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台,与已公开的升降台相同,由一底架3,一顶架16和两个平行运动的升降臂4和10组成,升降臂4和10分别在点7和17或点12和18处可摆动地铰接在底架3或顶架16上。

升降臂4和10的结构见图6.1,6.2或7.1,7.2。两升降臂部由两个纵向型材19构成,纵向型材通过两个横向型材20刚性连接。在纵梁两端分别备有轴承孔7,17或12,18以安装相关的摆动轴。

升降臂4的横向型材20由两个平行布置的升降板9刚性连接,升降板9向下伸出形成突缘、如图6.2所示。大约在该突缘的最低点备有一轴承螺栓8,其贯穿两个升降板9。在这些螺栓8上方。升降板9上还备有与轴承孔7共轴的轴承螺栓6

在升降臂10的横向型材20的中心位置焊接有升降板9,该升降板同样向下伸出,并在其大约最低点处贯穿一轴承螺栓11。轴承螺栓11到两轴承孔12之间的假想线的距离与轴承螺栓8到轴承孔7之间的假想线的距离相等。

底架3上焊有U形轴承座21,轴承座在其两侧壁之间支承升降臂4和10的纵向型材19。将摆动轴穿过轴承孔7或12再插入轴承座21上相应的孔内,实现升降臂4和10的铰链连接。

液压缸1支撑在底架3上的点2处。在该点2处同时支承两个平行的斜拉杆5,斜拉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螺栓6连接到升降臂4的两个升降板9上。液压缸活塞的连杆孔位于两升降板9之间的轴承螺栓8上。

轴承螺栓8还支承了拉杆14的一端。该拉杆14,图中未示出,由两个并列的牵杆组成。这两个牵杆位于升降板9的外面。

拉杆14在纵向分为两段,这两段通过一个可调的螺栓-螺母装置22相互连接在一起。拉杆14导向升降臂10的一段由轴承螺栓11铰接在升降板13上。其中,左右两个牵杆的端点分别位于升降板13两侧,因而拉杆14在该纵段的牵杆间距小于另一纵段的牵杆间距。

使用拉杆14的螺栓-螺母装置22通过相应地拧紧螺母,可以在两升降臂4和10之间产生预应力,从而保证两升降臂4,10即使在较大载荷下也能完全相互平行地运动。

液压缸1的举升力约为2.7吨。在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台中,该力不传到底架3上,而是通过斜拉杆5传到升降板9上,因此液压缸作用在升降台构件上的力实际上抵消了。所以,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台结构可以做得非常轻。在一项测试中,自重82kg的升降台可毫无问题地举升760kg。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