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隐形眼镜的清洁消毒方法及具有延释功效的过氧化物破坏剂组成物

一种隐形眼镜的清洁消毒方法及具有延释功效的过氧化物破坏剂组成物

摘要

一种隐形眼镜的清洁消毒方法,其系将镜片置入含适量过氧化物的清洁消毒溶液时,实质上同时置入一或复数片具有延释机能且含过氧化物破坏剂的片剂、锭剂或丸剂。及该具有延释功能且含过氧化物破坏剂的片剂、锭剂或丸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158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6-01-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杏辉药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4108720.4

  • 发明设计人 郑慧文;

    申请日1994-07-26

  • 分类号G02C13/00;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姜建成

  • 地址 中国台湾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44: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5-09-28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3-10-29

    授权

    授权

  • 1996-01-31

    公开

    公开

  • 1995-03-29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系有关一种单一步骤的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方法,及其延释性过氧化物破坏剂组成物。

隐形眼镜必须经常的清洁及消毒,以防止因为配戴隐形眼镜所引起的感染。不适当的消毒会引起细菌及霉菌的污染。一般而言,因细菌污染所引起的眼睛病变,可由最轻微的红眼症至最严重的失明。Pseudomonas aeroginosa是一般最常引起眼睛感染的细菌,因它可穿过受损的眼角膜而造成角膜溃疡。这种细菌所造成的角膜感染,约占因配戴隐形眼镜所造成角膜溃疡的2/3-3/4左右。

目前有二种方式可用于软式隐形眼镜的消毒上。第一种为“热式消毒法”,此法是使用加热的方式来消毒隐形眼镜。另一种为“冷式化学消毒法”,是使用化学消毒剂来达致杀菌的效果。在冷式化学消毒法中,因为过氧化氢的特殊化学特性,可被分解为氧气及水,而值得我们特别研究。若过氧化氢未被完全中和或破坏,则残留在隐形眼镜上的过氧化氢会对眼睛造成刺泪,而引起烧灼感、眼睛红肿,甚至造成眼球受损。所以隐形眼镜消毒后,过氧化氢必须要完全的被破坏掉,以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安全,除此之外,其他例如操作的简易程度及过氧化氢的破坏有效程度都会影响到配戴者的使用依从性。是故发展一种简易的单一步骤过氧化氢消毒法仍有其必要性,以增进使用者的方便及安全,从而提高他的使用依从习性。

本发明之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单一步骤的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方法。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延释功效的过氧化物破坏剂、片剂、锭剂或丸剂。

本发明的隐性眼镜清洁消毒方法,系采用传统的冷式化学消毒法,以合适当量过氧化物的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液,对隐形眼镜进行清洁、消毒和杀菌,其特点在:将镜片置入清洁消毒液时,实质上同时加入一具有延释功效的过氧化物破坏剂、锭剂、片剂或丸剂。

上述含当量过氧化物的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液,可为购自市面上或自己配制,含过氧化物的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液、其混合液或稀释液,由购自市面上的隐形眼镜清洁消毒粉剂、片剂、锭剂、丸剂或类似固态产品所配制的溶液,或以适当量的过氧化物,配合适当的各种单剂配制而成的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液,其过氧化物的含量,以能达到清洁消毒效果为准,一般而言,过氧化物含量以能在3小时内减小90%以上微生物负荷为更佳,以能在1小时内减少90%微生物负荷为更佳,以能在10分钟内减少90%微生物负荷为尤佳。

上述过氧化物的种类,为适用于隐形眼镜清洁消毒用途的任意过氧化物,例如双氧水、过氧化钠、过氧醋酸(peracetic)等。

上述所谓“实质上同时加入”,意指同时加入或几乎同时加入。若含过氧化物之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液系由粉剂、片剂、锭剂、丸剂等类似固态产品配制成溶液时,则以配制成溶液时为准。

上述所谓“过氧化物破坏剂”,意指可破坏过氧化物的试剂或酶,诸如过氧化物还原剂,例如硫代硫酸盐类、亚硫酸类、硫代甘油(thioglycerol)或其碱金属盐类、硫代尿素(thiourea)、维生素C(Ascorbic acid)、异维生素C(iso-ascorbic acid)、N-乙酰基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乙醛酸(glyoxlic acid)等;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例如过氧化氢酶(catalase)等,或其混合物或组成物。

上述过氧化物破坏剂之剂量,以能在释出后的预定时间内,将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液中残存的过氧化物破坏掉为准,因此,其用量依所用的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液中过氧化物的含量而定,一般而言,过氧化物破坏剂的浓度(以过氧化氢酶为例),以约100至约250IU/%(W/V)H2O2/ml为较佳,以约150至约200I.U./%(W/V)H2O2/ml为更佳。

若将上述过氧化物破坏剂,直接和含过氧化物的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液混合,则该等过氧化物破坏剂立刻和过氧化物反应,使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液中的过氧化物分解而不再具有清洁消毒功能。因此,传统方法系使隐形眼镜镜片在含过氧化物的清洁消毒液中浸泡一段时间(达到清洁消毒目的)后,再加入过氧化物破坏剂,对使用者而言,相当不方便。据此,发明人提出一种具有延释功能的片剂、锭剂或丸剂组成物,让使用者在配好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液,置入隐形镜片时,实质上同时加入本发明具有延释功能的片剂、锭剂或丸剂。利用片剂、锭剂或丸剂的崩散时间达到延释功能。亦即让本发明的片剂、锭剂或丸剂,在隐形镜片在含过氧化物的清洁消毒液中达到清洁消毒效果时,才崩散并释出其中所含的过氧化物破坏剂,开始分解清洁消毒液中残存的过氧化物。

为达成过氧化物破坏剂在隐形眼镜清洁液中的延释功效,可将上述过氧化物破坏剂,和赋形剂、粘合剂(binders)及/或崩散剂(disintegrants)混合制成锭剂、片剂或丸剂。必要时,尚可加入适当量的稀释剂(diluents)、润滑剂(lubricants)、着色剂(coloringagents),隐形眼镜用清洁剂、润湿保养剂(wetting/conditioningagents)、渗透压调整剂(tonicity agents)、冒泡剂(effervescent reagents)、酸碱度缓冲剂等。

上述赋形剂、粘合剂和崩散剂的含量依所需的崩散时间而定。崩散时间则依隐形眼镜清洁液配方而定。若清洁消毒液中,过氧化物含量高,则清洁消毒效果可以迅速达成,因此延释时间应该比较短,亦即粘合剂的含量相对较低或崩散剂的含量相对较高,同时,因为残留的过氧化物含量较高,因此过氧化物破坏剂含量应该较高。反之,若清洁消毒液中,过氧化物含量较低,则延释时间应较长,亦即粘合剂含量应较高或崩散剂含量较低,而残存的过氧化物含量较低,所以过氧化物破坏剂含量宜较低。一般而言,清洁消毒时间为一分钟至十二小时,以五分钟至二小时为较佳,最常见的是十分钟到二十分钟。本发明之片剂、锭剂或丸剂之崩散时间即依上述而时而定。

稀释剂用以降低本发明片剂、锭剂或丸剂中过氧化物破坏剂的含量比例。润滑剂用以增进打片时的颗粒流动性,以利片剂、锭剂或丸剂之制备。润湿保养剂用以增进隐形眼镜清洁消毒液的润湿保养功能,渗透压调整剂用以调整镜片对眼球的渗透压,使其能达成平衡而不致于有不舒服的感觉。

本发明的另一特色为可加入一些着色剂。这些着色剂本身应不会对镜片、镜片材质或是人体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或伤害。这些着色剂随着锭剂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崩散而释出后,能够提供使用者一种指标,表示过氧化氢正被分解。是故颜色的产生及水溶液中没有气泡的生成,这两件事合在一起就代表过氧化氢已被完全分解完毕,而此时隐形眼镜也正完成全部消毒过程而可以配戴了。

冒泡剂(Effervescent reagents)亦可使用于本发明中,以加速锭剂的崩散及增进清洁的效果;一般最常使用的是碳酸氢钠。冒泡剂在水溶液中随着锭剂的崩散会产生二氧化碳,从而造成一些乱流,因此能够加速水溶液中的成分混合,同时亦能帮忙使镜片上的沉积物剥落。

酸碱度缓冲剂亦可加入本发明中的成分内,来调整水溶液中最后的酸碱度,以期使用者不需再经过最后一次的冲冼步骤,便能马上戴入眼内。任何足以维持酸碱度在5到9中的酸碱缓冲剂均可用于本发明中,兹举一例:磷酸盐类便可使用。然而更适当者为那些不但具备有酸碱缓冲能力,本身亦具备有杀菌防腐作用的缓冲剂,譬如硼酸盐类便为其中一例。

任何可溶于水而又具备有粘合剂功能的材质均可与本发明一起使用,可完全溶于水中的材质尤佳。这类材质最好能含有一种聚合物在内;这种聚合物或聚合物的组成可占锭剂总重的一大部分而无妨。一般常用聚合物的材质如下:聚乙烯醋酸酯(polyvinylacetate)、聚乙烯四氢吡咯酮(polyvinylpyrrolidone)、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纤维素醚(cellulose ethers)、其衍生物,或其混合物。上述聚合物仅为本发明中可采用的一部分,其他具备有相同功能性的聚合物均在本发明适用范围之内。

本发明之组成物可制成片剂、锭剂或丸剂,以锭剂为较佳。制粒方法可采用任何习知方法,只要使该片剂、锭剂或丸剂的硬度大于约5kg即可,以大于约8kg为较佳,以大于约10kg为更佳,其脆度则应少于1%。若其硬度小于5kg及/或脆度大于1%,则无法达到在预定时间崩散的目的。

为达成上述目的,稀释剂之用量应为10%—90%,以15%—60%为较佳,以30%—50%为更佳;粘合剂之用量应为0.5%—40%,以1%—25%为较佳,以2.5%—10%为更佳。而崩散剂用量应为0%—20%,以0%—5%为较佳,以0%—2%为更佳。

隐形眼镜镜片清洁消毒后,残存的过氧化物,宜在8小时内被分解,以在2小时内被分解为较佳,以在30分钟内被分解为更佳。为达成此目的,本发明之片剂、锭剂或丸剂中,过氧化物破坏剂的含量为1%—30%。

兹以较佳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唯该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实施例1:

以下列成分制成锭剂:

过氧化氢酶                                3500I.U.

磷酸三钠(Sodium Phosphate,Tribasic)      1.67mg

甘露醇(Mannitol)                          73m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37mg

聚乙二醇(P.E.G.6000)                      28mg一容器内,再置入上述打好的锭片,测定溶液中过氧化氢浓度的变化:

时间(分钟)    水溶液中过氧化氢浓度(ppm)

0                 30,000

15                27,300

120               11,655

240               6,507

360               2,331

4800

由实验数据显示,本锭剂确具延释效果,其延释时间约为480分钟。实施例2:

制备如实施例1的锭剂,但其中过氧化氢酶含量如下表所示,分别测定使3%氧水中过氧化物含量降至0ppm所需时间如下表:

过氧化氢含量(I.U./锭)    所需时间                2000        16小时                3500        6-8小时

由上表可知:过氧化氢酶含量高,则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增快。实施例3

依下述配方制备锭剂:

过氧化氢酶                                              3500I.U.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22mg

磷酸三钠                                                1.67mg

花楸醛Sorbitol                                          62mg

聚乙烯四氢吡咯酮(Polyvinyl pyrrolidone)                 6mg

发明其在3%过氧化氢溶液中,维持10分钟不溶离(即延释时间),同时在240分钟内,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